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364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docx

斗轮机运行导则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DL

ICSXXXXXX

XXX

备案号:

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XXXX-XXXX

 

回转式翻车机运行维护规程

Procedures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Rotarydumpe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XXXXXX发布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作原理2

5翻车机系统设备组成2

6翻车机设计规范3

7翻车机运行维护3

 

前言

本标准是在总结我国燃煤电厂回转式翻车机的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按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要求编制而成。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标准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李翔宇方占岭、代东、高建辉、胡瑞清、汪永升、吴建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回转式翻车机运行维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回转式翻车机运行、维护、事故分析与处理的原则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港口的回转式翻车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水电部79.8《火力发电厂钢球式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规程》

(80)电技字第26号《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试行)》

(82)水电电生字第24号《发电厂厂用电动机运行规程》

GB26164.1_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JB/T7015-2010回转式翻车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翻车机cardumper

翻卸铁路敞车散状物料的设备。

3.2

回转式翻车机rotarycardumper

回转中心在被翻卸车辆外廓内部的翻车机。

3.3

最大翻转重量max.carryingcapacity

翻车机能翻转的最大载荷(包括车辆的自重载荷)。

3.4

额定翻转重量ratedcarryingcapacity

翻车机正常工作时翻转的载荷(包括车辆的自重载荷)。

3.5

翻转周期timetotipandreturn

翻车机连续完成一个翻转过程所需的时间。

3.6

翻转角度dumpingangle

翻车机翻卸车辆时转子绕回转中心转过的角度。

3.7

迁车台traverser

将正常翻车完毕的车辆由重车线移送至空车线上的设备。

3.8

拨车机indexer

拨送铁路敞车进入翻车机,并将翻卸完毕的空车推出翻车机的设备。

3.9

推车机pusher

将空车推出迁车台,在空车线上集结成列的设备。

3.10

重车铁牛loadedcartowingmachine

将重载车辆推送到翻车机的设备。

3.11

空车铁牛emptycartowingmachine

从迁车台溜出或从翻车机直接溜出的空车集结成列的设备。

4 工作原理

翻车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拨车机等牵引设备牵引敞车进入翻车机,并用压车、靠车板将车厢固定,然后驱动转子旋转170度左右,将散料倾卸至下方的漏斗中,再由漏斗下的给料机和带式输送机将散料料转运至料场或储料斗等需要的地方。

  翻车机可以每次翻卸1-4节车皮。

目前火电厂大都采用每次翻卸1节车皮的翻车机,亦有部分电厂采用每次翻卸2节车皮的翻车机。

  翻车机按结构形式分,主要有回转(转子)式和侧倾式。

回转(转子)式翻车机又分为“O”型翻车机和“C”型翻车机。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转子式翻车机,转子式翻车机的特点是自重轻尺寸小,但地面土建费用比较大。

侧倾式翻车机使用的比较少,侧倾式翻车机的特点是自重比较大,消耗功率大,土建的费用相对要小一些。

翻车机按铁路卸车线的布置形式分为贯通式和折返式。

贯通式布置的翻车机系统省去迁车台和空车铁牛等设备,重车车皮的牵引和空车推送工作均由拨车机来完成。

目前火电厂的铁路车卸车线采用折返式布置的较多,本规程所指的翻车机为铁路卸车线采用折返式布置的翻车机,所卸物料为燃煤。

5 翻车机系统设备组成

5.1 重车铁牛/拨车机

包括驱动装置、走行轨道、行走装置,接(及送车)车钩总成、牛头/拨车大臂升降系统、端部缓冲装置;

5.2 夹轮器

夹板及夹板摆动驱动装置。

5.3 翻车机

包括倾翻驱动装置、托辊装置、转子装置、缓冲装置、压车装置、靠车装置、降尘系统等。

5.4 端部止挡器

包括挡块及顶推装置。

5.5 迁车平台

包括走行轨道、走行驱动装置、移车平台、平台定位装置、涨轮器、单向止挡、推车器、端部止挡及缓冲装置。

5.6 空车铁牛/推车机

包括走行轨道、行走装置、端部缓冲装置、推车车钩总成及车体总成;

5.7 电气及控制系统

包括电气设备及供电装置,限位检测及连锁控制系统。

6 翻车机设计规范

翻车机设计规范见表1。

表1翻车机设计规范

“O”型翻车机

“C”型翻车机

翻转重量

≤100t

≤110t

翻转角度

≤175°

翻转周期

≤60s

电机功率

2×75kW

2×45kW

调速方式

直流、双速电动机或变频调速

传动方式

销齿传动或齿轮传动

压车方式

液压压车或机械压车

液压压车

靠车方式

平台移动靠车或液压靠车

液压靠车

设备重量

150t

110t

7 翻车机运行维护

7.1 翻车机作业系统流程

7.1.1 C型翻车机作业流程

C型翻车机系统由拨车机(重车调车机)牵引整列重车慢速前进,第二节重车前轮位于夹轮器位置停运,夹轮器夹紧第二节重车的车轮,人工提销摘掉两节重车之间的挂钩后,拨车机(重车调车机)牵引第一节重车前进,此时第二重节车及其后挂的重车停在原位待牵引。

拨车机(重车调车机)牵第一节车前进到翻车机内指定位置后,拔车机(重车调车机)自动摘钩,抬起大臂并驶离翻车机,返回与下一节重车挂钩,重复下一工作流程。

翻车机靠板向车体移动,当靠板与车体接触,限位开关发出信号,靠板停止工作;翻车机慢速起动,同时夹紧装置向下摆动,当翻车机翻转至35度左右时,夹紧装置将车厢夹紧,在翻转到70度左右时进行油路压力检测,若车辆未夹紧则停止翻转并返转零位;翻车机卸料时夹紧油缸伸长一定距离,用以释放车辆弹簧中储存的能量;翻车机翻转至165-175度时减速、制动。

同时振动器工作,然后翻车机反转返回零位,接近零位时,翻车机转速降至1/5---1/6额定转速,呈爬行状平稳回零;在翻车机反转距零位40度左右时,夹紧装置开始向上摆动松开车辆,当翻车机返回零位时,夹紧装置返回原位停止摆动;翻车机停稳后,靠板撤离车体。

拨车机返回到原位处,自动与第二节车挂钩后,夹轮器松开,拨车机牵引第二节车及其后挂的煤车慢速前进,第三节车前轮位于夹轮器位置停运。

人工将第二节车与第三节车之间车钩打开,夹轮器夹紧第三节车的车轮,拨车机牵引第二节车前进,此时第三节车及其后挂的煤车待卸。

拨车机在牵引第二节车进入翻车机的同时将停在在翻车机内的第一节卸空的车推送入迁车台内定位后,拨车机自动与第二节车摘钩,拨车机大臂抬起,拨车机高速返回摘钩平台与第三节车挂钩。

迁车台上的空车被涨轮器固定后迁车台向空车线行进,并与空车线对位,涨轮器松开,推车机将空车推出迁车台,停在逆止器外侧,推车机回原位,迁车台返回至重车线。

翻车同时机内重车也翻卸完毕。

依次往复工作,直至把一列车全部卸完。

在整个卸车中保持连续作业,系统中各设备在接到动作的信号后自动交叉作业,在提高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卸车的速度得到了最大优化,满足了卸车工作要求。

7.1.2 0型翻车机作业流程

O型翻车机系统由重车铁牛(以下简称重牛)完成煤车挂接牵引。

在重牛变频器调速控制下,重牛慢速启动然后再加速行走。

当重牛将靠近车辆时立即减速慢行,实现重牛车钩与车辆车钩的平稳挂接。

重牛挂接好车辆后,牵引整列车慢速启动前进,然后再加速行走,在将第一节车将全部牵引至将摘钩平台上时,重牛立即减速慢行,将第一节车平稳牵引至摘钩平台规定位置,使车的后部车钩位于摘钩平台的前进端。

当车辆在摘钩平台上的规定位置定位后,摘钩平台的进车端在两个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向上升起,使平台上车辆的车钩与后面车辆的车钩在高度方向完全分开,实现摘钩平台上的车辆与整列车分离。

摘钩平台上的车辆随即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溜车,直至停放于翻车机平台上的固定位置。

此时,摘钩平台回落到原来位置。

车辆在翻车机止挡的作用下停放在平台固定位置,压车臂下落压住重车两侧车帮。

靠板在液压缸的推动下靠向重车一侧。

当压车臂压住、靠板靠上,翻车机就可以翻卸车辆。

在翻卸过程中,车辆弹簧力的释放是通过不关闭液压缸上的液压锁来吸收弹簧的释放能量。

翻卸到90度后,关闭液压锁,将翻卸车辆锁住,以防车辆掉道。

翻车机继续翻卸直到接近165度左右减速、制动停车。

然后翻车机反转返回零位,接近零位时,翻车机电动机在变频器的控制下减速,呈爬行状平稳回零。

停机后靠板后退到最后位,压车臂上升到最高位。

随后操作将平台上的前进止挡铁楔脱离轨道,然后由翻车机平台上的推车器将空车推出翻车机。

空车由翻车机推车器推出后,溜车到迁车台上,由前行止挡和后退止挡将车平稳停放。

车辆在平台上停稳后,迁车台慢速启动然后再加速向空车线行走。

当迁车台将靠近空车线时立即减速慢行,实现迁车台上的车辆轨道与空车线轨道的平稳对准,后退止挡也随即脱车辆离轨道。

车辆由迁车台上的推车器推出。

当空车溜车至空牛可以行走推车的作业区间时,空车铁牛(以下简称空牛)启动行走将空车推至指定位置,然后空牛返回牛坑。

依次往复工作,直至把一列车全部卸完。

在整个卸车中保持连续作业,系统中各设备在接到动作的信号后自动交叉作业,在提高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卸车的速度得到了最大优化,满足了卸车工作要求。

7.2 翻车机机系统的保护设置

7.2.1 C型翻车机保护

7.2.1.1 翻车机倾翻具备条件

7.2.1.1.1靠车板终点,夹紧机构已动作。

7.2.1.1.2倾翻离开返回减速区,夹紧达到终点。

7.2.1.1.3翻车机零位时,补偿油缸处于补偿开关一位置,且无车跨接。

7.2.1.1.4未达倾翻终点或极限。

7.2.1.2 靠车板返回条件

7.2.1.2.1翻车机零位。

7.2.1.2.2未至靠车板原位或运行未超时。

7.2.1.3 夹紧松开条件

7.2.1.3.1翻车机已进入或处于倾翻返回减速区。

7.2.1.3.2未至松开原位或运行未超时。

7.2.1.4翻车机夹紧及靠车条件

7.2.1.4.1翻车机进出口光电开关全部导通,且拨车机大臂90度。

7.2.1.4.2拨车机空、重钩舌全开合,且拨车机未行走。

7.2.1.4.3运行未超时。

7.2.1.5拨车机走行条件

7.2.1.5.1行走制动器缓解。

7.2.1.5.2大臂90度或0度,空重钩舌开,翻车机零位,或翻车机非零位,拨车机大臂0度并空重钩舌均开,不在翻车机区域内运行。

7.2.1.6拨车机重钩舌闭,大臂0度迁车方向运行条件

7.2.1.6.1走行制动器缓解。

7.2.1.6.2夹轮器松开或夹紧,拨车机在解列一节重车后迁车。

7.2.1.6.3翻车机原位。

7.2.1.6.4迁整列重车停于夹轮器后,得到摘钩完毕信号。

7.2.1.6.5未至迁车极限。

7.2.1.7拨车机空钩舌闭,大臂0度,迁车方向运行条件

7.2.1.7.1走行制动器缓解。

7.2.1.7.2迁车台原位且迁车台上无车。

7.2.1.7.3翻车机零位。

7.2.1.7.4夹轮器松开或夹轮器非松开而拨车机大臂处于夹轮器和迁车台间运行。

7.2.1.7.5未至迁车极限。

7.2.1.8拨车机重钩舌闭,大臂0度,接车方向运行条件

7.2.1.8.1走行制动器缓解。

7.2.1.8.2夹轮器松开或夹轮器非松开而拨车机大臂处于夹轮器和接车极限间运行。

7.2.1.8.3翻车机原位或翻车机非原位而拨车机大臂处于翻车机入口和接车极限开关间运行。

7.2.1.8.4未至接车极限。

7.2.1.9拨车机空钩舌闭,大臂0度,接车方向运行条件

7.2.1.9.1走行制动器缓解。

7.2.1.9.2夹轮器松开或夹轮器非松开而拨车机大臂处于夹轮器和迁车台之间运行。

7.2.1.9.3翻车机原位或翻车机非原位而拨车机大臂处于翻车机出口和迁车台之间运行。

7.2.1.9.4未至接车极限。

7.2.1.10拨车机大臂升降条件

7.2.1.10.1未升至90度或未降至0度。

7.2.1.10.2拨车机未在运行中。

7.2.1.10.3拨车机未处于翻车机区域内。

7.2.1.11迁车台走行条件

7.2.1.11.1对位销复位。

7.2.1.11.2迁车未至空车线,迁车返回未至重车线。

7.2.1.12迁车台迁车条件

7.2.1.12.1迁车台走行条件具备。

7.2.1.12.2迁车台上无车或迁车台上有车未跨接迁车台,并且推车机处于原位,拨车机大臂90度,迁车台涨轮器涨紧。

7.2.1.13迁车台迁车返回条件

7.2.1.13.1迁车台走行条件具备。

7.2.1.13.2迁车台上无车或迁车台上曾经有车并被推车机推出逆止器形成空车,或迁车台上有车并且未跨接迁车台,涨轮器涨紧。

7.2.1.14迁车台对位销对位条件

7.2.1.14.1迁车台与空车线对准或重车线对准。

7.2.1.14.2对位销未至对位位置或对位运行未超时。

7.2.1.15迁车台涨轮器涨紧条件

7.2.1.15.1拨车机空钩舌闭,正在做迁车方向运行不得涨紧。

7.2.1.15.2运行不超时。

7.2.1.16迁车台涨轮器松开条件

7.2.1.16.1迁车台非在走行中且空车线或重车线对准。

7.2.1.16.2运行未超时。

7.2.1.17推车机走行条件

7.2.1.17.1走行制动器缓解。

7.2.1.17.2未至走行极限。

7.2.1.18推车机推车条件

7.2.1.18.1推车机走行条件具备。

7.2.1.18.2车台上无车或有车未离开但重车线对准,或迁车台上有车并且已空车线对准并且涨轮器松开,对位销对位。

7.2.1.19推车机返回条件

7.2.1.19.1推车机走行条件具备。

7.2.1.19.2迁车台上无车或迁车台上有车未离开重车线对准。

7.2.1.20夹轮器夹紧条件

7.2.1.20.1拨车机停止或大臂90度。

7.2.1.20.2拨车机大臂0度空钩舌开。

7.2.1.20.3拨车机大臂0度空钩舌闭,拨车机大臂在夹轮器和迁车台间运行。

7.2.1.20.4拨车机大臂0度重钩舌闭,拨车机大臂在夹轮器和节接车极限间运行或迁挂一节解列重车做迁车运行。

7.2.2 O型翻车机保护

7.2.2.1 重牛

7.2.2.1.1 重牛抬头:

重牛未低头、抬头未超时、摘钩台下降到位、摘钩台未上升到位、摘钩台未下降、摘钩台未上升,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重牛抬头。

7.2.2.1.2 重牛提销:

重牛未行走,抬头到位后方可操作重牛提销。

7.2.2.1.3 重牛接车:

重牛未牵车、接车未超时、摘钩台下降到位、摘钩台未上升到位、摘钩台未下降、摘钩台未上升,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重牛接车。

7.2.2.1.4 重牛牵车:

重牛未接车、牵车未超时、摘钩台下降到位、摘钩台未上升到位、摘钩台未下降、摘钩台未上升、摘钩台记四的记数为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重牛抬头。

7.2.2.1.5 重牛低头:

重车牵至摘钩台就位提销后,重牛未抬头、低头未超时、重牛未接车、重牛未牵车,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重牛低头。

7.2.2.2 摘钩台

油泵未启动,摘钩台的其他操作无法进行。

7.2.2.2.1 摘钩台上升:

重车在摘钩台上就位后,摘钩台上升未超时、摘钩台未下降、重牛低头到位、重牛未抬头到位、重牛未牵车、重牛未接车、翻车机在零位、翻车机推车器返回到位、翻车机两侧前进止挡器上升到位、翻车机压车梁松压到位、翻车机压车梁未压车到位、翻车机靠车梁松靠到位、翻车机靠车梁未靠车到位、翻车机内无重车,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摘钩台上升。

7.2.2.2.2 摘钩台下降:

摘钩台未开始降、摘钩台上升未超时,即可操作摘钩台下降。

7.2.2.3 翻车机

翻车机油泵未启动,无法进行翻车机的其他操作。

7.2.2.3.1 翻车机压车:

未运行松压车、车已在翻车机内就位,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压车。

7.2.2.3.2 翻车机靠车:

压车梁压车到位、未运行松靠车,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靠车。

7.2.2.3.3 翻车机正翻:

翻车机未反翻、变频器故障信号无异常、翻车机内重车已就位、压车到位、松压车未到位、靠车靠车到位、松靠车未到位、压车未运行、松压车未运行、靠车未运行、松靠车未运行、推车器未前进、推车器返回到位,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正翻。

7.2.2.3.4 翻车机反翻:

翻车机正翻到位后,翻车机未正翻、变频器故障信号无异常,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反翻。

7.2.2.3.5 翻车机松靠车:

翻车机返回至零位、靠车未运行,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松靠车。

7.2.2.3.6 翻车机松压车:

靠车梁松靠到位、压车未运行,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松压车。

7.2.2.3.7 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下降:

翻车机松压完成后,止挡器未运行上升、止挡器下降未超时、摘勾台未运行上升、摘勾台未运行下降,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下降。

7.2.2.3.8 翻车机推车器前进:

翻车机在零位、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下降到位、推车器未返回运行、推车前进未超时、压车梁压车未到位、压车梁松压到位、压车梁未运行、靠车梁靠车未到位、靠车梁松靠到位、靠车梁未运行、迁车台空线对准、迁车台推车器返回到位,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下降。

7.2.2.3.9 翻车机推车器返回:

空车推出后,推车器未前进运行、推车器返回未超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推车器返回。

7.2.2.3.10 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上升:

推车器返回到位、前进止挡器未下落运行、前进止挡器上升未超时、翻车机推车器未前进,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前进止挡器上升。

7.2.2.4 迁车台

7.2.2.4.1 迁车台向空线移动:

空车到迁车台就位后且达到延时、迁车台未向重线运行、向空线行走未超时、迁车台记四输出,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翻车机前进止挡器迁车台推车器前进:

迁车台空线到位、迁车台空线对轨准确、空牛返回到位、空牛未运行、推车器未返回运行、推车器前进未超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迁车台推车器前进。

7.2.2.4.2 迁车台向重线行走:

推车器前进到位、迁车台未向空线行走运行、迁车台向重线行走未超时、推出的空车已行至指定位置,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迁车台向重线行走。

7.2.2.5 空牛

空牛前进推车:

迁车台推车器推出的空车行至空牛可以前进推车的指定位置、空牛未返回运行、空牛未近送超时、空牛未远送超时,满足以上条件时可操作空牛前进推车。

7.3 翻车机的运行

7.3.1 翻车机系统运行前的检查及准备

7.3.1.1 翻车机的检查

7.3.1.1.1 翻车机处于“水平”位置。

平台轨道对准基础轨道。

7.3.1.1.2 翻车机架构牢固无变形。

7.3.1.1.3 翻车机驱动电机和各变速箱的地脚螺丝应牢固,联轴器连接完好。

7.3.1.1.4 翻车机驱动齿轮、齿条、柱销之间无卡物,开式齿轮完好,无断齿。

7.3.1.1.5 翻车机夹车机构、靠车机构、回转框架均安全可靠。

7.3.1.1.6 翻车机减速器、靠板装置(油缸及支承铰点)、夹紧油缸铰点、托辊装置辊子等润滑部位润滑良好。

7.3.1.1.7 翻车机减速机、缓冲器和安全止当器等装置无漏油现象,制动器摩擦片无严重磨损且无油污。

7.3.1.1.8 驱动电机的接线盒完好,接地线良好。

7.3.1.2 重(空)车调车机系统的检查

7.3.1.2.1拨车机在牵车终端,且臂架升起(推车机在起始端)。

7.3.1.2.1重(空)车调车机走行轨道牢固无障碍物。

重(空)车调车机电缆滑线完整在位,轨道无异物。

驱动电机底脚螺丝、减速机箱体底脚螺丝、各联轴器螺丝应完好、无松动。

驱动齿轮、齿条、柱销之间无异物卡住,开式齿轮完好,无断齿,润滑良好。

驱动轴承的开式齿轮,固定轮、弹性轮、导性轮的滚动轴承,拔车臂的齿式联轴器、传动轴轴套、缓冲缸支撑及头部轴套、回转臂及曲杆头部轴套,位置检测装置的开式齿轮等润滑部位润滑良好。

7.3.1.3 迁车台、夹轮器的检查

7.3.1.3.1无煤车对位时,夹轮器在张开位置;有煤车时,应夹住第二辆车皮的第二对车轮,夹轮器夹口附近无积煤或其他杂物。

7.3.1.3.2迁车台的主(从)动装置、滚动止当的滚动轴承;对位装置的插座插销;齿轮联轴器等润滑部分润滑良好。

7.3.1.4 液压系统的检查

7.3.1.4.1检查各个部件的紧固螺栓、螺钉、法兰、管接头等联结处是否牢固。

7.3.1.4.2检查油箱上各附件联结处是否密封、固定可靠。

7.3.1.4.3检查油箱的油位是否达到基准油位。

7.3.1.4.4检查各开闭性元件,如截止阀和卸荷阀等是否置于开启状态,各元件安装方向是否正确。

7.3.1.5 系统检查

7.3.1.5.1翻车机平台、迁车台对轨与基础铁轨间隙、偏差符合规定。

7.3.1.5.2轨头间隙不大于6mm。

7.3.1.5.3轨头高低差不大于2mm。

7.3.1.5.4轨头横向偏差不大于2mm。

7.3.1.5.5控制台各仪表、安钮、指示灯完好齐全。

7.3.1.5.6就地设备控制箱密封严实,无渗漏水现象;各动力柜内无烧焦现象。

7.3.1.5.7拨车机开关柜内空气开关合上位置。

7.3.1.5.8翻车机开关柜内空气开关合上位置。

7.3.1.5.9迁车台开关柜内空气开关合上位置。

7.3.1.5.10程控柜内空气开关合上位置。

7.3.2 运行中的检查

7.3.2.1 正常运行中的各电动机电流电压不应超过额定值。

7.3.2.2 运行中各电动机、减速机转动部分振动不应超过额定值。

7.3.2.3 正常运行中转机的温度不应超过规定数值。

7.3.2.4 设备运转正常、平稳、无异常声音及振动。

7.3.2.5 翻卸车各接近限位开关,光电信号必须经常保证可靠准。

7.3.2.6 翻车前翻车机控制台上的零位指示灯应亮,否则不许进车。

7.3.2.7 运行中各传动装置无杂音,固定螺栓无松动,振动值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7.3.2.8 应定期检查液压系统压力表,超过规定值,应及时调整或通知检修处理,以免损坏设备。

7.3.2.9 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液压系统油位变化,低于油标下限时应及时补油。

7.3.2.10 应随时注意液压系统油位变化,油温最高不得超过60℃。

如运行中油温突然升高,应及时停机进行处理。

7.3.2.11 冬季液压系统油液温度较低时,应投入油系统加热器。

液压元件动作灵活,无严重渗漏油现象。

7.3.2.12 需经常检查并保持夹车机构、靠车机构动作可靠,且油缸无泄露现象。

7.3.2.13 应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