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2829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docx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

苏轼《赤壁赋》全诗翻译赏析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在赤壁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

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就这样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

歌词说:

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

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

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动容,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为什么会这样?

客人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

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屡次得到,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

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

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

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

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

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

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亮了。

  

【赏析一】

  先论一下苏轼。

苏大胡子纵情豪迈、风流文章,这个大家都熟知了。

我的印象中,除了下棋,他在琴、书、画、诗、酒、茶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而且精通《易》。

所以他的文章,奇巧方面,略有欠缺,眼界之高,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来说说这篇《前赤壁赋》。

文章的结构没什么新意,很传统的扬抑扬的格式,由景而入情,逐级升华,最后达到哲理的高度,这也是唐宋时期常用的行文方式。

  文章高明的地方还是在于境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极为清幽的环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荡舟于赤壁之下,看见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换了是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慨?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好个苏子!

飘飘然乘风而起,顿时把什么曹操啦、周郎啦,统统地不放在眼里了。

数百年前的那场厮杀,于苏子眼中、于这江明月、于这崖清风,实在并没有改变改变什么,仙去了吧,就在这样的秋夜。

  且慢,还有美酒不曾痛饮,还有美人不曾承恩,还有知己不曾畅谈,那么缓一缓吧。

今朝有酒今朝醉,乘着酒兴,唱一曲古风盎然: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功名算什么?

利禄算什么?

世上有佳人,当在绝北方。

蒹葭又黄了么?

白露又降了么?

驾着扁舟去寻求吧,纵然知道城将倾、国将除,城与国,又那里比得上美人一笑呢?

  朋友的意境,那就要差得多了。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一代英豪也湮没在这明月清风里了,何况你我二人?

千百之后,又有谁会想得到,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只小船,你我两个在这里做渔樵问答?

天地靡远,人生其间仿佛沧海一粟;岁月靡久,百年也不过蜉蝣一度,而今的我们,面对的却是同古人一样的悲哀啊。

  不是那样的。

苏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天地与你我,千年与一瞬,相同而又不同,不过是藏在有无之间的一个变数。

况且万物各有其主,也许我们本来就不是功名利禄的正主,所以有也没什么好珍惜的,没有也没什么好企羡的。

而畅快的心境,那是完全取决于你我自身的,既然是这样,我们还是快活起来吧!

  就象先头说的,苏轼精通《易》,而在这篇文章中,与奔放的文字相辉映的,正是蕴涵其中的义理。

前面的写境是画龙,体现的是不凡的风骨;后面的论理是点睛,凸示出超群的智慧,风骨与智慧结合,苏子就这样进入到神仙一般的境界。

  

【赏析二】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

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主客问答的辞赋结构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自荀子《赋篇》创其名后,历史上先后有鸿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赋、格律严谨的律赋。

至唐,科举考试中仍要按声律平仄写赋。

杜牧的《阿房宫赋》可称滥觞,宋欧阳修《秋声赋》已趋成熟。

苏轼才华横溢,他摆脱了堆砌典故、拘守声律的束缚,在句法自由、结构自由、韵律自由中,既保持赋的形体,又含诗味的浓郁,且与散文亦迥乎有别。

因此,《前赤壁赋》行走自由、似诗如画,可以说是散赋中杰出的代表作。

  历来游记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大多用记游写景抒情为常法。

苏轼游记赤壁,推陈出新。

首先,他记叙之体是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

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

其次,辞赋行文多用排比、对偶,即所谓韵文,此亦是赋的主要特点。

但《前赤壁赋》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

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

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

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

《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

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

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

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

《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

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

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诉缕妇,第四段的鹿属、粟穷终风,以及末段的主取与色竭适等。

总之,《前赤壁赋》以文为赋,藏韵于不觉;借客设问,叹人生之如寄。

用辞赋之语言形式,却又弃寻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尔乃是以等等也抛而不用。

这是大家的苏轼兼取散文和辞赋的优点、手法作赋,是苏轼此赋出新处,亦是绝妙处。

  诗化的景情融合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的景美。

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

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

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

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

但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

答曰:

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首段风和月开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

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

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

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

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接着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

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

最后,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

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

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

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达观的人生境界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

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

《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

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不过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

我们认为此论有误。

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该说亦不算多。

《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

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

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

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

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

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

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可以理解了。

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

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赏析三】

  说到文章本身,首先应注意到它体裁方面的特点。

它是赋,不是纯粹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

它是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

这在当时是一种新文体,是古典散文从骈文的桎梏中冲杀出来取得胜利后的一个新成果。

可是这种新体的赋很难写,自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以后,便不大有人染指了。

既然它是赋,就应具有赋的特点。

《文心雕龙?

诠赋》:

赋者,铺也。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苏轼写这两篇赋,没有按照汉魏六朝时代的作家写赋时那样大量堆砌辞藻,但比起他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

至于体物写志,则《赤壁赋》以写志为主,体物的部分着墨不多,却也精警凝炼,形象鲜明。

作者在赋中所铺张的内容,主要不是景物和事件,而是抽象的道理。

但作者所讲的抽象道理是通过形象、比喻、想象、联想以及凭吊古人和耽赏风月等方式来完成的,并不显得空泛或枯燥。

这是在古人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结果。

试以欧阳修《秋声赋》与之相比,欧赋的说理内容就未免过于抽象了,因此不及此赋更为扣人心弦。

此外,汉魏的赋一般在开头结尾都有短幅叙事,中间有主客问答,此文亦具备。

可见作者并没有脱离传统赋体的规格,从体制上讲,它仍符合作赋的要求。

我们说,文学作品要继承传统。

却不一定求其必遵循老路。

苏轼正是本着这种创新精神来写《赤壁赋》的。

  其次,从贯穿全篇的思想内容看,《赤壁赋》所反映的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同《念奴娇》的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思相近;

  二是抓住时机耽赏大自然的江山风月,亦即《念奴娇》结尾的一樽还酹江月。

而主导思想乃偏重于后者。

  但这两层意思都是从篇中所歌唱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两句诗生出来的,这就不难看出苏轼的立足点和采取这种生活态度的原因。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赤壁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进步思想,不过主张及时行乐而已。

这话当然不错。

但在这篇赋中及时行乐的思想并未从文章中正面反映出来,读者所感受到的乃是作者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该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里,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而文章的成功处乃在于它有一种魅力,即大自然之美足以使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为之陶醉。

这种沉浸于当前的适意的境界中的满足,正是苏轼一贯的生活态度。

特别是处于逆境之下。

这种生活态度总比畏首畏尾、忧心忡仲或无所作为、意志消沉显得乐观旷达,显得有生机和情趣。

因此,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和在常人已无法忍受的处境中,这种生活态度应该说尚有其可取的一面。

而作者在《念奴娇》的收尾处,虽然说了一樽还酹江月的话,却没有摆脱掉人生如梦的空幻与悲哀。

比起这篇赋来,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因此看来,《赤壁赋》在艺术方面的成就乃是主要的。

作者在篇中驰骋着意气纵横的想象力,仿佛所向无空阔的天马;同时却又体现出作者细密的文心,谨严的法度。

无论遣辞造句,都不是无根据无来历的脱离传统艺术渊源的任意胡为。

作者戛戛独造的创新之处无一不建筑在深厚而坚实的功力的基础之上。

  清代方苞评此文说:

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

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

可为定评。

盖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仿佛没有费什么气力,实际上却是思路缜密,一丝不苟:

这正是苏轼文章的不可及处。

  

【赏析四】

  第一段从开头壬戌之秋到羽化而登仙。

这是赋的正文以前一段简短的叙事,这里面又分三小节。

  第一小节共四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

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第二小节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写事,亦即把客观的景物和主观的言行错综着、交替着来写。

我在前面曾说,本篇以写志为主,不强调对景物的描述;因此本篇的景语只有四句,即此处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下一小节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而已。

但这四句极凝炼简括,清风二句写风与江。

白露二句写月与江。

总之,景物描写只为点出江和月来,作为后文写志时举例用的。

而当前,作者已写出月下江景,不必更多费笔墨了。

  诵明月之诗两句与下文月明星稀两句同一机杼,盖文人游山玩水,很容易从客观景物联想到昔日所读的作品,然后再由前人的作品生发出自己的感想来。

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陈风?

月出》作引子,诵明月之诗两句是互文见义,但有时这种互文见义的句子不能前后互换。

因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诗里面的,内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摆在大者之前。

而先诵后歌,亦合于诗人吟咏时实际情况。

人们对景生情,总是感情愈来愈激动,歌比诵要更牵动感情,故诵在先而歌在后。

于此可见作者文心细密之处。

  第三小节仍是先景后事,由事生情。

造语自然生动,然多有所本。

用徘徊写月光移动,古诗屡见,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

白露横江句亦从《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化出,水光接天句化用赵嘏《江楼感旧》月光如水水如天,一苇用《诗经?

河广》一苇杭之万顷用谢惠连《雪赋》及范仲淹《岳阳楼记》,冯虚御风用《庄子?

逍遥游》,遗世独立用李延年歌,羽化用《晋书》,登仙用《远游》。

其自然生动之妙,在于句偶而文字并不对仗,得古赋之神。

  这一小节每句都依次第先后而写成,不容移置。

少焉以下写月出,由出而徘徊。

白露二句是月出后所见,由水上而天空,由近而远。

纵一苇句是写主观的游者,凌万顷句是写客观的江面。

浩浩乎句写泛舟江上的现象,飘飘乎句则写舟中人的心情感受。

笔势流畅,宛如信手拈来,词语皆有出典,却不着堆砌痕迹。

  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是第二段。

这里面自然分作两层,歌词是一层,萧声是又一层。

作者描绘箫声属于体物,但体物却是为了写志。

苏轼在这篇赋中以哀乐对举,借主客问答以写志抒情,其实是作者本人矛盾心情的两个方面。

最后,乐战胜了哀,主客同达于共适之境界。

而哀的流露全借助于箫声。

故作者在这里用全力刻画它。

  我个人认为,这一篇立意的主句全在此歌的后二句,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比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

忠君诚然是局限,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

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

这里面含有积极因素。

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适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

一个人既出仕做官,思用于世,遇到小人谗谤,自然有哀的一面。

但如果从此消极颓唐,不思振作,那就谈不到完成忠君的目的。

于是当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便力求胸襟豁达,顺乎自然,以适应逆境;同时并不放弃忠君用世的一贯精神,即使在身遭贬谪之际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正是苏轼的主要的、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的歌词中并没有哀的成分,甚至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无心流露出来的,所谓渺渺兮予怀,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

吹箫的客是理解歌词内容的,所以把这一方面的感情加强,用箫声倾诉出唱歌人内心的哀怨。

这样一来,矛盾就公开亮出来了,于是引起下文,借主客对话把复杂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却又泾渭分明。

文章构思之巧妙,竟到了使人不易觉察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苏轼才华洋溢的体现。

  写箫声也是一段精彩文字。

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

呜呜写初吹,字面用《史记?

李斯列传》;怨慕泣诉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国史补》里吹笛事;孤舟嫠妇暗用白居易《琵琶行》。

如怨如慕二句,写箫声吹人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

余音二句写箫声结束。

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人化。

  第三段是伤时忧国的正面文字,却从怀古方面落笔,乃见笔力。

怀古又先从诵古人诗句写起,月明星稀两句正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似有意,若无意。

从心中的诗句推展开去,然后写到目中所见之地形,然后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

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铺,乃作赋之正规写法。

这样就从勾勒背景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

方其以下,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不这样写,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

难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见功力。

上一句所谓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

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实为千锤百炼而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确是千古定评。

这是本段的上一节,其实也正是《念奴娇》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却用了另一种手法,便使人应接不暇了。

从况吾与子以下至托遗响于悲风,是第三段的下一节,虽为客语,实反映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意思是说,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在当时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那么在今天这种逆境之中,还有什么必要去建功立业!

这一节只是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的反映,而作者却渲染成如此一段文章,既有古文家所谓的辞采,又不落前人的窠臼,通过形象描写,还使人不致于产生消沉之感,正是文字有魅力处。

挟飞仙二句想象奇绝,却跌入知不可乎骤得一层意思中来,于文义为倒装,于文势为逆挽,变化无方,起落随意;以形象、比喻相对比,用意十分醒豁,但又毫无说教者习气,也没有抽象的空论,而悲从中来,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极点了。

所以结语托遗响于悲风一句写出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

文字写到这里,真疑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不想下一段柳暗花明,用带有理趣的逻辑思维来反驳这一消极出世思想,把在人意料之中的一点意思写得出人意料之外,这真神奇了。

  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平列的。

若从其结构看,又与前文不同。

这一段本来只有一层意思,却化作两层来写。

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和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乃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作者在这一段里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

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逝者句用《论语》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虚二句用《庄子?

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

所以用盖将自其变者两句轻轻一驳,便不再照应,却把重点放在后面两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再反问一句:

而又何羡乎!

不说而又何哀,反说而又何羡,针对上文羡长江之无穷而言,文笔总在不断变化。

盖有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