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0224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docx

丰台高三期末生物含答案doc

丰台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生物

2013.01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铁元素是构成人体血红蛋白分子的重要组分

B.种子萌发时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下降

C.氨基酸和脂质均含有碳原子构成的碳骨架

D.组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2.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核仁,但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

↓↓

B.无核膜,但有些能进行有丝分裂

C.无叶绿体,但有些能进行光合作用

D.无线粒体,但有些能进行有氧呼吸

3.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

A.苏丹Ⅲ可用来鉴定物质甲

B.乙的单体是氨基酸

C.丙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

D.二苯胺可用来鉴定物质丙

4.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B.发挥完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

C.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均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B.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D.氧气消耗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6.红苋菜叶片呈红色,是液泡中的色素所致。

将新鲜的红苋菜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水无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这些叶片,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7.右图为某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结构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结构1和4中会发生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

C.结构1和3均含有磷脂和蛋白质

D.结构2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复制倍增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C.线粒体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9.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10.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O2浓度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

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

A.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

B.O2浓度为3%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2倍

C.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3%和7%时,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D.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5%~25%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11.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点样处距离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12.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

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

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

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

1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个体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②只有干细胞能够像癌细胞一样传代培养

③人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有关

⑤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⑥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⑦干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

⑧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表达的基因数越少

A.①②④⑧B.①③④⑥C.③④⑥⑧D.①②⑤⑦

1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②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

16.人类皮肤含有黑色素,其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控制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夫妇结婚,推断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3/8

17.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南瓜”为纯合子

B.“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C.子代中A基因频率与AA基因型频率相等

D.配子形成过程中A和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8.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中纯合子占一半

C.F1紫翅白眼个体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1/2

D.F1紫翅白眼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纯合子占2/3

19.观察到某生物(2n=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C.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姐妹染色体单体未分离

20.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

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

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Y

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AO

21.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属于伴X显性遗传,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

B.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C.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

D.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22.关于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

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

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C变为T-A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24.5-溴尿嘧啶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5-溴尿嘧啶酮式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5-溴尿嘧啶烯醇式则能与鸟嘌呤配对。

A-T碱基对复制时加入了酮式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轮酮式5-溴尿嘧啶异构为烯醇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发生类似的碱基对种类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B.细胞中发生此改变,可能导致翻译的多肽链变短

C.第三轮复制后,A-T碱基对才能突变为G-C碱基对

D.碱基对种类发生改变,此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25.下图为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蓝藻细胞中可以发生此过程B.②③④⑤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C.①上信息的读取方向是从左到右D.该过程保证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①…-T-A-C-G-C-C-…

②…-A-U-G-C-G-G-…

26.右图中字母表示核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表示转录B.①②中共有8种核苷酸

C.①上有2个密码子D.HIV可发生②→①的过程

27.科学家发现,人类位于Y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基因是男性睾丸发育的必要条件。

当含该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移接到其他染色体上,会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男性(人群中发生率为1/20000)。

下图为患甲种遗传病的家系图,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6号为XX型的男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家系图可知,甲种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

B.对于甲种遗传病而言,10与7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1/4

C.2在减数分裂中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导致其X染色体上含有睾丸决定基因

D.6未患甲病,不符合“母病子必病”的特点,所以可排除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28.下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3对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的过程,三对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

B.由图1和图2可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由图2可知,该生物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D.由图1可知,该生物体内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

29.蜜蜂中的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而雌蜂(不具有生殖能力的工蜂和具有生殖能力的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F1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F2中雄蜂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AB、Ab、aB、ab,雌蜂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雄蜂可视作单倍体

B.亲本雌、雄蜂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b

C.同一蜂巢内全部的雄蜂、工蜂和蜂王共同构成一个种群

D.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

30.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但需大量供试材料和人工筛选

B.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有利于积累对人类有益的性状

C.单倍体育种凭借简单的技术手段明显缩短了育种时间

D.生物工程育种可以打破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生殖隔离

31.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32.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mmol/L和5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

33.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的传递一定是从A到B

B.①和②一定有磷脂双分子层

C.③处的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④

D.B可表示神经元、肌细胞、腺体细胞

3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B.神经-体液调节与机体免疫和维持稳态有关

C.HIV只攻击人体的效应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排查过敏反应

35.右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此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需合成大量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是激素A和激素B的靶器官

D.①和②表示甲状腺激素的灭活途径

36.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营养成分的保留,但转基因作物秸秆还田后,随着秸秆的降解,外源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会进入土壤,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不同土壤培养小麦种子,完成如下实验,不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组别

土样

小麦生长情况

小麦幼苗中激素含量

发芽率

(%)

株高

(cm)

生长素

(ng/g鲜重)

脱落酸

(ng/g鲜重)

普通土壤

81

26

1474

1780

非转基因玉米秸秆拌土

70

21

1553

2366

转Bt基因的同种玉米秸秆拌土

73

22

1000

1752

A.秸秆还田抑制小麦生长,与是否为转基因秸秆无关

B.生长素和脱落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均起到抑制作用

C.小麦的生长状况与土壤环境和体内激素这两个因素有关

D.Bt基因控制的蛋白质不是抑制小麦生长的原因

37.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该事实说明

A.生长素是合成乙烯的原料B.高浓度乙烯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生长素和乙烯只存在于切段中D.生长素与乙烯共同调节切段细胞的伸长

38.科学家在研究昆虫甲和昆虫乙的关系时,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条件

温度(℃)

34

34

29

29

24

24

相对湿度(%)

70

30

70

30

70

30

存活率(%)

昆虫甲

0

90

14

87

71

100

昆虫乙

100

10

86

13

29

0

A.①和⑥是本实验中的对照组B.温度较低时,更有利于昆虫甲的生存

C.乙比甲防止水分散失的能力更强D.环境因素改变,诱导昆虫适应能力改变

39.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右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C.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物种数量年数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40.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右表。

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样方法可获得表中数据

B.该地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

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

41.生态学家对某弃耕田的一条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是J/(hm2•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田鼠未同化的能量为3.00×108J/(hm2•a)

B.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3%

C.鼬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不到5%

D.该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42.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

平均种数(种树/平米)

20

18

10

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000

900

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

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它两个草原

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

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

(注:

“细胞出芽”表明愈伤组织中部分细胞再分化)

43.为研究培养基成分对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科学家完成下表所示的实验,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原生质体存活,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培养基

培养天数

1

MS培养基(含蔗糖、有机酸、无机盐、琼脂等)

7天

2

纤维二糖+MS培养基(同上)

7天

A.纤维二糖有助于愈伤组织形成

B.纤维二糖降低了细胞分化能力

C.实验中所用的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需要严格灭菌

D.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44.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A.B淋巴细胞与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

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

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

45.利用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进行的是

 A.从免疫小鼠的脾脏获得B细胞B.将B细胞与杂交瘤细胞融合

C.用选择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D.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抗

46.右图是某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47.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①罐口完全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8.产生每个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49.某细菌菌株需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对链霉素无抗性)。

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菌株类型。

依据筛选目的,培养基添加物质合理的组别是(注:

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

如,L-:

不加入亮氨酸  S+:

加入链霉素)

筛选目的

组别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

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霉素的菌株

A

L+,S+

L-,S-

L+,S-

B

L-,S-

L+,S+

L-,S+

C

L-,S+

L+,S+

L-,S-

D

L+,S-

L-,S-

L+,S+

50.下图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部分过程,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占3/4

B.在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C.引物之间或引物自身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则不能扩增目的基因

D.耐热的DNA聚合酶总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3’端

8

二、填空题

51.右图表示细菌结构的模式图,请回答:

(1)该图若表示肺炎双球菌,其某些类型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1有关,1称为_______。

_____分子控制1的有无,被格里菲斯称为“转化因子”。

(2)细菌的基因存在于[]________和[]________上。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写相应的文字)

(3)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与青霉素接触,易破裂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5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黑藻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仪器:

6支20mL容积的洁净试管及相应的橡皮塞、荧光灯、直尺等

实验用品:

中性BTB溶液、黑藻等

实验原理:

BTB溶液在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显绿色,酸性环境中显黄色

与光源的距离

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黑藻叶片光合作用时,还原三碳化合物的部位是________。

(3)试管C中黑藻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强度,若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完全包裹试管C,其它条件不变,24小时后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4)试管F呈现深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

53.iPS细胞又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是将Oct-4等基因转入已分化的体细胞中获得的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

体外研究发现,随着组织细胞的分化,Oct-4的表达降低或消失。

科学家已成功获得用鼠的iPS细胞分化成的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还利用人体皮肤干细胞诱导的iPS细胞成功分化出了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细胞,这意味着将来视网膜受损的患者可以利用自身皮肤干细胞进行修复。

中国科学家周琪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