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1324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docx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目录

摘要................................................................2

Abstract............................................................2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3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3

(二)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4

(三)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5

(四)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6

(五)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的不足..............................6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7

(一)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看有以下不足........................7

三、解决方案........................................................9

(一)对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9

(二)金盛公司内部组织结构......................................10

(三)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分类进行研究和设计..................10

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评价.................................11

四、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浅谈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以金盛公司为例

席贺晶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长久课题。

目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逐渐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我国的小企业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虽然有各种管理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但大多数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促进我国小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研究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践就显得十分紧迫。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金盛公司是甘肃省金昌市本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

通过研究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和实践,对于改善目前金盛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研究我国其他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字:

小企业;内部控制;现实意义

Showingsmall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

——JinShengcompanyinasanexample

Xihejing

(BusinessSchoolof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

Abstract:

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fiercemarketcompetition,thesmallproblemhasbecomeaworldwidelong-termtask.Atpresent,manylargeenterpriseshavegraduallyrealizedtheimportanceofinternalcontrol,butinChinathesmallbusinessesintheunceasingdeepeningreform,althoughtherearevariousmanagementmalpracticeincreasinglyexposedforsmallbusinesses,butmostoftheinternalcontrolrecognitionisvague.ThisarticlechoosestheresearchobjectofgansuprovinceJinChengcompanyisthesingularityofalocalfoodprocessingenterprise.strongtheoreticalguidanceandpracticalsignificance;Atthesametime,tostudyChina'sothersmallenterpriseinternalcontrolsystemtoalsohavecertainreferenceandfunction.

Keywords:

smallbusinesses;Internalcontrol;realisticsignificance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治理控制的总称。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企业根据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治理决策的贯彻;维护企业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提供及时、可靠、全面的财务会计信息。

由于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体系必然也存在特殊性。

然而,尽管小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各个国家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大体上是针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基本上没有考虑小企业的特殊需求。

可是,如果要求小企业都按照大企业的标准来实施内部控制,显然没有意义,勉强为之,无疑将增加小企业的负担,达不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

因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也必须加强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及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所以笔者选择了小企业内部控制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

小型企业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一)小型企业的特点

1、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重合

我国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等组织形式。

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的所有权比较集中,产权结构相对单一。

企业的主要所有者直接参与生产管理,经营权与所有权也就没有真正分离。

直接控制具有效率高的优点,但同时也容易造成目标不明确、缺乏稳定性,企业主一人轻率决策也容易造成企业失败。

2、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工作效率高

小型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较多的条条框框,他们更多地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停产或转产,因而应变能力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少长远规划、缺乏风险评价系统等缺陷。

3、家族式家长制现象普遍

小型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不少带有较强的家族式色彩,其管理人员和职工往往是企业主的亲戚或关系密切的人员,这既有一定的优点,如凝聚力强,尤其在创业时期,容易团结艰苦创业,但又会造成任人唯亲,部分人员凭借特殊身份破坏制定的规章制度,企业主也往往用管理家庭事务那一套来管理企业,造成企业管理混乱。

同时,家族式企业的家族成员中往往缺乏有管理经验的人员,造成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规划、设计和控制。

4、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小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简单,会计人员较少。

小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员的吸引力有限,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是普遍现象。

近几年来,尽管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队伍越来越庞大,但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出现了向一老一少两极发展的现象。

另外,小企业会计人员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够强烈。

他们的工作范畴仍停留在内部记账、内部核算,还没有真正转变到财务管理,从成本管理、营销管理、投资管理来为企业最终进入市场服务。

加上企业领导对财务人员没有明确的要求,财务人员的自学能动性不足,业务水平提高不快,这些都影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以金盛公司为例)

1、金盛公司基本情况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一家以糖果食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小规模食品工业企业,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人民币。

公司主要产品有奶糖系列,硬质糖果系列,软糖系列,充气糖系列,冰糖系列5大系列,28个品种。

主要销往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省的各大、中城市。

金盛公司经过多年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现已有全套的生产设备,同时生产车间具备了整套的卫生设施:

洗手池、消毒池、更衣室等。

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达到“国家卫生量化AAA级”标准,2006年通过ISO9000:

2000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简称QS认证)。

公司目前拥有总资产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0万元,现有职工53人(其中技术人员12人),公司目前已具备了年生产1000吨左右,年产值600万元以上的生产能力。

2、生产的连续性

该公司的生产线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流水线系统,上游生产线一旦发生停产,就会影响下游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各生产线是互相联系,连续不断的生产。

因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关键,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原材料,生产用水,电,煤等也要确保正常连续供应。

3、生产资源的安全性

该公司的生产设施,生产设备以及原材料处理,生产加工,原料与成品贮存等场所必须具备与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如果疏忽,将会造成重大事故的发生。

4、生产工艺复杂性

生产各类糖果的生产过程都在十个工序以上,都有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标准温度。

生产过程复杂,管理难度大。

5、产品的安全性

该公司的产品均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防止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及原料与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食品安全应作为管理重点,严格控制。

6、产品计量的复杂性

该公司的计量网点比较多,入公司原材料、辅材料、出公司产品、包装物、能源、温度压力等等都需要计量。

各计量器具种类繁多,较难管理。

该公司规定按季、年度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7、检修的规律性

生产机器设备和锅炉大检修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生产事故隐患彻底解决的最佳时期。

该公司自投产以来,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公司性停工大检修。

随着生产设备的逐渐增多,大检修的任务也日益繁重,每年检修都在年初制定出检修投资、时间、技改项目计划,列入全公司的年度生产计划。

检修项目都是由该公司机修车间承担。

8、价格波动大,存在周期性

糖类食品的供给受原料、能源、季节的影响很大,因而其周期性特征极为明显,表现为产品价格波动大,导致企业产量、收入、利润、现金流量等方面呈现极强的周期性。

(三)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该企业,参照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定义的五要素,对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描述。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和如何发挥作用,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1)组织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

公司的管理者并不十分清楚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但在管理实践中自觉的运用了一些内部控制的思想。

在设计组织机构和进行权责分配时,基本做到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比如在销售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设有不同的职务如授权、审批、经办、记录等,并且这些职务都由不同的人员或部门来执行。

但是在组织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上仍然缺乏系统科学的整体考虑,主要体现在现有组织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未能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职责,越权行为时有发生。

未能充分考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例如毕罗香公司属于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一旦资金链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瘫痪,但公司财务部仍然以内部核算为主要职责,未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进行专业的财务管理。

(2)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工作职责,但在公司实际运行中,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班子人员重复,其他董事都只是实行“远程监控”,可以说毕罗香公司虽然设置了形式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却未能真正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中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

(3)经营者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者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在企业内部引入先进管理思想、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管理制度、推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有进行管理创新和推行管理变革的愿望。

但由于管理层认识上的不足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上在以前的创业过程中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陈旧,急需创新和提高。

比如在管理授权上,毕罗香公司存在多数小企业常有的授权范围和程度过小、授权责任不明晰的现象;在管理决策上,注重市场直觉,强调发展速度,使决策带有一定的浪漫性。

(4)人力资源政策。

由于管理者“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在不同的部门间存在很大区别。

产品质量关乎企业命运,生产部的人员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公司对其特别重视。

由于公司对人力资源政策偏好,公司对其他部门的专业人才并不太重视、待遇偏低,造成人才不断流失。

2、风险防范

目前毕罗香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手段,没有对各类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在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防范上,毕罗香公司较为重视经营风险的防范,但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风险评估只是停留在定性的总体分析,定量的分析很少,主观判断多,数据说话少。

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建立在谨慎的思想上,凭借决策者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而缺乏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作支撑。

3、控制活动

COSO报告认为,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管理层“为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其用以辨认和处理风险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业已有效落实”。

总的来讲,毕罗香公司控制活动的特点有两个:

一是缺乏系统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虽然公司在一些关键的实物流转管理上建立了明确的业务流程,比如对于物资的采购环节,就制定了严格的控制程序,通过计划、审批、比价、审价、审核、验收、复核等程序来加强控制;但在其他方面如对财务和信息的控制,几乎见不到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上级的各种政令或规章基本上都是通过颁发文件的方式传达下去,即使制定了一些基本管理制度,但对责任的划分和量化不够明确,检查和考核的实施机构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因此无法有效的发挥其控制功能。

二是控制方式较单一。

已有的控制大多以事后控制为主,而很少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方面下工夫。

4、信息系统

金盛公司目前的内部信息传递方式还停留在电话、传真的阶段,没有运用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来提高信息传播的效果和效率。

在信息的沟通渠道,设置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和对外的沟通渠道,缺乏平级之间等其他沟通渠道。

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内部的沟通渠道更多的是成为了上层管理人员的传话筒,下级部门和员工大多仅是机械的领会和执行。

信息沟通内容多是对现状的描述,并且缺乏规范统一的范式,随意性较大,不能满足经济业务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对科学决策的要求。

5、内部监督

金盛公司目前缺乏内部审计,主要以外部审计监督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金盛公司目前将内部监督的重点放在违规事件的查处上,在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评价和修订工作还没有开展。

(四)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的重点

通过对金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在生产经营方面的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这些特征对其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要求,使得该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难点也是该公司在完善其内部控制时应关注的重点。

例如:

由于其生产资源的安全性和产品的安全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岗位质量责任,加强质量考核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应重点关注;由于其产品计量的复杂性,并且产成品、半成品品种繁多,不利于实物资产的管理,所以有效地防止实物资产的被盗、保护实物资产的安全也是该厂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于其生产要求的连续性及检修的规律性,大小修理费用的支出在其成本支出中比重较大,而且是经常项目,因此修理费用的核算与控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点。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小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情况看,有以下不足

1、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严重不足

我国很多小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或者认为强化内部控制就是增加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和方法不明确;并且很多人认为国有大型企业有必要实行内部控制,小企业没有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所以不需要内部控制;或者认为小企业由于受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

小企业管理者由于文化水平、眼界的限制,往往认为凭个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观察来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就可以了,不必依靠现代管理技术来监督经营的全过程。

容易推行家长式管理,下属也往往按习惯办事,长期养成不讲制约、不讲监管、不讲授权的办事方式。

比如有的小企业银行印鉴及支票还由一人掌管,认为办事方便。

在这种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氛围下,推行内部控制的环境较差。

企业主这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心理,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

有的小企业形式上虽也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机构并未到位,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基本上是一套人马,一年开一、两次董事会走走形式,顾不上什么授权和监管,也谈不上内部控制。

2、会计制度流于形式

会计处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具体表现为:

随意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

一些单位因为内部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企业集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无视会计法律法规的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流于形式,纸上谈兵。

3、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目前我国虽然有些小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1)内部控制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了业务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

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的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失控。

(2)制订制度时缺乏沟通和协调。

各制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甚至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降低了内控的控制作用。

(3)只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严重忽略了如何执行制度、判断和报告制度执行的状况、矫正制度执行的偏差等方面。

(4)偏重事后控制。

按照内部控制的实施时间分,内部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待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进行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有效性和连续性甚微,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

(5)企业存在重钱财等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素质、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损失相当严重。

(二)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很多误解,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非常模糊,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不足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

2、认识上的误区

提起内部审计,大家就会想起查错纠弊,内部审计这种过分强调监督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该公司而是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在审计认识上的一大误区,这也是阻碍企业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之一。

3、管理者素质较低

据调查,有90%的管理者接受的是技术专业的高等教育,现却从事管理工作,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知识的正规培训。

尤其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他们大多都是业务专业毕业,绝大部分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对于管理的理论及实践都只是略知一二,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

对于内部控制,管理者更是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念、方式与风格。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会计人员往往局限于对已发生经济业务的核算、报告,参与管理的意识淡薄,会计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

例如,会计人员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很少有会计人员考虑如何能合理避税、节税,为企业多创造一些效益,也很少有立足本岗位,针对生产经营环节的弱点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单位领导不重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没有树立经营观念和市场观念,更主要的则是会计人员缺乏内在动力。

5、公司员工的教育落后

公司不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制定存在较严重的盲目性。

导致的结果是需要培训的职工得不到培训,接受培训的职工却没有合适的岗位。

几年后,即便是接受过培训的职工也会因知识的更新导致原有知识的贬值。

最终,培训经费超支,却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的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企业的一种浪费。

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流于形式。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对于会计人员来讲,后续教育极为重要,但企业往往疏于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重视对学习效果的考核,后续教育流于形式,使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6、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有些制度与控制程序为该公司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促进和保证作用,但同时也看到该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

内部监督控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缺乏。

而且有些制度不适应企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的要求;有些内部控制只有大的框架性的描述,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比较差,并且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三、解决方案

(一)对我国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1、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内部控制首先应当是管理学的概念,它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部控制又是动态的“管理过程”,它是企业管理过程的一部分,与管理过程结合在一起,是由设计、执行、评价、更新修订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

因此,必须站在企业管理而非会计、审计的角度上进行内部控制的动态设计。

2、以业务循环为基础、与小企业的特点相适应

可以说,现行内部控制框架都是针对大公司进行规范的,虽然为数众多的小企业,资源构成也迥异于大企业。

但它们都共同拥有周而复始的业务过程—业务循环,因此在构建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借鉴大企业以业务循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再针对小企业的特点进行改进,正是本文的基本思路。

3、形成控制系统与质量评价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的循环推动

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体系,它包括三大系统:

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系统、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系统、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

实施控制程序是为了预防特定的风险,若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等发生变化,企业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产生风险的条件也将会随时发生变化,控制程序也应随之变化。

资料来源:

财政部: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二)金盛公司内部组织机构

金盛公司建立了管理制度,设置了公司的组织机构。

职能部门分别是:

财务部、销售部、采购部、生产部、企业质量管理部、行政人力资源部、化验室、仓储运输部、机修车间、机包车间、锅炉车间、设备科、后勤保障部,同时在各部门建立起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可以分类进行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