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5493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docx

政治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知识提纲

九年级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

1、责任的来源

答:

它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承诺,这种承诺。

2、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答: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作为子女、学生、朋友、社会成员……

3、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

答: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集体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4、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是什么?

答:

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

代价是我们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不到而受到责备,甚至处罚。

5、承担责任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答: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标志。

6、我们是否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如果可以,应该怎样进行合理选择?

答: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既然我们选择了自立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7、一旦我们对承担的责任做出选择,应该怎么办?

答:

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把事情做得出色。

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说:

我承担,我无悔。

8、我们在履行自己责任的时候,应该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这是一种奉献精神,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要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3、关爱集体有哪些表现?

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有哪些具体表现?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承担责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3、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利于增长自己的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

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我们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④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l、中国巨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被世界所公认;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的最基本国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原因):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特征:

不发达。

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方面。

(3)初级阶段的时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6、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一要义】——推动经济发展;【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精神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二、党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其制定的依据和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制定的依据: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制定的根本目的:

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其核心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它?

答:

(1)含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原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答:

(1)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原因: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4、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答: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是我们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6、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不偏离“一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了什么样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它已载入了宪法和法律。

3、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三个尊重”: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6、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它顺应历史潮流,有益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益于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7、“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是实现一国的理想途径。

8、“一国两制”的意义——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8、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这说明了什么?

——“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0、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原则。

1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1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什么重要性?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答:

(1)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答:

(1)我国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开放。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同时,又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3)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4)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我国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特点?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其他特点:

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3、人口问题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4、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答:

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实行计划生育的依据、目的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

(1)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2)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具体要求: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补充: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三、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目前,我国的环境国情?

答: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破坏环境的危害?

答:

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

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3、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

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4、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答:

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资源国情?

答:

自然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

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实现。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

答:

(1)含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要求: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责任。

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答: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各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五、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发展科技的作用?

答:

(1)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现状是什么?

答: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教育的作用?

答: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

(2)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3)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4、教育地位: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6、为什么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答:

(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7、怎样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国家: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②建立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完善社会的创新机制。

③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并消化为自己创新的结果。

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

⑤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⑥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青少年:

①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善于观察生活,学会发现,见微知著。

③培养求异思维,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

④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⑤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勤动脑、勤动手。

⑥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8、科教兴国的必要性?

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地位、作用、影响是什么?

答: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地位:

在世界上地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地位: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的影响:

不但对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答:

树立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不做有损中华文化的事;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破坏中华文化的行为作斗争;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开拓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够列举)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点——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为什么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答: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国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2、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精神得到怎样的发展?

答: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3、河南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

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要正确面对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青少年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从民族精神的内涵寻找思路。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途径?

答:

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3、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答:

(1)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觉得它们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并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5.什么是依法治国?

必要性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主体、目标和本质是什么?

答: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目标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否定人治、崇尚法高于天、法大于人。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

(1)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3)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它方面。

只有完全做到这四个方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7.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地位?

答:

重要性:

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地位: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8.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公民的要求?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政府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地位——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宪法的重要作用——对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