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4208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docx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16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范文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十六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国际分工

【答案】国际分工:

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

2.国际贸易

【答案】国际贸易:

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流活动。

3.世界市场

【答案】世界市场:

国际间商品交换的领域,是同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间商品流通的总和。

4.汇率

【答案】汇率:

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简言之,汇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5.关税

【答案】关税:

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二、判断题

1.当今国际分工体系是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之上的。

()

【答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趋于不平衡。

()

【答案】√

3.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制度。

()

【答案】×

4.牙买加体系是一种严格、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

()

【答案】×

5.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比以前换得较少的本国货币,则说明本国货币的币值在下降,称为外汇汇率下降。

()

【答案】×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主要是物品,尤其是制成品的贸易。

()

【答案】√

7.当一国政府征收关税时,可以增加本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好处。

()

【答案】×

8.对物品增收关税提高了物品的价格,因此会减少交易量。

()

【答案】√

9.各国之所以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因为从国际贸易中得益的人数少于从中受损的人数。

()

【答案】×

10.在汇率的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换得了比以前较多的本国货币,则说明本国的货币币值上升。

()

【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的基础是()。

A.一国的技术进步

B.一国内部的分工

C.一国生产力的发展

D.一国的政策和法律

【答案】B

【解析】

2.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A.国际分工

B.国内分工

C.间接贸易

D.转口贸易

【答案】A

【解析】

3.国际贸易按国境或关境可划分为()。

A.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B.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

C.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D.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答案】A

【解析】

4.当代在世界市场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是()。

A.联合国

B.世界银行

C.发展中国家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5.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是()。

A.关税

B.汇率

C.商品价格

D.国际收支

【答案】B

【解析】

6.决定一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的实力和地位的是()。

A.国际贸易的状况

B.外汇汇率的状况

C.国际收支的状况

D.进出口关税的高低

【答案】C

【解析】

7.当一国的货币贬值时该国生产的产品()。

A.将变得绝对便宜

B.将变得绝对昂贵

C.将变得相对便宜

D.将变得相对昂贵

【答案】C

【解析】

8.在外汇市场中外汇的价格取决于()。

A.商品的需求和供给

B.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C.劳务的需求和供给

D.外汇的需求和供给

【答案】D

【解析】

四、多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的形式有()。

A.垂直型分工

B.渗透型分工

C.水平型分工

D.混合型分工

E.间接型分工

【答案】ACD

【解析】

2.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A.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

B.可以增加产品品种实行产品系列化

C.有利于发挥各国生产优势提高产品质量

D.有利于各国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效能

E.有利于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增进经济福利

【答案】ABCDE

【解析】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新的特点是()。

A.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B.国际贸易中资本货物的比重扩大

C.国际贸易中原料和食品的比重扩大

D.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生产速度

E.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答案】ABDE

【解析】

4.世界市场的特征有()。

A.自发性

B.竞争性

C.垄断性

D.不稳定性

E.不平等性

【答案】ABCDE

【解析】

5.狭义的外汇()。

A.主要指自由外汇

B.主要指记账外汇

C.主要指汇率或汇价

D.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E.是以不同形式表示的能够进行偿付的国际债权

【答案】AD

【解析】

6.汇率的标价方法主要有()。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应付标价法

D.应收标价法

E.完全标价法

【答案】ABCD

【解析】

7.货币主义理论认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对汇率的预期

B.对政府政策的预期

C.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D.两国问相对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E.两国间相对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答案】ABCDE

【解析】

8.关税是()。

A.对本国出口商品所征的税

B.外国对其出口品施加的限制

C.对所进口的外国商品所征的税

D.对可进口的外国商品数量的限制

E.禁止外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商品

【答案】AC

【解析】

9.当关税被引入时,()。

A.国内生产者受损,因为在较低的价格下他们售出较少商品

B.国内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购买商品时将付出较高的价格

C.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在较高的价格下他们售出更多的商品

D.国内消费者得益,因为他们以较低的价格得到同样数量的商品

E.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在较高的价格下他们能售出同样数量的商品

【答案】AB

【解析】

10.当一国货币贬值以后该国()。

A.进口品的价格就会提高

B.进口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C.国内的价格水平就会提高

D.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就会减少

E.产品就更具竞争力,出口就会增加

【答案】ACE

【解析】

五、辨析题

1.国际分工是以国内分工为基础的,但又与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有重要区别。

【答案】正确。

【解析】

(1)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即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起才产生的。

(2)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在各国之间形成的社会分工。

(3)国内分工只受本国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制约,而国际分工则受到各国权力、政策、法律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4)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其他经济条件。

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国的国内分工越发达,国内分工越容易超越国界向外延伸,国际分工也就越发展;反之,国际分工的扩大,通过国际贸易而影响各国国内分工的扩大。

2.国际贸易结算包括贸易结算和非贸易结算。

【答案】错误。

【解析】国际贸易中经常发生的以结清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大量货款结算,称为国际贸易结算。

国际贸易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文化等交流活动所引起的货币收付,称为非贸易结算。

3.国际贸易中的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都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进行的商品交换。

【答案】正确。

【解析】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进行的商品交换,称为直接贸易。

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与商品消费国买卖商品,称为间接贸易。

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4.汇率的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都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的。

【答案】错误。

【解析】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

5.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益而无害。

【答案】错误。

【解析】提高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内市场,但是也容易出现保护落后的问题,从而损害本国的经济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案例内容:

1998年5月2日至5月3日,欧盟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就成立欧洲货币联盟、发行统一欧洲货币(欧元)和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等三大问题达成共识。

会议发表的公报中宣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欧共体11国将实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

按照公报要求,加入欧元区域的各参与国将放弃其货币与经济主权,实行经济与货币政策的趋同,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由此,欧洲各国40多年来一直追求与向往的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目标将基本实现。

案例问题:

请分析欧元诞生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答:

欧元的诞生,是1917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国际金融史上的最重大事件,将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1)欧元对世界经济的最大影响将是打破美元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威胁到美国经济很长时间以来一直享有的货币优势。

(2)欧元的诞生,使世界其他地区不得不考虑货币合作的问题,以保护自己的经济不受货币动荡的冲击。

(3)欧元将会成为国际重要的储备货币。

2.案例内容:

(1)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限制墨西哥的西红柿进入美国。

西红柿进口有利于美国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却有损于佛罗里达州的西红柿种植者。

克林顿怕在总统大选中失去佛罗里达州的支持,于是采取了这种做法。

(2)前几年,欧盟限制美洲的香蕉进口,而让非洲的香蕉进口,也是出于政治原因。

尽管美洲的香蕉物美价廉,但非洲许多种植香蕉的国家是欧盟以前的殖民地,欧盟一些宗主国承担支持这些国家的责任。

案例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政治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答:

(1)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调剂国内市场余缺,协调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以及获取高额利润都有重要的作用。

无论从理论和现实来看,自由贸易都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

然而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许多国家以各种形式进行保护贸易。

(2)真正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实际是一国的短期利益、部分人的利益,以及政治上的需要。

有些时候,政府会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限制一些在经济上有利的贸易。

特别是当政治上的考虑重于经济上的考虑时,就不得不实行保护贸易。

(3)上述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政治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七、问答题

1.国际分工有哪几种具体的形式?

答: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国际分工有三种形式:

(1)垂直型分工,即一些先进国家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而那些落后国家则是农业、矿业原料的提供者,是某些制成品的销售市场。

(2)水平型分工,即不仅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生产,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制造业。

各国既在着重发展制造业部门方面存在分工,又在同一部门的不同产品、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和工序方面也有分工。

(3)混合型分工,即水平型与垂直型兼而有之的分工。

2.为什么说“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

答:

(1)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的前提

世界市场的成长,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同时也有力地加速了国内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

这一切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2)世界市场又是资本主义的结果

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密切联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打破了封建割据,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随后由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外依赖性进一步加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落后国家的资源,不断向外扩张,从而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之间形成了世界市场。

3.外汇在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外汇在促进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1)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一国如果握有大量外汇,就等于掌握了大量国际购买力,就可以运用所持有的外汇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本国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劳务,从而把一国购买力转换为他国购买力,使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成为可能,变为现实。

外汇作为国际购买手段,大大扩展了国际间商品流通的范围,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

(2)外汇是国际支付的手段,可以避免在国际结算中使用黄金,节约非生产费用。

外汇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不仅弥补了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数量有限、开采及运送费用大等缺陷,节约了非生产费用,还大大缩短了支付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避免了黄金易于失窃的风险,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外汇是国际储备资产,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外汇收入及其储备的增加,对于提高本币币值、稳定外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增强一国经济实力与对外地位、提高对外偿债信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4)外汇是调节国际间资金余缺的手段,可以促进货币信用的国际化。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而产生了调节资金余缺的客观需要。

实现国际间资金的相互转移,必须依靠外汇这种支付手段来进行。

通过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并通过各国银行业务的相互联结,使国内银行信用扩展为国际银行信用,从而促进了货币信用的国际化,便利了国际间资金余缺的调剂。

4.关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经济效应是什么?

答:

(1)关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可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这种关税被称为财政关税。

②可以保护国内市场。

为保护本国的工业或农业,对外国商品进口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③调节国内市场物价,调剂国内市场供应。

④可以作为对外贸易谈判中的手段。

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保护民族经济和反对发达国家商品倾销和转嫁危机的主要手段。

(2)关税对国民经济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①增加消费者负担;

②保护过度,就会出现保护落后;

③容易恶化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④影响自身的贸易发展。

5.对某种物品征收关税,该物品的国内价格、出口价格、进口量以及国内的生产量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答:

对某种物品征税关税,会使得该物品的国内价格上升,出口价格下降,进口量减少,国内产量上升。

八、论述题

1.试述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答: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

国际分工的一般性和资本主义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两者的结合,使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两重作用。

(1)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①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产量。

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求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为规模经济的形成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这是由于国际分工可以克服一国原材料与销售市场的局限性,将生产规模扩大到合理的程度,从而能降低生产费用,增加产品产量。

②能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实行产品系列化。

国际专业化生产,有可能使整机厂家集中精力设计新品种和制造关键部件,一般零配件由于实行了标准化、通用化,可以从国内外采购或组织协作,应用组合化和积木化的原理来扩大品种或形成产品系列。

实践表明,零部件专业化越发达,整机厂的产品越多样化。

③有利于发挥各国生产优势,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能。

实行国际专业化生产与协作,充分发挥各国生产者的技术特长,可以使整机生产厂家按照自己的设计要求,在国际范围内从优采购高质量的零部件或组织协作生产,然后进行组装,从而提高整机的质量与性能。

④可以提高各国劳动生产率,增进经济福利。

根据李嘉图比较成本利益的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输入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在各自生产投入并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数量,通过国际贸易使交易双方均能获利。

(2)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消极作用

①加深了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盘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实行殖民制度下的国际分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与掠夺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战后,尽管亚、非、拉地区的国家打破了殖民体系而获得政治独立,但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制成品与原材料、运输工具、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与垄断地位,进行不平等交换,使发展中国家仍未能在经济上完全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

②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化和对外经济依附。

在殖民化国际分工条件下,西方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原材料来源和销售市场,曾竭力阻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工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与政治强制手段,迫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单一经济,以致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仍以生产和出口一种或几种农矿产品作为财政和外汇的主要支柱。

而发展中国家农矿产品的出口和工业制成品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西方世界,因此必然形成对它们的经济依附。

③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容易受到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其不可避免地要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

因此,参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国家,无论本身的经济制度如何,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影响,遭到危机的打击,使本国经济发展遇到干扰和困难,可能出现出口减少、价格下降、工人失业、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等现象。

④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严重的危害。

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某些重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或生产排泄物会形成社会公害,发达国家政府慑于社会压力,往往以法令形式要求企业予以治理。

于是,这类跨国企业为减少治理公害投资,利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缺乏资金和技术设备,将一些高能耗、劳动力密集、公害严重的传统工业转移到环境保护较松的发展中国家。

这种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行径,破坏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甚至造成许多骇人听闻的伤亡事件。

2.试述国际贸易既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前提,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

答:

(1)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前提,这体现在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提供了三个基本前提条件: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扩大了商品的国外市场,刺激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快了农民同生产资料的分离,也加速了城市小生产者和行业手工业者的两极分化过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大批的自由劳动者。

②通过国际贸易,西欧资产阶级从世界各地获取了巨额财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所需的货币资本。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欧资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大规模的商品交换和奴隶贩卖大获其利,加上海盗式贸易和殖民掠夺,他们从世界各地获取了巨额财富,这些财富源源流入西欧,转化为货币资本。

③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开拓了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和为之开路的商业战争,征服和占领了国外殖民地,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迫使这些国家片面生产适合宗主国需要的某几种农产品、矿产品或畜产品。

结果这些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2)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本身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贸易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的规模,决定其需要和必然发展国外市场和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和生存条件,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①资本主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趋向要求有不断扩大的市场,这就决定了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对利润的无限追逐,利润和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资本主义企业的生命在于不断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产生于生产过程,而实现于流通过程。

不断扩大规模的生产要求不断扩大的销售。

国内市场容纳不下,它必然要冲破国界,以世界为舞台,到国外去开拓和扩大市场。

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是驱使资本主义各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外在强制力量。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资本必须加速积累,无限扩张,不只限于国内市场,还要面向世界市场。

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使得较为发达的部门必然在国外寻找市场,这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社会生产不可能完全按比例地均衡发展,往往利润高的部门发展快,利润低的部门发展慢。

然而各生产部门之间互为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各部门保持一定比例。

结果,发展过快的部门,会出现大量过剩商品要到国外去寻求出路;发展不足的部门,又会出现供应缺口要到国外去求得补充。

国际贸易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而且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强大力量。

国际贸易刺激了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九、计算题

1.假设美元和德国马克的汇率为1美元兑2马克。

求:

(1)用美元表示的马克汇率是多少?

(2)售价250马克的相机的美元价格是多少?

(3)售价1000美元的计算机的马克价格是多少?

答:

(1)由于美元和马克的汇率为1美元兑2马克,则用美元表示的马克汇率为:

1马克兑0.5美元。

(2)售价250马克的相机的美元价格为:

250马克×0.5美元/马克=125美元。

(3)售价1000美元的计算机的马克价格是:

1000美元×2马克/美元=2000马克。

2.假设日本的年利率为4%,美国的年利率为9%。

现期汇率为每美元兑换100日元,但预期一年内汇率将变为每美元兑95日元。

某人现有1000美元,拟存款一年。

一种可能是将1000美元存入美国;另一种可能是将1.000美元兑换为日元后,存入日本。

请问,预期在哪个国家存款收益高?

高多少?

答:

(1)若在美国存款,按9%年利率,一年后可获本息:

(美元)。

(2)若在日本存款,须先将1000美元兑换成日元。

存款一年后,本息合计可获日元,按预期汇率1美元兑换95日元,可得1094.7美元。

(3)因此,预期在日本存款的收益高于美国,高出4.7美元。

 

第十六章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一、概念题

1.【答案】国际分工:

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

2.【答案】国际贸易:

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流活动。

3.【答案】世界市场:

国际间商品交换的领域,是同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间商品流通的总和。

4.【答案】汇率:

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简言之,汇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

5.【答案】关税:

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单项选择题

1.B2.A3.A4.D5.B6.C7.C8.D

四、多项选择题

1.ACD2.ABCDE3.ABDE4.ABCDE5.AD6.ABCD7.ABCDE8.AC9.AB10.ACE

五、辨析题

1.【答案】正确。

【解析】

(1)国内分工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则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出现的,即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起才产生的。

(2)国内分工是各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国民经济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在各国之间形成的社会分工。

(3)国内分工只受本国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制约,而国际分工则受到各国权力、政策、法律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4)国内分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其他经济条件。

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则取决于整个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国的国内分工越发达,国内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