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986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docx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

 

编号:

QC/RE-KA5862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

Inthestandardizedmanagement,alloperationsareregulatedandmembersarerequiredtoabidebytherules,soastoplaytheroleofthecompanyteamandwinbusinessopportunities.

 

(标准制度示范文本)

 

编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认证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

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在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一、三项体系认证制度的产生背景

  

  

(一)客观必要性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WTO规则的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加入到WTO这个世界经贸大家庭中。

随着关税壁垒的打破,质量、环境、劳工安全等各种非关壁贸易壁垒相继出现。

为了规范激烈的市场竞争,针对这些壁垒的全球统一的认证制度相继出现。

这些认证制度通过全球统一的标准构筑各个企业共同遵守的平台,对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减轻企业重复认证、检验的负担,促进全球经贸一体化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保障劳工安全健康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约束企业的环境及用工行为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的有效措施。

  

  

(二)现实可行性

  

  1.管理标准的出现及走向成熟

  

  三项体系认证制度都是以管理标准为依据,企业通过建立系统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分别对自身的质量、环境、用工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所以有无科学、严谨的管理标准是能否建立体系认证制度的前提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47年成立,但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制定的标准全部为产品、工艺、方法、材料、检测等技术标准。

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实施的产品(如电工、汽车、机械产品等)认证制度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陆续建立。

1987年,第一个国际管理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颁布在标准界是一件划时代的事件,它使得建立体系认证制度成为可能。

以后相继颁布或即将颁布的ISO14000、18000标准是管理体系标准逐步完善、成熟的重要标志。

  

  2.市场经济及管理标准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三项体系认证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只有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走向全球,成为国际通行的惯例。

冷战结束以后,这种局面已经形成,为三项体系认证制度在全球通行奠定了体制基础。

另外,第1个管理标准及体系认证制度(ISO9000)出现以后,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响应,随着实施效果及在商贸中作用的兑现,少数最初持消极抵制及观望态度的国家也改变了作法,从而在全球掀起一股“9000热”。

1996年9月1日ISO14000系列标准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出现后,得到更为热烈的响应,对“9000”持消极态度的日本吸取其在国际商贸中吃亏的教训,抢先在当天(只差2h)将ISO14000系列标准转化为本国标准并积极实施,并一直保持认证组织数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记录。

  二、企业通过三项体系认证制度的意义

  

  根据我国实施三项体系认证制度的实施,企业建立三项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后,在如下四个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效果。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管理落后,一直在困扰我国广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工业界一直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说法。

“管理科学”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之一。

  

  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虽然很多,但是通过建立系列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代替零散的、随意的、口头的传统管理方法,对管理对象(产品质量、环境、安全)实施科学、严谨的管理无疑是企业管理方法的巨大变革。

表现在:

  

  1.使企业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途径

  建立管理体系后,系统、规范的体系文件成为企业上下人人遵守的内部法规,使企业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

  2.是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管理的好形式

  管理层的理念、思路及目标通过体系文件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质量、环保、安技等管理部门的工作得到各有关部门的主动支持与配合。

  3.使企业建立起主动的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

  通过管理体系特有的日常监测与测量、年度审核及管理评审,企业能主动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

  

  

(二)是消除贸易壁垒,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

  

  针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三个非关税壁垒(质量、环境、劳工安全)而形成的三项体系认证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消除相应贸易壁垒的有利武器。

三种认证证书,是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三张有效通行证。

  

  (三)向公众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的佐证和媒介

  

  企业获得不同认证证书,展示不同的形象和责任:

  

  1.9001认证

  展示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追求“零缺陷”目标,对用户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2.14001认证

  展示企业确保在生产过程和产品性能两个方面节约资源、少无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标,对社会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3.18001认证

  展示企业确保生产过程少无事故、职业病,追求“零事故”目标,对员工负责的形象与责任。

  

  (四)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实施并通过三项认证虽然要有一定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9001认证

  稳定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打开国内外市场。

  2.14001认证

  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持续达标排放,减少排污费用;改善产品环境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3.18001认证

  减少工伤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体现以人为本;减少财产损失,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

此处可填写公司名称/地址/位置

Companyname/address/locationcanbefilledinthislo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