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44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云南省石屏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云南省石屏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

“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本题的解题关键词语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其大意是农民起义是因为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引发了阶级矛盾,D项符合题意,正确。

ABC三项在材料内容中并未体现,直接排除。

故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罗马帝国时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D.罗马开始颁行《十二铜表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法。

中国的皇帝世袭制度始终是存在的,一直到清王朝灭亡,故排除B项;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排除C、D项;罗马帝国时期颁布《查士丁尼法典》,标志着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国废除了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故选A。

3.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

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

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削弱,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古代政治演变趋势。

4.根据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见下图)。

目前该书的销量已经比2005年提高两倍。

这一现象说明

《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资本论》才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所学,当西方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进入迟缓阶段并在群众中对该制度产生信任危机,而作为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资本论》则受到了欢迎,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5.“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

”这段话表明

A.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

C.十月革命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D.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体现了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说法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所以答案选D。

点睛:

文字材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材料形式。

做此类题目一定要抓住这类题型的特点:

①依托或扣住课本内的一两个重点内容或知识要点,力求有“貌离神合”之妙;②保证应有的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信息量;③所引用的材料注重历史感,并注重时代感;④文辞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6.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

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

这两种观点:

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应该放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查,故这两种观点都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故B正确。

第一张观点没有掩盖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故A排除。

第二种观点不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故C排除。

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过于笼统,故D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7.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B.皇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时期D.雍正帝在位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朝雍正帝在位时期设立的军机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帝时期还没有设立军机处,不会出现“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的场景”,排除A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结合所学军机处的设立以及职责分析解答。

8.《十二铜表法》中说:

“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奴隶没有公民权,不可能参与立法,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习惯法的内容被摈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C项正确;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所以应选C。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十二铜表法》

【名师点睛】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

最容易考的部分还是罗马法的影响。

罗马法的一些基本的精神如陪审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被保护人制度等到现在依然采用。

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作为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了"最惠国待遇",清政府开放上海等为通商口岸,故A、C选项不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设立总理衙门。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其贸易扩张。

”表明欧洲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10.2009年6月4日英国反对党领袖卡梅伦说:

“为了这个国家,布朗(英国首相)必须行使他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

”这里所说的英国首相“所剩的最后一项权力”是指()

A.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重新提名进行组阁

C.扩大议会的权力

D.超越女王成为国家的象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英国议会可以对内阁行使“不信任案”,面对不信任,内阁要么在首相的带领下全体辞职,要么由首相向国家元首提请解散议会。

因此A正确。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中正在日记中写道:

“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

”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B.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中“1947年的最后一天,”可知A正确,当时属于反攻时期的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阶段;BCD时间不对。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12.英国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0%民众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D.英王大权在握地位重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英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不掌握实际大权,“英王大权在握地位重要”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0%的英国民众赞成保留国王,说明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结合所学,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

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

“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

”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

A.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D.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1787年宪法,总统具有最高的行政权,不必对内阁负责,政府成员对总统负责,所以林肯的做法符合宪法的规定。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4.《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斩”《罗马法》规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由此可见()

A.唐律能有效的防范谋反叛逆事件发生

B.罗马法的规定更具有理性色彩

C.法律不具备普遍适应性

D.罗马的法律比中国法律显得更加灵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斩”《罗马法》规定: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结合所学知识,唐律体现株连,罗马法体现罪责自负,更具理性,因此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15.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感谢一场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

这场“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文学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断发易服开始全面展开,故本题选A选项。

B、C、D选项与此现象无关。

16.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

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

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

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

瑞金是中国红色政权所在地,“黄土高原”是陕北红军长征达到之处,故C正确;A是1926年;B是1927年;D是1946-1949年。

17.“英同近现代的政治制度是英国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所变革的并不是英国中世纪的政治体制的结构和框架,而只是变革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体制中的阶级构成。

”下列英国的制度与“中世纪的政治体制”无关的是()

A.责任内阁制B.两党制

C.君主立宪制D.议会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政党是近代政治斗争的产物,并不是中世纪就已经存在的政治体制,政党政治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是近代政治文明的表现,所以,英国的制度与“中世纪的政治体制”无关的只能是两党制。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中世纪的政治体制”

18.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

”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A.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D.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罗马法的认识。

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材料信息说明罗马法的创制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是“多种族”的大国,也就是民族融合。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罗马•罗马法发展的原因

【名师点睛】古代罗马法是新课标高考和各类考试的重点知识,该知识也是考生理解困难的地方。

特总结如下: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等。

公民法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它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

19.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断不至有权臣”说明军机处设立是防止了大臣专权,①正确。

军机处设立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体现,②正确。

军机处的设立,降低了内阁的权力,③项错误;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并没有扩大统治基础,④错误;选择A项正确。

20.1919年6月25日下午,在长沙一个靠摆摊维持生计家庭的9岁孩子放学回家,忽将摊上所摆仁丹、洋火及其父母所用的洋磁盆、牙膏等,凡属日货,一律掀掷于地,用脚踢毁。

父母责骂,孩童则对骂父母是“冷血动物卖国贼”。

影响孩子的事件可能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首次国共合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给出重要的时间点——1919年6月25日。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这个时间点上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首次国共合作发生在1924年;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5到1923年,虽然时间符合,但是描述的现象是有关五四运动的。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答案】B

【解析】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是一波三折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则是一票共和的产物,则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故B项正确;A项包含在B项之中;C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22.“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主要是因为它

A.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

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

D.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在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排除A;《四月提纲》并未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而是希望和平过渡,排除C;D项不能体现革命任务,因此只有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符合题意。

考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月提纲

2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了西汉初采取的措施同时借鉴了西周和秦代的制度,各选项中A项宗法制是西周的制度;B、C两项是秦代的制度;D项郡国并行制,即西周的分封制和秦代的郡县制并行制,本题选D项。

24.“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自由主义运动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正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最现实,”这一观点侧重于从哪一个角度解读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

A.政治派别的复杂性B.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C.文化传统的特殊性D.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考查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

材料是从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最现实的角度强调十月革命的原因,即从文化传统的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原因,而未从政治派别的复杂、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以及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的角度论述,所以A、B、D是均不能选的。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

2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第一次)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双方都需要对方,但也厌恶对方。

当时国共两党共同追求的“利益”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调用历史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项符合国民党的“利益”;C项符合共产党的“利益”;只有B项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属于国共两党共同的“利益”。

故选B项。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26.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

“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该“匪区”应该是()

A.国民党统治区B.农村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边区D.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准确的时空意识。

由“1934”排除C项和D项;由材料“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等信息可判断出B项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27.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

材料中的“特殊的旗帜”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D.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答案】D

【解析】

与国民党相比,A、B、C都是国共合作时期的相似点,故排除ABC三项。

中共的“特殊的旗帜”指中共独特的革命目标,如实现共产主义等,故D正确。

28.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B.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由周天子分封并且世袭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故A正确;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B项中“皇帝”表述错误,排除;C不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排除;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D错误。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汉武帝元光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除郡国外,三公、九卿或列侯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

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

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阀阅”……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

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汉朝和唐朝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汉:

察举制。

以品德和才能为主,后来发展到注重门第。

唐:

科举制。

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

(10分)

(2)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