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896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docx

生产管理知识万商品混凝土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环评报告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5万m3商品混凝土、15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水泥制品制造3121

占地面积(平方米)

35000

绿化面积(平方米)

12000

总投资(万元)

50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1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

评价经费(万元)

0.47

投产日期

2005年3月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年用量),主要产品(包括名称、产量)及主要实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原材料:

水泥95000吨/年、石子450000吨/年、黄砂125000吨/年、沥青8000吨/年、矿粉6000吨/年。

主要产品:

水泥混凝土250000m3/a;沥青混凝土150000t/a。

主要生产设备:

水泥混凝土搅拌系统(BETOM×3.0BDW)一套、沥青搅拌系统(LT180)1套、泵送车(PS36)2台、搅拌车(XLC8)15台、摊铺机(ABG325)2台、运输车20台等设备。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年)

60000

燃油(吨/年)

1500

电(度/年)

150万

燃气(标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

其它

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废水排放量:

8000t/a

排放去向:

处理后经厂内下水道排入市政下水道,最终进入中运河。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工程内容及规模:

********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25万m3商品混凝土、15万吨沥青混凝土生产线项目位于****市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赵墩镇彭湖村)内,项目的北边是机械储备库和运河道班,南、西边是建设用地,东边是绕城路,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项目占地总面积35000m2,建筑总面积8000m2。

主要建筑有:

生产厂房1座共2600m2,成品库两座共5000m2,办公用房400m2,详见(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主要生产设备:

水泥混凝土搅拌系统(BETOM×3.0BDW)一套、沥青搅拌系统(LT180)1套、泵送车(PS36)2台、搅拌车(XLC8)15台、摊铺机(ABG325)2台、运输车20台等设备。

生产规模为:

年产水泥混凝土250000m3;沥青混凝土150000t。

本项目全厂职工约100人,全年生产300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市位于E117°45′,N34℃07′,南北长约61千米,东西宽约52千米,总面积2084.3平方千米,是苏北鲁南水陆交通枢纽。

****是沂蒙山区前冲击扇平原边缘,徐蚌隆起带北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均高20-30米,土壤有沙土、粘土、砾石等土层,以潮土为主要土壤,平原洼地是全市的主体。

水域340.28平方千米,平原坡地约565.62平方千米,山地约102.34平方千米;

****市属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干冷,夏温热,平均气温13.9℃,平均日照2350小时,无霜期211天,境内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为903.6mm,降雨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

****市水域属沂沭泗水系,按流向规属划分可分为沂河、中运河、邳洪河三系干支河流40多条,沂河是沂蒙山区洪水主要通道;中运河居市境中部,承受南四湖、邳沧地区和分洪道下泄水,是洪涝主排水道;邳洪河属独立水系,为运河以西地区排水主干道。

****外来水年流量达72亿立方米,有洪水走廊之称。

植被主要是温带类植物,其境内尚无珍惜动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市矿产资源经探明有20多种,其石膏储量达44亿吨,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石膏矿床,石灰岩储量达4亿吨,大理石、石英沙、钛铁矿、淘土等储量大、品位较高。

****市是全国粮、优质棉、银杏、红蒜、肉兔、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省蚕桑、淡水养殖基地。

****境内有大墩子遗址、艾山摩崖石刻、梁王城遗址及王杰烈士陵园、碾庄烈士陵园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

其旅游资源有大运河风光带、黄墩湖游览区、天下水杉第一路、国家级银杏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项目所在地****市地处淮海经济区,东临亚欧大陆桥东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北扼齐鲁、南抵江淮,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交汇城中,铁公水空四位一体,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资源丰富,城市环境优美,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雄厚;工业已形成建材、资金、机器电子、丝绸纺织、医药、化工、食品、木材等支柱行业。

项目所在地****市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赵墩镇彭湖村)内,附近无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点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根据****市环境监测站2003年大气监测资料统计,市区大气环境中SO2年均浓度为0.013mg/Nm3,NO2年均浓度为0.033mg/Nm3,TSP年均浓度为0.170mg/Nm3,环境空气质量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二级标准要求。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水平属轻污染,主要污染物为TSP。

按《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划分》的规定,中运河(****城区段)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Ⅲ类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标准。

根据****市环境监测站2003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山头、刘山闸、张楼等断面的所有监测项目中,有石油类、CODcr、BOD5的监测值超标,超标率为16.7%到33.3%之间,其它监测项目未超标。

故中运河(****城区段)的水质较好,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r、石油类。

分析其污染原因,主要是生活污水和船舶运输造成的。

区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2类区标准,即:

昼间≤60dB(A)、夜间≤50dB(A)。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要求。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运河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标准的要求。

3.声环境保护目标:

厂界外声环境按2类区保护,应符合《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的要求。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单位:

mg/m3)

污染物名称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SO2

0.06

0.15

0.50

NO2

0.08

0.12

0.24

TSP

0.20

0.30

-

PM10

0.10

0.15

2.中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氧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磷

标准值

6-9

6mg/L

5mg/L

20mg/L

1.0mg/L

0.2mg/L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4类标准。

类别

标准值

单位

昼间

夜间

2

≤60

≤50

dB(A)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即:

pH6~9,SS≤70mg/L、CODCr≤100mg/L。

2.导热油炉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类区标准,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850mg/m3。

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的2级标准,粉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小于1.0mg/m3;沥青烟(建筑搅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75mg/m3,排放速率小于0.3Kg/h时,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0米,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3.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Ⅱ类标准[即:

昼间≤60dB(A)、夜间≤50dB(A)]。

总量控制指标

水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

COD0.8t/a;烟尘2.28t/a

SS0.56t/aSO27.56t/a

粉尘2t/a

沥青烟0.25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水泥混凝土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无组织粉尘水粉尘

 

2、沥青混凝土生产线工艺流程图:

沥青烟废气

沥青烟废气、粉尘

导热油炉间接加热

 

导热油炉间接加热

3、要污染工序:

①水泥混凝土生产线配料、进料工序产生无组织粉尘。

②水泥混凝土生产线搅拌工序产生含尘废气。

③沥青混凝土生产线沥青加热、搅拌工序产生沥青烟废气。

④搅拌车、泵送车、摊铺机等设备产生噪声。

⑤导热油炉燃油产生燃烧废气。

⑥办公、生活设施产生生活污水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导热油炉

废气量

3000万Nm3/a

3000万Nm3/a

烟尘

76mg/Nm3,2.28t/a

76mg/Nm3,2.28t/a

SO2

252mg/Nm3,7.56t/a

252mg/Nm3,7.56t/a

含尘废气

废气量

2000万Nm3/a

2000万Nm3/a

粉尘

2000mg/Nm3,40t/a

100mg/Nm3,2t/a

沥青烟废气

废气量

1000万Nm3/a

1000万Nm3/a

沥青烟

500mg/Nm3,5.0t/a

50mg/Nm3,0.25t/a

生活污水

水量

8000t/a

8000t/a

CODCr

400mg/l,3.2t/a

100mg/l,0.8t/a

SS

300mg/l,2.4t/a

70mg/l,0.56t/a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

生活设施

生活垃圾

100t/a

0

搅拌车100dB(A、泵送车80dB(A、摊铺机90dB(A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施工期主要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噪声和粉尘。

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都是噪声源。

粉尘主要来源于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过程和建筑材料在其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以及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为减轻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昼间不能超过75dB(A)。

对施工现场要进行围拦,缩小施工粉尘扩散范围,砂石、水泥应统一堆放,开挖泥土及时运走,并采取水喷洒表面或覆盖等措施,减少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不大,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产业政策适宜性分析

本项目是水泥、沥青混凝土制品制造,目前国家颁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颁布的《工商领域禁止制止重复建设目录》和《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等关于产业政策方面的文件都无此方面具体的规定。

而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项目的建设在产业政策方面是可行的。

2、环境影响分析

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1.1燃烧废气

本项目安装1台燃油的导热油炉,主要为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沥青加热和石子、砂预热提供热源。

本项目导热油炉全年燃油量为1500吨,烟气排放量为3000万Nm3/a,根据同类型燃油锅炉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为76mg/Nm3,SO2为252mg/Nm3,优于《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类区标准规定的烟尘排放浓度200mg/Nm3;SO2900mg/Nm3的要求。

2.1.2含尘废气

本项目水泥混凝土生产线和沥青混凝土生产线的搅拌工序产生粉尘废气,根据现有同类型生产厂家运行的实际情况类比计算,搅拌工序产生粉尘的浓度为2000mg/Nm3,一般对于此种类型的废气用布袋除尘器处理。

当前布袋除尘器用于处理工业粉尘的技术比较成熟,在设计参数合理的情况下,布袋除尘器对粉尘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评价按保守95%计算,处理后粉尘排放浓度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的≤120mg/Nm3。

需要注意的是排放高度必须按标准规定的≥25米,并高于厂房5米以上。

本项目在物料的配料、进料、搬运、输送、提升等过程中产生无组织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与物料的粒径、物料转运的距离和落差、操作管理有关,为了有效地控制各个扬尘点的粉尘,工艺设计中应尽量采用密闭设备和密闭式的储库、降低物料转运的距离和落差,减少无组织粉尘的产生,并在厂房的周围及道路两旁等凡能绿化的地带尽量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坪,加强厂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减少无组织粉尘对外环境的影响。

通过采取以上相应防尘抑尘措施后,预计到厂界外浓度小于1mg/m3,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的2级标准,即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小于1.0mg/m3。

加上项目附近200米内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无组织粉尘对外环境的影响不大。

2.1.3含沥青烟废气

本项目的沥青混凝土生产线沥青加热和混合搅拌工序产生含沥青烟废气,本项目年用沥青8000吨,分储于4个100吨的大储罐中,购进的沥青为已加热至150℃的成品,用泵打入至储罐中,用导热油炉的导热油对储罐进行间接加热至170℃,沥青加热后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封闭搅拌锅与预热后的石子、砂进行搅拌混合。

储罐和搅拌锅的呼吸孔排放含沥青烟废气。

沥青烟主要由气、液两相组成,液相部分是十分细微的挥发冷凝物,粒径多在0.1—1.0μm之间,气相是不同气体的混合物。

目前对沥青烟的治理方法通常有燃烧法、电捕法、吸附法和吸收法,对沥青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根据同类生产工艺的类比分析并结合本项目沥青使用量和加热温度估算,本项目沥青烟的产生浓度为500mg/m3,废气量为1000万m3/a。

本项目拟采用吸附法对沥青烟废气进行处理,吸附法即采用各种颗粒小或多孔具有较大比面积的物质(如:

焦炭粉、氧化铝、白云石或滑石粉等)作吸附剂,对沥青烟进行物理吸附。

经吸附法处理后沥青烟的排放浓度为50mg/m3,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二的2级标准,即:

沥青烟(建筑搅拌)最高允许排放浓度75mg/m3的要求。

2.2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年用量为60000吨,其中工艺用水50000吨,全部进入产品,不排放。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厂区生活污水和清洁冲洗废水,根据《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厂内集体宿舍用水量按75L/人·日,生产车间用水量按30L/人·日,厂区清洁卫生用水按10t/d,全厂职工定员按100人,全年生产天数300天,排水按用水量的80%计算,项目职工生活和厂区卫生用水量约10000t/a,废水排放量为8000t/a,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Cr,其产生浓度与产生量分别为CODCr:

400mg/L,3.2t/a;悬浮物300mg/L,2.4t/a。

生活污水采用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是利用生化处理原理,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将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目前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对悬浮物、COD的去处率可以达到85%。

市场上有成套的设备出售,项目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项目废水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规定的pH6~9、SS≤70mg/L、COD≤100mg/L。

废水处理后经厂内排水沟排入市政下水道,最终进入中运河。

2.3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生产过程中无固体废弃物产生,本项目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100吨,由环卫部门收集后卫填生埋,不影响外环境。

2.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源主要有搅拌车、泵送车、摊铺机等噪声源,源强约80—100dB(A),各设备均置于车间内,经围墙隔挡、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能满足GB1243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规定的Ⅱ类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明显的噪声污染。

3、清洁生产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工艺废水不排放,生活污水、燃烧废气和工艺废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卫填生埋,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4、总量控制分析

项目在采取了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后,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粉尘:

2t/a;烟尘:

2.28t/a;SO2:

7.56t/a;沥青烟:

0.25t/a;CODcr:

0.8t/a;SS:

0.56t/a。

污染物的量比较小,可作为申请排污总量的指标,所需总量由****市环保局从全市内协调解决。

5、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建设单位须按《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排污口规范化设计。

厂区内需进行雨污分流,设污水排放口、雨(清)水排放口各一个,在排水出口设置能满足采样条件的明渠,明渠规格基本符合《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CJ3008.1-5-93)设计规定。

根据工艺特点,水泥混凝土生产线、导热油炉和沥青烟各设排气筒1个,高度均要大于25米,排气筒应设立标识牌,预留采样监测孔。

6、选址可行性分析

项目选址于********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75万吨商品混凝土生产线项目位于****市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赵墩镇彭湖村)内,项目的北边是机械储备库和运河道班,南边是建设用地,东边是绕城路、西边是建设用地,详见(项目地理位置图),附近为工业用地,周围200米内无居民。

因此项目的选址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治理效果

含尘废气

粉尘

布袋除尘

达标排放

沥青烟废气

沥青烟

吸附剂吸附

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

SS

CODCr

有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达标排放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固体

废物

生活设施

生活垃圾

卫填生埋

零排放

生产车间

噪声

厂房密闭

距离衰减

达标排放

其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一、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正常生产期间产生的废气、废水、设备噪声经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后,均可达标排放,通过对总平面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弃物能够合理处置不排放。

因此,从环保角度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二、减少污染的其它建议

1、加强厂区绿化,建议厂界四周种植10米以上宽的树木、灌木绿化带,以美化工作环境,同时起到隔声、降噪及净化空气的作用。

2、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节约用水,以减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

预审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公章

经办人:

年月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编号:

审批经人:

建设项目名称

水泥混凝土250000m3/a;沥青混凝土150000t/a生产线

建设地点

****市经济开发区明珠工业园(赵墩镇彭湖村)

建设单位

********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邮编

221000

电话

1338267888

行业类别

水泥制品制造3121

项目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年产水泥混凝土250000m3、沥青混凝土150000t

报告类别

报告表

项目设立部门

文号

时间

报告书审批部门

徐州市环保局

文号

时间

工程总投资

5000

环保投资

150

比例

3%

报告书编制单位

徐州绿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评经费

0.47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排放标准

大气

达到GB3095-96二级

GB3095-1996二级

GB9078--1996二级(导热锅炉)

GB16297-1996二级

地面水

GB3838-2002Ⅲ类

GB3838-2002Ⅲ类

GB8978-1996一级

噪声

达GB3096-19932类区

GB3096-19932类区

GB12348-90Ⅱ类区

污染控制指标

控制

项目

原有排放量

新建部分产生量

新建部分处理消减量

以新带老消减量

排放增减量

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量

区域消减量

处理前浓度

预测排放浓度

允许排放浓度

废水

8000

8000

8000

COD

3.2

2.4

08

0.8

400

100

≤100

SS

2.4

1.84

0.56

300

70

≤70

废气

6000

6000

6000

SO2

7.56

7.56

7.56

252

252

≤850

烟尘

2.28

2.28

2.28

76

76

≤200

粉尘

40

38

2

2

2000

100

≤120

沥青烟

5.0

4.75

0.25

0.25

500

50

≤75

固废

0.01

单位:

废气量:

×104标米/年;废水﹑固废量:

万吨/年;水中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为千克/年,其它项目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