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5994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8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docx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

初二物理期中复习例题

本次课课堂教学内容

声现象:

1.下列情景中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老师大声讲话B.在课堂上,有同学大声吵闹

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正在模仿鸟鸣声

2.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境:

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对此情境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播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3.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

4.如图所示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C.

工人用电钻钻墙D.

路旁安装隔音壁

5.如图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小明看到老师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C.声音的产生的原因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

B.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能碎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B.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9.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这两列声波明显不同的是()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0.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

11.“文明伴我行,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12.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3.“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

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

针对这一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你听到手机发出猫声音是猫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你和手机发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到入耳中,但传播速度各不相同

C.当你对着手机用很小的音量说话时,“汤姆猫”没有反应,这说明声音的频率需要足够大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

D.“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16.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6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

1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

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上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正在房间写作业的小明觉得客厅的电视声太大了,于是关上了房间门,这属于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

18.将一块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________ (选填“大”或“小”),其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

敲响音叉,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19.张明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使邻居免受干扰,他想出三种方法:

第一,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第二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第三,告诉邻居,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花,这是在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

20.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物态变化

1.下列温度中,在36℃~37℃之间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B.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

2.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

A.

B.

C.

D.

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比较正确地反应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4.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索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夏天吃雪糕凉爽

B.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打铁工匠将炽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淬火

5.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水的比热容较大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水的汽化

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7.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8.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9.用手的指端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结果(  )

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B.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

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热

D.可能感到水更冷,也可能感到冰更冷,因为每个人的体温不同,感觉不一样

10、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11、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1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3、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

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熔化

二、填空题

15.小明在烧开水时发现,水沸腾时,壶嘴处不断有“白气”出现.进一步的观察发现:

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处有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请解释:

(1)“白气”是  (选填“空气中”或“壶嘴喷出”)的水蒸

气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在壶嘴处看不见“白气”,主要原因是:

  .

16.下列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

(2)水结冰:

(3)湿衣服晾干了:

(4)铁块化成铁水:

(5)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

(6)初冬季节的早上,草木枝叶上结有白霜

17.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只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只是测甲前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测得数是37.2℃,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结果乙、丙的体温读数均为37.8℃,问三人的体温真实值应为甲℃,乙℃,丙℃

18.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示数偏高的是  .

 

19.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一处著名景点,每年冬天的景色更为别致,两岸流水结冰形成大面积“冰挂”(如图),中间则是咆哮翻腾的河水,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冰挂是由于水在沿岩石向下流动过程中因气温降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0.晾晒衣服时,我们用衣架把衣服撑开,是为了增大液体的  ;放在太阳下,是为了提高液体的  ;再挂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  ,使衣服尽快晒干.

21.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推动活塞,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  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  (上升/下降).

22.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23.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

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光现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0·龙东)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井底之蛙B.空中彩虹C.水中倒影D.古代女子照铜镜

2.(2020·黔西南州)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

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3.小明的妈妈常与验钞机打交道,使用验钞机可鉴别钞票的真伪,小明好奇地启动家里的一台验钞机,看到钞票在灯光照射下显现出平时肉眼看不到的数字和字母,这是因为()

A.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有光照射就发光

B.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照射它的灯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线,涂有荧光物质的地方就发光

C.灯光中含有大量红外线,能使钞票中的荧光物质感光

D.灯光中含有大量的X射线,能穿透钞票中涂有荧光物质的部分

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

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5.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

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

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

则()

A.像是实像

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器要小

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7.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s1=s2B.s1<s2C.h1>h2D.h1=h2

8.(2020·青岛)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10.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

小明做一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A.站在原地下蹲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D.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1.春天到了,小红去大明山旅游,在拍照时,为了使拍到蓝天的像天更蓝一些,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这会让色光通过;漫山的杜鹃花呈现红色是因为杜鹃花(选填“反射或吸收”)了红光.

12.(2020·娄底)2020年6月21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底市内绝大部分同学亲眼看到了日环食这一难得的景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  现象;如图中,能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  图。

(选填“甲”或“乙”)。

1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

上形成一条

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

 

14.(2020·苏州)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

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反射)了黄色光。

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15.(2020·天津)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  的缘故。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适当的  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

17.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某同学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则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角度为∠α=。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增大/减小)。

 

18.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m.

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19.(6分)

(1)(2020·遂宁)图中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________;

(3)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MN为平面镜,请你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的光线。

5、太阳和月亮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请你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图中画出人可以看到日全食的空间区域(保留作图痕迹并在能看到的空间区域打上斜线)。

20.(10分)(2020·苏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能/不能)呈现出像;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

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14.如图所示,MN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请画出△ABC在平面镜中的像A’B’C’。

15.如图所示,O'是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AB在该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