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589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docx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精编版

湘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精品

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对歌曲的喜好很明显,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歌曲不感兴趣,甚至是说很难听。

我想适当的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歌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少年。

2、让学生多唱歌、唱好歌,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3、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于鉴赏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歌唱中旋律的概念。

2、识谱知识的学习。

难点:

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

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

2、教师深挖教材潜力,备好课,上好课,让每节课都有一个闪光点。

3、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喜欢音乐更喜欢音乐课。

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孩子们,在他们乐于接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孩子们很喜欢流行歌曲,但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爱情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可以有选择的给孩子们多听听他们喜好的音乐形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处理好矛盾的“两面性”,在适当时间用通俗歌曲可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适当把握好这个“度”!

目次

课题周次节次

祖国,妈妈12

晨22

音乐家海顿32

雨中乐42

藏族的歌5-63

五环旗下你我他61

乌鸦与狐狸72

童趣82

对花92

红领巾之家102

步步高112

音乐万花筒12-134

第一课祖国•妈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并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进行演唱。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3、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的活动,从中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怀着真挚、深情的情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2、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

能认真聆听歌曲《歌唱祖国》、《一个妈妈的女儿》,了解独唱与齐唱的声乐演唱形式。

教学用具:

课件、钢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美丽的图画,你们猜猜这都是哪里?

(展示一组中国大地上的各地风景图片。

1、同学们边欣赏,边讨论

师:

这些美丽的景观都是咱们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的,你们觉得美吗?

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

2、同学们讨论交流。

师:

我想大家一定都学过很多赞美祖国的诗歌,这节课啊,老师首先想开一个“颂祖国诗歌朗诵会”,希望每一个同学们都参与,好吗?

3、活动:

“颂祖国诗歌朗诵会”

三、新课教学

师:

刚才看到同学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一个个都激情澎湃,充满感情,老师听了非常感动,在这里,老师也想唱一首歌给大家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来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的情感吧!

范唱《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1、同学们闭眼聆听

师:

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感怎么样?

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演唱这首歌呢?

2、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深情地)

师:

我们一起用“呜”的声音跟着老师用深情的情绪来哼哼这首歌的旋律好吗?

3、全班同学用“呜”模唱曲谱

4、全班同学划拍轻唱曲谱

5、学生视谱唱词。

6、学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四、参与表现:

师:

刚才同学们在朗诵会的时候,一个个都感情饱满,声情并茂,现在,我们也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请同学们上来表演。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

师:

上节课,我们满怀深情地用诗和歌来歌颂了我们美丽的祖国,让我们再一起带着深厚的感情来演唱一遍吧!

1、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三、新课教学

师:

其实,歌颂祖国的歌并不是只有这么多,像我们熟悉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等都是歌唱祖国的经典歌曲。

今天在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再来欣赏几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好吗?

(一)欣赏《歌唱祖国》

1、聆听歌曲《歌唱祖国》

师:

这首歌曲,你们一定很熟悉吧?

谁来说说你们常常会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

(大型晚会上)这首乐曲和我们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感受相同吗?

谁来用几个词语表达你听赏《歌唱祖国》的感受?

2、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

师:

这首歌曲的感觉是雄壮有力的,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感觉。

这首歌曲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齐唱:

多人同唱一个曲调称齐唱。

师:

由此你们可以推出独唱的声乐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吗?

3、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独唱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师:

同学们说的都差不多,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独唱:

一个人演唱称独唱。

如男高音独唱、女中音独唱、童声独唱等。

师:

老师想问问,如果《歌唱祖国》这首歌采用独唱形式来演唱,你觉得会有与齐唱同样的感受吗?

你觉得哪种形式演唱出来的好听一些呢?

4、请同学们交流讨论。

(用齐唱好听一些。

独唱表现不出这首歌曲的气势。

(二)欣赏《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独唱形式的歌曲。

CAI:

播放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师:

这首歌又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1、同学们交流讨论。

(深情的)

师:

这首歌曲歌唱的祖国中的各个民族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深厚,它们就是像是太阳和月亮一样,是同一个妈妈的女儿,这个妈妈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吧!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随乐律动

师:

独唱歌曲一般用来表现带有抒情情感的歌曲,而齐唱可以用来表现雄壮有力的歌曲。

四、参与表现

师:

今天我们听了这两首不同情绪却表达了同一个情感的歌曲。

我们一起就带着这两种情感来唱一唱。

五、总结

第二课清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三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

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

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

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小结:

简介格里格生平。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挪威最杰出的作曲家。

生于卑尔根,15岁时去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

后去哥本哈根从加德为师。

1864年结识了作曲家里夏德•诺德拉克后,共同从事研究挪威民间音乐的工作。

1867年创办了挪威音乐学校,根据挪威诗词创作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抒情歌曲,整理改编民间歌曲。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

(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

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带唱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

《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早晨的歌》

1.设问:

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2.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3.欣赏《早晨的歌》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

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

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

4/4拍还是6/8拍

1.先听教师唱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请学生按课本内容拍一拍)

三、表演《早晨的歌》

1.教师谈话导入:

本课主题是唱晨景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

2/4、3/4、4/4。

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首歌的拍号是4/4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3.再听范唱这首歌,并边听边划4/4拍的指挥图式,

设问:

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晨景。

第三课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海顿。

2、听赏《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惊愕交响曲》和《告别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介绍海顿;让学生阅读音乐家海顿的故事,初步了解海顿的生平。

二、听赏《告别交响曲》片段。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哼唱主题旋律。

4、在唱熟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三、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4、哼唱主题旋律。

5、参与表现:

用人声、打击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四、小结。

学生听上述交响曲。

 

 

第四课雨中乐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踩雨》,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音乐活动:

找邻居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唱《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

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

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7、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

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雨中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踩雨》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积极参加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踩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良好的旋律流畅感。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2、难点:

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踩雨》。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随音乐化《雨打芭蕉》律动进入教室。

2、听赏民乐合奏《雨打芭蕉》。

3、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踩雨》。

(1)出示《踩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踩雨》。

(3)听一听,唱一唱。

随音乐哼唱歌曲。

4、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5、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6、全班合唱歌曲。

7、音乐游戏:

找邻居

(1)制作三首歌曲的标签,让三个同学分别持有。

(2)老师让学生分别唱一唱音乐旋律或播放旋律,让学生站到标签后。

结束部分:

全班听《踩雨》全曲,走出教室。

 

藏族的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2.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童声合唱《我的家乡日喀则》的情绪,节奏特点,并基本学会。

教学难点

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哈尼族、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再到西藏去看一看、苗族、新疆以及云南这几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家想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吗?

三、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3.边唱歌曲,边轻轻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

四、集体舞

师:

大家都知道藏族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

想不想随着音乐跳一下。

老师指导学生做几个藏族的基本的动作。

学生先自己将学习的动作组合一下。

四、巩固

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个歌舞晚会

让学生想象成篝火晚会,学生和老师围成一个大圈,载歌载舞。

藏族的歌

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师: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新歌,你们还记得吗?

谁来上台来大声演唱给大家听?

1、自由表演

2、相互评价

二、听一听藏族的歌

师:

上节课,你们知道藏族的歌好听又有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藏歌

1、播放音乐(播放钢琴独奏《阿坝夜会》和女声独唱《阿妈勒俄》)

2、再听《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三、学习《白鹤啊,请借一借你的翅膀》

师:

下面我们随音乐哼唱旋律,再用lu唱一遍

师:

今天,我要请一些同学上来自己发出声音,让小朋友来猜一猜。

1、请同学上台演唱

2、单独唱

3、分角色演唱

四表扬和奖励

学生自评

 

五环旗下你我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与《奥运会,金牌多》这两首歌曲,并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3、听赏与跟唱男声独唱《红旗飘飘》,并体验起情绪。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演唱《奥运会金牌多》。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赏《红旗飘飘》

1、(播放MTV《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师:

谁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

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五星红旗在世界上一些什么样的地方高高飘扬?

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师:

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步增强,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是再次的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成功时的情景吧

3、介绍奥运相关知识

五环旗、奥运精神和我国奥运冠军等

二、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1、导入

师:

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今年在北京举行,中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国家争了光!

那么我们也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迎接美好的明天

2、活动一——接力赛(学习歌曲A段)

填词试唱,分析强音记号,齐唱A段

3、活动二——韵律操比赛(学习歌曲B段)

师:

运动会在进行,全民来健身,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韵律操吧

师:

让我们把歌唱出来

4、奔向2008

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表示庆祝,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意愿。

(齐唱全歌)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1、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给走得好的学生带上花环,选出颁奖嘉宾

3、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二部节奏卡农练习——拔河比赛

师:

运动会继续进行,分两组我们进行拔河比赛、比赛并请嘉宾为获胜队颁奖,其他同学随《奥运会金牌多》的音乐拍手

三、学唱旋律——接力比赛

1、指导学生完整的唱出歌曲主旋律

2、随琴唱曲

四、学习歌词——中场休息

师:

中场休息时我们来念念顺口溜,

1、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节奏的念出歌词

师:

谁能把这个顺口溜编成一首歌呢?

2、随琴唱词

3、让我们唱着歌儿为运动会助威吧

 

第七课乌鸦与狐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乌鸦与狐狸》

2、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与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师:

同学们,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你们知道吗?

谁来讲一讲呢?

音乐是怎么讲叙这个故事的呢?

我们来听听

2、听赏歌曲《乌鸦与狐狸》我们也用音乐来说说这个故事

3、第一乐段重点难点突破:

附点:

带读歌词,强调附点,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上附点前倚音:

看乌鸦倚树而立,所以用前倚音两声部学习:

分组唱曲,再唱词,引导学生自己唱时还要学会听另一声部的声音,然后进行调整。

演唱一遍

4、第二乐段重点难点突破:

变化音:

老师范唱,学生听辩,音变与没变的感觉,并区分。

可设计听辩游戏,然后再跟音乐唱一唱,加如变化音后音乐形象有什么变化?

(狐狸狡猾的形象表现出来了)换气记号:

标有记号的地方必须得换口气下滑音:

气息扩张声音下滑,表示狐狸夸张的程度大。

整体演唱

5、第三乐段重点学习后面变化部分,把乌鸦上当,旁观者着急的心态表现出来。

6、表现a)整体演唱一遍b)分角色演唱c)分组唱,评价哪组唱得好d)完整表现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乌鸦与狐狸》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三、音乐剧设计

1、歌曲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学生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师:

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演唱相关乐句)师: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狐狸?

它是如何诱惑乌鸦的?

(声情并貌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任务性格,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师:

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

(演唱小乌鸦越听越着迷)师:

小乌鸦终于没有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

如果小乌鸦在同样的情景下再次遇到狐狸又会怎么样呢?

(讨论:

狐狸得到了奶饼,可失去了乌鸦对他的信任,教育学生不要欺骗他人)

2、剧情片段表演师:

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对乌鸦说些什么样的甜言蜜语呢?

(两人一组创编乌鸦与狐狸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师:

除了乌鸦与狐狸,森林里还有哪些动物呢?

(想象森林的其他动物并参与进来)

3、创编在组长的协调下分组创编,让学生明白当一个演员和当一名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分组表演

四、音乐剧表演

1、音乐剧的人物需要领唱,合唱演员,表演者等等

2、完整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鼓励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客观评价自己,并中肯评价他人。

 

四季童趣

教学目标:

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

能够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节奏的准确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答)一年有哪几个季节?

(生答)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生答)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

师朗诵:

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

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

(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

(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

(3)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

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跟录音哼唱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4)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

5、表现歌曲:

喜欢绘画的同学拿出彩笔、图画本,画出心中最美的季节(四季各选一幅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对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对花》,并能即兴创编,且能用手绢舞进行歌表演。

2、能认真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

3、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在听赏中跟唱《挂红灯》和《沂蒙山小调》的读谱唱词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对花》这首歌,并即兴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2、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体验

1、听音乐

聆听《对花》,老师拿手绢扭秧歌

师:

同学们,你们看我手上的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是怎么拿这块手绢的?

(河北的民间舞蹈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手绢)

2、看歌舞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舞蹈,请你们仔细看清楚,有些什么样的动作?

二、了解与认识

师:

刚才我们学了秧歌的一些动作,老师和我们班里的同学也编了一段小舞蹈,你们看(播放《对花》的音乐)

师:

刚才那首歌里唱了什么?

是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对唱)

三、学唱《对花》

1、教师范唱

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是歌中常见的内容,歌唱者一问答的形式对猜花名。

2、曲谱学习(上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

3、歌词学习

四、创编与表现

师:

同学们,一年中的四季花开,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绚丽多彩。

你们知道春季还有什么花开?

夏季呢?

你能编段歌词吗?

五、欣赏《顶嘴》(了解对唱和二重奏)

师:

刚才我们唱的这首歌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唱的,这叫对唱,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的笛子二重奏《顶嘴》,也是两个人演奏的,但方式却不一样,听。

六、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