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307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docx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

班主任工作随笔(写得很好)

  我和李宣哲的故事  小学部三年级组江红梅 李宣哲简介  李宣哲,今年9岁,男孩,现读三年级。

长着一张白净的脸,眼睛大而亮,眼神中总是透着一股幼稚单纯的目光。

说起话来不紧不慢,就像是领导作报告,中间还偶尔夹着个“啊,唔”等表示停顿的词语。

他说话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爱搔脑门。

每当遇到不好回答的话,就绕着弯地和你兜圈,或者支支吾吾地顾左而言他。

要么抛给你一个难以捉摸的微笑,以此来分散你的注意力。

就像乌贼,放出一股黑雾,趁机逃命。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真的常常“中计”。

  别看李宣哲人小,但心却灵着呢。

他的脑子很好使,常常是不怎么听课也能学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东西。

因此,上课时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搞些“发明创作”。

比如回头看上背后女同学几眼,说上几句玩皮话;拿出一个橡皮,抛到邻桌,再找借口要回来。

实在难受时,干脆把二郎腿叉开,趴在桌上一个劲地画着他心中的画,搞起了“副业”。

听说,一年级的时候,他还经常使“绝招”呢,比如上课时在地上打个滚,突然尖叫几声,或把教室当自由市场,到处闲逛。

因为这个,他在全体任课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可深了,简直是“难以磨灭”。

行为的怪异,举止的异常,同学们都说他得了“多动症”。

家长也觉得纳闷,上医院一检查,结果还真是那样。

  更烦人的是这个“小李”同志做事拖沓,动作迟缓得惊人。

每次排队,最后一个要等的人就是他。

这不,他还一点不慌,不急不躁,迈着方步一步一脚印。

每次交作业,最后一名当然也是他,这时,只要你说一声:

“李宣哲,快点,好不好!

”他总是微笑着回答:

“Yes,Sir,madom.”,接着站起来给你毕恭毕敬行一队礼。

只要他心情高兴,其实写得也挺快。

后来,我琢磨出来了,这家伙味口较特别,吃软不吃硬。

没办法,还只能顺着来。

不过,每到星期五,作业没作完,他还真有点急,急什么呢?

生怕不让回家,那可是麻大烦啦,父母不骂死他才怪呢。

要知他父亲可是个警察呀,听说打起他来连眼都可以不眨不眨,就像对囚犯。

这点李宣哲清楚得很咧。

有一次,生活老师罚他写一张说明书,陈述自己的“罪行”。

由于时间紧,周五下午还不见上交。

潘老师让他停课反省,他一边写一边解释:

“老师,我很忙啊,你不知道,昨天下午江老师又找我写作业,我哪有时间啦?

唉,这可怎么办?

”你们看,火烧眉毛他才知痛。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那“脏样”。

说起卫生,他可是出了名的。

要说谁的抽屉最适合养臭虫,非他莫属呀,那儿营养好着呢,要啥有啥。

如“面包屑、饮料瓶、蛋糕、口腔糖……”要说谁的“地盘”杂物最多,他是头一名。

走近他的“领地”你总可以看到大块的纸巾,要么是从刨笔机中摔出的“毛屑”。

论谁的穿着最不体面,那也一定是他,“无领无袖”“斑痕累累”,恐怕一袋“汰渍”洗衣粉也难除尽那些污渍。

教室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他的“文房四宝”,他也不在乎。

今天丢,明天买。

实在丢没了,他就随手拿别人的,反正顺手牵羊不叫偷。

他可从不把这种行为与“偷”联系在一起。

别看他老爸是警察,我看拿他也没折。

  本来个人卫生差点也没什么,年纪小,不懂事,总是可以让人原谅的。

孰知这家伙偏不老实,经常“扯面条”吓唬女孩子。

全班女孩子没一个喜欢他的,看到他就退避三尺。

他呢倒好,想抱谁就抱谁,有时还亲人家两口。

这下,他更成了全班的“癞瘟”,走哪臭哪。

  自从接管这个班,李宣哲同学自然就成了我的重点“治疗”对象。

他的病情可真够复杂的,是“综合症”。

一天半月恐怕难见效。

我呢虽然医术不高,但却有耐心,我相信,治“心病”得用“心”。

下面就是宣哲同学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一些小故事:

  九月十一日钥匙不见了  快上晚自习了,袁若水哭着跑来说:

“老师,我的钥匙不见了。

”“是吗,在哪不见的?

”“我在饭堂吃饭,钥匙放在身边,起身拿了几颗荔枝,回来钥匙就不见了。

”哪有这样的怪事?

为了弄明当时的情况,我把几个在场的孩子都找来了,他们都说看见袁若水带了钥匙。

难道袁若水没带钥匙到饭堂?

不对,据袁若水妈妈说,她亲自把钥匙交给了袁若水,这不会有错。

那么,是谁拿了袁若水的钥匙呢?

拿这钥匙有什么用呢?

袁若水妈妈说,钥匙上面挂了一个小鼓,是她班一个学生去新加坡回来送给她的一份小礼物。

这下可真难住了我。

要是福尔摩斯在世那该多好啊!

袁若水又补充说:

“吃饭时,李宣哲来过我那里,坐了一下就走了。

”李宣哲,莫非真是他!

思前想后,我的思维在李宣哲身上定了格。

对,得找这家伙问问。

据说他曾有过不检点的行为。

可这家伙又嘴硬,就怕他不认帐。

对了,我干脆来个“将计就计”。

审问开始了:

  “李宣哲,你今天吃饭时坐在袁若水旁边,对吗?

”  “是的。

”  “你看到了一串漂亮的钥匙,钥匙上还挂着个小鼓,你很喜欢那个小鼓,所以你就趁袁若水吃饭时,把它抓在手里了。

然后你把它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你的行为都被我们班的一个同学看到了。

李宣哲,好好想想,你把钥匙放到哪儿了?

”我的语气毫不含糊,好像这一切是我亲眼目睹似的。

  “是的,我确实看到一面小鼓,我以为是邓晓君的钥匙,所以就把它拿上来了。

”这家伙居然也毫不隐瞒。

“快,快想想,那钥匙放在哪儿?

”我的心都快蹦出来了,没想到我的假设竞然生效了。

这家伙以为我知道了一切,干脆全招了。

结果,钥匙就在他的床底下找到了。

我对他的行为感到很疑惑,他要这钥匙干什么?

在我的盘问下,李宣哲说他真的认为钥匙是邓晓君的,他想到邓晓君生病了,所以替她把钥匙拿上来。

本来是一片好心,没什么恶意。

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很为难。

这时,我想起班上曾发生过的失窃案。

有的同学放在柜子里的水果会不翼而飞,带来的饮料会突然失踪……难道这些都与李宣哲有关?

看着李宣哲镇定的神情,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李宣哲,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拿,这样,失主会很着急的。

再说,你这样乱拿别人东西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

以前,你曾拿过别人的水果,饮料,甚至还拿别人的电话卡打过电话,这些老师都知道,你说对吗?

”  “是的,我只拿过别人的饮料,水果,没拿过电话卡。

”天啦,他又招了,这样的结局可不是我想看到的。

  “你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呢?

”  “因为我的东西有时也不见了,所以我就拿别人的东西。

”原来他这是在报复。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李宣哲讲了雷锋为人民服务不图报酬的故事,讲了列宁诚实的故事。

他表示自己从今以后不再做这样不光彩的事,争取为同学多做好事,将功补过。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30元钱,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老师。

现在,李宣哲还一直爱读雷锋的故事呢,看来名人的事迹是最具有感染力的!

  启示:

孩子的行为总是受其思想支配的。

要想根治不良行为,必先找准病因。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从正面加以引导。

  九月二十一日“李宣哲要上台表演节目啦!

”  国庆节到了,学校举行“百歌颂中华”歌咏比赛。

虽说是歌咏比赛,但各班主任老师却独出心裁,居然在合唱揉合什么舞蹈。

说什么歌伴舞,舞伴歌,有唱有跳,热闹。

我想也是的,小孩子嘛,也难唱出什么水准,不如让他们来个表演唱吧。

主意拿定了,歌名选定了——外国民歌《小红帽》。

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这由谁去表演呢?

我可真犯愁。

“同学们,这个故事需要四个角色。

一个是外婆,一个是大灰狼,两名同学扮演小红帽。

你们谁愿意报名?

”话音刚落,同学们的小手“唰”地都举起来了。

一看,李宣哲举得最高。

口里还在叫着:

“老师,我演大灰狼。

”我心一动,说不定这家伙还真是块演戏的料呢。

“李宣哲,你来试试。

”话刚说完,李宣哲一个箭步跑上讲台,装模作样地演起了大灰狼——张着大大的嘴,眼露凶光,舞动着两只前爪扑了过来。

别说,演技还真不错。

“好,大灰狼就归你了。

”  事后,我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武断了,同学们也提醒我:

“江老师,李宣哲到台上要是不听指挥怎么办?

那我们班不是得不到第一名吗?

换另外一个同学吧”。

李宣哲的父母听说我居然让他的儿子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也连忙打电话,提醒我是不是要重新考虑一下。

说别的都没什么,就怕他关键时刻发“癫”,也就是乱来,不听指挥,怕到时候影响班级的荣誉。

思前想后,我还是坚持自己第一感觉。

  排练期间,李宣哲还真的够意思。

不但能合上节奏,还能和其他演员相互配合,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可怕,行为乖巧了许多,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正式比赛开始了,我是千叮咛万嘱咐。

没想到,这家伙还真争气,动作居然没出一点错,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

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班还得了第一名。

瞧把李宣哲乐得……看到儿子精彩的表演,李宣哲的父母高兴得脸上笑开了花。

成功的表演初步改变了李宣哲同学在全班的坏印象,同学们终于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

  启示:

信任是最好的良药,他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甚至改写一个人的命运。

老师的信任,父母的关注,同学的支持使他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十月二十七日“李宣哲,加油!

”  运动会报名工作开始了。

短跑选手基本已定,长跑可真找不到人,孩子们都说自己的体力不行,缺乏耐力。

这可怎么办?

我到处了解情况,真希望能发现几根好苗苗。

“老师,李宣哲其实跑得挺快的。

”“是吗?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这家伙不但能跳,还能跑。

“第三节课,我们到操场试试,李宣哲,你也去。

”我想亲眼看看李宣哲的本领,据潘老师说,这家伙长着一对灰毛腿。

  第三节课到了,候选队员全站在跑道上,李宣哲也在其中。

预赛开始了,只见小李同志撒开双腿一个劲地往前冲,跑了个第二。

“好,李宣哲,你就报名参加400米长跑,好吗。

”李宣哲也好像今天才发现自己的跑步才能,看到同学们投来敬佩的目光,激动得脸放红光。

“平时有空,就到操场的练练,正式比赛时,不要偷懒,不要怕累,你一定行。

老师给你加油。

给我拿个奖来。

”我用鼓励的口气拍着他的肩膀,下命令似的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运动会上,李宣哲同学居然不负重望,硬是捧回了个第三名。

  启示:

美好的东西需要人去发现。

发现是教育的前提。

记得一位美学家曾说过: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想,用在教育上,是否可以理解为:

“孩子的身上不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接触,才能看到心灵的真实。

  十一月五日《可爱的风》发表啦!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我想了个招——班级刊物发表。

凡写得好的作品都打印出来,印发给家长。

这样一来,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感觉自己就像个作家。

几星期下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都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有一次我突然接到李宣哲的父亲打来的电话,反映孩子对写作缺乏兴趣,每周的日记写得很被动。

纵使写完,也不愿再修改。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写作水平那么高,他真羡慕。

我听了李父的情况介绍后不禁笑了起来,我告诉他,那些成功的孩子背后都凝聚着父母的心血,他们的成功是全家人的努力。

不少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写作素材,还亲自带他们外出游览。

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李父,希望他能和李宣哲一起共同创作,等到孩子对写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再培养他独立创作的能力。

这样,孩子就不至于因为“孤军奋战”而难创佳绩。

  就这样过了两星期,我欣然地在学生手册上看到李父反馈的意见:

孩子在家完成作业主动,能主动向父母反映学校的生活,日记写得也较认真。

  多日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金诚所至,精石为开”。

李宣哲这块顽石在教师、家长的耐心教育下终于有了一点灵性。

  为了表扬李宣哲同学的突出进步,我特意把他的作品在班上进行大力表彰。

这样一来,李宣哲同学越写越来劲了。

据李父观察,李宣哲同学在家学习的热情一周比一周高,听话多了。

有一次,为了完成好老师布置的《画风》《写风》的作品,李宣哲可费了一番苦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宣哲的作文《可爱的风》居然在班级刊物上发表了!

附:

《可爱的风》李宣哲夏日的风最可爱,最受人们的欢迎。

清晨,第一阵夏日的风吹进校园的花丛中,花草随风起舞,空气中充满了花香,让人感到很舒服。

中午,太阳像大火盘似的挂在天空,小草弯了腰,树枝也歪了脑袋,在田野里劳动的农民更是汗流满面。

这时,一阵凉风吹过来,悄悄地把农民伯伯脸上的汗水擦干,农民伯伯不禁说:

“好凉快。

”晚上,学习了一天同学们睡在床上,风吹在身上,凉丝丝的,孩子们笑着进入了梦乡。

啊,可爱的风。

  启示: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思想的艺术。

而这艺术的精华归根结底是一个字:

爱。

爱孩子就意味着对孩子的一生负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在学业刚起步时就帮着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有了信心,就有了成功保证。

  十二月六日老师,我送花给你  晚自习课前,我来到教室。

班干部同学忙着向我反映:

“老师,李宣哲在第三节课外活动课时,跑到花坛旁摘花,被值日生发现了。

可能扣了我们班的分。

”又扣分了,我肺气都炸了。

“李宣哲,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清楚!

”我气急败坏地叫道。

  “老师,我看见花坛里的花很好看,就摘了一朵。

我想把它送给你。

”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朵黄色菊花。

花开得正艳,黄灿灿的,真可爱。

天啦,他居然为我而犯下了大错。

我记起自己曾在同学们面前说过,我很喜欢花,我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花香。

没想到,他把我的话记得那么清。

我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感到自责。

  启示:

孩子的心像水晶,透亮而晶莹。

孩子的心是一杆秤,谁对他的爱最深,他自然心知肚明。

尾声:

李宣哲和我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近一年的了解和接触,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孩子。

说真的,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许多的闪光点:

聪明、活泼、大胆,有个性,思维敏捷。

喜欢听好话,能接受老师的批语教育,知错就改。

心地善良,心胸坦荡。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

玉不琢不成器。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美玉,需要我们精心的雕琢,才能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