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537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服装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doc

目录

1、前言 5

2、文献综述 6

2.1比较优势理论回顾 5

3、广东服装出口现状 9

3.1.服装出口现增长乏力局面 10

3.2.服装外贸行业利润下降,出现企业倒闭潮 11

4、广东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14

4.1国外针对服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增多 14

4.2欧美绿色技术壁垒日益苛刻 16

4.3出口成本相对优势逐渐缩小 18

4.4 广东纺织服装业品牌建设程度不高 19

4.5出口退税率降低对服装企业的负面影响 20

4.5.1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出口增量下降 20

4.5.2中小出口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21

4.6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22

5、促进广东服装出口贸易增长的对策 22

5.1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3

5.2企业应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 23

5.2.1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 24

5.2.2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 24

5.3加大研发投入 24

5.4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25

5.5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选择 25

5.5.1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跨越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26

5.5.2研究符合WTO规则的各种规避措施 27

5.6拓宽销售渠道,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27

6、总结 28

注释: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近年来,在多种贸易环境的影响下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度出现下滑,虽然在2009年进行战略调整后,广东纺织服装业有转暖现象,可是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解读,一系列的难题给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着重从了解广东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从对外贸易环境对内两个层面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持久发展。

近年来,在多种贸易环境的影响下广东纺织服装出口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增长率一度出现下滑,虽然在2009年进行战略调整后,广东纺织服装业有转暖现象,可是诸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解读,一系列的难题给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着重从了解广东服装业的发展现状,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从对外贸易环境对内两个层面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广东纺织服装业的持久发展。

 

关键词:

服装出口比较优势陷阱对策

1、前言

我国纺织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竞争力较强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仅07年一年,纺织品外贸顺差超过1500亿美元。

然而中国日益面临这愈演愈烈的形形色色的贸易摩擦,其中有政治、经济形势等其他的外部原因,也有中国多年来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走低端路线,血拼价格造成的恶性竞争后果。

而一直以来,广东都是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头羊。

后危机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贸易壁垒现象加重、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人民币升值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鉴于此,本文从广东纺织服装发展的现状、环境因素、优势、劣势及问题的对策等内容对广东纺织服装企业的未来之路进行剖析,究其原因,谋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和相对低技术行业,广东省凭借自己区域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广东出口创汇、缓解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而广东省一直以来是全国的外贸出口大省,其中服装业在广东省的出口贸易业务中也占据重要的地位,服装出口多年在国内名列前茅,广东服装企业的个数,也在中国服装企业总数中占占据三分之一比重。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全球经济的低迷到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消费增长的乏力增长到综合成本的提高,从产业要素的变化到竞争格局的重塑,一系列原因导致广东省服装业出口量下滑和竞争力下降,国内企业利润大幅下将,而外国服装企业则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广东服装业在此较为严峻的压力下乏力运行着。

而在近两年,广东省服装明显出现出口增幅大幅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本文试图通过对广东省服装出口现状的分析,通过近年出口贸易数据的比较,理论联系实际,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企业生产成本,贸易壁垒,品牌影响,比较优势等方面,探讨广东服装出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服装业的发展出路及对策。

2、文献综述

2.1比较优势理论回顾

长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应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指导其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建设,以及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

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提高效率,有分工则必须有交换,国际分工使国际交换成为必须。

而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依据是各国产品成本上的绝对差异。

经济学家李嘉图继承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才是国际分工的依据。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商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不同,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多利益。

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各国要素价格差异,而且各国的要素使用比例也不同,所以各国的商品价格不同,由此产生国际贸易。

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交换本国稀缺要素的商品,从而使各国能获得最大福利。

即资本丰富的国际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富的国际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

很多国家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进行本国生产专业分工,开展对外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各国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结构:

即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际应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而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样各国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从而提高国家福利。

从理论的逻辑推理上讲,比较优势理论所阐述的国际环境是比较完美的。

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所谓“里昂惕夫”之迷此类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征象,更严重的是一些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现实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乏力增长的现象,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根据本国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位置,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①。

比较优势陷阱之所以形成,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优势产品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而在一国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并不一定在国际竞争中也具有竞争优势。

所说的“竞争优势”②是指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并持久的属性,这种属性可能来自于产品或劳务的本身固有的属性或产地,也可能来自于生产方法等。

一般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都具有垄断性的技术含量在里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推动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性、新材料对资源的替代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数量不足的弥补,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再具有垄断优势,所以根据本国拥有的比较优势来加入国际分工,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贸易利益,但却不能从根本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第二,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利益,而制成品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一般要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更多的利益。

这就是刘易斯所说的:

“如果增长的引擎是较发达的国家的工业产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那么较发达国家的引擎就比发展中国家的引擎转动的略微快一些。

”③

第三,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与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不相吻合,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国际间价格的差异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成为引发对外贸易的经济变量。

而在现实中的国际贸易市场结构却是不完全竞争的,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这种情况下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真正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

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的经济变量,这就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去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目前,广东服装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表明:

比较优势战略不能改变服装业出口的利益分配中不公平现象。

受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影响广东服装业过度地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而忽略了动态的贸易利益,即对外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创新的推动作用。

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造成产业结构单一,正如广东省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仍然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利用廉价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加工贸易的规模,走“三低”路线,即低成本、低价格和低档次,伴随着同行业激烈的竞争,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

广东服装业由于侧重于发挥劳动力的优势,还会引起对于强化劳动力优势关系不大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技术替代劳动或资源替代技术的不重视甚至是排斥,这会使服装业享受不到现代高新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所以广东省服装业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突破比较优势战略的束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

竞争优势战略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

广东省服装业实行竞争优势战略应以服装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品牌创新为动力,现有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将广东省劳动密集型服装业的潜在优势新兴技术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竞争优势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本国在国际贸易中不利位置,充分发挥对外贸易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2.2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2l世纪初诞生的新新贸易理论突破了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范畴,将分析变量进一步细化到企业,以异质企业的贸易投资作为研究重点。

企业异质性有两种形式,由于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差异而产生的异质性,这两种异质性紧密相连。

新新贸易理论通过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建立,阐明了现实中只有部分企业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通过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的建立和拓展,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公司内贸易模式,并在企业全球化生产研究领域进行了理论创新。

3、广东服装出口现状

3.1.服装出口现增长乏力局面

服装出口额排全国各省市首位的广东,受2015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2015年服装出口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全国将近30个百分点,出口跌幅在全国领先。

据广州海关统计,2015年1~12月,广东服装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速由2007年的增长25%转为下降26.7%,占全国服装出口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9.4%骤降为20.9%。

2014年1-6月份,广东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43.97亿美元,同比负增长1.14%,增幅低于全国,首次被浙江省(144.09亿美元)以略微优势超越,位居全国第二。

④自从2015年出口暴跌开始,广东服装出口连续保持低位,呈现增长乏力的局面,虽然在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4%等多项政策的刺激,广东服装11月当月出口规模出现快速反弹,实现前11个月的月度出口最大值26.1亿美元。

 特别是近几年,广东服装总贸易出口金额都同比在下降,出口企业的订单量减少,出口利润下滑。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上纯棉服装产品的价格下调,市场购买热情不高。

出现了传统的纯棉产品将维持供应过剩、需求负增长的局面。

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广东省总出口额为7454.9亿美元,服装出口额为239.4亿美元,服装占比总出口额3.12%,2015年广东省总出口额为7300.8亿美元,服装出口额为212.5亿美元,服装占比总出口额2.91%,服装出口占比下将0.21%,截止目前2016年1月份的服装出口贸易额也较2015年及2014年同比分别下降8.3%和32.5%。

⑤受劳动力、能源成本上涨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使得广东服装业的比较优势正在渐渐减弱。

3.2.服装外贸行业利润下降,出现企业倒闭潮

广东省服装出口占比广东的出口总额一直在全国都位居首位,从表(1-1)数据可以看出,服装的出口额占比广东总贸易额的3/4,自2015年政策改革到现在,广东省的贸易出口额也一直增幅不大,服装企业经营战战兢兢。

据中国报告大厅数据显示,就2014年广东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4597家中,亏损户数680家,亏损面14.79%(同比略下降),主营业务收入928.71亿元,同比增长8.26%,利润总额209.14亿元,同比增长22.71%,成本利润率为4.83%。

⑥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仅2015年,全国倒闭的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就有9家,其中就包括拥有逾10000人的广东东莞厚宏制衣厂及李宁.特步核心供应商雅伦制衣厂,而中小型的破产倒闭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不少企业反映运营成本增加,资金运转艰难,融资困难。

多数外贸企业反映贸易摩擦仍是较为严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的差异化。

在广东省,外商企业为出口主体,国有企业出口降幅较大。

一季度,外资企业出口纺织服装233.3亿元,增长0.5%,占43.6%;民营企业出口219.1亿元,下降19.3%,占41%;国有企业出口82.3亿元,下降11.8%,占15.4%。

⑦而近两年,由于各项成本上升,许多大型外资企业已逐渐向南亚及东南亚地区转移,其中包括像优衣库,耐克,Honeys等,都迅速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对当前广东服装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大的问题集中在成本上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足、贸易摩擦等方面;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当前国际贸易政策变革也正在重塑全球纺织供应链,广东服装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实施,广东服装业要抓住机遇加快全球布局,改善产业结构,加大技术投入,并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表(1-1).

2015年服装出口在各省的占比

资料来源:

中国纺织网()

3.3广东服装重要产区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纺织服装业依靠中央的政策和灵活措施,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锐意开拓,发展迅猛。

目前,广东全省各类服装生产业有26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占全国25%左右,从事服装生产和流通的人员超过了500万人,服装产业就业人数占广东工业的1/5,是我省安排劳动就业的重要行业。

广东服装素以质优价廉闻名市场,占据了全国服装市场1/3的市场份额,是全国的服装大省。

广东纺织服装行业景气指数大于100,表明纺织服装企业所处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但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上升或改善的趋势缓慢,且未达到150,说明景气虽然有上升或改善,但不怎么理想。

长期以来,广东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创汇第一大省。

近几年,广东服装年产量超过100亿件,年出口产值业超过100亿,纺织服装出口从1955年起连续9年高居全国榜首。

每年的生产,贸易出口均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广东规模已上服装工业产值达1009.2亿元,产销量占全国的45%,加上其所辐射的珠江三角洲的15000多家企业,华南地区的服装销量占全国的50%以上。

然而,2005年广东服装出口首次被浙江省赶超。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纺织服装行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止2006年8月,我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106.27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1.02%。

2007年广东省再居纺织服装生产榜首,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24.7%。

3.4广东服装出口的重点市场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 纺织服装业以中国大量的劳动力为基础,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出口量稳步上升, 占全国货物贸易商品出口比重超过一成, 是中国商品出口的强大发动机和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

广东省作为中国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大省之一, 2009年广东省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309. 9 亿美元, 2010 年广东省376. 8 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6% 仅次于浙江省, 排名第二。

后配额时代广东纺织服装业竞争力提高较快, 主要是表现在纺织服装业量上的提高, 上虽有提高但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进入2007 年后, 广东纺织服装业贸易竞争指数增长速度正在快速放缓, 这说明配额取消后出口量经过2005、2006 两年短期释放后, 广东纺织服装业体现在量上的竞争力增长也在不断失效:

 海关资料显示, 2008 年,广东省出口纺织服装341. 3 亿美元, 同比下降18 7%; 2009年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为309. 9 亿美元, 较上年下降10 2%; 2010 年开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回暖, 广东省纺织服装的总体形势好转, 出口总额为376.8 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6%。

2015年1 月份广东省纺服出口40. 6 亿美元, 同比增长37. 8%, 环比增长4. 1%, 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

4、广东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虎门镇作为南派服装的发源地,中国服装名镇,一直是广东地区服装经济的典型代表,著有“世界工厂”之称。

2014年虎门镇实现生产总值416亿元,成为东莞首个GDP超过400亿元的镇,虽然数据很完美,但曾经是中国经济第一镇的虎门已被赶超,且与第一的距离差距慢慢在拉大,广东传统的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广东服装出口贸易额下降,也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4.1国外针对服装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增多

根据乌拉圭回合出台的反倾销协议,倾销是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他国出口商品.由此导致进口国国内某一企业的重大损失.或存在此种威胁.或者严重阻碍进口国国内某一产业的建立.应受到处罚的商业实践”。

根据这一定义.倾销的目的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手段去夺取国外市场,倾销的危害将导致进口国某个产业的削弱,萎缩,国内竞争能力降低或加大对国外的依赖。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倾销将会造成进口国经济资源损失,从法学的角度看.倾销属于不正当的贸易竞争。

因此,乌拉圭多边贸易谈判最终形成的反倾销协议为世贸组织所接受,是一项合理的制度,对所有WTO成员都是有约束力的。

但同时也让滥用反倾销手段进行贸易保护国家对我国贸易出口产品新增一项贸易壁垒。

由于我国在劳动力要素成本这块比较优势,对于加工贸易的产品,特别是服装业,国内外正常销售价格会相比较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自2010年至2015年12月.广东服装出口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总数已达101起,总金额上十亿美元。

目前我国实际上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大量的反倾销事实上已对广东服装出口造成很大的贸易摩擦,成为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拦路虎,一些颇具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产品惨遭封杀,一些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连带相应产业效益下滑,企业积极性下降,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高胜诉率还带来了反倾销指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挫伤了国际资本对广东投资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而且随着入世后广东服装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一问题还将长期困扰广东的纺织服装企业。

4.2欧美绿色技术壁垒日益苛刻

服装绿色技术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依靠其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以所谓保护环境和保障人身安全为目的,通过颁布法令或技术法规,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强制性产品技术标准,实施环境标志和其合格评定程序,对不符合它们要求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限制或拒绝进口,以对国内市场进行保护。

目前主要有两类:

 一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其代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14000⑧,ISO14000是一个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具体内容是要求调查企业使用的能源、用水、原料、排水及工业废气物的处理情况及噪音、振动、臭味等状况,并要求企业提出改善期限及数值等。

通过ISO14000认证是符合环境管理要求的重要标志,可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绿色环保标志认证。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环保标志是生态纺织品标准100(OKO-Tex Standard 100)⑨。

该标志只涉及对纺织品服装本身所含有害物质的检验,它由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现在该协会已包括了13个欧洲国家的协会,加贴该标志的产品在欧盟更为普遍。

  长期以来,广东服装企业以美国、欧盟、日本、我国香港为主要出口市场。

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到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击,被通报的次数持续增多。

 随着2005年1月1日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规定全面取消进口纺织品服装配额。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不断增加各种不同的贸易措施,以保护本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欧美国家日益严格、苛刻的标准影响了广东服装业的出口。

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采取的非关税壁垒包括包括A、原产地规则;B、反倾销措施;C、技术性贸易措施,美国主要包括纤维含量标签的要求,有关燃烧性能的安全法规,纺织品布匹外观疵点评分,纺织品有害化学物质检测规定等;而欧盟的技术还包括对有害物质要求的要求;比如,“今年欧盟生态纺织品技术规范当中,候选样品的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由原来的6项增加到了12项,并且这12项的总和限制仍然是保持在之前的0.1%。

”日本则要求多种纺织品标志认证,并在欧美国家的基础上增加了繁琐的审批手续。

这些质量标准也给广东服装出口带来更大的挑战。

据中国贸易救济网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输美纺织鞋帽类产品已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通报召回16起,其中服装(包括袜子)13起、一季度,广东对香港出口纺织服装132.6亿元,下降14.7%;对欧盟出口103亿元,增长1.7%;对美国出口93.7亿元,下降3.3%;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合计占61.6%。

此外,对东盟出口139.8亿元,下降14.8%。

鞋类3起,共涉及产品100万件(双)⑩。

今年8月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华产品通报占通报总数的61.2%,同比增长14.9%;其中服装、面料及时尚用品被通报的频率最高,占比32.4%。

由于广东的服装企业较少申请SA8000标准认证,面对苛刻的技术壁垒,服装的质量状况及各项环境管理指标要求给广东省服装生产出口企业带来新的难题。

4.3出口成本相对优势逐渐缩小

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到60%。

廉价劳动力作为广东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之一,其产值的下降,与人民币持续升值、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2009年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陆续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广东现有的1900多万民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该地区缺工最为严重。

从中长期看,这种状况将可能导致缺工地区企业工资水平的被迫上涨,纺织工业的劳动成本大大增加,从而迫使一些工资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纺织企业推出本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也将使广东纺织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据统计,2014年1~7月广东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增长9.2%,比全国22%的增幅低13个百分点;占全国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份额也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