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885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新编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氯元素、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g

C.氯化钠是由大量的④和⑥两种粒子构成的

D.氧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都属于金属元素

2.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能支持燃烧

B.能使铁生锈

C.供给呼吸

D.液氧呈蓝色

3.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最终固体质量是

A.25g

B.35g

C.15g

D.5g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不同种类的原子。

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均为单质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发生改变

D.该示意图可以反映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5.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

C.花生油

D.泥土

6.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A.少量的水

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B.化学性质:

不可燃不助燃、稳定性

C.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

D.可以量取液体的仪器:

量筒、滴管

8.为了防止铁制品受腐蚀,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B.将铁制品浸在水里使其与空气隔绝

C.制成不锈钢

D.在铁制品表面刷漆

9.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③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10.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铝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7,该铝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则下列关于该铝原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该铝原子的质量为2.25akg

B.该铝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核外有13个电子

C.该铝原子核内中子数是14

D.该铝原子核带13个单位正电荷

11.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能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中铬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1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都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柠檬榨汁

D.葡萄酿酒

14.区别下面的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木条

B.氢气和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稀盐酸

D.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15.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溶于水能形成吸附性物质,可用于自来水的净水

B.干冰升华需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FeCl3

B.CO2→CaCO3

C.CaCO3→Ca(OH)2

D.Fe→FeSO4

17.下列水的净化措施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顺序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蒸馏;④明矾吸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冰水共存物

C.海水

D.加碘盐

19.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

A.碳酸钠  小苏打 Na2CO3

B.氢氧化钠 纯碱   NaOH

C.酒精    乙醇   C2H5OH

D.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H)2

20.下列涉及化学学科素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结构观: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守恒观:

20mL质量分数为50%的乙醇与20mL水混合后的体积为40mL

D.转化观: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9%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取用液体药品

C.

称量食盐

D.

检查装气密性

23.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

B.

加热高锰酸钾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倾倒液体

2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1)

(2)

B.

(2)(3)

C.(3)(4)

D.

(2)(4)

25.已知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如下表所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乙中的小纸条为湿润蓝色石蕊试纸。

NaOH

Na2CO3

NaCl

17.3

<0.01

0.1

I.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沉淀物;

I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稀盐酸缓缓滴入装置甲的试管中;

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溶质是乙醇

②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钠

③装置甲的试管中产生的沉淀物为碳酸钙

④步骤II可观察到装置甲的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乙的试管中有沉淀产生

⑥步骤II装置乙中的小纸条变紫色

⑦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⑦

D.④⑤⑥⑦

二、实验题

26.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通过_____现象,能够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3)使水中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7.下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____g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20g加入蒸馏水,稀释到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三、流程题

28.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

⑴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步骤⑦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9.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

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mL浓硫酸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2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3

加入2mLNaOH浓溶液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4

先加入2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mL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5

先加入2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mLCO2

铜片表面变成绿色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2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

(4)得出“铜生锈一定与H2O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片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

(7)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不需进行上述实验,他们向铜锈中加入稀盐酸并把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得出铜生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关。

他们的依据是________。

3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   ,冷水应从  进  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   (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

“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实验药品)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大理石、CaCl2、CaO、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NaHCO3与Ca(OH)2发生反应:

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C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             .

③使过量的CO2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        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应用)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

                    .

五、计算题

31.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

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胆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KAl(SO4)2的相对分子质量=         。

(2)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3)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实验题

1、

2、

三、流程题

1、

四、科学探究题

1、

2、

五、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