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1707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docx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

生产工艺导引

(试行)

前言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是福建省电机制造企业量大面广的产品。

为了指导和规范电动机的生产,特制定《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导引》(以下简称《导引》)。

《导引》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必备的工艺技术文件目录和电动机的主要制造工艺及其技术要求等三个部分。

电动机生产企业(包括电动机零部件生产企业)可按照本《导引》制定、修改和完善相关的生产工艺并制定工艺技术文件。

由于各个企业的生产条件不同,《导引》对实现这些工艺的设备、操作方式等不作具体要求。

但企业应具备必要的生产设备、工装和检测仪器设备。

本《导引》起草单位:

福安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万达电机有限公司、福安市电机工程学会、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本《导引》主要起草人:

郭少英、汤根火、缪则光、何海翔。

中小型鼠笼铸铝转子异步电动机生产工艺导引(试行)

1.电动机生产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附图2)

2.必备的工艺技术文件目录(见表1)

表1必备的工艺技术文件目录

序号

工艺技术文件名称

1

电动机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守则

2

定、转子冲片工艺守则

3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工艺守则

4

转子清洗防锈工艺守则

5

定子线圈绕制工艺守则

6

定子绕组嵌线、整形、接线工艺守则

7

定子绕组绝缘浸漆工艺守则

8

机座与有绕组定子铁心压装工艺守则

9

铝壳机座与有绕组定子铁心热套工艺守则

10

电动机零部件清洗工艺守则

11

电动机装配工艺守则

12

电动机表面喷漆工艺守则

13

电动机铭牌装订工艺守则

14

电动机包装工艺守则

15

电动机外接线工艺守则

16

转子铁心铸铝工艺守则

序号

工艺技术文件名称

17

轴承压装工艺守则

18

电动机零部件及产品流转和堆放工艺守则

19

电动机铝件钝化处理工艺守则

20

轴伸涂封工艺守则

21

电动机零部件检验规范

22

电动机外购件检验规范

23

电动机工序过程检验规范

24

电动机出厂检验规范

25

产品技术图纸

26

产品标准

3.电动机的主要制造工艺及其技术要求

3.1电动机的主要制造工艺

3.1.1电动机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包括电动机主要支撑件。

如:

机座(机壳)、端盖、轴的加工,定、转子的加工等,以及其它结构零件的机械加工。

3.1.2铁心制造工艺

冲片叠压成部件的工艺。

3.1.3鼠笼转子制造工艺

包括鼠笼转子的铁心叠压、转子铸铝等制造工艺。

3.1.4绕组制造工艺

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整形、接线及其绝缘处理等工艺。

3.1.5电动机装配工艺

包括转动部件的校动平衡,轴承装配以及电动机的总装配和调整工作。

3.1.6电动机试验

分为检查试验(也称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由电动机的技术要求规定。

3.2电动机的各项主要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

3.2.1电动机零部件的机械加工

3.2.1.1电动机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必须达到三点要求:

a.尺寸的准确度,即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

b.形状和位置的准确度,即零部件的形位公差。

c.表面粗糙度。

d.安装尺寸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对安装尺寸公差的要求。

3.2.1.2机座加工技术要求

a.各加工部位尺寸公差和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规定。

b.各加工面的形位公差应符合图纸规定。

其中两端止口与内圆的同轴度,两端面对止口轴心线的跳度是机座加工关键。

内圆与铁心配合应有适当紧度,以确保电动机运行过程定子铁心无松动、串动。

此外,底脚平面应与轴心线平行。

c.底脚孔对机座中心线的距离应左右对称,且符合规定公差。

3.2.1.3端盖加工技术要求:

以下5项是关键尺寸,应符合图纸规定。

a.轴承室的尺寸公差、圆柱度与粗糙度。

b.止口的尺寸公差、圆柱度与粗糙度。

c.轴承室与止口的同轴度。

d.端面对止口轴心线的跳度。

e.止口端面至轴承室的深度。

端盖壁厚一般不应小于5mm,端盖止口应倒角,加工余量在3mm以上。

3.2.1.4转轴、转子加工技术要求

a.各加工部位尺寸公差和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规定。

b.各加工面的形位公差应符合图纸规定。

c.转轴的铁心档直径、轴承档直径和粗糙度,转子铁心外径尺寸和粗糙度,两端轴承档间距,铁心外圆与转轴同轴度等均是加工关键。

转轴与铁心、风叶配合应有适当紧度,以确保电动机运转过程转子铁心、风叶无松动、串动。

此外,轴伸与键槽尺寸公差等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对安装尺寸公差的要求。

3.2.2铁心制造

3.2.2.1铁心冲片技术要求

a.冲片应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公差。

b.冲片表面应光滑,厚薄均匀。

定子、转子冲片毛刺≤0.05mm。

c.冲片内圆或中心孔与外圆的同轴度:

内外圆一次冲Φ0.04~0.06mm,内外圆两次冲适当放宽。

d.冲片槽齿分布不均匀度,即最大与最小齿宽之差为3、4级。

e.槽中心线应通过圆心,不应有明显的歪斜。

f.冲片表面绝缘层应薄而均匀,且有足够的介电、耐油、防潮性能。

g.有缺边的冲片数量不得超过2%,缺边高度不得超过磁轭高度的

20%。

3.2.2.2定子铁心压装技术要求

a.铁心重量或叠压系数要符合图纸规定。

b.压力应均匀,紧密度要适宜。

c.几何尺寸应准确。

铁心总长度、槽形尺寸及径向通风槽的尺寸和位置等均应符合规定要求,铁心外径公差应保证外压装定子铁心同轴度的工艺要求。

d.形状要求。

铁心同轴度应在规定范围,压装后冲片不应出现波浪形。

铁心边缘,特别是齿部不应翘起。

e.铁心轴向中心线位置应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定、转子中心对称。

f.铁心片间绝缘不应被破坏。

3.2.3转子铸铝

3.2.3.1表面质量要求

a.端环、风叶及平衡柱不得有裂纹。

b.端环表面缩孔的大小及深度应小于端环高度的20%,最大不大于3mm,每端只允许出现一处。

c.风叶、尖角残缺应小于3mm。

3.2.3.2尺寸要求

a.转子铁心长度公差。

铁心长L<160mm,允许公差+2.0mm;铁心长L≥160mm,允许公差+2.5mm。

b.端环外圆及铁心外圆的偏摆。

铁心外径Φ<100mm,最大偏摆不大于1.0mm;铁心外径Φ<250mm,最大偏摆不大于2.0mm;铁心外径Φ250~400mm,最大偏摆不大于3.0mm;铁心外径Φ>400mm,最大偏摆不大于4.0mm。

c.端环端面对铁心端面偏摆:

同b。

d.转子槽斜度允许偏差为±1.0mm。

e.转子外圆表面斜槽线必须平直,转子错片从槽斜线上看,一般应小于0.5mm。

3.2.3.3内部质量要求

检查有无断条、裂纹、气孔、疏松和缩孔等缺陷。

(使用专用检查装置)。

3.2.4绕组制造

3.2.4.1线圈制造技术要求

a.绕线线径、匝数应准确,每个线圈接头不得超过一处,每相线圈不得超过两处,每台不得超过四处,接头必须在端部斜边处,包扎应符合规定。

b.尺寸适中符合要求,由绕线模保证。

c.线圈应排列整齐,不得交叉,不得损伤绝缘,多匝线圈匝间及对地绝缘应良好可靠。

3.2.4.2绕组嵌线、整形、接线技术要求

a.嵌线前应检查清理铁心,定子表面和槽内有凸出之处须修锉平整、吹净(不应在嵌线区)。

b.绕组节距(槽距)、线圈间连线、引出线相对位置必须正确。

c.绕组槽绝缘、层绝缘、相间绝缘应良好可靠。

绝缘材料质量、结构尺寸应符合规定。

d.槽楔表面应平整光滑,插入时不得损伤绕组绝缘,应有适当紧度,其端部不应有破裂现象,不得高出铁心内圆。

绕组、绝缘、槽楔露出定子铁心两端长度应对称。

e.绕组端部导线应排列整齐,无严重交叉现象。

端部绑扎、绝缘应符合要求。

f.嵌线、整形时不得用金属工具直接与绕组接触,不得过分用力,以免损伤绝缘。

g.引出线接头应焊牢,保证接触良好,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光洁,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

应严防铜末、焊渣等飞溅物损伤绕组绝缘及混入绕组。

h.引出线应排列整齐,长度相同且符合要求。

需标注出线标志的应标在相同的规定位置。

i.端部尺寸应符合图样或工装要求。

j.槽底绝缘不应有破裂现象,导线不应有绝缘损坏现象,槽口如果有破裂,必须用与槽绝缘相同材料垫好,但破裂总数不得超过3处,且不准破裂到铁心。

k.有绕组定子铁心不允许在地面滚动,其堆放及搬运过程中不得损伤线圈绝缘。

3.2.4.3绕组浸漆干燥技术要求

a.预烘、浸漆、干燥的工艺参数、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b.浸渍漆均匀透明,无杂质和块状物质、无变质。

漆的粘度应符合工艺要求。

c.烘干后绕组表面漆膜色泽应均匀一致,手触漆膜应不粘手并稍有弹性,表面无裂纹和皱痕,端部无变形且铜线无磕碰、露铜、引接线分离、槽楔无错位。

d.电动机绕组干燥程度,可以用测量绝缘电阻变化情况来判断。

已干燥好的电动机,一般应符合下式要求:

>1.3(中小型电动机)

>3(大型号电动机)

式中:

R60s和R15s表示兆欧表60s和15s时的读数;

R10min和R1min表示兆欧表10min和1min时的读数。

3.2.5电动机装配主要技术要求

3.2.5.1应保证电动机的装配精度。

3.2.5.2轴承压装应用工装压装,不得用金属工具直接敲击。

要求轴承运转灵活。

轴承两端应留有适当轴向移动余量,以保证不因电动机温升变化,而使轴承受到轴向压力。

3.2.5.3转子应运行平稳,振幅不超过规定标准,平衡块应固定牢靠。

3.2.5.4单相有离心开关的电机,离心开关型号规格应正确,触点应清洁,安装应牢固、平稳,位置应符合要求,接触应可靠。

单相有电容器的电机,电容器型号规格应正确,引出端需焊接的应焊牢并可靠绝缘。

3.2.5.5风叶型号规格应正确,安装位置应符合规定。

3.2.5.6绕组、铁心及机壳、端盖止口接触面应无碰擦损伤,绝缘应良好,无油污及铁屑等杂物进入机内。

3.2.5.7内部布线、出线标志及旋转方向、接地装置及标志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3.2.6电动机试验

3.2.6.1检查试验

每台装配完成的电动机均必须进行。

检查试验合格后,电动机才能出厂,又称出厂试验。

3.2.6.2型式试验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或小批试生产时。

b.当设计、工艺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

c.当检查试验结果和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比较,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

d.成批生产的电动机定期的抽试,每年抽试一次。

当需要抽试的数量过多时,抽试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但至少每两年抽试一次。

3.2.6.3检查试验(出厂试验)、型式试验的项目、具体要求应符合电动机相应标准的规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