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4096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docx

必修一第一单元课案

课案(教师用)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授课)

【理论支持】

据《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本课需要掌握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些内容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以及影视作品已有所了解,因此教师可以依据以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构建情景、设置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发挥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构建的能力,帮助其完成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同时还可以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练习,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其特点及深远意义;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2、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朝代,这一朝代王位是怎样进行传递的,与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有何不同?

答案:

夏朝;王位通过王位世袭制进行传递;“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一套怎样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答案: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周王是如何进行分封的,受封者应尽哪些义务、享有哪些权利?

答案: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权力:

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2、你怎样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答案:

积极作用——⑴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级⑵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作用——分封制含有分裂割据的因素,不利于国家长久的统治。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什么是宗法制,其目的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

含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

的矛盾。

核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2、如何认识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基础知识填空答案: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

1、夏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并传位于自己的后代,这样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3、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

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扩展西周的统治范围。

2、内容: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受封者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也有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役的权利。

3、作用:

⑴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⑵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4、分封制的衰落:

由于受封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力量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搞清楚大小宗之间的关系)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可由学生熟悉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开始,并由此引出“禅让”的含义,教师重点指出禹不仅继承了部落联盟长的权位,还享有极高的威望,这为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和王位世袭制奠定了基础,由此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思考题请学生不看课本口头回答;填空题答案请学生上黑板书写。

三、布置学生自学:

课内探究1——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点拨方法:

从王位世袭制的推行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方面来思考。

参考答案: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的进步

课内探究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点拨方法:

从分封制对西周的统治产生的影响来看

参考答案:

积极作用——⑴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级⑵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作用——分封制含有分裂割据的因素,不利于国家长久的统治。

课内探究3——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点拨方法: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课内探究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拨方法:

从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来分析

参考答案: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四、教师精讲点拨:

1、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看待分封制?

(1)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

(2)主要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诸侯在其属地内享有的权力:

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评价:

积极性——⑴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级⑵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性——分封制含有分裂割据的因素,不利于国家长久的统治。

2、如何看待嫡长子继承制,弄清大小宗之间的关系?

(1)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为周王正妻所生长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是为大宗;其他儿子则分封为诸侯,是为小宗;此制度同样适用于诸侯、卿大夫、士位的传递。

宗法制的推行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大小宗之间的关系:

政治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兄弟关系——大小宗之间具有血缘关系

五、课堂反馈训练:

1、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A.礼仪礼节B.政治制度C.风俗习惯D.国家政权

讲评策略:

此句简单可以直接翻译

参考答案:

B

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①异姓功臣贵族②同姓王室贵族③先代帝王后代④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讲评策略:

分封制的对象是贵族、功臣、先代帝王后代

参考答案:

D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一诸侯一卿一士”的等级序列D.“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

讲评策略:

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参考答案:

C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讲评策略: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进行判断

参考答案:

B

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而者并无关系

讲评策略:

紧扣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以及大宗和小宗的相对关系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

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做出了什么规定?

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何在?

讲评策略:

第一二问可以在对文言文的解释基础之上结合书本知识进行回答,第三问诸侯与周王的关系可从由“服从”走向“不服从”来思考,至于原因可从诸侯在其领地内拥有的强大的独立性来思考。

参考答案:

(1)诸侯要按期朝觐述职,违者要受处罚。

周王与诸侯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2)春秋时期,王权衰弱,周王不再受诸侯尊重(3)自西周晚期周朝统治开始发生危机,王权日趋衰落,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

原因:

分封制下诸侯虽是周王的属下,但在领地内却是国君,享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独立性,一些诸侯趁势坐大,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

课后提升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参考答案:

B

2、在西周宗法制之中,卿大夫之祖为()

A天子其他各子B诸侯其他各子C诸侯长子D士之长子

参考答案:

B

3、下列对宗法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连接纽带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为中国古代所独有D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参考答案:

C

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②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

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参考答案:

D

5、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A)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D

6、山东简称齐鲁,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

参考答案:

B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并据材料指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各有何积极作用?

解析:

(1)问注意关键信息“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分别说明的是分封制的办法与维护措施。

(2)问材料三“嫡子”“庶子”“大宗”“小宗”等词可判断是宗法制。

第(3)问据相关史实可回答。

答案:

(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3)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积极作用: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案(学生用)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及其意义;了解宗法制的内容,理解其特点及深远意义;探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学习重难点】

3、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4、难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课前延伸

【知识梳理】

阅读“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子目,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哪个朝代,这一朝代王位是怎样进行传递的,与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有何不同?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一套怎样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

1、夏的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

2、王位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并传位于自己的后代,这样王位在______中传承,“______”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______所代替。

3、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

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___、___等,掌管政务;地方封___和___,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阅读“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子目,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周王是如何进行分封的,受封者应尽哪些义务、享有哪些权利?

 

2、你怎样评价西周的分封制?

 

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为了巩固______,扩展西周的______。

2、内容:

武王把一定的___和___分别授予___、___和_____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受封者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义务,同时也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权利。

3、作用:

⑴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的____________

⑵加强了______,扩大了______,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4、分封制的衰落:

由于受封者有相当大的_____,随着诸侯力量的日益壮大,到_____,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阅读“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子目,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填空。

1、什么是宗法制,其目的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

 

2、如何认识嫡长子继承制?

 

一、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

是用____________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

为了加强____________,解决贵族之间在___、___和___继承上的矛盾。

3、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

(搞清楚大小宗之间的关系)

4、影响:

保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带有浓厚的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记录卡

1、自学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难之处?

2、你有哪些要提交小组讨论?

课内探究

一、课内探究1——如何评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二、课内探究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三、课内探究3——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四、课内探究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五、反馈训练:

1、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含义是()

A.礼仪礼节B.政治制度C.风俗习惯D.国家政权

2、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

①异姓功臣贵族②同姓王室贵族③先代帝王后代④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一卿一诸侯一士”的等级序列B.“周王一诸侯一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C.“周王一诸侯一卿一士”的等级序列D.“周王一诸侯一士一卿”的等级序列

4、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5.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而者并无关系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二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做出了什么规定?

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何在?

 

课后提升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2、在西周宗法制之中,卿大夫之祖为()

A天子其他各子B诸侯其他各子C诸侯长子D士之长子

3、下列对宗法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连接纽带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为中国古代所独有D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②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

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5、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等级从属关系④兄终弟及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山东简称齐鲁,起源于()

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并据材料指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各有何积极作用?

课案(教师用)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案)

(新授课)

【理论支持】

据《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本课需要掌握秦的统一、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及其深远的影响。

这些内容学生通过初中学习虽已有所了解,但本课涉及到的一些专业名词、概念比较深奥,难以理解、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将本课划分为统一六国、创建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的意义三个学习目标,并按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方面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层次设置问题(填空、简答题、材料题、评价)。

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既能够增强教学的方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同时还可以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练习,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习评价,及时反馈、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及其意义,以皇权为中心的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为中心的中央官制的确定,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的确定,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间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三要素: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2、难点:

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预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秦朝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案:

根本原因——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具体原因——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广大人民久经战乱渴望统一;秦始皇雄才大略的个人因素

2、如何看待秦朝统一六国?

答案:

结束了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初并天下后,秦始皇是如何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