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2491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docx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

《国际贸易:

理论与政策》习题

一、判断题:

判断以下各题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lunch,但却存在freetrade。

·6.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4.“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16.青春期是一个“immiserizinggrowth”的好例子。

17.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一定会降低其公民的生活水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23.如果瑞士旅行鞋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24.自由贸易总是一种比征收关税更好的政策。

25.从量关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保护价值量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保持同步。

26.关税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但对全球来说不会是最优的。

27.关税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要大于它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

28.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29.只要进口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相同。

30.如果一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少,它就会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配额。

31.对于进口国来说,自愿出口限制比进口配额效果更差。

32.自愿出口限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33.对症规则(specificityrule)认为,关税通常不是纠正一国经济中扭曲的最佳方法。

34.贸易保护的国防理论和国家荣誉理论基本上是次优的。

35.如果“learningbydoing”意味者今天更多的生产会使未来的成本降低,那么最好的政策就是实行保护性关税。

36.一些“幼稚产业”永远也不会成熟。

37.出口补贴比出口关税更为常见。

38.尽管WTO反对绝大多数的关税,但它仍旧允许进口国征收反倾销税。

39.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掠夺性倾销是经济战的武器。

40.如果一国针对享受补贴的外国出口者征收抵消关税,贸易量及价格将与没有补贴和关税时大致相同。

41.贸易歧视是不好的,因为对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会损失掉很大的全球市场利益。

42.关税同盟的建立肯定会增加福利。

43.进口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关税同盟的收益就越大。

44.关税同盟在发达国家比在欠发达国家更容易取得成功。

45.如果禁运国出口供给曲线缺乏弹性,被禁运国进口需求曲线具有弹性,实行出口禁运便会事与愿违。

46.对症规则要求取消那些为制止不是因为贸易而导致的污染所设置的关税。

47.如果一国对其生产会导致负外部性的商品征收出口关税,该国最终便会便为该商品的进口国。

48.最为激烈的环境问题争论发生于同等发达水平的国家之间。

49.赋予受害者对空气的产权将有助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而将该产权赋予污染者则不会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0.如果存在一个单一的“全球政府”,便不再需要用贸易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

51.绝大多数的贸易壁垒都保护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52.名义保护系数大于1表明政府对消费者利益提供了保护。

53.农业产业的收缩会增强该产业集团游说的有效性。

54.搭便车问题在小型集团中比在大型集团中更为严重。

55.消费品关税低于用于消费品生产的投入品的关税。

二、选择题

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

B.消费者通过支付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

C.以下状况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

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中一些人愿意以及能够为该商品所支付的价格。

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4.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5.如果出口供给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那么:

A.进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B.出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C.出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D.进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6.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A.BertilOhlin.

B.EliHeckscher.

C.JohnMaynardKeynes.

D.DavidRicardo.

7.H—O理论说明:

A.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B.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D.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

8.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X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X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那么:

A.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D.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9.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要素禀赋。

B.国民收入。

C.技术。

D.消费偏好。

10.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点:

A.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

B.在生产可能性之上或之内。

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D.位置不可判定。

11.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A.所有与衰退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B.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C.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退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D.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12.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

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

A.在两国都下降。

B.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

C.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

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

13.以下论断中,错误的是:

A.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中性要素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B.消费模式会影响所有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C.消费模式不会影响最为专业化的要素的收益或损失。

D.消费模式不会影响一国整体的福利收益或损失。

14.在下述哪一条件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将不能成立?

A.要素不会在各产业间流动。

B.要素在不同国家中具有不同的生产率。

C.各国均建立贸易壁垒以阻止自由贸易。

D.上述所有3项。

15.“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

”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

A.Heckscher—Ohlintheorem.

B.Stolper—Samuelsontheorem.

C.Rybczynskitheorem.

D.Factor-priceEqualizationtheorem.

16.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

A.进口替代。

B.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C.出口扩张。

D.以上三者都不对。

17.“Immiserizinggrowth”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

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

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

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

18.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9.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A.大米。

B.电视机。

C.原油。

D.矿物。

20.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A.富国与穷国之间。

B.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

C.发展中国家之间。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21.以下哪项陈述最为正确?

A.规模经济决定了各国的比较优势。

B.规模经济不能决定各国的比较优势,而是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低价格和产出与贸易的扩大。

C.外部经济可以比内部经济更好地解释比较优势,因为外部经济意味着其他竞争公司产出的扩大。

D.比较优势可以由内部经济得到最好地解释,因为后者导致了公司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22.规模经济更容易发生于:

A.小规模的纺织业。

B.飞机制造业。

C.制鞋业。

D.小企业。

23.在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中:

A.如果两国拥有同样的总体资本—劳动比率,他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

B.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

C.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

D.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

24.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别:

A.技术。

B.要素禀赋。

C.规模经济。

D.产品差异化。

25.对于一个小国(价格接受国)来说,最优关税为:

A.零。

B.禁止性关税。

C.毫无疑问的是正值。

D.随着国家需求弹性的增加而增加。

26.能给国家带来净福利收益的最优关税要求:

A.国家是“价格接受者”。

B.不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

C.贸易伙伴国不会受到关税的伤害。

D.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27.关税的设置:

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B.总会提高出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C.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进口国家的福利。

D.总会增加福利。

28.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A.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29.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30.以下哪一项是最为正确的?

A.进口配额往往产生垄断租金。

B.配额制比关税制更有效率。

C.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更适合于在经济情况中使用。

D.在竞争条件下,与关税制相比,进口配额可以使与进口品相竞争的生产者获取更大的利润。

31.各国政府更倾向于采用配额而不是关税,这是因为:

A.配额可以给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

B.关税的改变要受到国际贸易协定的严格限制。

C.配额制不阻碍国内市场竞争。

D.配额制更不利于腐败的政府官员进行寻租。

32.在自愿出口限制制度中,与关税制收入相对应的收入的获取者是:

A.进口国政府。

B.进口国消费者。

C.出口国。

D.与进口品相竞争的产业。

33.面对与进口品竞争的国内垄断者:

A.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对等的配额。

B.倾向于采用配额而不是对等的关税。

C.不在乎关税与对等配额的区别。

D.喜爱自由贸易。

34.以下哪项是分配进口许可证的有效方法?

A.竞争性拍卖。

B.对国内进口者的固定分配。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D.对外国出口者的固定分配。

35.征收旨在抵消国内扭曲不良影响的关税:

A.总是会减少净国民福利。

B.是一种最优的政策反应。

C.对于实现上述目标是无效的。

D.比无所作为要好。

36.在以下何种情况中,国防理论是正当的关税保护理论?

A.当关键商品为可耗竭的矿产资源时。

B.当关键商品可以廉价存储时。

C.当商品的存储和替代品的生产成本异常高昂时。

D.当担心会与邻国交战时。

37.在以下支持关税的论点中,哪种最适用于贫穷国家?

A.保护本国劳工,使之不受国外廉价劳动力的冲击。

B.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C.增加国内就业。

D.国内税收系统不健全。

38.在以下哪种情况中,经济分析(采用1美元1票的标准)证明关税将优于其他政策措施?

A.发展中政府。

B.幼稚产业。

C.衰落中产业。

D.国家荣誉不高。

39.与关税相比,对进口替代品的生产者的补贴:

A.与外国出口者无关。

B.可避免消费者剩余损失。

C.会导致更大的净福利损失。

因为消费者必须为其进行支付,而且补贴不能相关税那样带来收益。

D.当实施补贴国拥有一些垄断力量时,这种补贴要优于关税。

40.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是:

A.对任何公司来说,倾销都是一种亏本的冒险活动。

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

B.公司进行倾销的唯一目的就是将竞争者逐出市场,之后再抬高价格。

C.只有当公司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实行价格歧视时,才能进行倾销。

否则的话,被倾销者可以将被倾销的商品转销他国以获取利润。

D.倾销永远是赢利的买卖。

否则没有人会进行倾销。

41.1970年,发生了一起针对日本索尼公司的重大倾销诉讼案件。

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

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行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行,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

本例最好被描述为:

A.美国政府对日本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保护。

B.持续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零星倾销。

42.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贵国应如何做,以便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

A.享受廉价进口品。

B.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行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C.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

D.通过实施进口配额而进行保护。

43.进行赢利的持续性倾销的条件是:

A.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B.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性的。

C.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具有弹性的。

D.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44.政府经常采用促进出口政策的产品是:

A.钢铁。

B.汽车。

C.以上两项。

D.以上各项都不是。

45.名义保护系数(NPC):

A.等于有效保护率。

B.等于名义保护率。

C.是指作为整体的经济所受保护的程度。

D.所度量的是某产业所受到的所有贸易壁垒的的总保护程度,以及对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国内生产者的所有补贴。

46.以下哪种论断是错误的?

A.从早期发展阶段的对农业征税,转变为在更发达经济中的对农业进行保护,可以很容易地为多数派取胜的法则所解释。

B.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会偏向于提高农产品价格,而不是使其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C.通过对工业提供保护,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出口农产品进行了隐含的征税。

D.对受进口品竞争的农业提供保护,可以部分地被食品自给自足这一流行的政治目标所解释。

47.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倾向是:

A.不鼓励贸易和国内生产。

B.不鼓励贸易而支持国内生产。

C.增加贸易而不鼓励国内生产。

D.增加贸易和国内生产。

48.对广泛使用贸易壁垒的最为可能的解释是:

A.国内生产者的无知。

B.国内消费者的无知。

C.出口者的无知。

D.贸易官员所使用的福利度量标准不是经济理论分析中所使用的“1美元1票”的标准。

49.在过去40年中,大多数贸易禁运都是由美国进行的,这主要是由于:

A.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

B.对于相当多的产品,美国都具有高需求和供给弹性,因此,它会对贸易产生影响。

C.其他国家不能离开与美国的贸易。

D.禁运通常会取得成功。

三、简答题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

它们的国家财富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

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

斯密倡导的国际贸易政策与重商主义者倡导的贸易政策有何不同?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

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利益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在每种商品生产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品?

·4.比较优势原理的例外是什么?

普遍性如何?

·5.一国的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关系如何?

在固定机会成本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何特征?

商品的机会成本与商品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如何?

从图上看有何特征?

·6.在两个坐标系中,画两条相同的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再作两条分别与其相切的不同的消费无差异曲线。

指出各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指出生产分工的过程及互利贸易的过程。

·7.何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何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的含义是什么?

·8.如果在生产两种商品的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一种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另一种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9.要素禀赋的差异会使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产生不同。

还有什么其它因素会导致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不同的形状?

在H—0贸易模型中,赫克歇尔—俄林作了哪些假设来防止(a)中的情形发生?

在无贸易的条件下,还有什么其它可能的原因会导致两国相对商品价格产生差异?

·10.画两个坐标系分别表示A国和B国,横轴代表劳动,纵轴代表资本。

用通过原点的直线表示贸易前两国生产Y时的资本/劳动比率高于生产X时的这一比率,以及B国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均高于A国生产相应商品时的这一比率。

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当B国的利率/工资比率上升时,表示B国每一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直线斜率如何变化?

在国际贸易条件下,当A国的利率/工资比率下降时,表示A国资本/劳动比率的直线斜率如何变化?

根据(b)和(c)的结果说明,与贸易前的情况相比,国际贸易是扩大还是缩小了两国生产每一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差异?

·11.在两种产品的贸易模型中,用一般均衡的方法说明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增加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

·12.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利益理论有何内在联系?

·13.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相反得结果,是否推翻了要素禀赋理论?

·1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有无现实意义?

为什么中国与美国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贸易往来,两国的工资差别仍然很大?

·15.何为规模经济?

它如何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16.有哪些因素可以构成国际贸易的基础?

·17.各种类型的增长对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何影响?

什么是平衡增长?

·18.何种类型的经济增长最可能导致国家福利的下降?

什么是贫困化增长?

何种类型的经济增长最可能导致国家福利的改善?

·19.下面哪一个贸易前的成本比率对于进行有利可图的贸易是至关重要的:

1美国小麦投入(如劳动)成本与外国小麦投入成本的比率;

2美国小麦与美国布的投入成本比率;

3美国用布的码数表示的小麦成本与其他国家用布的码数表示的小麦成本比率?

·20.在H—O贸易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

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

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形和数字说明)

·21.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所有的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产量是240吨,B国是100吨;要是两国都生产大米的话,A国能生产1200吨,B国则能生产800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22.设中国与美国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如下表所示的四种情况:

单位成本

假设一

假设二

假设三

假设四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中国

美国

小麦(小时/公斤)

8

2

4

1

8

2

4

2

布(小时/米)

2

4

3

2

4

4

2

1

美国与中国在哪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利益?

美国与中国在哪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

美国与中国将会如何分工?

分工后两种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换比率一定在什么范围?

·23.假设美国有20个劳动力,中国有100个劳动力,日本有10个劳动力。

美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6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4个劳动力;中国生产每吨大米需要10个劳动力,而生产每吨小麦需要8个劳动力;日本生产每吨大米需要8个劳动力,生产每吨小麦也需要8个劳动力。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美国、中国、日本)应该进口什么?

出口什么?

·24.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大米

小麦

国家投入产出

美国

中国

日本

泰国

劳动投入

10

40

10

10

总产量

120

200

50

100

劳动投入

10

100

10

总产量

500

400

20

10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如果日本和美国进行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口什么?

进口什么(用图说明)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

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

·25.假设中国有100个单位的资本,100个单位的劳动,墨西哥有50个单位的资本,40个单位的劳动。

又假设两国只生产两种产品:

钢铁、粮食。

生产1吨钢铁要用个8个资本,2个劳动,而生产1吨粮食需用2个资本,1个劳动。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