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465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docx

生化仪维护保养指南附在记录表格后面2

复星长征生化检测系统

维护保养记录

客户名称:

科室:

负责人:

安装日期: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软件版本:

硬件版本:

安装工程师:

联系电话:

应用工程师:

联系电话:

客服中心电话:

维护保养的方法指南

样本针及试剂针

针的内壁及外壁被污染后,容易附着血清、试剂、水滴等,而且也容易造成针管内部的堵塞,从而影响仪器测试结果。

所以需要经常检查并适时地清洗或清理。

(1)仪器每日的自动清洗

(a)在质控盘的W1位置放置约1ml的CS碱性清洗液,如图12-7所示:

图12-7

如要进行样本针交叉污染回避的清洗时,则在W3位置放置约1ml的CS-酸性清洗液。

放置量需考虑实际清洗的频繁程度。

如果仪器带有电解质装置,则在W2位置放置约1ml的CS-ISE清洗液。

(b)在R1试剂盘、R2试剂盘的45号位置分别放置装有约70ml的CS-抗菌无磷清洗液,如图12-8所示:

图12-8

当试剂针与样本针各自结束加注动作后,会自动地吸取CS-抗菌无磷清洗液或CS碱性清洗液进行各自的清洗。

注意事项:

当进行反应杯、试剂针的交叉污染回避的清洗时,需在指定位置放置清洗液。

(2)针尖外壁的清理

(a)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b)卸下试剂盘盖,用手将探针转臂移到盘的上方,如图12-9所示:

图12-9

(c)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擦拭针的外壁,如图12-10所示:

图12-10擦拭样本针外壁

(d)再次开机后,样本针、试剂针自动摆到复位的位置。

注意:

酒精为易燃品,使用时应注意,勿在仪器附近放置大量的酒精。

(3)针堵塞时的清理

当仪器发生样本针堵”的报警,或探针吐出的水流不连续、不垂直、分股流下时,应进行堵针的清理。

(a)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b)用手指捏住探针转臂上壳卡爪,提起后将其取下,如图12-11所示:

卡爪

图12-11

拧下管路接头,如图12-12所示:

图12-12

(c)将针拆下

(d)从针的上端穿入不锈钢丝进行清理,如图12-13所示:

 

图12-13

(e)探针用不锈钢丝清理后,再用注射器抽取10ml纯水,将通针工装一端的

接头与探针上的接头连接好,推动注射器活塞,水从针尖处流出,将10ml纯水

全部注入,如图12-14所示:

图12-14

注:

清理样本针的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3mm,清理试剂针的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5mm。

(4)试剂针或样本针位置的调整与确认

(a)打开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b)单击主键区的“系统维护”键。

(c)在“维护项目列表”里,单击“样本针水平检查”、“试剂针水平检查”或“搅拌机构水平检查”,再单击“执行”键,单击“下一步”键进行下一个动

作。

(d)执行样本针水平检查,当样本针在反应杯的上方停止时,检查样本针的针

尖是否在反应杯的中心位置,如图12-15所示:

如不在中心位置,请联系维修人员。

针的前端"

图12-15

(e)执行“试剂针水平检查”,当试剂针在反应杯的上方停止时,检查试剂针的针尖是否在反应杯的中心位置,如图12-15所示:

如不在中心位置,请联系维修人员。

(f)执行“搅拌机构水平检查”,当搅拌棒在反应杯的上方停止时,检查搅拌棒的针尖是否在反应杯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请联系维修人员。

以俯视角度看试剂针、搅拌棒相对于反应杯的位置,如图12-16所示:

反应杯*

搅拌棒屮

RL试剂直b

图12-16

结束时请单击“结束维护”键

样本针升降机构的水平检查过程:

样本针复位一样本盘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略停顿)一样本盘外圈1号位置

(下降)-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略停顿)一样本盘内圈51位置(下降)-反

应杯上方一清洗槽(略停顿)一质控盘外圈W1位置(下降)-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略停顿)一质控盘内圈S15位置(下降)-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重复此运动过程。

试剂探针升降机构的水平检查过程:

试剂针复位一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略停顿)—试剂瓶(下降)-反应杯上方一重复此运动过程。

R1试剂针与R2试剂针的动作相同,都按照此动作进行运动。

搅拌机构水平检查的过程:

搅拌棒复位一反应杯上方一清洗槽一反应杯上方一重复此运动过程。

R1搅拌棒与R2搅拌棒的动作相同,都按照此动作进行运动。

(g)样本针垂直检查

在“系统维护”窗体选择样本针垂直检查,单击“执行”键,样本针会一直下降到针尖碰及样本杯底部为止。

(h)试剂针垂直检查

进行试剂探针垂直检查时,请在R1试剂盘和R2试剂盘的1号位置放置一个空的并且干燥的试剂瓶,单击下一步”键,试剂探针会从最顶点下降到试剂瓶底部,然后保存下降的距离,作为计算试剂剩余量的基准值。

(5)清洗槽的清理

(a)如果清洗槽被污染,则可以用蘸有2%勺CS-抗菌无磷清洗液的试管刷进行刷洗,如图12-17所示:

清洗槽

(b)向各清洗槽注入约10ml的2%勺CS-抗菌无磷清洗液,显示如图12-18所示:

图12-18

(c)再向各清洗槽注入约100ml的水进行冲洗。

清理后,可以除去清洗槽内的污垢,抑制细菌的滋生繁殖。

正常情况下,可以每月清理一次。

如果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脏污,应该及时进行清理。

反应盘

如果反应杯或反应槽被污染,有可能会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另外,反应杯长期使用后也会发生老化,所以应定期对反应杯进行清洗,并检查反应杯杯空白值,当杯空白值发生异常报警时,应及时清理反应杯。

(1)反应杯脏污的确认

(a)打开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b)在“系统维护”窗体,单击“杯空白测试”键。

再单击“执行”。

仪器自动进行杯空白检查。

(c)第1个反应杯的杯空白值应小于或等于18000,第2-160杯的杯空白测值应在土800(±300以内最佳)范围内,其值是杯空白值与第1个反应杯空白值相减得到的。

(d)如果杯空白值不符合上述要求,应清洗反应杯后,再进行测试,如清洗后仍有杯空白值超出,应更换反应杯。

注意事项:

当次的杯空白值可以显示,也可以打印。

但仪器不会把已经测试过的杯空白值存储。

(2)反应杯的清洗

当杯间差超出了土300范围,可能是杯子被污染了,需要清洗反应杯。

是,如果清洗后还不能满足要求,应该及时更换反应杯。

(a)在R1、R2试剂盘的45号位置放置清洗液(酸、碱清洗液每周交叉使用)。

(b)在“系统维护”窗体执行“反应杯的清洗”。

(c)反应杯清洗结束后,再次进行杯空白测定。

如果清洗后杯间差仍不能满足

±300范围,应更换新的反应杯。

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反应杯因长期使用而清洗不干净,可每周将反应杯放置在2%勺CS-抗菌无磷清洗液浸泡8小时以上,浸泡后用洁净的自来水将反应杯表面的清洗液冲洗干净,再用洁净的纯水将反应杯表面的自来水冲洗干净,方可安

装到反应盘上,先进行杯空白检查,杯空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测试。

(3)更换反应杯

反应杯经过清洗后杯空白值仍不符合要求请更换新反应杯。

注意事项:

新反应杯在使用前应用2%勺CS-抗菌无磷清洗液浸泡8小时以上,浸泡后请清洗洁净后再安装到反应盘上,先进行杯空白检查,杯空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测试。

(a)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图12-19

(b)戴好防护手套,卸下固定螺丝,如图12-19所示:

(c)取出反应杯,如图12-20示,

图12-20

(d)用手转动反应盘,使卸下的反应杯处在清洗机构的下方,如图12-21所示:

(e)将其余反应杯卸下,之后再将浸泡过的新反应杯装到反应盘上。

8组反应杯应同时更换。

(f)打开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g)在“系统维护”窗体执行“杯空白测试”。

在每次更换反应杯后,请务必执行杯空白测定。

杯空白值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测试。

注意事项1:

使用过的反应杯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污染物有可能会凝结在杯壁上。

所以保存反应杯时应浸泡在纯水中。

另外,如果仪器连续3天以上不使用,应将反应杯从反应盘上取下浸泡于纯水中。

如果测试过程中发生紧急停止,,应将没有进行清洗的反应杯用纯水冲洗干净,避免反应液长时间残留在反应杯上。

注意事项2:

绝对不可使用有机溶剂(苯类、酒精类等)擦洗或浸泡反应杯。

(4)反应槽与反应槽排水滤网的清理

反应槽被污染,或者反应槽排水滤网被堵塞时,可能会造成仪器测试结果不准确,所以应每月进行清理。

(a)在“系统维护”窗体选中“清洗反应槽”,单击“执行”键,光源灯与恒温水循环泵关闭后,反应槽内的恒温水自动排出。

(b)拧掉清洗机构的固定螺丝,如图12-22所示:

卸下清洗机构。

图12-22

(c)将8组反应杯卸下,置于纯水中。

也可以拧掉反应盘的固定螺丝,将反应

盘整个取下,置于干燥、洁净处。

注意事项:

切勿将反应杯外侧沾附的水滴落到仪器内,否则有可能引起仪器故障。

(d)用洁净的湿纱布轻轻擦拭反应槽的测光窗,如图12-23所示:

注意不要将

测光窗划伤或有杂质附着。

测光窗

图12-23

(e)取下反应槽排水滤网,如图12-24所示:

用水冲洗干净后装回原处。

反应槽排水滤网

(f)在“系统维护”窗体,单击“下一步”键,向反应槽中注入新的纯水,光源灯与循环泵开启。

(g)反应槽清洗干净后装上反应盘及反应杯。

(h)将仪器的清洗机构装回原来位置,加以固定。

(i)在“系统维护”窗体进行杯空白测试,杯空白值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测试。

(5)反应槽液位传感器

将反应槽液位传感器从反应槽中拔出,用蘸有2%青洗液的纱布擦拭传感器的表面。

为了防止传感器探针脏污影响水质,建议每月进行一次清理。

(5)清洗液盒的清理

由于清洗液盒中用于清洗反应杯的CS碱性清洗液是用适时添加的方式来维持日常使用的,所以一段时间过后,难免会有灰尘进入或者有白色物质析出,因此需要每月对其进行清理。

(a)将清洗液盒从仪器内取出,拧下清洗液盒的盖,如图12-25所示:

请在只

有少量清洗液时进行瓶子的清理。

图12-25

清洗液盒盖

(b)准备好抹布后,拔掉连接清洗液盒底部的管路接头,如图开后注意管口不可低于瓶子。

12-26所示:

 

管路接头

(c)取下清洗液盒后,用清洗液将盒的内、外壁清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纯水清洗。

(d)漏干盒内的水滴,用干布擦干盒外侧的水滴,将清洗液盒装回原处,并添加CS碱性清洗液(每个清洗液盒大约均需要1.3升CS碱性清洗液)。

(e)在“系统维护”窗体执行灌冲清洗剂管路排气功能。

光源灯

光源灯老化后,光能量会偏离测定范围,降低分析仪的精密度。

执行光量检查,如果检查超过16000,应及时更换卤钨灯。

(1)光量的检查

在“系统维护”窗体选中“光量检查”,单击“执行”键,仪器自动执行光源能量测试。

测试结果以AD值显示或打印。

通常在340nm处的值最大。

(2)光源灯的更换

方法1:

(a)准备1个新的卤钨灯,如图12-27所示:

图12-27

注意事项:

不要触摸卤钨灯的表面,否则有可能影响其光量值。

如果发现表面有指纹等污迹,可用蘸有酒精的纱布擦拭。

(b)在“系统维护”窗体选中“清洗反应槽”,单击“执行”键,光源灯与恒温水循环泵关闭后,反应槽内的恒温水自动排出。

(c)关闭分析仪的电源,等待一段时间,使灯室完全冷却(约30分钟),以免被灼伤。

(d)拧下清洗机构的固定螺丝,卸下反应杯清洗机构。

取下反应盘的固定旋钮,将反应盘整个取下。

应将反应盘放于干燥、洁净的地方。

注意事项:

如果将反应盘与反应杯一起拆下,反应杯壁沾附的水滴落到仪器内,有可能引发仪器故障。

所以应先取下反应杯,再拆卸反应盘。

(e)拧下卤钨灯引线的两个固定接线柱,取下引线,如图12-28所示:

图12-28

(f)拧下固定光源座的两个固定螺丝,取出卤钨灯(如图12-29所示)

图12-29

(g)按上述相反的步骤换上新的卤钨灯,注意螺丝要拧紧。

灯室冷却用的橡胶软管不可扭曲。

引线不应有松动或翘起。

(h)将反应盘、反应杯、清洗机构装回原处,打开分析仪电源,待机后在“系统维护”窗体单击“下一步”键,向反应槽中注入新的纯水,仪器待机后,执行

光量检查功能,光量值符合要求,则更换卤钨灯后方可进行测试。

方法2:

(a)〜(c)步骤同上。

(d)也可不用卸下清洗机构,卸下2组清洗机构下面对应的2组反应杯,注意保持反应杯的清洁。

握住反应盘的固定旋钮旋转反应盘,使反应盘卸掉反应杯的位置旋转到清洗机构下,拧下固定反应盘的固定旋钮,将反应盘取下。

注意不可划伤反应杯。

以下步骤均同方法1。

清洗机构喷嘴

如果清洗机构的喷嘴堵塞,则无法将反应杯清洗干净,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或引起仪器的其他故障。

另外,如果清洗用水溢出到反应盘上,也有可能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确。

(a)逆时针方向拧下清洗机构的固定螺丝,取下反应杯清洗机构。

(b)用蘸有2%CS抗菌无磷清洗液的纱布擦拭喷嘴的外壁,如图12-30所示:

(c)

图12-30

(d)用0.5mm的不锈钢丝从喷嘴下端穿入进行堵塞的清理,如图12-31所示:

图12-31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请勿弄弯喷嘴,污染严重或磨损的擦拭块应进行更换。

(d)将擦拭块轻轻转动着拔出。

安装擦拭块时,如图12-32所示:

注意不要弄

错安装方向,擦拭块的底面应与反应杯平行。

反应杯

图12-32

(e)将清洗机构装回原来位置。

(f)在“系统维护”窗体,执行10次“机械动作检查”。

擦拭块不应碰及反应杯。

清洗用水应到反应杯的杯口附近、且不溢出反应杯为宜。

搅拌棒

搅拌棒如果被污染,则会引起交叉污染,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

度。

所以应定期进行清理。

另外,如果搅拌棒被折弯,应进行更换

(1)搅拌棒的清理

(a)用蘸有2%CS抗菌无磷清洗液的纱布擦拭搅拌棒,然后再用蘸有纯水的纱布擦去搅拌棒表面的清洗液,如图12-33所示:

在擦拭过程中,请勿弄弯搅拌棒

图12-33

(2)搅拌棒的更换

(a)关闭分析仪的电源。

(b)将2个固定螺丝旋松约1圈后,如图12-34所示:

向下拔出搅拌棒

图12-34

(c)准备好新的搅拌棒,用蘸有2%勺CS-抗菌无磷清洗液的纱布擦拭新搅拌棒的前端。

(d)安装新的搅拌棒时,将搅拌棒插入到电机轴根部,并且用M2螺丝加以固定,

如图12-35所示:

图12-35

(e)将搅拌棒调整块放在反应杯的托架上,然后将搅拌棒移到调整块的上方,

如图12-36所示:

图12-36

(f)拧下M2螺丝,调整搅拌棒使其尖部与调整块上表面相接触,如图12-37

所示:

拧紧M2螺丝。

(g)在“系统维护”窗体选中“搅拌机构水平检查”,单击“执行”、“下一步”,确认搅拌棒的位置是否正确,如不在反应杯的中心位置,请与售后服务人员联系。

(h)在“系统维护”窗体执行10次“机械动作检查”,确认机械动作有无异常。

供水过滤器

供水过滤器的作用在于防止离子交换树脂或橡胶颗粒进入仪器内部管道。

如果过滤器被堵塞,则会造成供水量不足等问题,所以应每个月清理一次

(a)关闭纯水装置的电源(关闭水阀)。

(b)关闭分析仪的电源开关。

(c)用纱布垫住过滤器帽后,将过滤器帽拧松拔下,如图12-38所示:

用水桶

接住从供水口流出来的水。

图12-38

(e)取出供水过滤器,用水冲洗干净后装回原处。

真空罐

如果废液溢出到真空罐内,必须将真空罐内的废液排空。

否则会引起其他部分的异常,仪器异常时请迅速联系我公司售后服务人员。

(a)关闭仪器总电源开关,同时关闭仪器相联的配电盘电源开关。

(b)将分析仪背面固定后盖板的螺丝拧下,打开后盖板。

(c)拧下固定橡胶软管的两个螺丝,如图12-39所示:

取下软管。

固定软管的螺丝

图12-39

(d)为了能让空气进入,将负压感应器下面的软管塞拔去,如图12-40所示:

用容器接住罐内的废液

图12-40

软管塞

(e)排空真空罐内的废液后,塞住橡胶软管塞,将软管装上固定夹。

(f)重新安装好仪器后盖板。

水箱

制冷系统储水箱在仪器的左前方,恒温水箱在仪器的左侧靠下部。

(1)向制冷系统储水箱内添加纯水

也会由

制冷系统储水箱内的水如果长期使用会脏污,从而造成水循环不良,

于蒸发而减少从而影响制冷系统正常工作,所以每年须更换1次。

(a)关闭仪器总电源

(b)打开仪器左前门,卸下仪器前端左下侧盖板。

如图12-41所示:

图12-41

(c)将连接制冷系统储水箱的两个橡胶软管的橡胶塞拔掉,在下方放一容器,排出水箱内纯水。

如图12-42所示:

高水位软管

低水位软管

 

图12-42

(d)向低水位软管注入纯水,直至有纯水从高水位软管流出为止。

(e)打开仪器总电源。

几分钟后,继续向低水位软管注入纯水,直至再次有纯

水从高水位软管流出为止。

大约需要3L左右水

(f)重新塞好橡胶塞。

(g)安装好仪器盖板。

(2)排空制冷系统储水箱里的纯水

如果仪器需要搬运,应排空制冷系统储水箱里的纯水。

(a)关闭仪器总电源。

(b)卸下仪器前端左侧盖板。

(c)

重新塞好胶塞,

拔掉高、低水位软管的胶塞。

待水箱里的水完全排空后,安装好仪器盖板。

(3)排空恒温水箱内的纯水

如果仪器需要搬运,应排空恒温水箱里的纯水。

(a)关闭仪器总电源。

(b)卸下仪器左侧盖板。

(c)拔掉软管的胶塞,如图12-43所示:

图12-43

恒温水箱

软管胶塞

 

(d)待水箱里的水完全排空后,重新塞好胶塞,安装好仪器盖板

试剂冷藏仓与样本盘仓、质控盘仓

试剂冷藏仓和样本盘仓会被样本及灰尘污染,所以应每个月清理1次

(a)取出试剂盘,用纱布擦洗试剂冷藏仓的内部,如图12-44所示:

试剂盘冷藏仓

 

图12-44

(b)用镜头纸擦拭试剂条形码阅读器的读取窗,如图12-45所示:

X\\

图12-45

条形码阅读

器的读取窗

(c)取下样本盘,用纱布擦试样本盘仓的内部,如图12-46所示:

图12-46

冷却风扇及防尘罩的清理

仪器长期使用后,冷却风扇及防尘罩表面会积有灰尘,所以每6个月应清理

1次。

在分析仪后侧有6个(CS600是4个)冷却风扇。

(1)冷却风扇的清理

(a)关闭仪器总电源。

(b)打开后盖板,用吸尘器吸去风扇、制冷片上的灰尘。

(2)防尘罩的清理

(a)拧松并卸下固定立式制冷系统的3个螺丝(底部左右各一,左上一个)。

图12-46所示:

(b)将立式制冷系统取出。

(c)拧松并卸下固定防尘罩的2个螺丝,如图12-47、12-48所示:

防尘罩(左右两侧各一),用清水冲洗防尘罩上的灰尘。

固定制冷系统的螺丝

图12-47

固定防尘罩的螺丝

制冷系统

冷却风扇

防尘罩

图12-48

 

(d)清理干净后,将防尘罩装回原处,固定好立式制冷系统,安装好仪器后盖板。

注射泵

注射泵包括样本针注射泵、R1试剂针注射泵、R2试剂针注射泵。

不定期检查注射泵,查看是否漏水以及观察内部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请在“系统维护”界面里选中“注射泵排气”,点击“执行”,仪器会自动进行注射泵排气,可以多次执行,直至气泡排空。

制冷器

制冷系统控制器在仪器的后部,如图12-49所示

LED显示屏

图12-49

制冷器LED显示屏,循环显示半导体制冷片1-4的电流值、制冷系统储水箱的温度、仪器内部温度。

当制冷系统储水箱的温度不满足5-15C,或C1〜C4的电流值不能满足5-7

安培时,制冷系统会发出异常报警,请联系售后维修人员

灌注清洗液管路排气

当装有CS碱性清洗液的清洗盒的清洗液排空后,或接插管路接头时造成底部连接管路内有空气时,应执行此功能。

单击主键区的“克曲曲”键,选中“灌冲清洗液管路排气”,单击“执行”键,仪器自动将连接清洗液盒管路内的空气排出。

在执行此功能过程中,不允许紧急停止,待机后方可进行其他操作。

浓废液管路清洗

(a)在R1、R2试剂盘的45号位置放置电磁阀清洗液

(b)在“系统维护”窗体选中“自动浓废液管路清洗”,点击“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