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583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docx

项目管理项目综合说明

第三章项目综合说明

3.1工程概况

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线路起点位于医大二院站处,经黑龙江大学站、理工大学站、电表厂站。

过延兴路后,线路进入西大直街,布置于西大直街西侧,并在和兴路口南侧设清滨公园站。

过七政街后,利用既有“7381”工程沿西大直街、东大直街向东北方向布设,沿

途设西大桥站、教化广场站、铁路局站、博物馆站、龙江街站、烟厂站等车站。

过一曼街后,利用既有“7381”工程段结束(利用约5.4km),线路向东北方向沿南通大街、东直路布设,

并设工程大学站、太平桥站、交通学院站,此后,线路穿太平公园至桦树街,沿桦树街至哈尔滨东站,在南直路口设南直路站,在站前广场设哈尔滨东站站。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4.33km,全部为地下线,设16座地下车站,设太平桥车辆段,分别接轨于太平桥站和交通学院站。

设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所2座,以及相应的机电系统专业配套工程

tt

4蛊狰牯

哈尔滨地铁一期土建工程线路图详见图3.1-1

图3.1-1哈尔滨地铁一期土建工程线路图

3.2本标段工程范围及内容3.2.1本标段工程范围

本标段共包括两站两区间:

南直路车站、哈东站车站、交通学院车站至南直路车站区间、南直路车站至哈东站车站区间

3.2.2本标段工程内容

土建工程:

包括建筑、结构设计图纸所示的全部内容,含主体结构、二次结构、地面建筑等。

总负责及协调配合:

对标段内的土建施工现场履行总负责单位的职责,以及对招标人、其他施工人、监理人、设计人、公务人员、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3.3施工总体目标

3.3.1安全目标

实现“五无一杜绝、一创建”,并且达到黑龙江省安全文明样板工地要求。

“五无”即:

无工伤死亡事故,无重大、特大的交通事故和机械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无倒塌事故,无中毒事故。

“一杜绝”即: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

“一创建”即:

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轻伤发生率控制在5%。

以下。

3.3.2质量目标

严格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并持续改进。

科学管理,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本合同工程质量达到鲁班奖标准,各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3.3.3工期目标

本标段要求工期为:

2008年9月25日至2011年3月25日,共计30个月。

3.3.4文明施工目标

按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职业健康体系、持续改进,并且达到黑龙江省安全文明样板工地要求,为本公司树立形象、赢得声誉,为业主增添光彩。

3.3.5环境保护目标

按GB/T24001-2004idt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建立体系环境管理,并持续改进。

噪音、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废气、废水(液)、固体废弃物按行业规定处理。

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周围环境始终如一;施工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更加优良。

3.3.6科技创新目标

争创优秀科技成果奖一项、优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总结)一篇、施工工法两项。

3.3.7协调管理目标顾大局保稳定,不拖欠农民工工资,避免发生任何形式的上访和投诉,做好内外关系协调,主动争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

3.3.8内业管理目标技术管理责任明确,档案管理微机化,确保内业资料及时、完备、美观、先进和符合各方要求;做到工程竣工验收完,竣工资料交付完。

3.4工程设计概况

3.4.1南直路站设计概况

1、建筑设计南直路站位于宏伟路与南直路之间的桦树街中段道路下,车站南侧是松花江铸造厂和三

十八中学,东南角是太平体育场,车站北侧是2〜3层住宅楼,根据规划,为待开发地块。

桦树街现状道路幅宽15m两侧建筑物距离较远,地下管线不多,均位于两侧绿化带下。

南直路站所处的桦树街红线宽40m交通量较小。

南直路站沿桦树街共布置四个出入口,分别设在桦树街南北两侧的四个方向,车站两端的风亭均为组合式风亭,设置在车站北侧,其中车站的2号出入口与车站东端组合式风亭结合布置,1号出入口与车站西端的组合式风亭结合布置。

在车站的南侧3号出入口附近预留了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以进一步满足乘客需要,在2号出入口通道设置残疾人电梯。

2、结构设计

(1)南直路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度为170.4m,宽度为18.6m,结构高

12.33m,车站中心处覆土厚度约为2.6m。

南直路站围护结构经过比选,确定采用©800@1000+悬喷桩支护结构,风道、出入口围护结构采用©800的钻孔桩,桩间距1300mm其内设钢支撑。

(2)工程材料

钢筋HPB235级、HRB335级。

混凝土:

框架结构的梁、板C30;柱C40,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外侧墙体及顶、底

板抗渗等级为S8;站台班级楼梯C30;垫层C15;围护结构C3O

钢支撑:

Q235B。

(3)耐久性设计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同时应控制胶凝材料的最小用量(》350Kg/m)、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W0.45)。

2)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3)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使用碱性活骨料时,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Kg/m3。

4)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维护。

5)根据车站使用要求,且结合冬季气温变化情况,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指数应不小于70%。

(4)主要结构尺寸

边墙(内衬墙)厚度:

700mm;

顶板厚度:

800mm;

地下二层楼板厚度:

400mm;

底板厚度;900mm;

顶板纵梁:

1000*1800mm(b*h);

中板纵梁:

900*900mm(b*h);

底板纵梁:

1200*2240mm(b*h)。

(5)防水设计

1)防水设计标准地下车站(包括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均按防水等级一级要求设计,即其结构不允许有渗漏水,表面无湿渍。

地下车站的风道、空调机房等人员非长期停留场所按二级防水的要求设计,即车站内表面湿渍面积w6/1000的总防水面积,任意100卅防水面积的湿渍不超过4处,且任意湿渍面积w0.2m20

地下车站内部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S&要求对防水混凝土应进行100年碳化、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冻融循环检测。

同时,接缝防水材料在变形缝即使张开2cm也能

充分防水,并可根据需要增设附加防水层(原则上都是外防水层)0

2)防水方案

1车站结构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自防水,有效控制结构裂缝,此为一道重要的防水防线;

2防水混凝土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各种外加剂,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标、行标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

3防水混凝土掺入的粉煤灰级别不低于二级,掺量不大于水泥掺量的20%;

4防水混凝土湿养护不少于14天;

5明挖部分辅助防水措施基面要求:

围护桩墙网喷混凝土基面平整度、含水率均应满足铺贴卷材的要求,若有渗

漏情况应先堵漏0

外包防水层:

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结构底板、边墙采用两层各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顶板采用2.5mm厚聚氨酯涂膜防水。

3.4.2哈东站站设计概况

1、建筑设计

哈尔滨东站站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桦树街下,靠近哈尔滨东站西侧。

北侧是市公路客运站、中药材批发市场、太平区建委和居民区,南侧是哈尔滨东站站前广场以及地面公交枢纽,西南方向为大面积的居民住宅区。

车站客流多为哈尔滨东站乘客、市公路客运站乘客以及周围居民为主。

哈尔滨东站站位于桦树街下,桦树街道路红线宽40m周边有大型公交枢纽与市公路客

运站,现状交通流量较大。

与桦树街垂直的南、北棵头道街道路红线宽30m南、北棵街道

路红线宽40m桦树街现状道路幅宽15m两侧建筑物距离较远,地下管线不多,均位于两侧绿化带下。

哈尔滨东站站共设六个出入口,1号出入口与桦树街垂直的南棵头道街布置,2号出入口沿桦树街靠人行街道布置,3号出入口布置于市公路客运站前广场并布置有自行车停车场,4号出入口位于哈尔滨东站站前广场上,5、6号出入口分别沿南棵街、南棵头道街布置。

哈尔滨东站站共设四组风亭,共10个:

1号风亭位于哈东站站前广场与4号出入口合建;2号风亭位于港湾型公交枢纽的半岛绿化内与5号出入口合建;3号风亭沿桦树街布置,位于北棵头道街西侧。

2、结构设计

(1)哈东站车站为一期工程终点站,位于桦树街下,骑跨北棵头道街和北棵街,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度为328.1m,宽度为17.2m。

结构高14.91m,车站中心处覆土厚度约为3.48m。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附属结构采用SMV桩围护,内设钢支撑。

(2)工程材料

钢筋HPB235级、HRB335级;钢板Q235级。

混凝土:

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C30;主体结构梁、侧墙、板C30(加引气剂);柱

C40(加引气剂);附属结构C30(加引气剂);垫层C25

混凝土抗渗等级:

内部结构混凝土S8,地下连续墙S6o

(3)主要结构尺寸

柱:

600*1000mm;

顶板厚度:

800mm;

中板厚度:

400mm;

底板厚度:

900mm;

内衬侧墙:

600mm;

顶板纵梁:

700*1700mm(b*h);

站厅板纵梁:

700*1000mm(b*h);

底板纵梁:

800*2240mm、800*3940mm(b*h)。

(4)防水设计地下车站(包括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区段均按防水等级一级要求设计,即其结构不允许有渗漏水,表面无湿渍。

地下车站的风道、风井按二级防水的要求设计,即车站内表面湿渍面积W6/1000的总防水面积,任意100川防水面积的湿渍不超过4处,且任意湿渍面积W0.2m20

地下车站内部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S&要求对防水混凝土应进行100年碳化、氯离子扩散系数和冻融循环检测0同时,接缝防水材料在变形缝即使张开1.5cm也能充分防水,并可根据需要增设附加防水层(原则上都是外防水层)0

车站结构防水采用全包防水的方案,即底板迎水面设置膨润土防水毯,沿侧墙迎水面上翻至顶板,与顶板设置的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构成全包防水0

343交通学院站〜南直路站区间

本区间起点桩号SK15+746.436,终点桩号SK16+438.485,全长692.049米,为两条分修的单线隧道0区间隧道从交通学院站后以R-350m的曲线斜穿太平公园,横穿宏伟路,再以R-450m的反向曲线转向南直路站。

区间在SK16+133处设一座联络通道(结合泵房)。

本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0

3.4.4南直路站〜哈东站站区间

本区间起点桩号SK16+618.485,终点桩号SK17+133.428,全长514.943米,为两条分修的单线隧道。

区间隧道从南直路站沿桦树街至哈尔滨东站站。

区间在SK16+858处设一座联络通道(结合泵房)0

本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0

3.5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3.5.1南直路站

1、工程地质本标段车站场地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纪全新统堆积层,地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砂类土,地

面高程变化不大,各土层特性描述详见表3.5-1所示:

表3.5-1土层特性描述表

地质

年代

成因

类型

层号

土层

名称

层底埋深

(m

层厚(m

土层描述

91

杂填土

1.6〜2.0

1.6〜2.0

含灰渣,砖头,碎石,粘

性土等,部分地段含路面

Q41-2al

河谷

侵蚀

®1

粉质粘

6.4〜9.8

4.4〜8.2

黄褐-黑褐-灰褐色,可-流塑,中-高压缩性,含淤泥质土,云母,铁质结核,底咅E部分孔含夹层,粉土及淤泥质土

®2

粉细砂

6.4〜12.5

0〜6.0

灰-灰绿色,稍密,饱和,

含粉土及粘性土夹层

®3

中粗砂

22.0〜

22.1

9.5〜

11.2

灰色,中密-密实,饱和,局部含砾,卵石,圆砾及粘性土夹层,部分地段有泥砂互层

Q1dn2l

侵蚀

堆积

&

粉质粘

22.0〜

22.1

9.5〜

11.2

褐色-灰绿色,软-硬塑,中-高压缩性,含砂夹层,个别钻孔含腐殖质及淤泥,呈灰褐色

Q1sh1al

91

中粗砂

23.6〜

29.0

3.5〜4.9

黄灰,灰色-灰绿色,个别钻孔呈褐灰色,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含粘性土夹层,个别钻孔含砾砂夹层

⑩2

粉质粘夹中粗砂

30.0〜

30.2

1.5〜3.1

灰绿色-灰色,个别孔呈灰褐色,流塑-硬塑,中-高压缩性,含细砂及中粗砂层和云母

93

中粗砂

37.9〜39

7.9〜9.4

灰色-灰绿色,密实,饱和,局部含砾石,卵石,角砾及粘性土夹层

2、水文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报告,本站所处地段范围内主要分布三种类型的地下水:

(1)上层滞水分布范围,水量不大,但比较普遍存在,主要由于给水管线渗漏形成;

(2)潜水

主要含水层为表层OA1粉质粘土,CA2粉细砂,CA3中粗砂层,水位赋存于上述土层中,

主要受松花江,马家沟河影响,该类型地下水有较统一的自由水面,本区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汛期洪水入渗,江水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向河流径流排泄。

水量受降水量及松花江,马家沟河水的调控。

水位埋深也受到自然地面标高的影响,初见水位一

般为2.70〜7.7米,静止水位埋深为2.35〜6.7米。

含水层厚度20米左右,年水位变幅3〜

5米,渗透系数为22.5〜55m/d,单井涌水量2500〜4000m/d。

(3)承压水

含水层组为中部C01层中砂,⑩2粉质粘土夹中粗砂,⑩3层中粗砂,为场区主要含水层,隔水底板为基岩,该类型地下水主要受侧向径流补给,与松花江水和马家沟河水具密切水力联系。

顶板埋深为23.0〜32.7米,渗透系数为77.1m/d,单井涌水量4000〜6000m/d。

根据《岩土工程初勘报告》,本工程所在区段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筋结构均有弱腐蚀性。

3.5.2哈尔滨东站站

1、工程地质本站属松花江河漫滩区,场区土层主要为: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杂填土),粉质粘土,粉

细砂,中粗砂层(第四系河谷侵蚀Q41-2al,剥蚀堆积Q1dn2l,Q1sh12l),前四系地层粉砂岩,泥岩(沉积K1n)各土层岩性特征见表4.1.1.

从车站钻孔地质剖面图可知,车站底板主要位于CA3层中砂中,C3层呈中密-密实状态,层位稍有起伏。

地下连续墙底主要插入10层中砂中。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哈尔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场地沿途层分布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a、人工填土层(Q4m)--层号C

C11杂填土:

杂色,松散,由粉质粘土,中粗砂混碎石和碎砖填积,道路段该层层顶有

0.3-0.5m厚的沥青路面及垫层,层底埋深0.7-3.0m,平均层厚1.80m;

-12-

b、全新统低-搞漫滩冲积成因土层(Q41-2al)—层号GA

GA1粉质粘土:

黄褐色-灰褐色,软塑-流塑,中-高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韧

性中等。

层底埋深3.0〜6.5m,平均层厚2.62m;

G1T2淤泥质粉质粘土,粘土:

灰色-黑褐色,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有腥臭味,含少量粉细砂夹层。

层底埋深7.7〜8.8m,平均层厚2.45m;

GA1T3粉质粘土:

黄褐色-灰褐色,可塑-硬塑,中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层底埋深2.0〜3.5m,平均层厚1.16m;

G粉砂:

黄-褐色,稍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

般,含细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11.0〜14.5m,平均层厚3.07m;

G中砂:

灰色,中密-密实,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大量粗砂层及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20.0〜22.4m,平均层厚7.92m;

G粉砂: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

般,含少量细砂层及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20.0〜21.0m,平均层厚1.75m;

c、下更新统东深井组冰水堆积层(Q1dn21--层号G

G9粉质粘土:

灰色,软塑-可塑,中压缩性。

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底埋深22.0〜25.5m,平均层厚2.04m;

G9T中砂:

灰色,中密-密实,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

磨圆一般,含大量粗砂层及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21.4〜22.4m,平均层厚1.17m;

d、下更新统猞猁冰水堆积层(Q1sh1a1)--层号迪

1G01中砂:

灰色-灰绿色,中密-密实,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大量粗砂夹层及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30.0〜33.3m,平均层厚6.38m;

1G01T1粉质粘土:

灰色,可塑-软塑,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底埋深26.5m,平均层厚1.00m;

1G01T2粉砂: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

圆一般,含少量粗砂夹层及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31.3m,平均层厚1.80m;

1G02粉质粘土:

灰色-灰绿色,可塑-软塑,中压缩性,含粉细砂及中粗砂夹层。

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层底埋深34.0〜36.0m,平均层厚2.43m;

G03中砂:

灰色-灰绿色,密实,饱和,底部含有10-20cm卵砾石,卵砾石以石英成分为

主,大多呈亚圆形,粒径一般在1-8cm。

层底埋深38.0〜39.5m,平均层厚1.70m.

-13-

e、基岩一白垩系嫩江组沉积岩(Kin)--层号(1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灰色-青灰色,泥质或砂质结构,碎屑沉积,矿物成分为蒙脱石,高岭石,石英和长石,风化强烈,遇水易软化。

层顶埋深38.0-39.5m,此次钻探未穿透。

根据标贯结果分析,本场地砂土和粉砂土层判断为不液化。

土壤标准冻结深度2.0m,地基土冻胀分类为强〜特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IV〜V级。

2、水文地质

地表层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潜水含水层由OA2层粉砂,(S3中砂,(S3T2粉砂构成,承压水主要赋存于S01中砂,⑭2粉质粘土夹中粗砂,S03层中砂层中,承压水以上09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顶板,承压水水头埋深约为地表下4.93〜5.95m。

承压含水层与其上部微承

压水含水层有一定水力联系。

3.5.3交通学院站〜南直路站区间

1、工程地质条件

本标段区间场地土层分布现自上而下详细描述为:

人工填土层(Q4ml)--层号01

01杂填土:

杂色,松散,由粘性土,砂土混碎石等填积,道路段该层层顶0.3m左右厚

的沥青路面及垫层,层底埋深1.5〜3.1m,平均层厚2.39m;

全新统低一高漫滩冲击成因土层(Q41-2al)--层号@

0A1粉质粘土:

黄褐色〜灰褐色,可塑〜流塑,中-高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

等,韧性中等,含砂夹层。

层底埋深3.5〜11.5m,平均层厚3.50m;

O1T粉砂:

灰色,稍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细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4.3〜13.3m,平均层厚1.93m;

0A1T2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黑色,流塑,高压缩性,含有机质,有腥臭味,含砂夹层。

层底埋深5.5〜13.5m,平均层厚2.07m;

0A2粉砂:

灰色,稍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细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10.5〜13.5m,平均层厚3.25m;

0A3中砂: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大量粗砾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10.5〜25.0m,平均层厚6.96m;

0A3T1粉质粘土:

黄褐色〜灰褐色,软塑〜流塑,高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细砂夹层及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12.5〜18.4m,平均层厚1.78m;

0A3T2粉砂: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

-14-

圆一般,含少量细砂夹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11.9〜23.5m,平均层厚1.78m;

下更新统东深井组冰水堆积层(Q1dn21--层号09

◎粉质粘土:

灰色,可塑-流塑,中压缩性。

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含砂夹层,

层底埋深21.4〜28.7m,平均层厚3.05m;

09T2粉砂:

灰色,中密,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

一般,含细砂和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21.3〜26.8m,平均层厚1.45m;下更新统猞猁组冰水堆积层(Q1sh1al)--层号010

1001中砂:

灰色〜灰绿色,中密〜密实,饱和,颗粒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

颗粒分选磨圆一般,含细砂,粗砂,砾砂和少量粘性土夹层。

层底埋深27.0〜33.7m,平均层

厚2.89m;

⑩1T1粉质粘土:

灰色,可塑,中压缩性,如面稍有光滑F干强度中等,极性中等,含砂夹层.层底埋深30.0〜32.6m平均层厚167m.

⑩2粉质特土:

灰色,可塑〜软塑中压缩性,含砂类土及粉土夹层.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极性中等.层底埋深32.8〜38.8m平均层厚4.27m.

⑩3中砂:

灰色〜灰绿色密实饱和黯粒成喻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颗粒分选磨固一般含细砂、粗轨砾砂、角砾及少量粘性土夹层.层底埋深364〜393m平均层厚2.96H1.

基岩一白垩系嫩江组沉积岩(Kfn)一层号011

10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黑色〜青灰色泥质或砂质结构碎肩沉积矿物成份为蒙脱石、高岭

石、石英和长石呈强风化状态敝易软化.层顶埋深38.O〜39.3m.

2、水文地盾特征

(1)浅层潜水

主要赋存于松花江漫滩地段,含水层出层①1杂填土、CA1层粉质粘土、O1T2层淤泥质

粉质粘土、CA1T3层粉质桔土构成.本标段区间场地内潜水稳胁位埋藏较浅在自然地面下2.88-4.2m高程为116.11-11727m之间(大连高程系)水位起伏和地形起伏基本一致.

(2)承压水

孔隙微承压含水层由OA3中砂,CA2粉砂,GA3T2粉砂构成。

相对隔水顶板为OA1层粉质粘土,CA1T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OA1T3层粉质粘土,相对隔水底板为O9粉质粘土。

据有关钻孔质料,实测承压含水层水头埋深在地面下5.39m,大连高程为114.97m。

(3)第二层承压水

承压含水层由O01中砂,002粉质粘土,003中砂构成。

相对隔水顶板为O9层粉质粘土,

-15-

相对隔水底板为11层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承压水头高度为15.23-22.64m.

3.5.4南直路站〜哈东站站区间

详见参照交通学院站〜南直路站区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3.6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3.6.1车站工程降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