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3703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docx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教学内容

盐城市小中高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系列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

整理人:

夏军

一、填空题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         ,增加  语文实践机会        ,强调  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          和  创新能力          。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       、  团结合作         、 勇于创新精神           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      、 方法和过程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

25、“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和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乃至 三维     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 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       ,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结果       ,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     ,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

29、学生只有认识了 一定数量           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              ,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 文化科学知识            ,提高  认识能力           。

30、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  相互渗透       ,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 整体提高         。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1、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感受    、理解    、 欣赏  和 评价 的能力。

32、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     识字写字 能力、   阅读能力    能力、    写作      能力、   口语交际       能力。

33、《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 参与意识       和  情意态度      。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 交际情境        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  交际任务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3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5、《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 倾听      、表达       与  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  社会交往       ,发展 合作精神           。

36、课堂即时评价对 调控教学          、 激励学生         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 终结评价         积累素材。

3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  素材性资源          和  条件性资源         两大类。

38、“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  语感    ,发展思维。

3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能 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    音节,正确书写  声母、韵母和音节           , 认识       大写字母, 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4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

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 熟练的言语技能            ,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  深厚的文化素养             ,六是   高雅的言谈举止            。

41、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 校内资源      、校外资源       、网络化资源       三大类。

42、课程是    动态生成      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        ”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   学生    是最活跃的因素。

4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丰富的   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 独特而有差异    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         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  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  记实作文          和想像作文,能学写  读书笔记      和常见 应用文        。

 

二、基本概念题

  4、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5、对话 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6、课堂即时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质性评价。

亦称“情境性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7、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

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

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人本语文课程资源:

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4、交融式目标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15、分解式目标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6、生字复现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  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

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

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因此,生字的学习,除了当堂课巩固,课后还要及时巩固。

  17、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答题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

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

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答:

一、 在语文教材中发现课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二、在校园活动中发现课题。

三、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课题。

17、“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答:

相同点:

都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不同点:

分解式目标按照三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三个维度叙写非常清晰明确。

交融式教学目标不会出现有关三维的明显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三维目标交融在一起。

18、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答:

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

(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

(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

答:

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可以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资源。

校内资源主要指本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

校外资源是指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网络资源是指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

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一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

请举例说明。

答: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如:

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

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

(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

(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

又如:

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

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

具体是怎么想的?

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

(“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

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

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

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

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

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

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

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25、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1)为“合”而合。

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2)作而不“合”。

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

学生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我们的好处

(3)合而无“质”。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老师都是旁观者,不能给予及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

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

26、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27、“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四、观点论述题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

(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

(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

(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5、“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

这种说法有些片面。

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这根“拐棍”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注意“过程与方法”,不强调知识性地、成人化地学习汉语拼音,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书写汉语拼音只要求抄写,不听写,不默写。

由此可见,对汉语拼音,一定量的抄写还是必需的。

教师要引导喾掌握和巩固汉语拼音,在“四线三格”中按书写的顺序和应占有的位置认真指导抄写(或描红)。

6、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答:

口语交际强调的是交际互动;听说训练注重的是“听”与“说”。

口语交际不等于听说训练,他们之间有交叉、相同的成分,又有不同的地方。

根本方式都是用语言来传递信息。

最大的区别:

是前者强调的“交际”、互动,对人家的观点、立场、情感等要听懂以外,还要作出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情感、态度等;后者注重的是“听”与“说”。

说方来说,只要把自己的观点、意思、情感表达清楚了,目的就达到了。

对“听”方来说,只要能听懂对方的意思,领会对方的情感、态度、要求就达到了。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

《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

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

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

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

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

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

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

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10、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

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

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

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

她的出发点是什么?

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

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

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

这样说对吗?

为什么?

答:

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它可分为三大板块:

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从中可以知道:

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

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

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学好语文,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为什么?

答:

不赞同。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

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

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

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

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9、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你怎么认为?

答: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

《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

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