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550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08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高考语文备考易错点专项复习.docx

1.

  【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

  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C.④①⑤②⑥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

首先了解整段的大概内容,从第一句话来看,“一个人在创作B.②⑥③④⑤①D.④⑤①②③⑥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

首先观察漫画的内容,从图上来看,两个人物正向小船走去,船上的人正撑起长篙准备开船,树上一只鸟儿正对着人物离开的方向啼叫。

A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从图中看不出“小梅”

  “白马嘶”等内容;B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图上根本没有“桥”,且“归来”说反了,应是离开;C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偏离了画面的主题。

故选D项。

  3.

  【2017年高考山东卷】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4分)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

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

我们邀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

  【答案】示例一:

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如暖流,融化我们心里的坚冰。

  示例二:

它如明亮的灯火,温暖寒冷的暗夜,驱散心头的迷雾,照亮回家的路途。

4.

  【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真是事出意外!

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

  “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答案】A

  5.

  【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③。

  。

  【答案】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分)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3分)

  【解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三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

  “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条件,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

仿照①的方式——“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把理由表述出来即可。

  6.

  【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7.

  【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

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B项“高足”,本意良马、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

  8.

  【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③

  【答案】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解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

推断时应在用词准确、合乎情理的情况下进行,如“只要限制燃放”

  “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只要表限定,后面接的内容限定这一种,那么就能有“就„„”的结果。

一般用来叙述比较确定的事,“避免环境污染”是不能确定的事。

  9.

  【2017年高考课标Ⅱ卷】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B

  易错起源

  1、对语意表达是否简明进行判别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画助兴完全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①

  他们:

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要②③

  之;水最好是甘冽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④⑤;切忌,或会心赏鉴;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⑥⑦⑧

  也是犯忌之事。

  ⑨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①②

  

(2)③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和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1)①“完全”与“足以”重复;②主语是前句的主语“历来的研究者”,“他们”与之重复。

  

(2)③后面是“即”所以应是逗号;⑥应是逗号,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都是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

  【变式探究】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D.这是名模孙燕摄片

  【错误解答】D)

  【名师点睛】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

  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

  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

  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

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

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

  “明”的要求:

①语言不能晦涩,②话语不能有歧义,③避免罗嗦,④要有条理。

  易错起源

  2、与上下文衔接例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的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C.④⑥②①③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通读材料,可发现文段的中心是谈“文字的简化”。

①中的“这种做法”应该指②句内容,所以②①排在一起表明文段中心(观点)。

④句中的“首先”和⑥句中的“其次”照应,所以④⑥排在一起初步阐明汉字不宜进一步简化的原因。

故④⑥排在②①的后面。

⑤句进一步阐明简化汉字不便之处。

③句得出结论。

所以顺序为②①④⑥⑤③。

  【变式探究】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B.②①⑤③④⑥

  D.④⑥③⑤②①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流“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A

  【名师点睛】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

它的三个条件是:

  

(1)统一的话题;

  

(2)合理的句序;

  (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易错起源

  3、运用得体的语言例3.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在遥远的小百合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小的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①②

  内在的唯一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

  它心里有一个的念头:

  “我是百合,不是野草。

  ③④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周围的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很高兴,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

  “你别费力气了,⑤偏僻的即使你真的能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

”⑥百合说:

  “我会开花,________。

”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1)请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要求:

①既能回应野草的嘲讽,又能表现百合坚定的信念;②不少于20字,不多于25字。

  (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____________。

  (3分)

  【答案】

  

(1)即使只能自我欣赏,也一定要开出花朵,做本真的自己。

  

(2)多余的三处是:

②③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变式探究】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

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错误解答】

  

(1)谢谢。

  

(2)包含(“含”写错字了)。

  (3)多大了(或多大年纪)?

  【名师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

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锦囊妙计,战胜自我】语言表达得体:

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

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

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易错起源

  4、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所用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例4.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要求:

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创业是青春的火炬,创新是创业的翅膀,用创业点燃创新梦想。

用创新放飞人生希望。

  【变式探究】某校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

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

要求:

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5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及修辞手法的能力。

答题时,一要把握好“‘自然·青春·团队’的效游活动主题”;二要符合写作的要求:

班级活动标语、修辞手法、字数限制等。

  【举一反三】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顺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

  “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

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

我忽然想起一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的肥沃、能种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

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错误解答】D或A项。

  【名师点睛】1.对各种修辞的概念认识要清,不能模糊,特别是易于混淆的,如:

反问与设问,比喻与比拟,还有暗喻与借喻,借代与借喻等都要进行区分。

  2.对原文要进行仔细分析,不能想当然,说法要有理有据,不能只会下结论,却无理由或者理由勉强。

  3.做好此类题目最关键的还是要语感,即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感悟功夫,所以在平时要有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这是基础,只有积累足够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才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