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631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3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

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2014年农业行业分析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一、2013年农业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应有之意,更是推动体制改革、为之营造一个宽松宏观环境的迫切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

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2013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企业赢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伴随中国经济长达三年的持续调整,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和投资方面的调整也已经比较充分,赢利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企业自身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能力在逐渐提高。

2、工业增速继续下探,但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

2013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下跌了0.3个百分点,但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提高,与伴随着结构转型服务业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有关。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和工业服务专业化的趋势等,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从而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率先步入复苏之路。

3、制造业投资陷入全面深度调整,但是消费触底后开始稳步回升

2013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8.5%,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尽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比上年降低了1.2个百分点,但自2月份以来,增速逐月稳步回升。

由于投资关联效应和收入放缓效应,更多上游行业及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受到了影响,是导致制造业全面深度调整的主要原因。

汽车消费、网络消费以及与住宅成交量相关的居住类消费等都有明显增加,则是促使消费持续回暖的根本动力。

4、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维持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温和上涨的态势。

但是,食品价格涨幅依旧较大,其中粮食、肉禽和蛋类等涨幅甚至超过了上年同期;居住类项目价格涨幅也超过了上年同期。

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价格上升具有一定的趋势性。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仍然偏低,只能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获得必要的利润。

住房价格的上涨和交通区位便利住房的日益紧缺,则推高了房租。

5、一般贸易恢复弱势增长,加工贸易趋势性衰落特征更加突出

2013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由上年的4.2%提高到9.3%,特别是进口额增速由上年的1.4%提高到8.6%,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却由上年的8.1%下滑到5.7%,连续3年明显下滑。

要素成本变化对加工贸易产生持续不利冲击。

例如,2013年前三季度,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3倍多,年均递增约19.0%,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比2005年汇改前累计升值了26.3%。

6、央行基本维持偏松货币投放力度,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2013年总体上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尽管货币供应量M2已超百万亿,但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已由2001年的5.69快速下降到2013年的2.53,M1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也由2.15下降到约0.77。

同时,中国经济连续三年调整减少了企业的利润额和现金流,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迅速,致使人民币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

尽管如此,经济复苏的力量仍然正在逐渐积聚,并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微观企业效益的改善上,而不是体现在经济增速的明显提高上,从而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产能过剩、政策效应递减、结构性通货膨胀和潜在金融风险等,是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的主要不利因素。

首先,产能过剩将降低经济运行中的投资乘数效应,致使终端需求的增加只能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却不能有效引致新的投资;其次,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将弱化投资促进政策的作用,因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三个行业,是政府投资促进政策的重要着力点,2013年其投资增速已达22.9%,很难进一步提升;第三,食品类、劳务类和居住类项目价格仍然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并驱使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更加趋于紧缩,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最后,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威胁着经济的平稳运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妥善管理,但从短期来看,这些举措却可能造成房地产投资及地方政府投资的下降。

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制造业投资调整充分、投资消费结构转换和微观企业效益改善等,则是促进经济复苏的主要积极因素。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力度逐渐增强,将为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一般贸易的发展将比加工贸易产生更大的增长效应;其次,制造业投资的调整较为充分,只有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增速高于30%,其他行业已经全部降低到30%以下,制造业投资增速难以再有回落;第三,投资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发生转换,2000年以来连年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高储蓄下银行对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以及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较高通货膨胀率等因素,促成了中国抑制消费、刺激投资的发展模式的形成,但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和重工业化“三化叠一”时代旺盛的需求出现趋势性回落,中国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将逐渐变成一种趋势;最后,微观企业效益有所改善,除了部分行业企业因产能过剩严重而资产负债表继续恶化外,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正在趋于良好,借贷能力和投资信心也相应得到提高。

仕君同创研发团队认为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7.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3.5%,进出口额增速约为8.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约为3.0%。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为2014年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同时,也更加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因此,为应对经济运行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014年宏观调控就需要更加重视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稳定的目的,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

具体来说:

财政政策方面,需适度提高赤字率,稳定政府主导投资,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避免投资的再度下滑;税收政策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营改增”,同时,通过现有税种的调整、新税种的开征和企业效益的提升,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和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以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货币政策方面,应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的力度,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优化资金特别是增量资金的配置结构;城镇化政策方面,宜将促进中小城镇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以中小城镇为主体来统筹城乡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扩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

(二)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代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工农业剪刀差“。

目前工业化发展到中期,农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预示着未来国家政策将更多向农业倾斜,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过去10年,中央财政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内的四项重大补贴项目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排补贴7631亿元。

尤其是近6年,从2006年的300亿提升到2012年近1653亿,翻了5倍多。

图表1:

四大农业补贴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与中国资源禀赋相似的韩国和日本,在经济快速积累期之后都经历了农业补贴水平和农产品价格的快速提升。

2009年日本用于农业补贴支持的总支出(即TSE)达到519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65%,农户收入中的47.3%源自农业补贴的转移支付。

1986年国内生产者价格平均高出国际市场173%,大米、小麦、大麦、牛奶分别是国际平均价格的6.14、6.46、6.51、8.41倍。

同期,韩国的TSE达到224亿美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64%。

农户收入的52%来自于农业补贴支持;2011年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81303.9亿元,同期农业补贴为1575亿元,中国农民收入中各项补贴占比不足10%。

远低于日韩甚至美国的水平。

从农业政策上看,2013年出台的政策比2012年增加6条,达到39跳。

从内容上看,新增加的内容有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对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支持,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补助,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补助,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扶持,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减免,“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改革试验区政策等。

2、深度城镇化带来农业产业的价值回归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农业经营体制转型和农村土地改革作为重要议题在公报中着重强调。

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相较十七届三中全会,去掉了“逐步”等模糊性字眼,足以体现中央对农村改革的重视和决心。

农村土地及产权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作为解放生产力,实现城镇化目标的先决条件,将成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图表2:

十八届三中全会农业相关政策解读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二、2013年农业行业细分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一)2013年种子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行业过剩进一步加剧

整体市场规模有所提升。

根据农业部最新估算,2013年我国种子市场价值接近1000亿,10年间增长近4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

具体到水稻和玉米两大品种,种植面积增加,亩用种量减少,预计明年需种量增长幅度在2%-3%,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较好,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2005年的3.6亿亩,增加到2013年的5.3亿亩,但由于单粒播推广降低了每亩用种量,整体用种量仅有小幅增长。

图表3: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杂交玉米过剩进一步加剧。

杂交玉米方面,由于上年制种丰产,销售季末余种量预计达到12.1亿公斤,当年供种量达到创纪录的21.2亿公斤,库存消费比首次超过100%,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杂交水稻方面,由于今年高温导致一部分区域减产,销售季末余种量预计为1.32亿公斤,库存消费比52.8%,与去年基本持平。

2、集中度缓慢提升,大企业优势逐步凸显

2013年,全国持证种子企业5948多家,比2011年减少270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700多家,约占12%;农业部颁证企业211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2家、外资企业21家;排名前十位企业营收累计96.64亿元,同比增长7.3%。

图表4:

2012年国内种业十强企业经营情况(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大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研发投入、兼并重组、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步伐明显加快。

近五年,国家审定了种子企业自育品种189个,占国审品种26%,比前五年提高6个百分点。

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种子企业自育品种增长较快。

玉米由48%提高到50%,水稻由10%提高到44%,分别比2011年提高2个和34个百分点。

2012年国审品种推广面积达到50%以上,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品种需求趋势没有改变。

农村劳动力缺乏,粗放种植习惯越来越明显,耐密、优质、脱水快的品种仍最受欢迎。

品种需求向区域性大品种集中,单粒播及精品种子市场份额扩大。

内蒙古通辽地区郑单958系列约占90%市场份额,吉林地区先玉335以及类335品种约占80%市场份额,黑龙江地区以垦丰的德美亚系列为主,辽宁地区异质化品种销售旺盛,在黄淮海地区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仍然是主导品种,预计这个格局在2014年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但行业发展也有一些地方是不尽如人意:

品种审定门槛不高,阻碍集中度提升。

10年来,全国依法审定优良品种1.4万个,退出不适宜品种7200多个,净增加品种达到7000个。

套牌打击力度不够,市场仍然存在严重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由于价格很难再大幅度提升,种业的增长从过去两年的“利润率提升+产品结构升级“转向未来两年靠品种带动的量额增长上来。

增长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增速也将有所放缓。

(二)2013年禽畜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2013年禽畜行业运行情况

国内父母代白羽肉种鸡的生产成本约为15-18元/套,商品代种鸡的生产成本约为2.2-2.4元/只。

2013年以来,在供给增加、经济景气度低、“速成鸡”、“H7N9”禽流感事件等多因素的冲击之下,父母代和商品代种鸡的年平均价格均处于成产成本之下,禽产业链遭受重创。

预计2014禽产业链上游的种鸡供给仍居高不下,产业链的恢复将有赖于下游需求端和替代品猪价的拉动

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15家企业从事祖代白羽肉鸡引种业务。

近年来,国内祖代白羽肉鸡引种数量持续增加,其中既有祖代种鸡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也有父母代场规模扩大的原因。

总体而言,祖代引种的持续增加已经导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并给产业链的下游造成较大的压力。

根据我们走访了解的信息,我们预计今年祖代白羽肉鸡的引种量约为150万套,相比2012年的130多万套不跌反升。

导致目前这种格局的原因在于:

(1)国内祖代种鸡环节产业集中度高在最近几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引种企业从前几年的11家增加至15家,引种量最大的3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从前期的67%下滑至44%,行业集中度的下降带来无序竞争的加剧;

(2)引种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且行业退出成本高,因此目前整个引种环节均处于深度博弈的阶段,各方均希望自己是撑到最后的胜利者。

禽流感爆发后的一段时期里,国内禽肉消费需求断崖式下跌和产业链下游大量库存积压。

在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恢复期后,目前禽肉需求和库存情况较前期有明显改善。

2、2014年禽畜行业前景展望

展望2014年,综合考量国内生猪价格运行趋势、祖代种鸡供给量和消费需求端的复苏节奏等因素,我们认为如果不再爆发禽流感疫情,则在需求逐渐恢复和猪价的驱动之下,预计2014年禽产业链的价格同比会略好于2013年,特别是在2季度较有可能出现触底回升。

(三)2013年饲料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2013年饲料行业运行情况

受到禽流感、台风影响,2013年饲料行业景气度低迷。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2013年1~9月国内饲料总产量为13600万吨,同比下降8.7%。

这是近30年以来行业首次出现负增长。

生猪存栏在下半年猪价上涨的刺激下迅速恢复,饲料企业景气度也随之快速提升。

具体到企业,受到产品结构,竞争模式影响,景气度差异较大,未来这种分化将更加明显。

长期来看饲料企业的毛利率相对稳定,也即饲料企业能够完全传导成本。

短期饲料企业毛利率水平取决于原材料波动趋势,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受提价滞后影响,饲料企业毛利率短期将大幅受损,如2011Q4,2012Q3。

反之毛利率会出现短期的大幅上升。

如2009Q1,2012Q1。

从上市公司的半年盈利状况来看,2009年H1很高,2011年H2毛利率很低,也与原材料波动密不可分。

饲料企业盈利能力与养殖盈利状况没有必然联系。

用猪料比代表养殖盈利状况,发现其与饲料毛利率基本没有关系,在养殖盈利非常差的2009Q1,饲料毛利率非常高,在养殖盈利很好的2011Q4饲料毛利率几乎创3年最低。

以上市公司为例,盈利能力出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趋势,以大北农、金新农为代表的高端料公司受到产品结构低端化的影响,毛利率长期有下降的趋势。

以正邦、新希望、正虹为代表的传统企业,毛利率跟随原材料价格又比较明显的波动。

以唐人神为代表的转型企业,产品“从低端向高端“,毛利率存在向上的空间。

由此而言,对于大北农、金新农,市场份额扩张是关键。

对于传统公司,盈利的扰动主要来自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对唐人神而言,产品结构升级成功与否是判断的关键。

2013年整体风调雨顺,经过多年的种植面积提升,玉米大豆供应充足,预计价格易跌难涨。

豆粕价格受到国际贸易影响,考虑2014年QE退出,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从整体来看,受2013年基数影响,预计2014年二季度行业景气程同比提升明显。

2、2014年饲料行业前景展望

2013年华南多地养殖区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暴雨天气和低温天气。

受此影响,该养殖区域出现养殖户推迟投苗和投苗存活率不高的情况,存塘量和饲料需求同比明显下降,水产饲料行业整体产销量同比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2013年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影响之下,水产饲料的生产销售和存货计划的节奏被打乱,引起了“极端天气→养殖疫病高发、存塘量低→销售不畅→生产减缓→鱼粉库存消化减缓、库存积压→鱼粉后期跌价造成存货损失和产品盈利下滑”等一系列连锁负面冲击。

相比华南市场的持续暴雨低温天气,华中和华东片区年初以来的天气状况则相对正常和稳定,饲料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华南市场。

我们认为2014年再出现2013年这样的极端恶劣天气是小概率事件,水产饲料下游养殖户的养殖形势预计比今年有所恢复。

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行业2013年的大幅向下调整,除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一定程度是对过往行业高密度养殖(容易导致疫病爆发风险)的一种向下修正,养殖户2013年已经开始降低养殖密度。

在前期修正过后,行业有望在新的水平上继续前行。

此外,在玉米和大豆等粮食2013年大丰收的背景下,2014年饲料行业的上游成本压力有望明显改善。

此外整体而言,水产饲料2014年的行业景气度将好于2013年。

(四)2013年生猪养殖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2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出栏占比达到38.4%、比2002年提高28.5%。

从增速上来看,受到土地审批困难,散户退出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价格前低后高,全年来看,企业增长仍然主要依赖于养殖量的增长。

受到生猪、仔猪价格同比大幅下降的影响,2013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率和收入都大幅下滑,从三季度开始,受生猪价格环比上涨和基数下降的影响,价格因素转正,行业增速有所恢复。

从过去周期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母猪从妊娠到仔猪育肥出栏,需要10个月左右。

只要母猪存栏量减少,生猪1年左右便可下降,生猪价格出现反弹。

这一规律在过去几年很好反映了猪价波动规律,但2013年5月份之后,猪价与母猪存栏出现了背离。

也即是在母猪存栏去年持续高位的情况下,2013年下半年猪价本应持续低迷,但却走出了市场始料未及的反弹行情。

图表5:

12个月以前的能繁母猪数量与生猪价格的关系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2、病死猪肉和走私冻肉或为扰动供给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2013年的宏观经济情况处于正常偏弱,需求端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的迹象,从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的屠宰数量可以看出,2013年以来规模以上屠宰企业产量增速一直处在较低水平,那么猪价的反常上涨只能是供给端出了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近年的年生猪出栏量在6亿头以上。

行业内普遍认为全程死亡率在15%以上,育肥阶段死亡率在5%左右。

按照死亡平均体重50kg,那么全国每年在育肥阶段死亡的猪达到3000万头,毛重在150万吨左右。

约占全国猪肉产量的3%。

长期以来民间存在的死猪肉贩卖产业链导致除了少数执法严格的地区,死猪肉的贩卖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交易。

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在病死猪交易方面的打击力度,病死猪无法处理,由此出现了2013年轰动一时的“黄浦江死猪事件“。

山东、湖南等养殖大省调查显示,当地病死猪交易过去成为潜规则,而2013年则几乎绝迹。

病死猪交易量减少对猪肉供应市场影响重大。

首先按照60%的数量估算,病死猪过去占整个猪肉供给量的2%,这部分无法入市直接减少了有效供给。

二来中国散户的养殖水平比较低,死亡率较高。

按照测算,可能会导致其盈亏平衡线提升3毛钱/千克,对猪料比的底部有0.1左右的影响。

图表6:

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月度产量增速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冻肉走私是影响猪肉有效供给的另一个因素,香港是中国冻肉走私的重要中转港口,按照香港的统计方法,每年进口的冻肉减去合法的转口数量,即计算为港人消费的进口肉数量,从过去十年的数据发现,2001年到2012年,香港人口只增长了6%,但消费冻肉增长了110%。

香港的消费升级早在70年代已经结束。

其人均猪肉消费量不可能在过去十年有100%以上的增长,并且从绝对水平来说,近70kg的年人均消费也不符合香港人的饮食结构。

我们认为:

这其中可能很大一部分正是走私到中国的冻肉。

假设2001年以前走私肉为0、过去10年香港人均猪肉消费上升20%,2012年实际的消费量大约为19.3万吨,多余部分其中80%属于走私到中国的部分。

这部分大致有15万吨。

今年国家对冻肉走私进行了专项打击,这部分料有所下降。

3、2014年猪价仍有超预期机会

过去两个周期,猪料比的底部都在3.2-3.3左右,考虑到上述两个扰动供给的因素,我们认为,本周期猪料比底部可能会提升到3.5左右。

这作为我们明年对市场反弹的跟踪判断的依据之一。

展望2014年,我们预计生猪价格有望在2季度见底,3季度后出现反弹,进入量价齐升的新周期。

经过两次反复的温和去供给,本次的反弹力度预计不及上上周期。

图表7:

国内生猪价格运行规律(大多年份的底部基本出现在2季度,周期底部逐渐抬升;1995-2006年)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图表8:

国内生猪价格运行规律(大多年份的价格底部基本出现在2季度,周期底部逐渐抬升;2006-2013年)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五)2013年水产养殖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极端天气影响,2013年海参供给端出现一定程度减产

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之下,国内海参养殖产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扩张期,海参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对产业供给造成较大压力的主要是渤海湾西边虾池养殖模式和福建“北参南养”模式的快速发展。

在2013年夏季,全国多地出现暴雨和高温等异常天气,其中山东和辽宁这两个海参养殖大区也受到波及,其中山东受影响的程度较大。

我们在山东地区的走访发现,该区域多地的虾池和部分围堰养殖海参确实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的粗略估算,今年夏季减产对国内总产量的影响幅度在-20%至-10%之间。

2、受经济环境和“节俭风”的冲击,海参需求端更加萎靡

视角一(市场区域横截面视角):

国内海参专卖店的区域分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

(1)通过对全国各省区大市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海参专卖店的数量规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性。

(2)由于海参消费具有明显地域传统特征,为了剔除这一因素的扰动,我们更进一步地对山东省和辽宁省这两个传统消费市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前述基本一致。

图表9:

山东省各城市海参专卖店数量和人均GDP关系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图表10:

辽宁省各城市海参专卖店数量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