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461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深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

深圳市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国辐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因地制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B.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推托。

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

C.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待打磨的成品套在转轮上,转轮由马达带动的皮带转动,算是借一点儿机械力,可是拿着蘸水的木碳、磨刀石挨着转动的成品,跟它摩擦,还得靠打磨工人的两只手。

D.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暗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2.(2分)(2019高一下·张家口月考)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礼尚往来确实是人之常情,也是我国传统美德,但现在总有一些人借此名义拉拢关系,让这种人之常情变了味,使之逐渐成为一种较为隐蔽的行贿手段。

②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

③在执教方面,里皮并不热衷于故弄玄虚,他的阵容和阵型一样,从来都是套路明晰,只是在贯彻自身战术思路方面,里皮需要物色最理想人选。

④宁波医院帮助救治无望的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已让社会倍感温暖,无独有偶,不久山西也报道了类似的例子,一名护士紧抱手术前紧张的老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安抚。

⑤写文章讲究行云流水,讲究思路清晰且情感充沛,若是一味为显示才学而编字造词玩弄文法,就难免让读者心生厌恶,不忍卒读。

⑥近日,两会重点讨论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问题。

政协委员厉以宁认为,在经济建设步履维艰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掉以轻心。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⑤⑥    

3.(2分)(2017高二下·会昌月考)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围绕太阳呈彩色环形的光现象。

有的人则赋予了它一个诗意的别称:

神光。

              。

雪后的晴天容易出现“神光”,其道理跟雨后出现彩虹如出一辙。

A.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B.它的出现让人们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内心陡起神圣之感    

C.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D.它的出现让人们内心陡起神圣之感,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4.(6分)(2017高二下·黄山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清史稿·儒林传》凡四卷,前三卷入传学者共284人,第四卷依《明史》旧规,为袭封衍圣公之孔子后裔11人。

前三卷为全传主体,以学术好尚而区分类聚,大致第一卷为理学,第二、三卷为经学、小学。

入传学者上起清初孙奇逢、黄宗羲,下迄晚清王先谦、孙诒让,一代学人,已见大体。

各传行文皆有所本,或史馆旧文,或碑志传状,亦称大致可信。

因此,数十年来,几辈学人之治清代学术史,凡论及学者学行,《清史稿·儒林传》不失为一有价值之参考文献。

②然而,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局限,加以书成众手,完稿有期,故而其间的疏失、漏略、讹误又在所多有,从而严重影响了该传的信史价值。

姑举数例,以见大概。

③卷一《陆世仪传》,称传主“少从刘宗周讲学”。

据考,陆氏虽于所著《论学酬答》中表示,刘宗周为“今海内之可仰以为宗师者”,却并无追随其讲学的实际经历。

惟其如此,乾隆年间全祖望为陆世仪立传,才说陆氏因未得师从刘氏而“终身以为恨”。

又传末记陆世仪从祀文庙,时间亦不确。

传称:

“同治十一年,从祀文庙。

”其实,江苏巡抚之疏请陆氏从祀,事在同治十三年四月,五月十六日饬下礼部议复,从祀获准,已是光绪元年二月十五日。

④又如同卷《颜元传》,称“明末,父戍辽东,殁于关外”。

“戍”字不实。

据考,颜元父至辽东,系明崇祯十一年为入关清军所挟,非为明廷戍边。

一字之讹,足疑撰传者之立足点所在。

⑤再如同卷《唐鉴传》,记传主“咸丰二年,还乡”亦不确。

此传源出曾国藩为传主所撰《墓志铭》,曾文记唐氏由江苏还乡,作咸丰三年。

而传主嗣子尔藻撰《行述》,于唐氏还乡事记之甚详。

云三年正月,“由苏至浙,意欲回楚”,因南昌道阻,遂“侨居武陵,暂为息足”。

四年正月启程,又应友人邀,逗留江西白鹿洞书院,“冬月始抵长沙”。

可见,唐鉴晚年返乡,当依《行述》作咸丰四年十一月。

⑥戴震为乾隆间大儒,影响一时学风甚巨。

在《清史稿·儒林传》中,戴氏本传举足轻重,不可率尔操觚。

然而此传则疏于考核,不惟于传主著述题名、卷数每多不确,而且于重要学行似是而非。

传称“年二十八补诸生”,不确。

据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洪榜《戴先生行状》、王昶《戴东原先生墓志铭》,均作乾隆十六年补诸生,时年29岁,此其一。

其二,传称“与吴县惠栋、吴江沈彤为忘年友”,亦不确。

惠栋、戴震相识于乾隆二十二年,戴少惠27岁,确为忘年之交。

而沈彤已于乾隆十七年故世,终身未曾与戴震谋面,“忘年友”云云,无从谈起。

疑系张冠李戴,将沈大成误作沈彤。

其三,紧接“忘年友”后,传文云“以避仇入都”。

倘依此行文顺序,则先有与惠、沈订交,随后传主才避仇北上。

其实大谬不然。

戴震避仇入都,事在乾隆十九年,三年后南旋,始在扬州结识惠栋、沈大成。

于此,戴震事后所撰《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沈学子文集序》,言之最明,文繁恕不过录。

⑦他如于吕留良、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等人视而不见,拒不入传,则已非疏失可言,而是腐朽的历史观使然。

⑧有鉴于此,清理《清史稿·儒林传》之讹误,爬梳史料,结撰信史,已是今日学人须认真去做的一桩事情。

(节选自陈祖武《漫谈清代学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史稿·儒林传》对有清一代近300位学者所作记述都有依据,总体上是可信的,因此受到清史专家的普遍重视。

B.陆世仪传记中存在的错误,从性质上看,应该是传记编撰者疏失大意所致,倘能加以精核,这类过失可以避免。

C.戴震本与惠东、沈大成是忘年之交,但在戴氏传中沈大成却被误作沈彤,实际上沈彤和戴震二人素未谋面。

D.唐鉴传中还乡时期出现错误,这与曾国藩的疏忽有一定关系,曾国藩误记作咸丰三年,传本于曾文又讹为二年。

(2)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①~②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③~⑥段用具体实例论证《清史稿·儒林传》存在的问题。

    

C.第⑦段指出《清史稿·儒林传》更严重的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

    

D.第⑧段提出策略,建议现代学者梳理史料,重撰清代儒林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史稿·儒林传》用专卷为孔子11位后裔作传,这种体例虽非《清史稿》编撰者首创,却体现了学不忘本的精神。

B.《清史稿·儒林传》传主履历上的疏失错漏,其因有二,一是客观上集体创作、时间仓促,二是主观上腐朽的历史观念。

C.颜元的父亲本来是为清军裹挟到关外,却被记为戍守辽东,这应是作传者有意为颜元隐讳,即所谓的为尊者讳。

D.《清史稿·儒林传》的错讹虽然很多都无伤宏旨,比如进学年龄一岁之误,但毕竟有违信史的真实性,不容小视。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副从城里来到乡下的麻将

余清平

你是一副麻将,产于羊城的一家高端娱乐用具公司,因此,你爱大城市,爱繁华,爱热闹。

可是,事与愿违,你被帅哥买了去送给他住在乡村的父亲。

你记得那天帅哥买下你,虔诚地将你装进包里。

当时,你的世界只有一个色调——黑。

等你看到阳光的时候,你却想哭,太陌生,太寂静,这是啥地方?

你看看四周,没有汽车,没有霓虹灯晃到心里的七彩光亮,房子是新建的,但没装修。

原来,你被送到了一个小山村。

你有了新主人,是一个老人。

他虽然背驼、腰弓、头发白,但有着帅哥的影子。

你眯着眼想了想,便猜到他是帅哥的父亲。

这个帅哥,竟然将你当成礼物送给他乡下的老父亲。

你哭你闹!

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你慢慢地学会了安静,更学会了与老人对视。

老人的眼睛有些浑浊,但你一眼就看出他那浑浊里有无限的思念和忧郁。

你知道他肯定是想儿子。

老人很喜欢你,天天抱着你说,我崽是个孝顺的崽,给爸买麻将,有了麻将,日子就不难挨了。

崽,你在那边好好打工,房子装修需要钱,你娶屋里(老婆)也需要钱,爸一个人过得去,别挂念爸。

这一刻,你才理解了帅哥,也原谅了他,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容易啊。

相处的时间长了,你说,我们来带点彩头吧,干玩,一点味儿也没有。

老人对你说,不能玩大的,那是赌博,就玩一二三,崽说过小玩怡情。

老人开始是一个人玩,几天后,就觉得不过瘾,就对你说,这带彩的还真得四个人玩才有意思。

老人一拍脑壳说,哦,那就喊郝才、老木和刘婆过来,一起玩。

老人拿着一个木炭,在桌子上边写边对你说,这里坐着的是郝才,前年就死了,享清福去了;这里坐着老木,这家伙去城里与他崽一起过了;这里是刘婆,刘婆最喜欢打麻将,以前经常去别的村子找人玩,那次不知怎么就跌倒了,就去了,现在我有了麻将,这婆子却不在了。

你看见老人的眼睛湿湿的。

老人在最后一方写了一个“我”,说这方就是我。

老人又在每一方放了八十块零钱,说老伙计们,八十块,够了,能输光八十块的,那你就够背的,活该。

你看着老人围着桌子转起圈来。

一开始,老人玩得有滋有味,不论是谁和牌,他都很开心地笑,特别是他自己自摸时,居然常常玩得忘记吃饭。

你看着也乐。

有一次,老人手气太背,五十块差不多输光了。

你看见老人盯着你看,脸色有些异样。

老人喃喃自语,老伙计们,对不起了。

老人接连来了几次自摸。

老人没笑。

默然一阵,老人对你说,今天我怎么做出这种事!

你看出老人很惭愧。

此后,老人就不玩带彩头的了。

有几次,老人拎着你满村庄转。

你知道老人是想找人玩,但就是凑不齐四个人。

老人说他不能去别的村,怕像刘婆一样,让崽在外面不能安心打工。

再后来,你看到老人的腰更弓了,老人就抱着你晒太阳,从日出晒到日落,从早晨坐到黄昏。

有一天,老人说今天不晒太阳,要睡觉。

老人拿出手机给帅哥打电话,但没人接听。

老人就抱着你一起睡了。

老人这一睡下,就再也没醒来。

老人脸上带着微笑,你看了却痛哭起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通过繁华城市和凋敝农村的对比,展现了城乡的差距,不仅照应了题目,也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B.帅哥是在城市打工的农家孩子,挣钱养家也不容易,没能把父亲接到城里,买了副麻将送给父亲表达孝心。

C.麻将刚到农村时是抱怨的,后来与老人充分接触后理解了老人,消了怨气,最后同情老人并与老人相处融洽。

D.小说通过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人们关注以下重要问题:

社会如何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如何让农村迅速脱贫致富。

(2)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说明。

(3)小说使用第二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德研究人员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

①中德两国研究人员21日说,他们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最主要组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这一发现凸显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对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②近年来,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频发。

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绝对贡献上、重污染期间硫酸盐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质量占比可达20%,是占比最高的单体;在相对趋势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

因此,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

③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等人当天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运用外场观测、模型模拟及理论计算等手段发现,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

颗粒物结合水是指PM2.5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潮解所吸附的水分。

④该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

现有基于欧美等地区的经典大气化学理论认为:

硫酸盐主要是在云水环境中形成,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理论计算还显示,在云水反应路径中,二氧化氮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这一路径的贡献也可忽略不计。

⑤而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一方面,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

此外,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⑥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⑦“该研究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贺克斌院士对新华社记者说,“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

这些不同的污染源在我国同时以高强度排放,导致硫酸盐以特有的化学生成路径迅速生成,这也是重度雾霾期间颗粒物浓度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中德研究人员的结论与通常认为的硫酸盐形成机制有较大不同,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其特殊性原因的一项是()

A.由于颗粒物浓度大幅上升及静稳气象条件下,相对湿度较高等原因,颗粒物结合水含量远高于经典情景,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总量大大提升。

B.由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远高于颗粒物结合水,通常高出1000到10万倍,所以与云水中的硫酸盐生成反应相比,颗粒物结合水中的反应可以忽略。

C.重度雾霾期间二氧化氮浓度为经典云水情景下的50倍以上,这直接改变了二氧化氮氧化路径的相对重要性。

D.北京及华北地区大量存在的氨、矿物粉尘等碱性物质使得当地颗粒物结合水的PH值远高于美国等地,呈现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而二氧化氮氧化机制的反应速率会随PH值上升而大幅提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德两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

B.已有研究表明,硫酸盐是重污染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绝对贡献上,随着PM2.5污染程度上升,硫酸盐是PM2.5中相对比重上升最快的成分。

C.在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期间,硫酸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偏中性环境下迅速反应生成。

D.研究人员据此在论文中指出,在继续实施减排措施的同时优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有助于大幅降低中国雾霾中的硫酸盐污染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电厂,高二氧化氮主要来自电厂和机动车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物质氨、矿物粉尘等则来自农业、工业污染、扬尘等其他来源,所以,治理雾霾,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

B.硫酸盐的来源研究是解释雾霾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随着中德两国研究人员破解北京雾霾形成之谜,解决了硫酸盐问题,也就解决了雾霾问题。

C.在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努力缓解空气污染问题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实施减排措施,做到全面治理,常抓不懈,不要一曝十寒。

D.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复合型污染的特殊性,说明我们在解决雾霾问题方面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不要一味地照搬照抄国外经验。

三、古诗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7.(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

旧有的)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

不久)    

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逋:

逃脱)    

D.庶刘侥幸         (庶:

或许)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臣欲奉召奔驰                翱翔蓬蒿之间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画线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③或棹孤舟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良庖岁更刀           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屈贾谊于长沙

⑨时矫首而遐观

A.①⑤/②⑥⑨/③⑦/④⑧    

B.①③⑥/②⑤⑨/④⑧/⑦    

C.①⑤⑨/②③⑥/④⑦/⑧    

D.①/②⑤⑨/③⑥/④⑦⑧    

(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具以表闻    

B.急于星火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门虽设而常关    

D.报刘之日短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5)下列与“而刘夙婴疾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若属皆且为所虏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谁得而族灭    

(6)下列对《陈情表》一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其中,“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B.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语言简洁,辞意恳切,有很强的感染力。

C.“慈父见背”一句中“见背”的意思是背离我,弃我而死去,这是死的委婉说法。

D.文章最后一段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忠后尽孝,以期感动武帝达到陈情之目的。

(7)翻译。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8.(8分)(2017高一下·湖北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九峰楼寄张祜》①

杜牧

百感衷来不自由②,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注】①据《云溪友议》载:

白居易长庆(821-824)年间为杭州刺史时,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

白居易遂出试题命二人决赛。

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

张以为耻,遂“行歌而返”。

后杜牧颇为张祜抱不平,写此诗寄赠张祜。

②不自由:

情不自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

以寂静旷漠处的号角声渲染凄凉黯然的意境,衬托诗人岑寂凄恻的心境,引发下文复杂的情感。

B.颔联承上碧山芳草之景物,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

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

C.颈联议论,目不见睫,喻人之无识,“道非身外”,称颂张祜诗艺之高,转为安慰对方。

这是富有理趣的画龙点睛,直接点明写作目的,成了本诗的“诗眼”。

D.尾联中“千首诗轻万户侯”一句,采用对比手法。

将“千首诗”补足“万户侯”做对比,突出前者轻,而后者重,从而巧妙地劝说朋友应该走科举封侯之路。

E.这首诗纯乎写情,旁及景物,描写碧山芳草,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离思别恨;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共1题;共1分)

9.(1分)此地一为别,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六、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0.(5分)(2018高二上·柳江期中)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攻坚阶段。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

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8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

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11.(5分)(2019高二下·中原期末)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七、材料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7高一上·高邮期中)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4分)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三、古诗文阅读(共1题;共17分)

7-1、

7-2、

7-3、

7-4、

7-5、

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