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1339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docx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面试教案模板

第1篇:

新版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初中体育肩上投篮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

初中体育《肩上投篮》

一、课题:

篮球行进间高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并敢于大胆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调节功能。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提高自尊和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习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观和谐精神,以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

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

四、难点:

合适的起跳点、提高命中率。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4.检查着装;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

捞鱼游戏,游戏规则:

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四名学生,让他们手牵手(即为渔夫),其余的学生随意在篮球场的场内跑动(即为小鱼),当游戏开始,作为小鱼的学生可以随意在篮球场内跑动,但是不能超过篮球的边线,如果超出即为被捕捉到,那么被捕捉的学生就要和其他的渔夫牵手,当作渔夫转换身份,继续捕捉小鱼,知道把所有的小鱼捕捉到为止,主要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因为篮球训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反应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熟悉球性热身操:

(1)抛球击掌(抛球到空中击掌一次后将球接住)(抛球到空中击掌六次后将球接住)

(2)抛球转身一圈后接球

(3)双手指尖拨球(手指的频率要快)

(4)双手持球做腰部绕环

(5)双手持球做膝部绕环

(6)双手持球做胯下八字绕环

(7)左手原地运球

(8)右手原地运球

(三)基本部分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NBA的哪支球队?

喜欢的球员是谁啊?

学生回答:

湖人、热火、雷霆、鹈鹕、掘金等。

球员有科比、韦德、詹姆斯等,同学们他们在比赛时的都有哪些技术动作啊?

学生回答:

扣篮、三步篮、三分球等。

这是老师因势利导,是的,大家想不想像他们一样打球啊,学生回答:

“想”教师说:

“那我们今天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也是最基础的动作,行进间肩上投篮动作,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

2.新课讲授

(1)首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行进间运球,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时,跨右脚同时双手拿球,迈左脚蹬地起跳,当身体接近点时,有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将球投出。

教师展示后让学员记住口诀:

一大二小三高跳,身体腾空球上肩,手臂伸直前压腕,双脚落地稳又牢。

接下来拆分动作练习。

(2)原地练习单手肩上投篮

单手肩上投篮,学生要注意身体要呈现三个90度,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力量自下而上,手部动作,五指分开,手心中空,球出手时扣腕食指、中指将球拨出。

要求:

投篮时,对头上方投篮,不易太高,投出之后接住球,反复练习。

(3)原地脚步练习(无球练习)

教师展示脚步动作,学员原地模仿,让学员自发练习,体会“一大二小三高”的脚步,要求:

教师一边口号,一边在旁边指导学员的动作。

(4)原地跨步接固定球练习(有球练习)

学生自发分为两人一组,两个人面对面,距离7米,一名学生将球传给同组的学生,同组学生接传球做行进间肩上投篮动作,要求:

练习几次后组织学生自发讨论,接球的时机是什么时候,接球后先迈哪只脚,讨论之后向教师说明,教师纠正后继续练习

(5)行进间运球肩上投篮练习。

(有球练习)

学生慢运球,到指定区域做肩上投篮动作,要求:

1.在地面上做相应的标记。

2.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辅助纠正。

4.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运用地面的情况,组织、讨论自主学习;5.解决跨步拿球的距离及投篮距离,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

(6)接抛球,做肩上投篮动作比赛(有球练习)

将学生分为两队分别在两个篮球半场,每组轮流选出一名学生,抛球给行进间的学生,行进间的学生接球后做单手肩上投篮,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要求:

同组学员相互呐喊,加油,活跃现场气氛。

(7)素质练习:

抱球接力跑游戏

游戏规则,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拿两个球。

每组排头抱住两个球向前跑,在跑过程当中依次将球放在两个圆圈当中,在绕过障碍物后返回。

在返回时两个球收回,并传给第二位同学。

以此类推,当最后一名同学完成时,比赛结束。

用时短的队伍为胜。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

主要活动手臂的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总结,以鼓励为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第2篇: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2017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苏州园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能根据语境具体分析。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培养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文本中苏州园林的特征。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围绕说明内容组织材料的方法。

3.了解我国园林的发展、南北风格异同、构成要素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国园林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祖国园林艺术热爱与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能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常用说明方法。

三、教学策略

1.首先请个别学生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园林(苏州园林最好),体会园林艺术的丰富多彩。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说明对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进而明确全文的总分总结构特点。

3.梳理段内各句间关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具体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4.补充“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国园林的了解,拓展所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园林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提起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狮子林、退思园等苏州诸多园林,都不禁让人心向往之。

你欣赏过哪座园林,试着说说它的特点,和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增强感性认识,避免因教材说明性强而影响阅读兴趣。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苏州诸多园林的共同点吗?

这个看似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有人居然给出了答案。

请大家阅读《苏州园林》,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中找出答案。

(二)整体感知

1.从文章中找出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一句话。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教师引导:

全段共有五句话。

第一句肯定了苏州园林各具特点的事实,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和作者思维的严谨。

第二句明确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即提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三、四句是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角度具体阐明如何实现这一特点的,要抓住关键词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指代的是上一句内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则表明第三句是说明采取的具体方法措施,第二句才是最终表现出来的特征。

第五句是从游览者的角度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特征,这样

三、四句和第五句就从设计建造和欣赏两方面充分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总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段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关键词句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2.明确第二段与后文之间的关系。

第二段:

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第三至九段:

从不同角度具体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第十段:

总结全文。

总结:

第二至十段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

【设计意图】了解说明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这点虽然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但本文作为开始学习说明文的例文,为了让学生巩固基础,还是有明确的必要。

3.读第一段,概括第一段所写内容。

高度评价苏州园林的地位。

教师引导:

第一段有四句话,第三句是高度评价的中心句。

第一二句看似与中心句无关,作者比较自谦地说明了实地欣赏过苏州园林和其他地方的园林,实则表明了作者的一种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标本”的高度评价是有事实依据的,体现说明文用事实说话的严谨。

第四句“因此”,补充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重要,同时也说明本文在园林鉴赏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设计意图】因为概括全文说明内容的句子在第二段,所以第一段比较容易被忽视。

将第一段进行重点分析,希望学生体悟作者的思维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态度。

(三)梳理层次,准确把握说明内容

依次概括第三至九段的说明内容。

(明确:

说明内容包括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帮助学生有意识用完整语句概括。

第三段: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不讲究对称)

教师引导:

本段重点落实说明方法的赏析。

第一二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我国的绝大部分建筑与苏州园林的建筑进行比较,说明其不对称的特点。

第三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园林的不对称的特点。

第四句设问,承上启下,使文章内容关联更紧密,引出下文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自然之趣、不对称的特点。

全段所有说明方法的运用都紧紧围绕“布局不对称”的特点展开,中心明确,特点突出。

第四段:

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追求自然之趣。

教师引导:

本段有两个问题要强调。

一是首句只明确了说明对象是“假山和池沼”,说明对象的特征要从后文内容中概括。

二是说明池沼部分内容比较纷杂,包括引用活水、边沿设计自然、池沼鱼莲有画意等,概括出特点。

第五段:

苏州园林栽种、修剪树木着眼画意。

第六段:

苏州园林近景远景层次多、景致深。

教师引导:

本段明确苏州园林中增加近景远景层次的方法有“花墙和廊子”,还有“镜子”,两者间是由主要到次要的关系。

第七段:

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八段:

苏州园林的门窗体现图案美。

第九段:

苏州园林极少用彩绘,突出自然美。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要解决本课的重点,即“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抓住说明对象特征,能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常用说明方法”。

很多时候学生读一篇说明文看似读明白了,实则

不求甚解,只有真正明确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说明内容,明确说明方法的作用。

以上内容看似涉及面很广,但都是围绕划分语段中各句间的关系而展开,在授课过程中主线明晰,重点突出,同时提升了学生对多种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知识拓展,情感体悟

苏州园林能够“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正如作者所言,“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叶圣陶先生只是为我们揭开了园林鉴赏的一角,如何更好地欣赏中国园林,值得我们探究的还有很多。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知识。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爱上中国古典园林,就应该先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最好是激发兴趣让他们主动去了解。

中国古典园林自身的魅力能够让学生只要窥见一斑,就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第3篇: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

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

为什么?

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

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

是哪几种?

(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

氢元素通常显几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

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

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

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

练习如下: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

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

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

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问题请关注宏鹏教育官网。

第4篇: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

化学式与化合价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

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

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

为什么?

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

是哪几种?

(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

氢元素通常显几价?

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

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

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

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

练习如下: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

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

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