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415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docx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

关于效用函数及阿罗不可能定理的一个猜想

唐跃志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

本文讨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逻辑问题。

同时指出,如果将效用函数放在非欧空间里考察,则“投票悖论”可以解决。

本文给出了效用函数在空间里的一个猜想模型,并证明了这种可能性。

以及如何利用模型,求“Edgeworth盒”的契约曲线及无差异函数。

关键词:

效用函数,非欧空间,阿罗不可能定理,契约曲线,无差异函数,猜想模型

               引言

1951年,阿罗(Arrow,K.J)发表并证明了著名的“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用公理化方法和5个著名的公理证明了,经济学上的效用函数(utilityfunction)是不存在的。

这个定理给从那以后的经济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许多人试图否定阿罗的结论,但都没有成功。

我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并注意到阿罗证明成立的关键,是以下二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公理化方法有如下逻辑:

如果“猜想”不与公理相悖,那么该“猜想”就有可能是对的;反之,如果“猜想”与公理相悖,那么该“猜想”就一定是错误的。

第二,是因为“投票悖论”的问题。

因为,“投票悖论”是由效用函数导出的。

而“投票悖论”又与阿罗公理相矛盾。

所以,效用函数在阿罗公理条件下不存在。

 

由此可见,在阿罗的证明中,“投票悖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投票悖论”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

它源自阿罗假设中的“传递性公理”,它的标准假设是“A优于B,B优于C,那么一定A优于C”。

因此,“传递性”,是“不可能定理”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证明在“传递性假设”上出了问题,那么“不可能定理”就不会再成立。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传递性公理”,其实与一条欧氏定理“A>B,B>C,那么一定A>C”等价;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阿罗公理其实就是一个欧氏公理;阿罗证明实质上要求,效用的公理必须是欧几里德形的,阿罗证明也只在欧氏条件下才会成立。

但问题是,现实的效用体系是否就一定是欧氏几何形的呢?

或者说,选择的公理是否就是要求,“如果A优于B,B优于C,就一定必须有A优于C!

”?

如果换成非欧几何,“阿罗定理”在非欧条件“A>B,B>C,不一定A>C”下还会成立吗?

基于非欧几何的知识,我们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不可能定理”在欧氏条件下成立,但在非欧条件却可能不成立!

而且,现实的空间几何,非欧几何也要比欧氏几何合理。

因此,联系到公理化方法的逻辑,我们有一个基本猜测:

现实的效用的分析几何,也许应该是非欧几何,而不应是欧几里德几何!

在此问题上,阿罗可能把问题的因果关系弄颠倒了,“不可能性定理”并不是经济学的“有效”定理!

而且我们还发现,“投票悖论”可以在非欧条件下得到印证。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公理化方法的数学准备;第二部分,是阿罗证明的逻辑讨论;第三部分,是我们对效用空间的一个几何猜想;第四部分,从等效角度证明效用的空间是非欧的;第五部分,用变分法证明效用的传递是封闭的,以及我们对“独裁”的解释;第六、七部分,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延伸,即如何求“Edgeworth盒”上的契约曲线及无差异函数。

     §1,公理化方法与几何公理

1.1,公理化方法

所谓的公理化方法,也叫演绎推理方法。

它是从一些初始概念(不定义的概念)和一些初始命题(不证明的命题、公理)出发,按一定的逻辑规则,定义出所需要的概念,推导出所需的命题(定理)来。

这里的“推导”是一种严格的证明,其依据,只能是初始命题或已由它们证明了的命题,除了逻辑规定外,不得依赖其他任何东西。

它是数学上构建严格数理体系的基本方法。

该方法的逻辑特点是:

如果“猜想命题”不与公理相悖,那么该“猜想”就有可能是对的;反之,如果“猜想”与公理相悖,那么该“猜想”就一定是错误的。

因此,“猜想”的正确与否,与公理的构成有很大关系。

同一“猜想”,在不同的公理条件下,结论会有很大不同。

数学上最基础的公理,是数的公理与形的公理。

数的公理,有Peano数公理、代数公理;形的公理,则有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黎曼几何)。

任何公理,按笛卡尔(R.Descartes)的思想,都可化为数的公理和形的公理。

联系数、形公理的桥梁,是坐标空间、相函数。

由坐标、相函数支撑起来的“相空间”,包含了该公理应具有的一切性质。

比如,欧氏几何的“相空间”是“平直的”;非欧几何的“相空间”是“弯曲的”。

阿罗公理作为一个代数公理,应与形的公理同态同构。

1.2,几何公理的构成

按希尔伯特(D.Hilbert)的划分,几何公理的组成如下:

几何公理结构

几何公理

欧氏几何

罗氏几何

黎氏几何

公理Ⅰ

关联公理

关联公理

关联公理

公理Ⅱ

顺序公理

顺序公理

分隔公理

公理Ⅲ

合同公理

合同公理

运动合同公理

公理Ⅳ

欧氏Ⅳ公设

罗氏Ⅳ公设

黎氏Ⅳ公设

公理Ⅴ

连续公理

连续公理

连续公理

欧氏几何和罗氏几何的区别,是第Ⅳ公设;而黎氏几何与欧氏、罗氏几何的区别,除了第Ⅳ公设外,还得加上一个在关联基础上的分隔公理。

关于第Ⅳ公设,是众所周知的:

欧氏第Ⅳ公设:

又称平行公理。

过直线L外一点A,至多可作一条直线与L不相交。

它的等价描述是,△内角和等于π。

罗氏第Ⅳ公设:

过直线L外一点A,至少有两条直线与L共面而不相交。

它是欧氏平行公理的矛盾命题。

它的等价描述是,△内角和小于π。

黎氏第Ⅳ公设:

过直线L外一点A的所有直线,都与L相交。

它的等价描述是,△内角和大于π。

对于其它公理,了解它们是必要的。

关联公理:

也叫结合(从属)公理。

过A,B两点,有且至多有一直线L;直线上至少有二点,又至少有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必有且至多有一平面S;每一平面上至少有三点;如果直线的两点在平面S上,则该直线的每一点都在S上。

顺序公理:

也称次序公理。

若C在A,B之间,则A,B,C三点共线,且C在B,A之间;对于A,B两点,至少存在点C,使C在A,B之间;在共线三点中,至多有一点在其余两点之间。

 

分隔公理:

若A,B,C为直线上任意三点,存在D,A,B点分隔C,D;若A,B分隔C,D,则B,A分隔C,D,C,D分隔A,B;共线四点A,B,C,D,则A,B分隔C,D,A,C分隔B,D,A,D分隔B,C,三种关系恰有一种关系成立;若A,B分隔C,D,A,D分隔B,E,A,B则分隔C,E。

合同公理:

也叫全合(全等)公理。

若A,B为L上的点,A’是L’上的点,则在L’上A’的一侧,恰有点B’,使得AB=A’B’;若AB=A’B’,A”B”=A’B’,则AB=A”B”;若B在A,C之间,B’在A’,C’之间,并且有AB=A’B’,BC=B’C’,则AC=A’C’。

运动合同公理:

也叫等效公理。

对两个几何体K、K’,通过运动变换F,可以由K’得到K,并且保持K、K’共有的特征性质不变。

 

由合同或者运动合同公理,可导出:

①自反性:

AB=BA;②对称性:

若AB=A’B’,则A’B’=AB;③传递性:

若AB=A’B’,A’B’=A”B”,则AB=A”B”。

同样,由顺序/分隔公理,可定义出:

④反对称:

AB=-BA;⑤非对称:

AB-BA。

以上公理的逻辑关系是:

没有关联公理、顺序/分隔公理,就没有合同公理,也就不存在自反性、对称性及传递性;自反性、对称性,以非自反、反/非对称的存在为前提。

决定非自反、反/非对称的因素,是关联公理和顺序/分隔公理。

在同一构造空间里,满足非自反性、反/非对称性、传递性的几何关系,通常称为序关系。

三种不同的公理,构造了三种不同的序。

三种序关系,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几何。

开放的序,代表欧氏或者罗氏几何;封闭的序,则代表黎氏几何。

不同的几何,将导致不同的几何定理。

比如,在欧氏、罗氏几何条件下,由顺序公理有反对称AB=-BA,于是

如果C>B,A>C,则A>B。

而在黎氏条件下,由分隔公理,有非对称AB≠-BA或者反对称AB=-BA,

如果是反对称AB=-BA,则C>B,A>C,一定有A>B;

如果是非对称AB≠-BA,则C>B,A>C,不一定是A>B,而可能是B>A。

关于连续公理,则从略。

1.3,数与形的统一

考虑一个数序对(x,y),并引入坐标系{0;1,i};则这个数序对(x,y),可看成复平面上的一个点Z(x,y);这个点通过坐标关系,可构造一个数z=x·1+y·i;则有点Z与数z的对应关系

Z(x,y).z=x·1+y·i.

同时,Z的运动Z(x,y)→Z’(x+dx,y+dy),将构成线段ZZ’,并且有

dz2=(dx·1+dy·i)2=dx2·12+2dxdy·1·i+dy2·i2.

于是,有线段ZZ’与数dz2的对应关系

ZZ’.dz2=dx2·12+2dxdy·1·i+dy2·i2.

 

因为,数z、dz是基元(1,i)上的一个线性表示;数dz2是基元(1,i)的二次正定型;所以当1·i=0时,有dz2=(dx·1)2+(dy·i)2,它表示引入的坐标系为直角坐标系;数dz2的形式,则忠实地反映了直角ZOZ’的“勾股弦”关系;并且,这种“勾股弦”关系,在任何直角三角形中都严格成立。

显然,dz2为线段ZZ’长度的平方,dz=|ZZ’|;

(dx·1)2为线段ZO长度的平方,(dx·1)=|ZO|;

(dy·i)2为线段OZ’长度的平方,(dy·i)=|OZ’|;

但是,当i2=-1时,却有

dz2=(dx·1)2+(dy·i)2=dx2-dy2.

点Z’的运动是弯曲的双曲线,其“线段ZZ’”的几何为双曲几何。

从几何的分类上,双曲几何从属于罗氏几何。

而当i2=0时,

dz2=(dx·1)2+(dy·i)2=dx2.

点Z’的运动是平直的直线,其“线段ZZ’”的几何为抛物几何。

抛物几何从属于欧氏几何。

当i2=+1时,

dz2=(dx·1)2+(dy·i)2=dx2+dy2.

点Z’的运动是弯曲的椭圆线,其“线段ZZ’”的几何为椭圆几何。

椭圆几何从属于黎曼几何。

可见,在保证△ABC“勾股弦”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基元(1,i)性质的变化,将使△的几何形态发生较大的扭曲。

而且其“△内角和定理”也被修正为

A+B+C=π+KS,

其中:

K为空间曲率,S为△ABC面积。

显然有

罗氏几何:

等dz的运动轨迹BA为双曲线,K<0,有A+B+C<π;

欧氏几何:

等dz的运动轨迹BA为平直的直线,K=0,有A+B+C=π;

黎曼几何:

等dz的运动轨迹BA为椭圆线,K>0,有A+B+C>π;

 

所以,坐标基(1,i)的性质,对点、线的空间形态影响很大;基元(1,i)的性质,是区分空间几何类型的重要标志。

通常,基元(1,i)的确定与基元(1,i)的算法,称为一个变换群。

这种变换群,在正交面上共有三种;每一种变换群对应着一种几何。

变换群的具体确定,与公理的构成有关。

每一种公理构成,隐含着一种变换群;同时也就隐含着一种几何结构。

“·”算法与几何关系

双曲几何

抛物几何

椭圆几何

·

1

i

·

1

i

·

1

i

1

1

0

1

1

0

1

1

0

i

0

-1

i

0

0

i

0

1

由于已经证明,阿罗公理体系是一个效用数序对;因此,阿罗公理必属于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中的一种。

1.4,A>B,B>C,不一定A>C!

几何“猜想命题”的“真伪”,与几何公理性质密切相关。

它严密地证明了,仅凭直觉而没有通过逻辑证明的“东西”,是靠不住的。

许多在欧氏条件下,看起来直观而平凡的“真理”,在非欧条件下就有可能成为“谬误”。

比如,“△内角和等于π”这样一个“猜想”。

该“猜想”只在欧氏几何条件下成立;在罗氏、黎曼几何条件下不成立。

反之,如果“猜想”换成“△内角和不等于π”,那么“猜想”在罗氏、黎曼条件下是成立的;而在欧氏条件下不成立。

再如“如果A>B,B>C,那么一定A>C”之“猜想”,在欧氏几何、罗氏几何条件下是严格成立的;而在黎曼几何条件下不成立。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

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几何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关系,不论是几何形态还是几何计量,都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我们不能再用主观的思维,去推论一些“想当然”东西。

了解这些,是解决“不可能定理”和“投票悖论”的基础。

而且应该记住的是,“点”应严格区分“欧氏点,罗氏点,黎氏点”,“线”分“欧氏线,罗氏线,黎氏线”,“面”应分“欧氏面,罗氏面,黎氏面”;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支撑起来的空间,有“欧氏空间,罗氏空间,黎氏空间”。

其几何要素在空间里的表现,除“点”外,“欧氏线/面”在三维欧氏空间里是平直的,而“罗氏线/面,黎氏线/面”在三维欧氏空间里却是弯曲的。

“线,面”在三维欧氏空间里是否弯曲,是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根本区别。

而“黎氏线”则是“黎氏球面”上的“大圆”,它是一个封闭的“线元”;它通常也叫“测地线”。

        §2,阿罗公理,“投票悖论”与不可能定理

2.1,阿罗公理

  对于备择对象x和y,考虑一种偏好序关系“≳”;“≳”可看成符号“”,或者一个算符“”;用“x≳y”表示“x优于y”;x和y经“≳”作用后化成函数ux和uy);如果x≳y,则ux≳uy。

“≳”满足:

  公理1,连通且自反性。

对任意的x与y,有x≳y或y≳x;且二者必居其一。

  公理2,传递性。

对任意的x,y和z,x≳y与y≳z,则必有x≳z。

  公理3,一致性。

若社会所有成员都认为,某种备选方案优于另一种,那么社会亦应如此认为。

   公理4,独立性。

比如,原来有两名候选人,现在又添加一名候选人,则人们对原来两名候选人的偏好序,不应受新添候选人的影响。

   公理5,非独裁性。

即不应使个人的偏好总是自动成为社会偏好,而不管其他人的偏好与他是如何地不同。

其中:

公理1,2为自然的理性基本条件;公理3,4,5是阿罗及其支持者,为达合理要求所加的限制性条件,它最直接的结果,是形成“少数服从多数”规则。

2.2,不可能性定理与“投票悖论”

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五个公理是不相容的,不可能存在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效用函数;如果有的话,只可能是外界强加的或者是独裁的。

阿罗用公理化逻辑,论证了他的论点。

给予他强烈支持的证据,是下面的“投票悖论”。

假设由甲、乙、丙三人组成的一个群体,必须在A,B,C三个方案中,进行排序与选择。

达成群体偏好尺度的自然方法,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群体中的大多数认为“第一方案≳第二个”,那么群体就认为“第一方案≳第二个”。

假定:

若甲认为“A≳B,B≳C”,根据传递性原则,从而有“A≳C”;乙认为“B≳C,C≳A”,从而“B≳A”;丙认为“C≳A,A≳B”,从而“C≳B”。

因为有两票的多数(甲,丙;甲,乙)认为“A≳B,B≳C”,根据传递性原则,应有群体序“A≳C”。

但是,综合观察甲、乙、丙三个独立的序,发现也同时存在两票的多数(乙,丙)认为“C≳A”。

显然,由传递性原则导出的“A≳C”,与由少数服从多数推出的“C≳A”,两者是相互矛盾的。

要消除这种矛盾,只能在矛盾的序关系中两中择一。

如果群体选择“A≳C”,由于这也是甲的观点,所以等同于甲“独裁”;如果群体选择“C≳A”,则只能是“外界强加的”,因为它必须否定序的基本原则-传递性。

于是,“投票悖论”导出了一种封闭的序循环关系:

A≳B≳C≳A

它与“测地线”拓扑同构。

阿罗还罗列了,利用个人效用构造社会效用函数时,可有多种不同数学表达式的例子,来佐证社会效用函数存在的“不可能性”。

关于阿罗证明的过程从略。

但其思想逻辑,已基本反映在“投票悖论”中。

2.3,不可能定理在逻辑上的问题

⑴,判断一个函数存在与否?

数学上只要两个条件。

一是函数是连续的,用集的语言叫连通且自反;二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一一对应,用公理表达就是,自(因)变量必须满足关联、顺序、合同以及连续公理中的阿基米德公理。

价值、效用、序关系,作为不定义的概念,就象平凡几何中的点、线、面一样,都是不证而自明的要素。

其函数都由这些要素构成。

它们均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效用函数是肯定存在的。

尽管效用函数,可能存在多种数学表达式甚至没有表达式,但都不是效用函数不存在的理由。

因为社会是“经济人”群体,“经济人”懂得如何在多种表达式中选择最优。

至于最优的表达式是什么,只与经济系统的结构有关,而与存在多少种表达式无关。

⑵,“A≳B和B≳C,从而A≳C”,只在欧氏条件下是成立的;而在黎曼条件下不成立。

推而广之,“效用函数不存在”作为一个“猜想”,在欧氏条件下是成立的,但不等于在黎曼条件下也成立。

关键是看效用所在的空间是否弯曲。

按笛卡尔的思想,任何公理都可以化为几何公理;阿罗公理当然也不能例外。

阿罗传递性公理,其实就是欧氏顺序公理基础上的合同公理。

阿罗公理与欧氏几何公理同态同构。

我们唯一需要证明的是,选择的公理,应该是非欧的而不应是欧几里德的。

即,在理想的情况下是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黎曼几何。

 

⑶,在黎曼几何条件下,任何序关系都是封闭的,“投票悖论”序拓扑结构,正是这种封闭序关系的真实反映。

在黎曼几何条件下,阿罗传递性(顺序)公理已经失效,要确定A,B,C三者关系,只能通过分隔公理来确认。

根据分隔公理,必须首先确定A,B的关系,然后再确定C是在A,B之间还是A,B之外。

具体地说,就是一要统一确定A,B,C序的方向,二是统一确定A,B,C序的起点和终点。

可以认为,“投票悖论”封闭序的产生,其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效用观,统一的起点和方向”所致。

而“一致性公理”,则是序关系统一之后的另一种表现。

这种统一序的方向、起点和终点的方法,其实就是“独裁”。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独裁”,是“社会独裁”而非“个人独裁”。

⑷,阿罗把“投票悖论”中的“社会独裁”,直接等同于“一个人说了算的独裁”,而没有注意两者间的区别。

他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一般而言,“社会独裁”是群体协商的结果,是一种协商后的“社会准则,法规”;而“个人独裁”,则完全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个人强权”;两者是不一样的。

古语云: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投票悖论”中的“二择一”,其实是一种“得利”的表现,它是一个“社会独裁”,只不过它与“某个人的意愿”巧合而已。

⑸,当一种序的基本规则已定时,那么选择只能服从规则,而不能反过来甚至否定规则。

归纳起来,阿罗公理的矛盾,是“传递性”与“少数服从多数”的矛盾。

“传递性”与“少数服从多数”,作为两个规则,在选择中应有优先次序。

其优先次序的确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而言,如果“传递性”是公理的基本规则,那么在选择中应处于绝对优先地位;“少数服从多数”作为一个辅助规则,则只能处于次要位置。

不能因为某种结果,而对它们的次序和地位进行任意曲解。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关于时间的确定”。

大堂里挂着三个钟,三个钟都用统一的原理计量时间,三个钟均没有误差,其中一个指住“9:

00”,其余两个指住“10:

00”。

但此时能不能按“少数服从多数”确定,当地时间一定是“10:

00”而非“9:

00”?

显然是不能的。

因为,指住“9:

00”的可能是“当地北京时间”,指住“10:

00”的是“东京时间”。

从时间的数值上说,三个钟均没有指错。

只不过“时间的起点”不一样。

但是,这种“少数”钟的“独裁”,并不是由“它”自己“专制”决定。

它只能由当地的“环境,法规”决定。

由社会的选择决定。

§3,我们的猜测

3.1,几何猜想

由于,阿罗颠倒了问题的因果关系;因此,“不可能定理”可能并不是经济学的“有效”定理!

同时,效用函数存在性(猜想)是否与常理相悖,关键是看效用所在的空间是否弯曲。

于是,我们猜测:

如果效用是空间里的待定函数的话;那么由效用u与交换价值v张成的“曲面S”,应能嵌在具有坐标(x1,x2,x3)的欧氏三维空间里,并且满足

同时x1、x2、x3对u,v可微。

于是,在某个r投影变换下,“S曲面”应映照成一个“Edgeworth盒D”。

“盒D”的对角线AB,是交换的契约曲线;契约曲线AB,是“S曲面”的“测地线AB”在“D”上的投影;“测地线AB”,是“曲面S”上的最短直线;AB既与u,v的空间有关,同时也与u×v的空间有关;AB上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帕累托最优”;而AB的方向,则反映了无差异交换的传播过程。

 

3.2,模型

由于,市场是一个u与v的相互转换,“S面”是一个u,v的组合;“S面”就代表市场,市场就是“S面”;u,v满足AB曲线最短传播要求。

因此,市场问题,就是一个几何问题。

它是AB曲线在“S”约束下求极值,是AB在“S”约束下求最优路径。

它是AB在“S”约束下求“测地线”。

但由于,“S面”是嵌在E3空间里的,曲面上AB长度

而ds2=|dr|2=dx12+dx22+dx32。

又由于x1、x2、x3是u,v的可微函数,ds2=|dr|2,

因此,也有

ds2=|dr|2=|dr||dr|=|rudu+rvdv||rudu+rvdv|

=rurudu2+2rurvdudv+rvrvdv2.

令guu=ruru,guv=rurv,gvv=rvrv,则

ds2=guudu2+2guvdudv+gvvdv2.

于是,也有

因此,SAB便是定义在集{u(v)}上的一个泛函。

则AB的最优路径问题,将转化为求SAB在“Edgeworth盒”内的变分

具有ds2=guudu2+2guvdudv+gvvdv2形式的“S面”,通常叫黎曼面。

黎曼面上的v,u坐标,叫曲坐标。

ds2叫黎曼距离。

ds2是u,v在“S”约束下的拉格朗日函数。

ds2应有极值。

保ds2不变的几何,叫黎曼几何。

guu、guv、gvv叫空间度规系数。

空间度规系数,决定曲面“S”的性质。

如果guu、guv、gvv是u,v的函数,则“S”就是曲面。

“S”为曲面,效用的空间就是弯曲的。

如果guu、guv、gvv是与u,v无关的常数,则“S”为平面。

“S”为平面,效用的空间就是平直的。

平面是曲面的特殊形式。

guv=0,表示u,v正交。

因此,市场问题,就是一个纯粹的黎曼几何问题。

它是SAB在“S”约束下求极值,是AB在“S”约束下求最优路径。

是AB在“S”约束下求“测地线”。

它是SAB在“Edgeworth盒”内的变分。

关于模型的解,见本文的第五、六、七部分。

   §4,效用空间的非欧性证明

在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A.E.Noether曾经证明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定理。

这个非常有用的定理,就是Noether对称。

A.E.Noether证明了:

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力学系统里,有多少个守恒量,就有多少个守恒律,守恒量与守恒律是高度对称的,对称性导致相互作用律。

这里,守恒量也叫不变元,对称性也叫对称性规则。

Noether对称的思想,可用图4—1表达。

 

由于,交换是一个买者与卖者的博弈,交换过程是一个u与v的相互转换;因此,市场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力学系统。

在这个力学系统里,Noether对称也是成立的。

根据Noether定理,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由u与v张成的“S面”的运动。

看看这个“S面”的运动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不变元,以及跟这个不变元有关的变换是什么?

如果这个守恒元与欧氏几何有关,则效用的空间就是平直的;如果这个守恒元与非欧几何有关,则效用的空间就是弯曲的。

4.1,经济系统对称,等效律或无差异守恒律,ds、ds2;…

经济系统对称的存在,取决于我们对规律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