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0924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docx

高中历史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01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发达的古代农业

1、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时间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水利灌溉

原始社会

石刀、石斧(石器)

____①____

水稻、粟

商、西周

耒耜、石锄、石犁

  (少量青铜农具)

排水、锄草、培土、沤肥、治虫

粟、稻、黍、稷、麦、桑、麻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___②___

  

  

两汉

a西汉赵过推广二牛三人的耦犁,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b西汉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后来又出现犁壁,使铁犁朝同一方向翻土

c汉朝以后,____③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代田法

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___④___,安装犁评,可调节犁耕深浅。

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筒车

宋朝

稻麦轮作

一年两(三)熟

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占城稻),“苏湖熟,天下足”(南宋)

利用水力的 高转筒车

明清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引进玉米、甘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风力水车

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土地所有制:

私有。

(2)基本生产单位:

家庭。

(3)生产目的:

满足自家生活需要。

(4)特点:

____⑤____。

(5)优点:

具有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精耕细作。

(6)缺点:

规模小,脆弱,孤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概况

发展历程:

夏、商、周时期:

官府垄断;春秋战国:

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

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经营特点:

政府____①____;集中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2)重要成就

Ⅰ冶金业

铜、青铜: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治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钢铁: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西汉时期采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___②___。

中国的冶铁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Ⅱ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商朝时已有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至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___③___、珐琅瓷等争奇斗艳。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Ⅲ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有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织机。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官营丝织业规模较大。

唐朝丝织技术高,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政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中国民间手工业的地位:

自然经济的补充。

(2)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曾有发展;魏晋时期遭受摧残,隋唐得以恢复。

唐朝户调的布、绢、锦等多出于农夫织妇之手。

两宋后,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棉纺织品产量增多。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开始出现___④___。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欧洲、非洲。

明清时期销量加大,为中国获得“____⑤____”的誉称。

参考答案:

发达的古代农业

①刀耕火种②都江堰③铁犁牛耕④曲辕犁⑤自给自足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①直接经营②灌钢法③青花瓷④资本主义萌芽⑤瓷器之国

要点精析

要点一:

归纳记忆中国古代农业的变化

1、生产工具的变化

原始社会:

石器;商周时期:

青铜农具;春秋战国:

铁制工具。

2、耕作方式的变化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3、铁犁牛耕的变化

春秋战国:

开始使用和推广;西汉:

耦犁、犁壁;隋唐:

曲辕犁。

4、耕作方法的变化

春秋战国:

垄作法;西汉:

代田法。

5、耕作技术的变化

商周时期: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

6、耕作制度的变化

西汉:

一年一熟;宋朝以后:

(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7、灌溉工具的变化

曹魏:

改制的翻车;唐朝:

筒车;宋朝:

高转筒车;明清:

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

1、(2015浙江台州期末考)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

其中利用自然力提高效能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水排是利用水力的鼓风设备,翻车是利用人力的灌溉工具,高转筒车是利用水力的提水工具,耦犁是利用蓄力的耕作工具,故利用自然力提高效能的发明是①③。

故选B。

答案:

B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

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石器耜铁农具曲辕犁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及生产工具演变历程的认识与判断。

图片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由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答案:

D

要点二: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高清课堂: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369807发达的古代农业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基础

生产力的提高,具体指铁器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基本生产单位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

生产目的

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促使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提高。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动荡。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于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缺点

分散、封闭、落后、脆弱

积极作用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繁荣;农民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赋役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勤劳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消极作用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以后,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封建政府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根源。

到近代以后,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典型例题】

1、《庄子·让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生活状态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是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的,人们勉强维持温饱,谈不上生活富裕,故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

D

2、下图出自《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注:

耙:

碎土.平地;耔:

培土。

①农业精耕细作 ②农业技术先进 ③农民辛勤劳作 ④水利设施的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

从图中可反映出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下,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从注解中可知,耙是碎土工具,而耔是培土工具,都是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先进的反映;题干问题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③与题意不符,而④无从体现。

故选A。

答案:

A

要点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形态的比较

【高清课堂:

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369807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管理

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规模较小,明清以后形成一定规模

农户的副业

产品用途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民间消费的产品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劳动力

官奴婢、刑徒、民间工匠

作坊主及少量雇工,明以后大规模雇佣工人

家庭的农民

地位

国家垄断手工业;在资金、人力、技术方面占绝对优势;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产品大都用于交换,具有商品生产性质;重农抑商环境下受到压制,发展艰难;明朝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自然经济时代,占相当大的比重

影响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利于技术的推广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朝中后期出现手工工场,由此形成资本主义萌芽

进一步巩固了自然经济,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典型例题】

1、(2015辽宁大连期末考)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图片中从“家庭成员、学徒”到“工人”的变化,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家庭手工业已经消失,B项错误;图片中从“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到“全部产品进入市场”,反映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C项正确;图片中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反映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但无法说明机器工业开始出现,D项错误。

故选C。

答案:

C

2、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解读正确的

83.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

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图片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家私营手工业作坊,A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代中叶以后,而《水浒传》是反映宋代历史的小说,B项错误;“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出现于明朝中后期,C项错误;只有D项没有错误,故选D项。

答案:

D

要点四: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奴隶社会就有了冶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丝织、制瓷业、造纸、印刷等工业部门。

这些手工业部门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的则是某个行业演变分化而成的。

  3、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其动力主要来自手工业者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手工业的充分投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4、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从经营方式来看,在手工业发展的早期,官营手工业的比重大于民营手工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加大;明朝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场手工业。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6、经济重心的转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后逐步移至南方。

大约在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转移。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许多手工业生产部门和产品主要产地也随之南移。

7、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亚、非、欧洲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典型例题】

1、《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材料“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答案:

C

2、(2015湖北八市月联考)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

“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A项是在南宋时期,B项是在明中叶以后,均与材料的唐代不符;家庭手工业基本不入市场,与材料大多货物来自民间这一现象无关,排除D项。

从材料“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等信息表明,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产品。

故选C。

答案:

C

思维拓展: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经济构成: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3、生产力发展: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

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4、生产方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

小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土地所有制: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国家为稳定小农,大都采取了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1)材料一中的图1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怎样的一种理想生活?

(3)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运用动植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请用四字词组分别为图2、图3两幅图画命名。

(4)上述文献与图片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绵远厚重的历史底蕴。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1)(3)问结合图片可明显得出答案。

(2)问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体现了农民的最低需求:

自给自足,满足温饱。

第(4)问侧重回答对中国古代农业的理解,从古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

(1)基本特点:

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2)理想生活:

自给自足,维持温饱。

(3)图2:

五谷丰登;图3:

连年有余。

(4)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自然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主要体现在自给自足、农业丰收等方面。

 

课外拓展

中国古代农业的犁耕与灌溉工具

西汉的“二牛抬杆”东汉的“一牛挽犁”唐代的曲辕犁

注:

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和前代的犁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变长辕为短辕,重量减轻,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相妨:

互相妨碍】”的缺点,也节省了畜力。

其二,增加了犁箭、犁评和犁建,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其三,变直辕为曲辕,增加了犁壁,便于翻土和清除杂草。

曲辕犁特别适合于田块较小的坡地和江南土质黏重的水田,明清时期的耕犁基本上仍采用曲辕犁的形制。

欧洲直到18世纪晚期才出现了类似结构的犁。

曹魏翻车(龙骨车)唐朝筒车王祯《农书》所绘的高转筒车

神农氏

神农氏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关于“三皇”,不少古书记述为燧人氏(发明用火和熟食)、伏羲氏(发明渔猎畜牧)和神农氏。

神农氏又称炎帝,传说神农氏最早教民制作耒、耜,从事农业生产,并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疗百病,是最初发明农业和医药的人。

元代青花瓷

古代把蓝色称为青,故称蓝花瓷为青花瓷。

青花瓷以其幽青翠丽的青花和莹润如玉的釉面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宁静舒美又深沉宽广的视觉享受。

元朝时期,官办的浮梁瓷局将唐宋时期各地方窑口积累下来的制瓷经验得以交流和升华,为青花瓷的成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西方文化的融入和元代因外贸的扩大而带来新的商业契机时,用钴料绘画的青花瓷便在景德镇奇迹般地出现,并从原始走向成熟。

元青花瓷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全景。

它描写气势宏大的山石波涛,描绘当时的宗教、戏曲、人物、自然、神话等内容,是元代文化的结晶。

从此,青花和青花变种的物品渐渐成为中国瓷业的主流,为中国和世界陶瓷艺术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全世界共有400~500件元代青花瓷,大致分布在四个地区。

一是作为外贸产品在伊朗巴斯坦国家博物馆、德黑兰阿尔德比尔神庙、土耳其、印度和东南亚各国都有收藏和出土。

二是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和收买的藏品。

三是日本从中国掠夺和收买的藏品。

四是中国国内出土和民间流传的藏品。

──摘编自《中国文物报》(2004年7月28日)

资料研读

纺织业无疑是明代生产事业之中,最为发达者。

官方的织造业分布全国各处,而以江南为最多,也最为重要。

民间的纺织业,不论丝织、棉织,也以长江三角洲为生产中心,密集于一地,业者尤有从竞争中切磋的机会。

以苏州盛泽一镇言之,大家小户,人为杼轴,“以其工巧”、“衣被天下”。

山东、山西、四川、福建、广东,也各有其特产,以丝织品的种类分,有丝、绢、绫、罗、绸、缎-、锦、绮、绒、纱……但在“罗”一类,更可有五六十种专项产品:

例如花罗、素罗、乃罗、秋罗、硬罗、软罗……之类。

在丝织品之外,还有大量棉、毛、麻织品,各以地宜,成为专业的产品。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解读:

许倬云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

根据许先生这段总结性的评述,我们能够获取以下信息:

明代最发达的手工业生产部门是纺织业;纺织业以江南为最;丝织品种类繁多;并且纺织业出现了专门化的生产中心。

专门化手工业生产中心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