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1212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docx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教学教材

 

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螺杆机维护工艺

1目的

规范螺杆制冷压缩机组操作管理,确保制冷操作工能正确操作。

2范围

适用于螺杆制冷压缩机组的操作维护保养。

3职责

3.1制冷操作工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3.2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内容

4.1运行

4.1.1运行前的准备

1清场检查,确认压缩机组附近无易燃易爆物质后方可开机。

2检查过滤器的清洁度,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3检查密封件的密封性,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4检查冷冻机油是否足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5检查制冷剂是否足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6检查经济器与系统的连接状况,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7检查油冷却器与系统的连接状况,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8检查油分离器的油位,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9检查各自动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有效,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10检查冷凝器和蒸发冷的供水状况,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11检查能量调节滑阀的位置,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12检查制冷系统内各阀门的状态,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机。

13盘动压缩机联轴器,确认无卡阻现象后方可开机。

14核对《开机通知单》的内容,确认已充分理解《开机通知单》的内容后方可开机。

4.2开机

①水冷却油冷却器机组向油冷却器供水,水量视油温而定,同时向冷凝器和蒸发器供水;

2检查阀门状态;

3合上主电机电源和控制电源;

4起动油泵,确认油压;

5延时20秒后,启动主机,同时缓慢开启吸气截止阀,使吸气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6调整油压到高于排气压力0.3MPa;

⑦压缩机增载,缓慢开启吸气阀,保证吸气压力在压缩机正常工作范围内,且所配电机不超载运行,直至全部打开;

⑧自带经济器机组满载后根据需要打开供液截止阀。

4.3巡查

巡查记录的间隔不超过一小时。

若负荷变化较大,巡查记录的间隔要缩短。

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①注意观察视油镜,油位降低时,要及时补充冷冻机油;

②调整油分离器的回油阀,通过回油视镜观察回油情况,以能看见回油油滴又略带有少量气体为合适。

③注意压缩机和电机运行的声音,测量各部位的温度,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排除。

④注意油分离器滤芯前后压力差,如果压力差超过0.1Mpa时必须及时更换油气滤芯。

⑤观察轴封处滴油情况,必要时进行检修或更换。

⑥联轴器若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7注意机组的运行情况,若出现异常振动,应及时停机检查。

8手动型机组根据需要调整载位。

9自带经济器手动机组,补气过热度超出范围时及时调整经济器节流阀的开启度。

4.4停机

4.4.1正常停机

①压缩机减载,同时关小吸气截止阀;

②压缩机到0载位停机;

③关闭吸气阀,15秒后油泵自动停止;

④关闭排气阀;

⑤延时10分钟,停止水冷油冷却器供水;

⑥切断主电源。

4.4.2非正常停机

4.4.2.1故障停机

机组装有安全保护装置,当压力、温度等超过规定范围时,控制器起作用使主机停车,同时铃响报警,故障显示,指出事故部位,消除事故后,才能再次启动。

发生故障停机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切断电源;

②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自带经济器机组);

③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4.4.2.2紧急停机

当机组或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紧急停机:

①按急停按钮;

②切断电源;

③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自带经济器机组);

④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4.4.2.3断电停机

①关闭吸气阀、排气阀和供液截止阀(自带经济器机组);

②切断电源;

③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4.4.3警告

机组停机后,如环境温度低于0℃,务必将水冷油冷却的冷却水排空,以免冻结而损坏机组。

4.5保养

4.5.1环境

定期检测压缩机房内温度及湿度变化,排除环境中的有害污染物,确保使用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4.5.1.1制冷机房内通风良好。

4.5.1.2压缩机无雨雪侵袭、无溅水、无浸水的可能。

4.5.1.3压缩机周围空气最高温度不超过+40℃,且在24小时周期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4℃,周围空气温度的下限为+15℃。

4.5.1.4非防爆安装区域内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液体及导电尘埃。

4.5.1.5压缩机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最湿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

对由于温度变化发生在电器上的凝露,必须采取去除措施。

4.5.2机组

应经常对压缩机组外观进行检查,保持清洁;若有油漆脱落现象,及时修补。

4.5.2.1压缩机组采用的保温材料为橡塑发泡保温板和发泡聚氨脂,应经常检查保温材料是否破损。

如有破损,可用原材料或具有同样性能的保温材料及时修补。

采用橡塑发泡保温的设备,可直接采购板材或管材,按原厚度重新保温。

采用发泡聚氨脂的,按原厚度制作模型,现场发泡进行保温。

4.5.2.2压缩机组运行时,应经常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水渗漏时连接部位有锈蚀,制冷剂和油渗漏时连接部位有日渐扩大的油渍(排除人为滴落冷冻机油)。

4.5.2.3对于各种阀门,应及时对阀杆进行防锈处理。

4.5.2.4对油过滤器和吸气过滤器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清洗。

4.5.2.5对水冷却油冷却器定期检查水侧结垢与腐蚀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具体周期应根据水质及工艺条件制定。

4.5.2.6制冷剂冷却油冷却器可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排污和放油。

4.5.2.7电机、油泵、联轴器的使用、维护、检修详见各自的使用说明书。

4.5.2.8各种阀门和仪器仪表

①应经常检查阀门盘根是否渗漏,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②安全阀不可以随意拆卸或修理,应按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校验;

③压力表、传感器等应按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定期校验。

4.5.3冷冻机油的管理

在压缩机机组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机组的正常使用寿命,机组使用的1000小时内,应对油品进行检测,必要时更换,但到1000小时必须进行冷冻机油更换。

1000~3000小时内应对油品进行检测,必要时更换,但到3000小时必须进行冷冻机油更换。

3000~8000小时内应对油品进行检测,必要时更换,但到8000小时必须进行冷冻机油更换。

8000小时以后应对油品进行检测,必要时更换。

检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检测项目、方法及更换标准(见表1)。

表1换油标准

项目

换油标准

试验方法

换浊度mg/kg

>200

400目过滤网过滤

40℃运动粘度mm2/s

超过±15%

GB/T265

闪点℃

<140

GB/T3536

颜色号

>4

GBT/6450

中和值mgKOH/g

>0.05

GB/T7304或GB/T4945

水分mg/kg

>100

GB/T260

灰分%

>0.05

GB/T508

腐蚀试验

>2

GB/T5096

介电强度KV

<25

GB/T507

4.5.3.1警告

①严禁使用低于要求的冷冻机油;

②要对冷冻机油进行定期分析和日常检验。

4.5.3.2冷冻机油的回收

当冷冻机油需要更换时,按以下步骤操作:

1关闭压缩机吸、排气阀;

2打开油分离器上的均压截止阀,使油分离器内的压力降低到0.1Mpa左右;

3连接加油截止阀与回收装置,打开加油截止阀将油回收。

4.5.3.3注意:

①放油时油分内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②润滑油在热态时(60℃左右)容易放出。

4.5.3.4冷冻机油的补充

油位过低时应及时补充冷冻机油。

A开机补充:

1将加油管连接到补油截止阀上,调节吸气阀,当吸气压力降到负压后,缓慢开启补油截止阀,将油吸入

2观察油分视油镜,指导油位合适。

B停机补充方法:

1关闭吸气、排气阀;

2打开油分离器上的均压截止阀,使油分离器内压力降低;

3将外油泵油管连接到加油截止阀上,开顶外油泵,将油加入。

注意:

补油过程中应防止空气吸入。

4.5.4冷却水质管理

4.5.4.1在制冷机组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几组水冷式油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应控制机组循环水系统的水质。

警告:

对不可预见或常识性的对机组采用的材料有破坏性作用的介质(如水系统中混入对铜管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氨)存在时,必须消除。

4.5.4.2如果所用冷却水的水质不能满足机组使用要求,则需根据使用的水质特点对换热器的结垢、腐蚀情况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添加缓蚀剂、阻垢剂等,并定期检测各换热器及其水质,制定合适的清洁周期。

4.5.4.3为避免水的污染,冷却水需要定期进行水质全分析,根据水质实际情况确定采样间隔时间,水质标准需符合GB50050-19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要求。

4.5.4.4除定期的水质全分析外,还应根据水质实际情况进行日常水质检测,检测内容见以下各项,或根据具体水质情况从中选择项目:

(1)PH值;

(2)硬度;(3)碱度;(4)钾离子;(5)电导率;(6)悬浮物;(7)游离氯;(8)药剂浓度;(9)微生物分析;(10)垢层与腐蚀产物的成分分析;(11)腐蚀速率测定;(13)生物粘泥测定;(14)药剂质量分析。

4.5.4.5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水处理方法,达到最好的水处理效果。

4.5.5长期停机保养

4.5.5.1未使用长期存放

①存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并覆盖;

②定期进行外观检查;

③控制箱保持通风、防潮;

4压缩机组应充注冷冻机油至最低油位;

5油泵必须每月启动一次,以确保轴封润滑,同时盘动压缩机;

6机组应真空后充注0.03MPa的氨气并保持;

⑦水侧的相关管路应保持干燥;

⑧电机应保持干燥,且应经常加热以排除线圈中的湿气。

4.5.5.2当机组存放超过6个月,每6个月须重复以下工作:

①检查并处理机器表面,重新包装;

②分析油的化学成分,如有必要重新充注;

③检查并修补锈迹,重新涂漆。

4.5.5.3使用后长期停放

①利用制冷剂回收再生机组或其他制冷系统将制冷剂全部导出;

②冷却机油全部回收;

3冷却水系统排放清洁;

4按4.5.5.1中各项工作依次进行。

4.6安全注意事项

4.6.1压缩机充注制冷剂时应注意气瓶内的物质,以防充入其它物质而引起意外事故。

4.6.2制冷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止制冷剂意外泄漏而发生窒息或爆炸危险。

4.6.3压缩机使用的制冷剂都有危害性,要认证对待,防止泄露,以免被吸入或身体接触而受伤。

4.6.4压缩机检修时,如果有冷冻机油排放,必须注意防火,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灾。

4.6.5压缩机拆检、维修、施焊过程中,必须保证部件内外无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以免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

4.6.6压缩机与电动机传动连接部分高速旋转,有防护罩保护,禁止身体任何部位进入防护区域,以免受伤。

4.6.7压缩机在启动或运行过程中,应防止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以免产生液击。

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可能引起设备部件爆裂等重大事故,应避免接触。

4.6.8压缩机高温和低温部件可能造成烫伤或冻伤,应避免接触。

4.6.9压缩机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介质进行防静电接地处理。

4.6.10每台压缩机必须分别安装本身的安全阀排放管。

4.6.11严禁踩踏压缩机,以免造成压缩机损坏及人身伤害。

4.6.12可出现液体封闭的管段及设备,不允许两端阀门均关闭。

 

4.7常见故障分析处理(见表2)

表2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

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压缩机不能正常开机

(1)能量调节未至零位

(1)减载至零位

(2)压缩机与电机同轴度超差

(2)重新校正同轴度

(3)压缩机内充满油或液体制冷剂

(3)盘动压缩机联轴节,将机腔内积液排除

(4)压缩机内磨损烧伤

(4)拆卸检修

(5)电源断电、电压过低(低于额定值10%)或电气故障

(5)排除电路故障,按产品要求供电

(6)压力控制器或温度控制器调节不当,使触头常开

(6)按要求调整触头位置

(7)压差控制器或热继电器断开后未复位

(7)按下复位键

(8)电机绕组烧毁或短路

(8)检修

(9)电位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线圈烧毁或触头接触不良

(9)拆检、修复

(10)温度控制器调整不当或出故障不能打开电磁阀

(10)调整温度控制器的调定值或更换温控器

(11)电控柜或仪表箱电路接线有误

(11)检查、改正

(12)机组内部压力太高

(12)打开均压阀

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

(1)吸气过滤器压差保护

(1)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2)排气压力过高,使高压继电器动作

(2)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3)温度控制器调得过小或失灵

(3)调大控制范围,更换温控器

(4)电机超载使热继电器动作或保险丝烧毁

(4)排除故障,更换保险丝

(5)油压过低使压差控制器动作

(5)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6)控制电路故障

(6)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7)仪表箱连接线段松动,接触不良

(7)查明后上紧

(8)油温过高,油温继电器动作

(8)增加油冷却器冷却水量

机组振动过大

(1)机组地脚未紧固

(1)塞紧调整垫铁,拧紧地脚螺栓

(2)压缩机与电机同轴度超差

(2)重新校正同轴度

(3)机组与管道固有振动频率相近而共振

(3)改变管道支撑点位置

(4)吸入过量的冷冻机油或液体制冷剂

(4)停机,盘动联轴节联将液体排出

运行中有异常声音

(1)压缩机不正常磨损

(1)检查压缩机

(2)机内喷油量不足

(2)调整喷油量

(3)油温过高

(3)增加油冷却器冷却水量,降低油温;检查系统工质液流通路

(4)吸气过热度过大

(4)适当开大供液阀,增加供液量

故障

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压缩基本体温度过高

(1)吸气温度过高

(1)适当调大节流阀

(2)部件磨损造成摩擦部位发热

(2)停车检查

(3)油冷却器能力不足

(3)增加冷却水量(液氨量),降低油温

(4)喷油量不足

(4)增加喷油量

(5)由于杂质等原因造成压缩机烧伤

(5)停车检查

油压过低

(1)油压调节阀开启过大

(1)适当调节

(2)右路管道或油过滤器堵塞

(2)清洗

(3)油泵故障、磨损

(3)检测油泵

油压过高

(1)油压调节阀开启度太小

(1)适当增大开启度

(2)油压表损坏,指示错误

(2)检修、更换

(3)油泵排出管堵塞

(3)检修

油温过高

(1)油冷却器效果下降

(1)清除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污垢,降低冷却水温或增大水量(液氨量)

(2)液冷系统安装不正确,不能保证充分供液、排气

(2)检查系统

(3)排温高

(3)见排温高故障分析

(4)油冷壳程有过多气体

(4)排除壳程气体

排气压力过高

(1)冷凝器故障

(1)检查冷凝器

(2)排气阀未开启或开启度不够

(2)打开排气阀

(3)系统内存有过多的不凝性气体

(3)排除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

冷冻机油消耗量过大

(1)加油过多

(1)放油到规定量

(2)压缩机吸进过多的液体

(2)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油分离器回油不佳

(3)检查回油通道

(4)增载或减载速度过快

(4)正确操作

压缩机能量调节机构不动作

(1)电磁阀故障

(1)检修或更换

(2)油管路或接头处堵塞

(2)检修、清洗

(3)油活塞间隙大

(3)检修或更换

(4)滑阀或有活塞卡住

(4)拆卸检修

(5)指示器故障

(5)检修

(6)油压过低

(6)调节油压调节阀

故障

现象

故障分析

处理方法

压缩机轴封漏(允许值为3M/h)

(1)轴封磨损过量

(1)更换

(2)动环、静环平面度过大或擦伤

(2)研磨,更换

(3)密封圈、O形环过松,过紧或变形

(3)更换

(4)弹簧座、推环销钉装配不当

(4)重新装配

(5)轴封弹簧弹力不足

(5)更换

(6)轴封压盖处密封垫破损

(6)更换

(7)压缩机与电机同轴度过大引起较大震动

(7)重新校正同轴度

压缩机运行中油压表指针振动

(1)油量不足

(1)补充油

(2)油过滤器堵塞

(2)清洗

(3)油泵故障

(3)检修或更换

(4)油温过低

(4)提高油温

(5)油泵吸入气体

(5)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油压调节阀动作不良

(6)调整或拆修

停机时压缩机反转不停(反转几转属正常)

吸气阀故障(如阀芯卡住,弹簧弹性不足或阀损坏)

检修或更换

蒸发器压力与压缩机吸气压力不等

(1)吸气过滤器赌赛

(1)清洗过滤器

(2)压力表故障

(2)检修、更换

(3)压力传感元件故障

(3)更换

(4)阀的操作错误

(4)检查吸入系统

(5)管道堵塞

(5)检查、清理

(6)压缩机液击

(6)检查

机组

奔油

(1)在正常情况下发生奔油主要是操作不当引起

(1)注意操作

(2)油温过低

(2)提高油温

(3)供液量过大

(3)关小节流阀

(4)增载过快

(4)分几次增载

(5)加油过多

(5)放油到适量

(6)热负荷减小

(6)增大热负荷或减小冷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