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451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春市化学试题.docx

长春市化学试题

2013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Zn—65

2.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3.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如下表(室温):

H+

NH4+

K+

Na+

Ba2+

Ca2+

Mg2+

Cu2+

OH—

溶、挥

NO3—

溶、挥

Cl—

溶、挥

SO42—

CO32—

溶、挥

说明:

表中“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一”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选择题(共10分)

注意: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

1.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燃烧B.食物腐烂C.石蜡熔化D.冶炼钢铁

3.甲烷(CH4)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化合物D.混合物

4.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两个镁离子的

A.2Mg2+B.Mg2+C.2MgD.

5.下列有关水(H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水中氧元素呈-2价

C.水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之一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日常生活中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可用烧碱溶液中和皮肤上的少量硫酸

C.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D.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空气、O2、CO2

8.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燃料有可燃性,所以有可燃性的物质都可作燃料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都小于7

C.溶液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都是溶液

D.易挥发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所以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有挥发性

9.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B.过滤时,可用玻璃棒搅拌来缩短过滤时间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滤液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若产率高于100%,可能是得到的精盐潮湿所致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分离Mg(OH)2和NaNO3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

B.制取NaOH溶液:

将Ca(OH)2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过滤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Mg与稀盐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D.证明CO2与水反应:

将附着石蕊粉末的滤纸条用水润湿一半,完全放入CO2中

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

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1.用6.5g金属锌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

12.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A可知,氢氧化钠是由钠、氧和三种元素组成的;

(2)由图B(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3)在图C、D、E中,能够表示钠离子结构的是。

13.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自来水厂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这利用了它的性;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由于它们的①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可用点燃的方法区别它们,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3)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它与盐酸反应的明显现象是;

(4)酒精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挥发是由于分子造成的,故要密封保存。

14.右图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2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g;

(2)要使20℃时饱和的NaCl溶液变成20℃时的

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3)如果KNO3中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可采取的方法是(选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5.请回答下列与稀盐酸、稀硫酸有关的问题:

(1)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中含有的阳离子都是;

(2)要洗去细口瓶内壁上附着的CaCO3,应选用这两种酸中的;

(3)除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可加入适量的溶液。

16.结合下列三个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可验证水的组成,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2)B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C中若将点燃的红磷缓慢地伸入瓶中,则可能导致进水量偏。

17.Fe、Cu、Zn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回答下列问题:

(1)由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可知,铁生锈是铁跟空气中的反应;

(2)Fe、Cu、Zn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3)要比较Fe、Cu、Zn的活动性,可选择下列方案中。

A.把Zn片和Cu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B.把Cu片分别放入ZnSO4溶液和FeSO4溶液中

C.把Fe片放入CuSO4溶液中,待CuSO4完全反应后,取出Fe片,再放入Zn片

18.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回答有关问题:

①Ca(OH)2+CO2

CaCO3↓+H2O

②2NaOH+CO2

Na2CO3+H2O

③2KOH+CO2=K2CO3+H2O

(1)由上述反应可知,碱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是都生成和水;

(2)根据上述规律,写出Ba(OH)2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可选用Ca(OH)2溶液;而不选用NaOH溶液或KOH溶液,是由于生成的CaCO3、Na2CO3、K2CO3在水中的不同。

19.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若用A装置来制备O2,有关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如右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

即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氢元素,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

就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

(4)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选用上图中适当的装置加以组合,制出纯净、干燥的CO2,则所选装置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20.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下列操作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

需氯化钠3g,水47mL;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选填“添加药品”或“移动游码”);

(3)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mL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

(4)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1.为确定四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分别是稀H2SO4、Ba(OH)2溶液、K2CO3溶液(呈碱性)、NH4Cl溶液(呈酸性)中的哪一种,随意编号为A、B、C、D后,进行以下探究:

(1)取样,分别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A、C使石蕊溶液变蓝,B、D使石蕊溶液变红,则A、C是四种溶液中的①溶液;若将A分别滴加到B、D样品中(微热),B中产生氨味,D中产生白色沉淀,则D是②溶液;

(2)只将每种溶液分别与另外三种溶液一一混合(微热),同样可以达到探究目的,则鉴别出Ba(OH)2溶液的现象是。

22.某活动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HCl与Ca(OH)2②HCl与CaCl2③HCl与Na2CO3

④Ca(OH)2与CaCl2⑤Ca(OH)2与Na2CO3⑥CaCl2与Na2CO3

(1)以上实验中,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2)实验结束后,将上述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过滤,取无色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综合上述反应,以及相关实验现象推断,无色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包括;

(3)下列有关利用该五色滤液的设想中,合理的是。

A.代替水吸收硫燃烧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B.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得氢氧化钠溶液

C.滴入某溶液的样品中,验证该溶液呈酸性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C 3.C 4.A 5.D 6.C 7.B 8.B 9.D 10.D

非选择题(第11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1.[解]设: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Zn+H2SO4=ZnSO4+H2↑…………………………….1分

652………………………….1分

……………………………………….1分

6.5g

……………………………………….1分

答: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说明:

化学方程式写错,不得分;漏写或写错设、答的不影响得分。

12.

(1)氢(或H、氢元素、H元素)

(2)11

点燃

(3)D(或画图表示)

13.

(1)吸附(错别字不得分)

(2)①分子构成(分子、分子结构、分子种类)

2CO+O2=====2CO2

(3)有气泡产生(或有气体产生)  

(4)不断运动(运动等)

14.

(1)30(或30g、接近30的数值均可)

(2)加溶剂(或加水)

(3)冷却热饱和溶液

15.

(1)H+(或氢离子、水合氢离子、H3O+) 

(2)稀盐酸(或稀HCl、盐酸、HCl、HCl溶液)

(3)BaCl2(或氯化钡、BaCl2溶液、氯化钡溶液)

16.

(1)元素种类不变(或原子种类不变)

(2)与氧气接触(或与O2接触、与空气接触、氧气、O2、空气)

(3)多(或大、高)

17.

(1)水蒸气和氧气(或者对应的化学式;只填写一种物质不得分)

(2)Cu(或铜)

(3)AC(只填对一个得0.5分,一对一错不得分)

18.

(1)盐(或碳酸盐、含有CO32-的盐)

(2)Ba(OH)2+CO2=BaCO3↓+H2O

(3)溶解性(或溶解能力、溶解能力强弱、溶解程度、溶解度、溶解情况等)

MnO2

19.

(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

(3)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氧气潮湿、无法排除水的干扰、无法证明含氢元素等)

(4)bgfde(或bgfd)

20.

(2)移动游码

(3)50

(4)大于(或“﹥”)

21.

(1)①Ba(OH)2、K2CO3(或氢氧化钡、碳酸钾或后缀“溶液”;只填一个不得分)

②稀硫酸(或稀H2SO4、H2SO4、H2SO4溶液)

(2)跟其中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跟其中一种溶液混合产生氨味(或刺激性气味)。

(回答出跟其中两种混合产生沉淀即可得分,不回答出沉淀颜色也可以)

22.

(1)①[或HCl+Ca(OH)2]

(2)NaCl、NaOH、Na2CO3(或物质名称,填对两种物质得0.5分,只填对一种物质或填错物质均不得分)

(3)A

说明:

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赋分,化学式无误0.5分,条件、配平、气体符号、沉淀符号共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