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0018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docx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国外(美国)生物技术及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详细数据,在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从现有资源中发掘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进行改造,制造出产品加以利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已经与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相结合,如:

高速计算机,微电子,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产业。

将生物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就形成了生物医药行业,这是本研究的重点。

实际上,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环境和其他领域都有深远影响。

目前,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在医药行业,用于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

生物技术引入医药行业,使生物医药行业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生物技术从本世纪70年代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基本被美国垄断。

自1971年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在美国成立开始试生产生物药品至今,已有三千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先后在世界各地成立。

90年,生物技术股在美国一路飙升,市场一片疯狂,但不出一年,就好景不在,此后生物技术股票的低迷持续了近10年。

生物技术股的再次闪耀,在于它的技术诺言正在实现。

今天,绝大多数的生物技术分析家坚信,这一次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形式安然无恙。

与10年前的投机者不同,当今的主要厂家都有大量药品上市,其资金后盾雄厚,而且他们研制的新药也蓄势待发。

这一切都与当今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密切相关。

股票市场当然对此深信不疑,在高科技股票指数,特别是网络股指数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惟独生物技术股指数大幅度上升,说明投资者对生物技术股票充满信心。

  疾病推动全球的医药公司每年出售价值3000—3200亿美圆的药品和服务,目前生物制药只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240—260亿美圆的份额,但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去年一年,华尔街股市生物技术股的市场资本,在12个月里就翻了一番,达到3000多亿美圆。

很多隐蔽资金正在流入生物技术投资的巨流中。

由于对网站领域的疑惧,巨额资金正处在观望游荡中,新近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抓住了从网络股中游离的大量资金。

2000年的总投资额高达600亿美圆,是1999年的3倍,各类药物纷纷登场,另外,传统制药业正寻求与其他生物技术先驱联合,以保持创新,这使生物技术领域得以迅猛发展,未来更多的突破还会从这里产生。

  一、生物医药行业的分类

  1·“工具”制造商:

  指提供机器,试剂,芯片和软件的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的上游市场。

如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Applied Biosystems的测序仪,Informax的生物信息学软件。

这类公司有潜力巨大的市场,提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基本的需求,最有可能首先盈利。

Applied Biosystems在2000年,主要通过销售测序仪和试剂,赚取利润1.86亿美圆,Affymetrix有望在年内实现盈利。

  2·信息服务提供商:

  指从事发现基因和经营相关信息的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着眼于寻找新药和新的诊断方法的下游厂商,销售最新的基因信息和产品。

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相竞争的从事基因组测序的私人公司Incyte和Celera。

他们的盈利不确定,因为随着对外开放的公共数据库的发展,对他们私人公司的信息需求将萎缩。

而且一个基因10—20年的专利费在10—50万美圆。

实际上,这类公司为对付这种变化正在进行重新制定发展策略,如对基因下游进行专利,甚至更直接进行药物研究,迈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3·药物发现商:

  指从事发现新的药物和诊断方法的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为大的制药公司服务,通过强强联合,将新的药物和诊断方法通过制药公司进行临床实验,确定效果,这些公司是生物技术行业中与制药联系最密切,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如Human Genome Sciences提供的有药物潜在性的蛋白质;Millennium提供的加快新药开发技术,其与Bayer公司合作,5年内提供225个新药靶点,来换取4.65亿美圆的现金。

这些公司的盈利难以具体化,Millennium计划在研究上投入4亿美圆,预测损失1.5亿美圆,至少4—5年保持赤字。

  4·传统制药商和制造商:

  传统制药公司在该领域必须保持敏感,在竞争中以维持其市场,通过与上述生物技术公司联合,甚至成立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其在传统药物研发的特有经验和渠道,经过数年的临床实验,最终将产品提供给消费市场。

世界上最大的10家制药公司在芝加哥宣称,共同出资4500万美圆同世界上五大基因实验室合作,力争2005年以前使部分基因药品投入市场。

而在基因芯片领域,摩托罗拉及惠普分离出的子公司安捷伦业以加入竞争行列。

这些公司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经验,将生物制药中赚取高额利润。

  5·另外新兴的一类高科技公司:

  主要从事近几年在基础研究方面极具商业前景的干细胞开发应用。

这些公司与上述公司不同,他们较少以传统的生物技术为工具,而是利用干细胞有分化为体内几乎其他所有细胞的潜能,在体外进行培养,通过其无限制的细胞资源,以代替疾病细胞,临床前景光明。

由于美国在政策上限制公共研究机构使用胚胎干细胞,私人公司在该领域进展迅速。

现在干细胞在放化疗后肿瘤病人的免疫系统恢复,关节炎,神经性疾病方面都有治疗作用。

  二·生物医药行业的特征:

  生物医药行业除具备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和高收益外的特征外,还具有下列所独有的特点:

  1·资源固定:

  或资源有限制。

生物医药行业最根本的资源是生物体的数目有限的基因,虽然基因本身不能被专利,但使用这些信息的方法可被专利。

由于中游技术被专利,下游工作将难度加大,甚至完全失去参与的权利。

所以现在的竞争聚焦在基因下游方法技术的专利化,如果失去资源,将无法分享市场份

  2·行业内兼并或联合的趋势:

  为了越过药品发明及开发中的所有障碍,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并创造稳定的利润,企业必需有足够大的规模。

未来的企业,为了增加竞争力,将靠规模和资金取胜。

最近Glaxo Wellcome与 Smithkline Beecham, Pfizer与Warner-Lambert的合并,就是明显的例证。

  3·多元化的行业:

  根据上述的企业分类,可发现多种商业模式并存。

  4·市场细分:

  疾病和基因的种类繁多决定了市场产品多样性和效果独到性,同时在竞争中有排他性。

根据不同人群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患者细分和市场定位,在更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进行“辨证施治”和“对症下药”。

截止2000年5月,有425种基因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两年内将有90多种面市,而在此前的20年中,全世界总共只有90种新药上市。

单一药品,单一技术公司将消失。

  5·外包:

  大医药公司尝试将研究与开发工作外包出去,此类交易正在欧洲和美国成为一种模式。

Ernst&Yong咨询公司预测,有30%左右的主要药物公司的研究和开发预算将在生物技术公司合资的企业以外筹措。

作为研究工作的交换,生物技术公司能马上得到资金和对未来资助的许偌,并能获得临床及疾病治疗方面的专门鉴定。

  6·技术的生命周期短,产品的生命周期长:

  当今的技术突飞猛进,一项现在看来非常先进的,有竞争力的技术,一两年后可能会被普遍采用,失去其竞争价值。

但是正是由于这样,才使得在生物技术参与下的制药业,新药研发过程和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Millennium最近宣布,他们的一种新药的研制,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比一般的生物技术参与下的新药研发快2年,比传统的药物开发快10年。

目前正与Bayer合作,进行I期临床。

  三·生物医药行业与IT行业的比较:

  生物医药行业与近来从波峰跌入波谷的IT行业有很多可类比之处:

  1·生物医药行业的“工具”制造商与IT行业的基础设备(硬件)提供商:

  他们都为下游产业提供最基础的设备,按照现在IT行业的Cisco,Lucent Technologies及Nortel等的发展趋势,这类公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需要大规模的研究资金和多学科的高新技术的结合,所以某些关键领域的迈入门槛较高,在市场上往往有几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

  2·生物医药行业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与IT行业的解决方案(软件)提供商:

  他们为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联系的纽带,按照现在IT行业的Microsoft和Adobe等公司的发展趋势,这类公司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虽然有几家公司处于垄断地位,但这是相对的,由于市场的细分,可以为不同的下游产品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

这类公司与IT技术紧密结合,可通过对数据库进行分析获得产品,所以迈入的门槛较低。

  3·生物医药行业的药物发现商及传统制药商与IT行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

  他们的产品最终将面对消费者,但是,与IT行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不同的是,由于市场的细分,几乎每家有实力的公司都会在市场占有份额,但早期的资源争夺将非常激烈,这一领域的迈入门槛最高,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市场渠道,非一般公司所能轻易参与。

  生物医药行业与IT行业的最根本差别在于:

必需品永远比奢侈品重要!

  四·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现状

  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有别于其他学科研究之处,在于他持续发展的后劲必需直接植根于产业化或商业应用中。

一旦科学研究和商业资本在产业化的环节中找到契合点,利润机制被恰到好处地引入科学研究体系,企业就成了现代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主题。

  从国外的宏观政策上看,政府大力支持生物医药行业,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并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在新药审批方面也加快步伐,倡议将生物技术整合到临床中。

  新药研发技术上革命性的变化,将以前的在黑暗中摸索着发明新药的传统方法摈弃,开创了高成功率,有目的性的新药研发的先河,其以更完整的生物信息学为基础,毒性更小,而效果更佳,将给市场带来无限生机和巨额利润。

美国最有实力的15家投资基金的12家,对生物技术板块,表达了他们少有的一致认同。

将投资于将来能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小公司。

如KOPP Fund认为目前最佳的投资对象是为大的制药公司提供工具和原料的小公司,在未来收益和股票价格上都是最佳时机。

2000年,在大盘萎靡的情况下,生物技术股指数上涨115%,市盈率在S&P 500中最高,回报率67%,远高于32%的平均Nasdaq回报率。

  应该注意到,现今的生物技术公司生长在一个人为创造的,靠补贴而不是靠市场法则驱动的环境中,某些方面显得极为脆弱,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失败,这是大多数持谨慎态度的人的看法。

美林公司的分析家说:

“人们必需记住,从事一项新的事业并使其带来丰厚的回报需要多么长的时间”。

J.P.摩根建议,鉴于市场仍在变动,要注意投资组合的平衡。

2001年上下半年会完全不同,上半年会对生物技术公司的价值观进行修正,不会有较大进展,下半年将会加大投资规模。

投资者将更关心公司的技术平台,商业计划,交易的盈利性和可行的管理队伍。

  虽然生物医药行业在股票市场大受吹捧,但在网络股萧条经验的影响下,机构投资者还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在现有的3000多家公司中,仅仅有3-5%能盈利,平均每7家公司中才有有1家获得成功,现在,生物医药行业也面临与网络股相同的尴尬:

缺乏长期的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生物医药行业的前景宽广而且诱人,如今从基因组学迈向蛋白质组学,需要的工具更多,技术也更复杂,参与市场的契机也相应增加。

真正能得到市场认可的公司,归跟到底是能推出有震撼力新药的企业。

这也是生物医药行业的长远目标。

  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Amgen, 凭借两个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基因重组药物EPO和G-CSF的专利,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生物技术公司成为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领头羊,现在市值680多亿美圆,比许多传统医药公司都大。

以EPO为例,其全球市场销售额已达到34亿美圆。

去年,另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将Amgen告上法庭,对其拥有的EPO专利造成威胁,导致Amgen股票大幅下跌,今年1月,Amgen胜诉,加之又有新药面市,Amgen股票大幅上升。

另外,Amgen的管理层为华尔街所欣赏,这也是重要原因。

预计未来5年内,Amgen的年增长率为20%--30%。

Immunex,今年第一季度收益达1.8亿美圆,比去年同期上涨82%,净收入3200万美圆,比去年同期的25万美圆上涨130倍。

  五·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与国外(美国)生物医药行业差距

  国内的市场份额每年大约有10亿美圆,只相当于国外一家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涉及生物医药的上市公司有50家左右,但大部分是概念股。

  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产品创新少,产业规模小,工艺支撑技术有待提高,上下游衔接不畅,社会中介不强,风险投入小,政策环境有待改善,有些产品还出现高水平重复现象。

  据估计,国内许多生物技术公司是盲目成立的,涉及生物技术的传统产业中90%的公司没有一个明确的策略方案,许多公司认为其具有巨大的潜力而跻身于此,并不了解与IT业相比,生物制药业需要更长的开发周期。

同时,风险投资者本身并不懂技术,因此,他们无法从技术角度评判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前景,于是经常采取看样跟样的办法来选择投资对象。

另一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并不总是能转化为管理专家。

  六·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立足点与定位

  我国在生物医药行业的优势是资源丰富,有许多发达国家研究所不具备的基因资源,即使相同的疾病,由于人种的差异,治疗上会出现产品和方法的改进。

同时,将中医中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前景广阔。

  随着WTO的加入,知识产权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应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同时进行技术创新(政府引导),需求牵引(企业参与),拓展营销(扩大市场),突破重点(聚小为大),跨越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