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017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docx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

漫话墨西哥湾油气资源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海域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

这次罕见的原油泄漏事件,必将对生态环境、海洋油气开发等产生重大影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要、业界和广大公众的普遍关注。

为此,作者特编写了这篇文章,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墨西哥湾油气资源及其勘探开发参考。

本文目录

一、墨西哥湾自然地理概况

二、墨西哥湾地质概况

三、墨西哥湾资源概况

四、墨西哥湾海域的油气资源

五、墨西哥湾海岸盆地油气来源关闭

六、墨西哥湾海域油气新发现

七、美国油气能源形势与战略简介

下面是正文

一、墨西哥湾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概况

墨西哥湾是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一个海湾。

它部分为陆地环绕,通过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岛之间的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并通过尤卡坦半岛和古巴岛之间的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通。

这两个海峡均宽约160公里。

墨西哥湾呈半圆形,东西长约1609千米,南北宽约1287千米,面积154.3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

墨西哥湾海域平均水深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

墨西哥湾的东面与北面是美国,西岸与南岸是墨西哥,东南方的海上是古巴。

2、气候概况

在气候分带上,墨西哥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降水量丰沛。

海湾内暖水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成为墨西哥暖流的重要源地。

墨西哥湾的潮汐,是每天一涨一落的全日潮;潮差一般很小。

只有在台风季节,潮水受台风的驱赶,引起海水陡升,成为风暴潮,水位有时高达5米,会对沿岸洼地造成威胁,特别是海湾北岸的风暴潮较多。

高温多雨。

8月份气温最高,可达28℃以上;2月气温最低,北部约12℃,南部达22℃。

冬季常有偏北大风,夏季常遭台风袭击。

降水量丰沛,年平均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

墨西哥湾地区的气候有热带和亚热带之分。

特别应该一提的是,几乎每年都侵袭这一地区、且常常是灾难性的飓风(热带气旋)。

飓风季从6月1日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30日。

在此期间,气象条件和海洋环境都有利于在墨西哥湾的任何地方生成飓风。

破坏性特别巨大的飓风有1900年侵袭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敦(Galveston)的飓风和2005年侵袭新奥尔良及其附近的飓风。

在飓风季那段时间内,北大西洋生成的飓风也可能穿过墨西哥湾,并且往往在此得到加强。

3、地理意义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环抱墨西哥湾湾口,古巴岛伸据湾口中部,把湾口分为佛罗里达海峡和尤卡坦海峡,成为墨西哥湾连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道。

并且,墨西哥湾沿岸有休斯敦、新奥尔良、坦帕、坦皮科、哈瓦那等重要港口。

墨西哥湾在航运贸易、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

墨西哥湾的大陆架较宽,除西侧较窄外,一般都在200~280千米。

在其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业已开发利用。

墨西哥湾表层水温较高,比同纬度大西洋的水温高2~3℃;海水盐度为36~36.9。

加勒比海暖流穿过尤卡坦海峡流入到墨西哥湾中形成顺时针洋流,再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进入大西洋,成为湾流的起始段。

二、墨西哥湾地质概况

1、地貌

墨西哥湾沿岸曲折多湾,岸边多沼泽、浅滩和红树林。

海底有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平原。

北岸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带进海湾,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还有水下冲积扇。

沿海多沙质海岸,有沙嘴、沙洲、沙堤。

沙堤与海岸之间还形成一系列潟湖和小湾。

在尤卡旦海峡,有一条海槛,位于海面下约1600米深,成为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分界。

2、地质概况

墨西哥湾由几个生态与地质区组成,其中主要为海岸地带、大陆架、大陆坡和深海平原。

海岸地带有沼泽、沙滩和红树林。

在墨西哥湾边缘周围的大陆架上,形成一系列几乎连续不断的阶地;其宽度由最宽的320公里以上到最窄的约40公里不等。

佛罗里达半岛西海岸和尤卡坦半岛外面的大陆架,为主要由碳酸盐类物质构成的一个广阔区域。

大陆架的其余部分则由砂砾、泥沙和黏土等沉积物构成。

从大陆架向下延伸直到深海平原之间的大陆坡上,在不同的深度埋藏着许多盐丘;而在经济上十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正好与这些盐丘有关。

构成墨西哥湾海域底部的深海平原的中部,为一大三角形地区。

其面对佛罗里达和尤卡坦半岛的边缘是陡峭的断层;而其北部和西部则是较为平缓的斜坡。

该海盆异常平坦,其倾斜度每2,440米只有约0.3米。

墨西哥湾最深处位于墨西哥海盆锡格斯比海沟(SigsbeeDeep),在海平面以下5,203米。

从海盆的底部升起许多锡格斯比海丘,其中有些高达400米。

这些海丘是埋藏着的盐丘的地表显示方式。

三、墨西哥湾资源概况

1、生物资源

墨西哥湾的海岸是水禽和海鸟的主要栖息地。

大群的燕鸥、鰹鸟、鹈鹕和其它海鸟都在墨西哥湾的沿岸一带、古巴以及近海岛屿上过冬。

但是,这个地区很明显缺少海洋哺乳动物,唯一具有重要性的加勒比海牛,其数量也正日益减少。

海湾水中有大量鱼类,特别是在沿大陆架一带。

商业性捕鱼具有极大的经济重要性,约占美国总渔获量的1/5。

虾、比目鱼、红鲷、鲻鱼、牡蛎和蟹是人们食用的最重要商业性鱼类。

此外,捕捞的渔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制成鱼蛋白浓缩物,用作动物饲料;鱿鲱是供应这种渔获的大宗。

2、矿物资源

墨西哥湾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自1940年以来,这些矿藏已经大量开发,占美国国内需求的很大一部分。

近海油井钻探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岸,以及墨西哥坎佩切湾(BayofCampeche)海域。

墨西哥湾海域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产油区之一。

随着勘测水下更深油田的新技术的出现,该地区依然是西方石油公司最倚重的产油区之一。

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的大陆架油井中,还提取出了硫。

在德克萨斯州的墨西哥湾沿海平原以及附近海湾和三角洲的浅海中,还有大量牡蛎壳,可用作化学工业中生产碳酸钙的原料和筑路材料。

由于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极其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致使墨西哥湾遭遇严重的生态浩劫。

截止到当年6月初,肇事公司尝试的各种漏油防堵方案基本上都以失败告终。

原油大量泄漏至海水中,墨西哥湾正在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而这场灾难或许不仅仅局限于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旅游资源

墨西哥湾的沿岸水域被广泛用作游钓之地,尤其是钓红鲷、比目鱼和大海鲢。

划船、游泳和戴水肺的潜水也都是很流行的休闲娱乐活动。

墨西哥湾沿岸已成为极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尤其是在冬季。

旅游业主要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发展的,现在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的重要一部分。

此外,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特别是佛罗里达)已建立和发展了一些大型退休社区。

四、墨西哥湾海域的油气资源

1、墨西哥湾海域油气资源在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中的地位

从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墨西哥湾、北海、中东、西非、巴西和东南亚等海域。

这些海域的油气资源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以上。

两极大陆架海域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中,据估计,俄罗斯海洋油气资源的80%以上,聚集在其北极海区域,其储量约有1000~1200亿吨油当量。

1947年,在墨西哥湾海域钻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商业性油井,揭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新纪元。

截止到2000年,墨西哥湾、巴西、西非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长超过5.0%。

其中,墨西哥湾海域石油产量可能在未来数年内超过北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海域。

美国、墨西哥、英国等国家,在墨西哥湾海域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2001年,美国在墨西哥湾海域的原油年产量达到7808×104吨,其中浅水区(水深小于1000m)3219×104吨,深水区4589×104吨。

同年,墨西哥在坎佩切湾海域的原油产量达到1.3×108吨。

截止到2004年,北海和墨西哥湾海域仍然主导着全球海洋天然气开采。

其年产量占全球海洋天然气产量的55%。

但是,其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仅为1.9%。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和作业范围不断增大。

墨西哥湾、西非和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潮流。

2、墨西哥湾深水油气资源在全球深水油气资源中的地位

墨西哥湾海域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其深水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

目前,水深超过500m的大陆架海域称为深水区,若超过1500m则称为超深水区。

据估计,世界海洋40%的油气资源埋藏于300m以下的海域。

其中,墨西哥湾深水油气资源量高达400~500亿桶油当量(1美桶=0.1192m3),约占整个墨西哥湾大陆架油气资源量的40%以上。

从全球深水油气资源的区域分布来看,墨西哥湾、巴西、西非和北海等海域,集中了全球约70%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成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主导了全球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潮流。

其中,在墨西哥湾,外大陆架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发展迅速。

截止到2000年,先后在墨西哥湾深水区发现了112个油气田,其中近30个已投入生产,当年生产原油3.7亿吨,获得天然气储量5.6亿吨油当量。

2002年以来,获得了50个深水发现。

其中,2004年新发现2个油田,其储量超过100亿桶。

1985年,美国墨西哥湾外大陆架深水油气产量,仅分别占整个墨西哥湾海域油气产量的6.0%和0.8%。

而在2004年,则分别上升为65.1%和35.2%,达到4750万吨和456亿立方米。

海洋深水区油气钻探成功率高。

墨西哥湾深水油气钻探成功率为33%。

随着投资增加,海洋油气储量和产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其中,深水油气储量增长将尤为显著。

据预测,到2010年,全球深水油气储量可达40.0亿吨左右。

其中,墨西哥湾海域约10.0亿吨,西非海域22亿吨,巴西海域8亿吨。

在高油价下,储量增长将导致产量增加。

据预计,墨西哥湾深水区石油产量年均增长8%~10%,到2010年有望达到1.15亿吨。

五、墨西哥湾海岸盆地油气来源关闭

据报道,对于墨西哥湾海岸盆地油气来源,已提出了几个生油模式。

根据大量原油特征以及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成分,假设了不同的油-油和源岩-油的关系。

该地区的原油源岩及与之相关的原油物理化学变化,主要受该地区的构造演化控制。

墨西哥湾最好的原油源岩,与抬升构造阶段有关。

由于沉降速率不同,在该阶段发育的独立构造断块具有不同的沉积岩相。

在地堑中,沉积了自牛津阶至提通阶时期的富含有机质、缺氧海相碳酸盐岩。

从与之相关原油的分子特征中,可以鉴定出其含盐量、氧消耗水平、粘土和碳酸盐含量的变化。

提通阶的原油在整个墨西哥湾海岸盆地(从Tapico-Misantla盆地至CampecheSound盆地)中分布很广。

海洋碳酸盐岩台地发育于凹陷阶段,自纽康姆阶至中白垩世。

在该阶段,Tampico-Misantla、Veracruz、CampecheSound、Chiapas-Tabasco、SierraDeChiapas和Yucatan等地区,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

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有富油有机物的细脉,也许是细菌度的残余,因此它们可以是原油源岩。

与这些环境有关的原油出现于Veracruz、Chiapas-Tabaso和SierraDeChiapas等地区。

与墨西哥湾的许多地区相似,第三纪是三角洲沉积时期。

第三纪原油源岩可以产气、凝析油,可能有某些轻油。

第三纪原油主要产于Burgos和Macuspana盆地。

其分子特征表明,其来源于硅质碎屑、贫气沉积环境的再造的陆相高等植物。

墨西哥湾盆地生油亚系统的多样性,可以解释墨西哥湾海岸盆地的巨大石油潜力。

六、墨西哥湾海域油气新发现

1、Cantarell油田

1976年发现的Cantarell油田,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海上油田之一。

它位于墨西哥湾南部大陆架,墨西哥坎佩切州CompecheSound的中东部、CiudaddelCarmen北部80km处。

在22年的开采过程中,这个勘探程度很高的巨型油气田已经生产了22°API原油85.3亿bbl(全球平均:

1桶(bbl)=0.137吨=137公斤)和天然气3.56万亿ft3(1立方英尺(1ft3)=0.0283168m3)。

目前该油田仍有剩余3P储量(国际上将已开发的和未开发的油气储量划分为1P、2P和3P储量)133.9亿boe(桶油当量)。

据认为,该油田的地质构造由4个断块组成:

Akal、Nohoch、Chac和Kutz。

其中,Akal是最重要的断块,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90%。

2002年5月,191口生产井产出原油191万bpd(bpd=barrelsperday桶/日),天然气7亿cfgd(cfgd=立方英尺/日)。

这些生产井中的大部分井,完钻于早白垩世的碳酸盐塌积角砾岩层。

据报道,十多年前就认为,在Cantarell油田下部出现的地层重复是可能的有利构造。

但是,由于对该复杂构造缺乏高品质的成像资料,加之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延缓了探井的部署。

与PI的预期一致,最初的认识表明这是一个新发现,用本地的马雅语命名为Sihil。

将这个发现计入3P储量。

大部分储层为晚白垩世到早古新世塌积角砾岩层。

原油是22°~30°API的,储量为12.3亿boe(桶油当量)。

随着评价井的钻进,又发现了3个次级含油层系:

始新世的粒状灰岩储层、早白垩世白云石化的裂缝型泥岩到粒泥状灰岩储层和晚侏罗世鲕粒灰岩储层。

Sihil的发现证实了逆冲断层是有效的圈闭。

这也使Pemex建立了一种新的勘探策略,就是继续在其它具有相似特征的构造倾向上进行勘探。

一旦得到证实,将会为这个勘探成熟度很高的油气区增加更多的油气储量。

2、2007年深水油气发现储量下降

据报道,英国咨询公司WoodMackenzie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2007年美国墨西哥湾深水油气发现储量创10年来最低水平。

WoodMackenzie称,与2006年取得的成功截然相反,2007年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勘探活动令人失望。

该报告中所说的深水区是指水深超过400米(1312英尺)的海域。

2007年该海域发现的总储量为5.53亿桶,不及2006年发现储量的一半,创10年来最低水平。

报告中称,造成其勘探活动水平较低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评价井和开发井的钻井工作量较大以及钻机市场比较紧俏。

当年该区域仅打了34口探井,少于近10年平均钻井数量(43口探井),但与前两年持平。

钻井成功率为41%,低于其44%的平均水平。

当年深水发现储量中有2.29亿桶被认为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占总储量的41%,低于长期以来的平均水平(43%)。

当年的平均钻井时间为71天,低于2006年平均水平(108天),但是与长期平均水平持平。

另外,同年钻井目标深度较2006年浅。

3、台伯勘探区发现巨型油田

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了“巨型”油田。

其石油储量在40~60亿桶之间。

英国石油公司2009年9月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油田位于墨西哥湾深水区的台伯勘探区,海床下勘探深度超过10公里。

英国石油公司占有该区块62%的勘探股份,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拥有20%,美国石油巨头康菲石油公司则拥有剩下的18%股权。

美国矿产资源管理局表示,当年8月英国石油公司竞标得了到美国政府颁发的两个石油开采许可证,并为此分别支付了2810万美元和510万美元。

英国石油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在墨西哥湾进行深水石油勘探和开采。

目前,该公司是墨西哥湾地区最大的石油开采商。

4、发现大型储油层

壳牌公司2010年3月19日宣布,在墨西哥湾东深水区发现新的大型储油层。

这是自2009年以来墨西哥湾油气勘探一系列重大发现中的最新一起。

发现该储油层的地点位于密西西比峡湾391和392区块的、阿波马托克斯镇待勘探油田的2200米深水区。

壳牌公司在密西西比峡湾392区块钻了深达7643米的发现井,遇到了净厚度162米的纵向储油层。

该公司随后通过评估侧钻,深入到7910米深处,遇到了近116米厚的储油层。

壳牌公司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对其进行进一步评估。

壳牌公司负责勘探的副总裁大卫·劳伦斯表示:

“此次发现是基于墨西哥湾的2009年勘探项目,壳牌已经在这个地区有了多个发现。

壳牌拥有技术、知识和熟练的工人,可以在美国和全球扩大石油和天然气产量。

”壳牌公司在这个勘探项目中拥有80%的权益。

七、美国油气能源形势与战略简介

1、油气生产、消费与进口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

2006年石油进口量占其消费量的59.7%。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目前日均石油消费量为2000万桶左右,日均进口原油量为1200万桶左右,占其总需求量的2/3。

美国能源部预计,今后20年中,美国的石油消费将增长33%,天然气消费增长50%;到2020年,美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600~2700万桶/日。

如果一味进口,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大。

因此近年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加大国内石油的探采,确保能源安全,已成为大多数美国人赞成的能源政策和战略。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

2006年,其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2.0%和18.5%。

2007年,在其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39.2%,其次为天然气占23.3%,煤炭占22.4%,核电占8.3%,水电占2.4%,其它新能源(包括地热、太阳能和风能等)占4.4%。

2、油气资源非常丰富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的年终号报道,截至2006年底,美国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17.57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7%,居世界第12位。

其主要的含油气区为阿拉斯加油气区、加利福尼亚油气区和墨西哥湾油气区。

自2000年以来,美国获得的重大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墨西哥湾海域、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

2006年,美国共获得的8个重大的深水油气发现,全部在美国墨西哥湾深水区。

美国的石油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美国所辖海域更是美国的储油“仓库”。

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美国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349.6亿吨,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0.43万亿立方米。

另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209亿桶,居世界第11位。

美国主要的含油气区为:

阿拉斯加油气区、加利福尼亚油气区和墨西哥湾油气区。

海洋是美国的储油仓库。

据美国内政部预测,仅在美属墨西哥湾地区,未探明但可开采的石油资源就达360~415亿桶;未探明但可开采的天然气资源达161~207万亿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

据美国《Oil&GasJournal》2007年终号,2007年美国的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5.9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4%,居世界第6位。

美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的天然气分布区有:

新德克萨斯油气区、新墨西哥州东南部油气区、墨西哥湾油气区、加里福尼亚油气区和阿拉斯加油气区。

天然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德克萨斯、墨西哥湾、新墨西哥州和怀俄明,拥有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7%、14.8%、9.8%和9.2%,其次为科罗拉多、路易斯安那和阿拉斯加。

3、近海石油开采禁令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提供的资料,美国确定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加大国内石油开采力度以后,美国国内的石油产量迅速增长。

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石油日产量达510万桶,居世界第三。

较2008年的495万桶的日产量,2009年原油日产量达到526万桶,这是近4年来同期产量最高的一年,也是自1991年以来,美国原油日产量的首次提高。

尽管如此,美国国内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依然被明令禁止开采。

据了解,美国有关近海石油开采禁令共有两个:

一个是美国政府颁布的行政禁令,另一个是美国国会的法律禁令。

国会的法律禁令于1981年颁布,此后每年经重审延长,目前已连续维持了27年之久。

美国政府的行政禁令始于1990年。

根据近海石油开采禁令,除中、西墨西哥湾和阿拉斯加沿岸的部分水域外,占全美近海水域85%的大西洋、太平洋和佛罗里达州东墨西哥湾水域,均不允许石油开采。

既然近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那么美国为什么要长期禁止开采呢?

这主要是由美国的资源战略决定的。

事实上,美国深谋远虑的政治人物早就设定了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与政策:

封闭近海石油资源,在中东等全世界的石油资源都枯竭以后,才开放离岸石油资源开采工作。

这可以从美国一直不愿意开采阿拉斯加的石油得到应证。

阿拉斯加可以说是美国的“聚宝盆”。

除了不在美国本土而在离岸,距离这一点较为不利之外,丰富的石油资源对美国的利益来说,早就超过了不利的因素。

据资料显示,阿拉斯加地下埋藏著300亿桶原油和20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虽然石油和天然气产业是阿拉斯加州的支柱产业,但美国政府一直限制阿拉斯加的石油开发工作,即使对外购买石油不比开发阿拉斯加石油便宜,美国也丝毫不为所动。

保持本国的石油储备固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但环境保护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方面直接的原因是,1969年美国加州发生了重大石油泄漏事件,石油开采安全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1981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冻结在距海岸线4.8~322千米的大陆架上开采石油。

这项法案随后每年都经重新审议延长其有效期。

1989年,阿拉斯加州又发生了一起据称是当时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

翌年,时任总统的老布什签署行政令,进一步扩大禁采区域,并将禁令的有效期延长至2002年。

1998年,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又将禁令的有效期延长至2012年。

4、近海石油开采禁令逐步解除

近年来,美国的石油产量呈下降趋势。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石油消费多年来严重依赖进口。

据统计,2007年,美国日均石油消费2069.7万桶,日均进口石油1221万桶,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扬,布什政府当时开始考虑石油增产,并首先寻求解除近海开采石油的禁令。

当时的美国政府人士公开表示,在包括墨西哥湾在内的海域进行能源开发,是美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更是透露,美国需要在沿海地区开采更多石油,以减少美国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为美国消费者提供更多自己生产的能源。

布什认为,一旦禁令解除,美国将能增产180亿桶石油,足够美国消费两年半的时间。

在这个问题上,奥巴马总统显然和上任总统布什深有同感。

今年3月31日,奥巴马宣布,为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并考虑部分解禁近海石油钻探。

奥巴马政府的政策效果立竿见影,美国沿岸开采石油计划付诸实施。

不久,埃克森美孚、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雪佛龙公司等,都涉足到美国近海的石油开采。

美国石油协会的数据显示,迄今美国在墨西哥湾有7个油田井开工。

这些项目使美国每天增加了50万桶的原油日产量。

有人算了一笔账,墨西哥湾离岸油气生产平台,可能为美国提供了25%的原油产量以及15%的天然气产量。

5、2010年漏油事件发生后的石油战略

人们注意到,2010年漏油事件发生后,在有关是否继续探采墨西哥湾石油的问题上,来自美国德州的共和党议员巴尔顿的观点,与共和党议员加拉曼迪的观点截然不同。

巴尔顿认为,加拉曼迪的草案只是纯政治伎俩,并不能成为有效的能源政策,除非美国车辆改用非石油燃料,或者每个人都骑自行车上班。

《纽约时报》也认为,共和党人希望加大国内原油产量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

不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严重影响到墨西哥湾地区的近海油田开采,因为美国需要石油和工作岗位。

另外,由于深水区原油相当丰富,这对石油公司而言,意味着数百亿美元的收入,并象征着油气产业的未来。

最近,美联社报道称,不少美国人认为,此次漏油事件将对近海油田的开发造成影响。

但白宫新闻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却表示,漏油事件将有可能影响政府未来决定开放哪些近海区域,但奥巴马对扩大近海油田开发仍然持积极态度。

言外之意,保持一定比例的国内石油生产量,已是美国一段时间内的政策取向,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