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591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6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工程师资料.docx

网络工程师资料

网络工程师资料

主要内容:

1、线路交流

2、分组交流

3、帧中继交流

4、信元交流

一、线路交流

1、线路交流停止通讯:

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践的物理衔接,这种衔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衔接序列。

2、线路通讯三种形状:

线路树立、数据传送、线路撤除

3、线路交流缺陷:

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衔接形状,在大局部的时间外线路是闲暇的,因此用线路交流方法完成数据衔接效率低下;为衔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此衔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需用相反的数据率发送和接纳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讯。

二、分组交流技术

1、分组交流的优点:

线路应用率提高;分组交流网可以停止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流网络中,假定通讯量较大能够形成呼叫梗塞的状况,即网络拒绝接纳更多的衔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运用。

2、分组交流和报文交流主要差异:

在分组交流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流系统却顺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

在数据传送以前树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途径。

4、数据报的优点:

防止了呼叫树立形状,假设发送大批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此较灵敏;数据报传递特别牢靠。

5、几点说明:

路途交流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效劳,一旦衔接树立起来,提供应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许是数字数据,都可以经过这个衔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流中,必需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干传输。

6、外部和外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外部虚电路。

当用户央求虚电路时,经过网络树立一条公用的路由,一切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外部数据报。

网络区分处置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求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外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独自处置的。

外部数据报,外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衔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树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衔接,而且可以把衔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三、帧中继交流

1、X.25特性:

(1)用于树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运用相反的通道和虚电路;

(2)第三层完成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括着流控和过失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异:

(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衔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用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形状表或处置信息;

(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完成逻辑衔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流,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置;(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过失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运用:

数据块交互运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讯。

四、信元交流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

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用是:

信元的网络路由。

2、ATM采用了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ATDM,ATDM采用排队机制,属于不同源的各个信元在发送到介质上之前,都要被分隔并存入队列中,这样就需求速率的婚配和信元的定界。

3、运用独立:

主要表如今时间独立和语义独立两方面。

时间独立刻运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

语义独立刻在信元结构和运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有关联,一切与运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

3、ATM信元标识

ATM采用虚拟通道形式,通讯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

关于给定的多路复用器,该标识是本地的,并在任何交流部件处改动。

通道的标识基于两种标识符,即虚拟通路标识VPI和虚拟通道标识VCI。

一个虚拟通路VP包括有假定干个虚拟通道VC

4、ATM网络结构

虚拟通道VC:

用于描画ATM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独一的标识值—虚拟通道标识符VCI相联络。

虚拟通路VP:

用于描画属于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虚拟通路都与一个标识值—虚拟通路标识符相联络。

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者用来描画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

每个虚拟通路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虚拟通道,属于同一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用相反虚拟通道标识VCI,它是信元头一局部。

第2章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主要内容:

1、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3、TCP/IP协议集

一、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1、网络体系结构:

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直接口的集合。

2、网络协议:

是计算机网络和散布系统中相互通讯的对等实体间交流信息时所必需遵守的规那么的集合。

3、语法〔syntax〕:

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对等。

4、语义〔semantics〕:

包括用于协议和过失处置的控制信息。

5、定时〔timing〕:

包括速度婚配和排序。

二、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国际规范化组织ISO在1979年树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讨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衔接异种计算机的规范主体结构。

2、OSI简介:

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运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那么的规范骨架;定义一种笼统结构,而并非详细完成的描画;不同系统中相反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讯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置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下层提供的效劳;所提供的公共效劳是面向衔接的或无衔接的数据效劳;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完成;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用,修正本层的功用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

提供为树立、维护和撤除物理链路所需求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用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缺点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

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纳的功用和进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

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支持控制、网络互连等功用,它的作用是将详细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

提供树立、维护和撤除传送衔接的功用;选择网络层提供最适宜的效劳;在系统之间提供牢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

提供两进程之间树立、维护和完毕会话衔接的功用;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用,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形式。

9、表示层:

代表运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紧缩。

10、运用层:

提供OSI用户效劳,例如事务处置顺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三、TCP/IP的分层

1、TCP/IP的分层模型

Internet采用了TCP/IP协议,似乎OSI参考模型,TCP/IP也是一种分层模型。

它是基于硬件层次上的四个概念性层次构成,即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运用层。

网络接口层:

也称数据链路层,这是TCP/IP最底层。

功用:

担任接纳IP数据报并发送至选定的网络。

IP层:

IP层处置机器之间的通讯。

功用:

它接纳来自传输层的央求,将带有目的地址的分组发送出去。

将分组封装到数据报中,填入数据报头,运用路由算法以决议是直接将数据报传送至目的主机还是传给路由器,然后把数据报送至相应的网络接口来传送。

传输层:

是提供运用层之间的通讯,即端到端的通讯。

功用:

管理信息流,提供牢靠的传输效劳,以确保数据无过失的地按序抵达。

2、TCP/IP模型的分界限

协议地址分界限:

以区分高层和低层的寻址,高层寻址运用IP地址,低层寻址运用物理地址。

运用顺序IP层之上的协议软件只运用IP地址,而网络接口层处置物理地址。

操作系统分界限:

以区分系统与运用顺序。

在传输层和运用层之间。

3、复用与分解

发送报文时,发送方在报文中加和了报文类型、选用协议等附加信息。

一切的报文以帧的方式在网络中复用传送,构成一个分组流。

在接纳方收到分组时,参考附加信息对接纳到的分组停止分解。

四、IP协议

1、Internet体系结构

一个TCP/IP互联网提供了三组效劳。

最底层提供无衔接的传送效劳为其他层的效劳提供了基础。

第二层一个牢靠的传送效劳为运用层提供了一个高层平台。

最高层是运用层效劳。

2、IP协议:

这种不牢靠的、无衔接的传送机制称为internet协议。

3、IP协议三个定义:

〔1〕IP定义了在TCP/IP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2〕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用,选择数据传送的途径。

〔3〕IP包括了一组不牢靠分组传送的规那么,指明了分组处置、过失信息发作以及分组德育的规那么。

4、IP数据报:

联网的基本传送单元是IP数据报,包括数据报头和数据区局部。

5、IP数据报封装:

物理网络将包括数据报报头的整个数据报作为数据封装在一个帧中。

6、MTU网络最大传送单元:

不同类型的物理网对一个物理帧可传送的数据量规则不同的上界。

7、IP数据报的重组:

一是在经过一个网络重组;二是抵达目的主机后重组。

后者较好,它允许对每个数据报段独立地停止路由选择,且不要求路由器对分段存储或重组。

8、生活时间:

IP数据报格式中设有一个生活时间字段,用来设置该数据报在联网中允许存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假设其值为0,就把它从互联网上删除,并向源站点发回一个出错音讯。

9、IP数据报选项:

IP数据报选项字段主要是用于网络测试或调试。

包括:

记载路由选项、源路由选项、时间戳选项等。

路由和时间戳选项提供了一种监视或控制互联网路由器路由数据报的方法。

五、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UDP协议功用

为了在给定的主机上能识别多个目的地址,同时允许多个运用顺序在同一台主机上任务并能独立地停止数据报的发送和接纳,设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运用UDP协议包括:

TFTP、SNMP、NFS、DNS

UDP运用底层的互联网协议来传送报文,同IP一样提供不牢靠的无衔接数据报传输效劳。

它不提供报文抵达确认、排序、及流量控制等功用。

2、UDP的报报文格式

每个UDP报文分UDP报头和UDP数据区两局部。

报头由四个16位长〔8字节〕字段组成,区分说明该报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以及校验和。

3、UDP协议的分层与封装

在TCP/IP协议层次模型中,UDP位于IP层之上。

运用顺序访问UDP层然后运用IP层传送数据报。

IP层的报头指明了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地址,而UDP层的报头指明了主机上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4、UDP的复用、分解与端口

UDP软件运用顺序之间的复用与分解都要经过端口机制来完成。

每个运用顺序在发送数据报之前必需与操作系统协商以取得协议端口和相应的端口号。

UDP分解操作:

从IP层接纳了数据报之后,依据UDP的目的端口号停止分解操作。

UDP端口号指定有两种方式:

由管理机构指定的为著名端口和静态绑定的方式。

六、牢靠的数据传达输TCP

1、TCP/IP的牢靠传输效劳五个特征:

面向数据流、虚电路衔接、有缓冲的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全双工的衔接。

2、TCP采用了具有重传功用的一定确认技术作为牢靠数据传达输效劳的基础。

3、为了提高数据传达输进程的效率,在上述基础上引入滑动窗口协议,它允许发送方在等候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多个分组。

滑动窗口协议规则只需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且未被确认的分组数最多为窗口的大小。

4、TCP功用

TCP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停止牢靠的传输而交流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抵达而采取的措施。

5、TCP衔接运用是一个虚电路衔接,衔接运用一对端点来标识,端点定义为一对整数〔host,port〕其中host是主机的IP地址,port是该主机上TCP端口号。

6、TCP运用专门的滑动窗口协议机制来处置传输效率和流量控制这两个效果,TCP采用的滑动窗口机制处置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但并未处置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7、TCP允许随时改动窗口小,经过通告值来说明接纳方还能再接纳多少数据,通告值添加,发送方扩展发送滑动窗口;通告值减小,发送方增加发送窗口。

8、TCP的报文格式

报文分为两局部:

报头和数据,报头携带了所需求的标识和控制信息。

确认号字段指示本机希望接纳下一个字节组的序号;

顺序号字段的值是该报文段流向上的数据流的位置,即发送序号;

确认号指的是与该报文段流向相反方向的数据流。

9、TCP运用6位长的码位来指示报文段的运用目的和内容

URG紧急指针字段可用;ACK确认字段可用;PSH央求急近操作;RST衔接复位;SYN同步序号;FIN发送方字节流完毕。

10、TCP的三次握手

为了树立一个TCP衔接,两个系统需求同步其初始TCP序号ISN。

序号用于跟踪通讯顺序并确保多个包传输时没有丧失。

初始序号是TCP衔接树立时的起始编号。

同步是经过交流携带有ISN和1位称为SYN的控制位的数据包来完成的。

握手可由一方发起也可以双方发起,树立就可以完成双向对等地数据活动,没有主从关系。

第3章局域网技术

主要内容:

1、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2、各种盛行的局域网技术

3、高速局域网技术

4、基于交流的局域网技术

5、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城域网技术

一、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即LAN:

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讯设备互联在一同的通讯网络。

1、局域网三个特性:

〔1〕高数据速率在0.1-100Mbps〔2〕短距离0.1-25Km〔3〕低误码率10-8-10-11。

2、决议局域网特性的三个技术:

〔1〕用以传输数据的介质〔2〕用以衔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3〕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控制方法。

3、设计一个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三个基本目的:

〔1〕协议要复杂〔2〕取得有效的通道应用率〔3〕对网上各站点用户的公允合理。

二、以太网EthernetIEEE802.3

以太网是一种总路途型局域网,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抵触检测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的控制方案:

〔1〕一个站要发送,首先需求监听总线,以决议介质上能否存在其他站的发送信号。

〔2〕假设介质是闲暇的,那么可以发送。

〔3〕假设介质忙,那么等候一段距离后再重试。

坚持退避算法:

〔1〕非坚持CSMA:

假设介质是闲暇的,那么发送;假设介质是忙的,等候一段时间,重复第一步。

应用随机的重传时间来增加抵触的概率,缺陷:

是即使有几个站有数据发送,介质依然能够牌闲暇形状,介质的应用率较低。

〔2〕1-坚持CSMA:

假设介质是闲暇的,那么发送;假设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闲暇,立刻发送;假设抵触发作,那么等候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缺陷:

假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抵触就不可防止的。

〔3〕P-坚持CSMA:

假设介质是闲暇的,那么以P的概率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等于最大的传达延迟时间;假设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闲暇,重复第一步;假设发送被延迟一个时间单位,那么重复第一步。

2、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抵触检测

这种协议普遍运用在局域网内,每个帧发送时期,同时有检测抵触的才干,一旦检测到抵触,就立刻中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通知总线上各站抵触曾经发作,这样通道的容量不致因白白传送曾经损坏的帧而糜费。

抵触检测的时间:

对基带总线,等于恣意两个站之间最大的传达延迟的两倍;关于宽带总线,抵触检测时间等于恣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达延迟时间的四倍。

3、二进制退避算法: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作抵触时,设置参量为L=2;

〔2〕退避距离取1-L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个时间片等于2a;

〔3〕当帧重复发作一次抵触时,那么将参量L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那么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二、标志环网TokeRingIEEE802.5

1、标志的任务进程:

标志环网又称权标网,这种介质访问运用一个标志沿着环循环,当各站都没有帧发送时,标志的方式为01111111,称空标志。

当一个站要发送帧时,需求等候空标志经过,然后将它改为忙标志011111110。

并紧跟着忙标志,把数据发送到环上。

由于标志是忙形状,所以其他站不能发送帧,必需等候。

发送的帧在环上循环一周后再回到发送站,将该帧从环上移去。

同时将忙标志改为空标志,传至前面的站,使之取得发送帧的容许权。

2、环上长度用位计算,其公式为:

存在环上的位数等于传达延迟〔5μs/km〕×发送介质长度×数据速率+中继器延迟。

关于1km长、1Mbps速率、20个站点,存在于环上的位数为25位。

3、站点接纳帧的进程:

当帧经过站时,该站将帧的目的地址和本站的地址相比拟,如地址相契合,那么将帧放入接纳缓冲器,再输入站,同时将帧送回至环上;如地址不契合,那么复杂地将数据重新送入环。

4、优先级战略

标志环网上的各个站点可以成不同的优先级,采用散布式高度算法完成。

控制帧的格式如下:

P优先级、T空忙、M监视位、预定位

三、光纤散布式数据接口FDDIISO9314

1、FDDI和标志环介质访问控制规范接近,有以下几点益处:

〔1〕标志环协议在重负载条件下,运转效率很高,因此FDDI可失掉异样的效率。

〔2〕运用相似的帧格式,全球不同速率的环网互连,在前面网络互加这一章将要讨论这个效果。

〔3〕曾经熟习IEEE802.5的人很容易了解FDDI

〔4〕曾经积聚了IEEE802.5的实际阅历,特别是将它做集成电路片的经济,用于FDDI系统和元件的制造。

2、FDDI技术

〔1〕数据编码:

用有光脉冲表示为1,没有光能量表示为0。

FDDI采用一种全新的编码技术,称为4B/5B。

每次对四位数据停止编码,每四位数据编码成五位符号,用光的存在和没有来代表五位符号中每一位是1还是0。

这种编码使效率提高为80%。

为了失掉信号同步,采用了二级编码的方法,先按4B/5B编码,然后再用一种称为倒相的不归零制编码NRZI,其原理相似于差分编码。

〔2〕时钟偏移:

FDDI散布式时钟方案,每个站有独立的时钟和弹性缓冲器。

进入站点缓冲器的数据时钟是依照输入信号的时钟确定的,但是,从缓冲器输入的信号时钟是依据站的时钟确定的,这种方案使环中中继器的数目不受时钟偏移要素的限制。

3、FDDI帧格式:

由此可知:

FDDIMAC帧和IEEE802.5的帧十分相似,不同之处包括:

FDDI帧含有前文,对高数据率下时钟同步十分重要;允许在网内运用16位和48位地址,比IEEE802.5愈加灵敏;控制帧也有不同。

4、FDDI协议

FDDI和IEEE802.5的两个主要区别:

〔1〕FDDI协议规则发送站发送完帧后,立刻发送一幅新的标志帧,而IEEE802.5规则当发送出去的帧的前沿回送至发送站时,才发送新的标志帧。

〔2〕容量分配方案不同,两者都可采用单个标志方式,对环上各站点提供同等公允的访问权,也可优先分配给某些站点。

IEEE802.5运用优先级和预定方案。

5、为了同时满足两种通讯类型的要求,FDDI定义了同步和异步两种通讯类型,定义一个目的标志循环时间TTRT,每个站点都存在有异样的一个TTRT值。

四、局域网规范

IEEE802委员会是由IEEE计算机学会于1980年2月成立的,其目的是为局域网内的数字设备提供一套衔接的规范,后来又扩展到城域网。

1、效劳访问点SAP

在参考模型中,每个实体和另一个实体的同层实体按协议停止通讯。

而一个系统内,实体和上下层间经过接口停止通讯。

用效劳访问点SAP来定义接口。

2、逻辑衔接控制子层LLC

IEEE802规则两种类型的链路效劳:

无衔接LLC〔类型1〕,信息帧在LLC实体间,无需求在同等层实体间事前树立逻辑链路,对这种LLC帧既不确认,也无任何流量控制或过失恢复功用。

面向衔接LLC〔类型2〕,任何信息帧,交流前在一对LLC实体间必需树立逻辑链路。

在数据传送方式中,信息帧依次第发送,并提供过失恢复和流量控制功用。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IEEE802规则的MAC有CSMA/CD、标志总线、标志环等。

4、效劳原语

〔1〕ISO效劳原语类型

REQUEST原语用以使效劳用户能从效劳提供者那里央求一定的效劳,如树立衔接、发送数据、完毕衔接或形状报告。

INDICATION原语用以使效劳提供者能向效劳用户提示某种形状。

如衔接央求、输入数据或衔接完毕。

RESPONSE原语用以使效劳用户能照应先前的INDIECATION,如接受衔接INDICATION。

CONFIRMARION原语用以使效劳提供者能报告先前的REQUEST成功或失败。

〔2〕IEEE802效劳原语类型

和ISO效劳原语类型相比REQUEST和INDICATION原语类型和ISO所用的具有相反意义。

IEEE802没有REPONSE原语类型,CONFIRMATION原语类型定义为仅是效劳提供者确实认。

五、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IEEE802.2是描画LAN协议中逻辑链路LLC子层的功用、特性和协议,描画LLC子层对网络层、MAC子层及LLC子层自身管理功用的界面效劳规范。

2、LLC子层界面效劳规范IEEE802.2定义了三个界面效劳规范:

〔1〕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效劳规范;〔2〕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效劳规范;〔3〕LLC子层/LLC子层管理功用的界面效劳规范。

3、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效劳规范

提供两处效劳方式

不确认无衔接的效劳:

不确认无衔接数据传输效劳提供没有数据链路级衔接的树立而网络层实体能交流链路效劳数据单元LSDU手腕。

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为点到点方式、多点式或广播式。

这是一种数据报效劳

面向衔接的效劳:

提供了树立、运用、复位以及终止数据链路层衔接的手腕。

这些衔接是LSAP之间点到点式的衔接,它还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定序、流控和错误恢复,这是一处虚电路效劳。

4、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效劳规范

本规范说明了LLC子层对MAC子层的效劳要求,以便本地LLC子层实体间对等层LLC子层实体交流LLC数据单元。

〔1〕效劳原语是:

MA-DATA.request、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2〕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LLCPDU:

目的效劳访问点地址字段D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践地址,一位为地址型标志,用来标识DSAP地址为单个地址或组地址。

源效劳访问点地址字段S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践地址,一位为命令/照应标志位用来识别LLCPDU是命令或照应。

控制字段、信息字段。

5、LLC协议的型和类

LLC为效劳访问点间的数据通讯定义了两种操作:

Ⅰ型操作,LLC间交流PDU不需求树立数据链路衔接,这些PDU不被确认,也没有流量控制和过失恢复。

Ⅱ型操作,两个LLC间交流带信息的PDU之间,必需先树立数据链路衔接,正常的通讯包括,从源LLC到目的LLC发送带有信息的PDU,它由相反方向上的PDU所确认。

LLC的类型:

第1类型,LLC只支持Ⅰ型操作;第2类型,LLC既支持Ⅰ型操作,也支持Ⅱ型操作。

6、LLC协议的元素

控制字段的三种格式:

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无编号控制传输、无编号信息传输。

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和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只能用于Ⅱ型操作。

无编号控制传输和无编号信息传输可用于Ⅰ型或Ⅱ型操作,但不能同时用。

信息帧用来发送数据,监视帧用来作回答照应和流控。

六、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MAC效劳规范三种原语

MA-DATA.request、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2、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

CSMA/CD的MAC帧由8个字段组成:

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