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062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docx

研究生支教团回忆录

冯原中学支教回忆录

(2013.9-2014.6)

——ZMW·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

支教光荣,青春无悔!

青春是一缕春风,吹开我们象牙塔般的心灵,青春是一抹彩虹,划过天空最绚丽的色彩·····青春无悔,我将爱播撒,支教光荣,我把青春升华。

大四的开始,看到了班长的通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始申请。

看到这个信息,我满怀激动,从小时候的理想终于可以得到实现,我果断的向学院递交了我的支教申请。

几天后,我便收到通知参加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的面试。

一路的绿灯让我和其他九名队友顺利的获得了“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名额。

毕业后我们十人便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旅程。

支教前奏

2013年8月,我们来到了西安西京学院进行培训。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更多的小伙伴,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听报告,相互交流,互相帮助。

 

培训结束我们来到了我们我支教所在的澄城县,在县团委的接待下,我们被赋予更高的责任,在党的旗帜下我们一起宣誓: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初识冯原

初来我们支教地点,与我们印象中的西部支教不太一样,大山深处泥泞的道路,没有黑黑的教室,没有破烂书桌,也没有长满野草的尘土操场。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带着一颗“磨练”和“奉献”的心,有些“失落”,心里想:

这样真能锻炼人么,真的能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么!

所以起初的心充满抱怨。

但是接下来的生活改变了的态度。

开学初,困难重重

九月艳阳天,也是开学的日子,在报到第一天,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想起了自己的那个懵懂的初中年代,家长们朴实的穿着朴实的面庞配着一口朴实的“冯原话”,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们交谈。

第一天下来,我就深有感触:

环境是好克服的,语言障碍才是我来这里支教的最大的难题。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我努力的跟学生交流,希望从学生这里能解决这个问题,难题接踵而至:

学生的普通话又是带着浓浓的“冯原味”,作为来自山东的农村娃,说着地地道道的山东话,对于这边的本地口音,充满了迷茫、不解,更是不知所措。

首当其冲的方言问题给自己闹出太多笑话,记得刚开学那会要登记班级财产,班长清点完后,说:

翟师,增一个!

我说:

哦,,那就抬出去。

学生们哄然大笑,作为理解为“多一个”的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

你们抬出去啊,,,傻傻的我,被学生笑了一次又一次。

后来才有同学告诉我,“增”其实就是少一个的意思。

郁闷的我,持续好几天面对学生却面红耳赤,哎,,,方言不同害死人啊,,,之后便和学生经常沟通:

才发现冯原话有太多和普通话不同的地方,再比如:

这里的三、四念成dan(四声)、de(四声),而“fan(四声)”则是玩的意思。

慢慢的,过了一两个月我渐渐熟悉了这边的说话方式,也欣然偶尔和他们说说冯原话。

熟悉了这边的方言,有时方言成为我们教师之间谈论的笑点。

尤其是这边有一个大家都称她为“点点”的教师,经常爱说:

速速的!

而这句话也成了我们说话谈论时候的玩笑话。

适应

不同于“山东式”的作息习惯,这里的作息属于时间“填鸭式”,为防止学生出现打架斗殴等现象,规定把学生大多数的时间约束在上课和学习中,尤其当班主任的更应该时刻“监视”学生动向,再加上英语教学,时间更是紧迫。

早上五点半起床,上晨读、早读、早操,8:

00吃早餐,8:

30上课,中午12点放学,12:

35:

班主任到教室到位,等待12:

50数学老师上午自习,下午5:

15是晚饭时间,5:

50到位,六点上晚自习,8:

40下自习,每天的最后一件事就是9:

10检查宿舍。

每天如此,日复一日。

开始的一段时间,紧张的学习生活令我疲惫不堪,有时甚至不早餐,这期间,我哭过,痛过,伤心过,甚至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天天都生活在紧张的氛围中,只希望时间赶紧过去,赶紧结束这一年的支教任务。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在一段时间的紧张中,我感觉过的充实,过的精神饱满,以前自己在玩乐中虚度时间,现在不同了,而是每时每刻都有事情,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课怎么教,学生怎么交流,课程如何安排。

虽然不到一年,但是感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也明白了自己的闲暇时间该怎么安排。

刚开始,每次的周末聚会,我们都是满口的怨言,不停地诉苦。

而现在讨论的是学生们怎么样,学校有什么新闻,并相互的嘘寒问暖,作为队长的马洪彪,每次我们聚会都是他一手安排。

庆幸我们有这样一位好的队长,我们在澄县的几个队员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

现在我把原本讨厌的冯原作息习惯当成一种自我督促,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吃饭。

有益于身心。

我适应了,适应了我的新环境,也同时让我的人生得以改变。

兢兢业业教科学,勤勤恳恳作耕耘

一、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既然是来支教,那教学是我们支教工作的重心与中心,如何在教学上更好地支援当地学校,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何帮助建设当地学校良好的学风,如何切实增强受援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改变他们落后消极的学习观,并有效提高受援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工作原则指导下,我们本着严于律己、虚心学习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克服各种困难,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在冯原中学,我担任初二英语的教学工作,面对这届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的学习现状,我积极寻求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务实基础,首先从英语单词入手,在课程方面,基本每一周进行一单元的学习,每周抽出前两个早读时间专门背诵单词,两个早晨时间背诵课文,周五则是让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及其单词,并在周五抽出一节课时间结合提问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在授课期间,有些学生会经常性的跑到我的房子询问关于英语的知识,时间长了,我们成为了“朋友”而不仅仅是师生。

正是前几天,一名在班级中学习并不好的学生来找我寻求帮助,他叫王梦凡。

他告诉我:

翟师,我学不下去,能说说么办么?

虽然,我和这名学生并不是很熟,但从他问我的这个问题,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学生相信他的翟师,我告诉他:

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多提醒一下自己,上课多回答几个问题。

那天晚上,我和同他一起来的三名学生聊了很多,不仅了解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状况,同时还从孩子的口中探寻到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把困扰他们的各种问题都告诉了我,我一一给他们指明了方法。

从那天晚上起,基本在校的每天晚上他们都会来我房子找我聊天,问问题。

那名王梦凡同学也能够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回答问题。

而我们,也就从师生关系演变成了“朋友”。

在我看来:

支教就应如兄弟般的关怀。

每天早晨走到教室,听着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看着他们那纯洁的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感觉:

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学生,更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亲人。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我们更注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找我时,我不断鼓励孩子,让他们摆脱厌学情绪,帮他们明白: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孩子转变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学习风气也悄然地变得好起来。

二、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每天早晨都会看到学生来到我的房子里,帮我提水、倒垃圾,给我送来了面包牛奶,每天一样的节奏,每天都有同一种感动!

每次回大学,我都会带着这份“纯真的礼物”回去。

把这份祝福带给我的朋友们。

圣诞节虽然是西方节日,但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也是他们的重要节日,为了喜迎圣诞,我给孩子教了一首圣诞歌:

每个学生都认真的学习,在临近圣诞节的几天,在我们班开展了“我是小歌手”的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虽然唱同一首歌,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圆满的结束了比赛活动,并在最后选出了前三名,并颁发了我给他们精心准备的奖品。

比赛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圣诞节即将开始,前夜那一天,班里的学生给我们送来了红苹果,有的是一片精心处理写上满满祝愿的白纸,有的则是一张由好几位同学一起送来的精美贺卡,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和他们对我的美好祝愿:

老师您辛苦了,祝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我记得有一位女生,在别人来之前她就早早的给我送来了一张“贺卡”,她放到我的桌上说了一声:

老师,圣诞快乐,转身就跑出了我的房子。

那贺卡就是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歪歪曲曲的写着:

翟师,以后要吃早饭,别太累,圣诞快乐,天天开心。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份温暖和关怀。

那几天,睡觉前我都会拿出来那张不起眼的纸条,怀着感动与润湿的眼睛入睡。

其实我一直想对这位女生说:

老师累没有关系,只要你们能学好,吃好,翟师再累也是值得的。

但是这句话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默默的为这些学生祝福。

 

帮扶

一、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搭起一道彩虹

为了解当地学生的生活状况,在队长马宏彪的带领下,我们深入学生家庭进行了解。

发现很多学生家庭贫困,而作为支教的一名,我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教学,扶贫同样是我们重要的一个环节.班上有很多这样的同学,他们学习都很努力,成绩都很优秀,但是他们用的是已经被压扁锈迹斑斑的铅笔盒,拉链已经坏了又用针线缝上了的旧书包••••••

虽然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干净整洁的校园,但是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孩子们有许多像上面说的那样,或是留守儿童,或是父母有残疾。

为了生计,父母们长期在外打工,或许只有过年甚至几年才能回家一次。

这些孩子只能跟着自己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缺乏知识的老人,行动就很困难,更不要说是在学习上帮助孩子辅导了。

作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看不得这样在学习边缘痛苦挣扎的孩子们。

我们在队长马洪彪的带领下,为贫困的学生送去学习用具及生活用品,求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到每个贫困学生。

天大地大力量大,天下之大莫过父母恩情大。

曾经一次的家长会上,一位父亲深情地对我说: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翟老师,额家(我家的意思)生活条件不好,他妈残疾不能动,以后孩子多照顾照顾。

”一口地道的冯原乡音,在我的胸口上狠狠的击了一下,莫名的感动与同情,涌上了我这个刚刚走进社会并用自己的知识教育他们孩子的年轻的心。

久久挥之不去,那位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感叹父爱伟大的同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些一双双渴望求知却因生活困难而不能及的眼睛。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更是一种帮助,一种责任,一种涌向心头挥之不去的那份感动。

二、借母校之手,助成功之梦

上学期,在我母校团委的帮助和队长马宏彪的积极邀请下,我们开展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冯原镇中学团建促进行动,并成功举办爱心捐赠仪式,母校为我所在服务学校捐赠了显微镜、打印机、投影仪和录音机等仪器设备。

并承诺每年定期向冯原镇中学捐赠学校仪器设施,以此来促进冯原中学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并寄予了冯原中学美好的祝愿。

与此同时,在母校园艺学院团工委的帮助下,我们成功邀请到优秀博士生冯浩为冯原镇中学生作题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经历分享报告会。

报告会给予这些从山里长大的孩子以鼓励。

坚定了他们走出这座山去探寻外面世界的信念。

让支教的旋律在这片土地上回旋

支教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责任。

一年的生活犹如多变的旋律,她告诉我们: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他人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事业执着与崇敬,就一定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一年的支教即将结束,但这颗感恩的心却永远回荡在我曾经呆过的这边热忱的土地上。

听听那耳熟的“冯原话”,看看这已经被时间“挤满”了的作息表,想想那位曾经已经白发苍苍却不断地叮咛我的老父亲,望着那些纯真无邪的可爱脸庞和那和蔼可亲、充满欢笑的教师们,每次想到马上就要离别的场景,丝丝的酸楚涌上心头。

我怎么舍得离开,怎么舍得离开这可爱的孩子,这和蔼的老师,还有这坚实的黄土地。

千言万语不能表达,却只能用一句话代替:

我爱你们,我爱这片热土!

感谢学校领导、团中央工作扶贫队、县科教局、团县委、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支教任务。

感谢童真无邪的孩子,是你们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

感谢这里和蔼可亲的老师,是你让我们懂得无私奉献的真正含义!

感谢母校团委,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够让我能够和这些孩子们一起生活,一起玩耍,让我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找到了我的人生理想,让我在这里不断地生长。

让我明白: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能够得到多少,而是你在这个岗位上你贡献了多少,有多少人是因为你而成功,你多少事,是因为你而给别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一年的支教,让我更加肯定了我的选择是对的!

短暂的义务支教服务期就要结束了,但是心底那颗志愿者之光永远不会熄灭。

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更多的人把志愿者活动当成一种事业,让这把志愿者之火永远的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