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012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中国文学

专业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代码

050105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6年7月2日

修订日期:

2007年4月25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诗词学

研究内容:

中国诗学、中国词学,诗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特色:

杜诗与杜诗学、诗词文体学、宋词与词学、词学文献学。

意义:

系统研究中国诗词的理论及其实践,探寻诗词及诗词学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推进中国文学及艺术思想的研究和发展。

刘明华

(博导)

钟振振

(博导)

2

先秦至隋文学

研究内容:

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特色:

先秦散文、《战国策》与纵横家、《史记》与史传文学、六朝小说研究。

意义:

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发生与建立时期的状貌,深入研究中国文学传统、艺术精神及其重要价值。

韩云波

张桂萍

3

唐宋文学

研究内容:

唐代文学、五代文学、宋代文学。

特色:

杜甫研究、唐诗研究、贺铸研究、宋词研究、词学文献研究、唐宋小说研究。

意义:

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全面繁荣时期的文学观及其创作,深入研究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精粹的唐诗宋词,推进中国文学及文学精神的发展。

刘明华

黄大宏

4

元明清文学

研究内容:

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

特色:

明代文人集团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研究、公安派研究、复社研究、遗民文学研究、明清文学思想研究、明清小说理论研究、纳兰词与清词研究。

意义:

考察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思想的新变期、再度繁荣期的历史,研究古代戏曲与小说兴盛发达及其社会思想文化因素,深化对中国文学由古代迈向近代进而步入现代之演进历程的认识。

何宗美

胥洪泉

5

古代文学文献学

研究内容:

古代诗词与诗词学文献、古代散文与散文学文献、古代小说与小说理论文献、古代戏曲与戏曲理论文献、综合文献。

特色:

古代文学文献学概论、唐宋小说文献、宋词文献、明清诗文文献。

意义:

加强古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工作,促进古代文学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胥洪泉

韩云波

赵章超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一)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运用学科知识和理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广阔,专业素养良好。

(二)在本研究方向确立一定的独立研究领域,取得初步的独立研究成果,高质量地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三)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训练过硬的学术作风,掌握科学的学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学术精神。

(四)能出色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胜任与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各项工作。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备符合专业要求的较好的读、写、译能力以及基本的外语交流(听、说)能力。

(六)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完美人格。

 

学制:

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30-35学分(各学科可自定)

其中必修25学分,选修8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1

80-140

5

研究生院

考试

110000000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72

3

研究生院

考试

平台课

110501051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3

≦60

3

刘明华

考试

1105010512

中国文学批评史

4

≦60

3

何宗美

考试

专业课

1105010521

先秦散文

1

≦60

3

熊宪光

考试

1105010522

诸子与中国文化

1

≦60

3

韩云波

考试

1105010523

中国戏曲史

2

≦60

3

胥洪泉

考试

1105010524

中国小说史

2

≦60

3

黄大宏

考试

1105010525

古代文学文献学

3

≦60

3

赵章超

考试

文献方向

1105010551

唐宋诗词精读

1

≦40

2

钟振振

考查

1105010552

唐代小说文献

1

≦40

2

黄大宏

考查

1105010553

词学概论

1

≦40

2

胥洪泉

考查

1105010554

先唐韵文

2

≦40

2

韩云波

考查

1105010555

明清小说与小说理论

2

≦40

2

何宗美

考查

1105010556

史传要籍解读

3

≦40

2

张桂萍

考查

1105010557

小说叙事学

3

≦40

2

黄大宏

考查

1105010558

元明清戏曲文献与戏曲理论

3

≦40

2

何宗美

考查

1105010559

清词研究

3

≦40

2

胥洪泉

考查

1105010560

唐宋要籍与唐宋文化

≦40

2

刘明华

考查

1105010561

诗词格律与创作

4

≦40

2

钟振振

考查

1105010562

明清诗文与文学思潮

4

≦40

2

何宗美

考查

1105010563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

4

≦40

2

赵章超

考查

110000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40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5010564

专家专书研究

≦40

2

刘明华熊宪光韩云波张桂萍

考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

2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

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古代汉语

1

60

不计学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1

60

不计学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

2

60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3种流向:

a)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

具体要求

b)进入硕士论文阶段:

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c)中止学业:

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1)论文研究资料搜集与考察调研:

第四学期,导师指导下进行;

(2)初稿撰写和发表阶段性成果:

第五学期,导师指导下进行;

(3)完成终稿和发表代表性成果,论文预答辩,论文进一步完善:

第六学期,导师及论文指导小组组织进行。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具有了解、掌握并检索本专业基本文献资料的目录学、文献学知识。

(2)具有阅读并正确理解本专业基本文献资料的语言学、历史学、文学史知识。

(3)具有整理并综合分析文学史现象的基本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理论知识。

(4)掌握符合本专业规范与传统的研究方法。

(5)具有对本专业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基本情况的了解与认识。

(6)具有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掌握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规范,具有较高的书面文字撰写能力。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至少在本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鼓励高师硕士发表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内容要求:

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

中国文学思想通史

中国文学史长编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丛书

中国叙事学

宋元戏曲考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中国散文史

中国诗史

四书、五经

《老子》、《庄子》

史记

全唐诗

全宋词

中国社会科学

文学评论

文学遗产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王瑶主编

陈平原主编

黄霖主编

张燕瑾主编

傅璇琮主编

罗宗强主编

郭预衡主编

胡经之主编

纪昀等撰

鲁迅

安平秋等主编

杨义

王国维

崔令钦等撰

郭预衡

陆侃如、冯沅君

 

司马迁

彭定求编

唐圭璋编

中国社科院

社科院文学所

同上

中国人民大学

其它说明: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学院(所)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