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6520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6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docx

诺氟沙星工艺设计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车间平面布置环保安全

 

毕业设计

 

题目:

年产220吨诺氟沙星生产

工艺设计

所属系、部:

染化与环境工程系

年级、专业:

精细化工品生产技术

姓名:

唯一

学号:

20070621111009

指导教师:

李春

完成时间:

2010-05

摘要:

本设计介绍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1-ethyl-6-fluoro-1,4-dihrdro-4-oxo-7-(1-piperazinyl)-3-quinolinecarboxylicacid)的性质、用途、生产状况、发展前景等一些问题。

对车间的布置进行了一些大体的简要的说明,为车间的布置打下了一些基础。

主要介绍了诺氟沙星的一些生产方法和其生产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增加对这些方法的一些了解,以便于对其生产方法进行一些改进。

重点介绍了诺氟沙星的一种合成工艺(由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反应,生成3-氯-4-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反应生成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乙酯,再反应生成1-乙基-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最后引入哌嗪基合成诺氟沙星。

)及其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物料衡算、设备的选型及工艺尺寸的计算、管道的设计及计算、三废处理等情况。

关键词:

诺氟沙星合成抗感染药

Abstract:

ThisdesignintroducesNorfloxacin,chemicalname:

1-ethyl-6-fluoro-4-oxo-1,4-dihydro-7-(1-piperazinyl)-3-quinolinecarboxylicacid,someoftheproductionmethodsand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productionmethods,thusincreasingunderstandingonsomeofthesemethodsfortheirproductionmethodsinsomeimprovements.AndselectthedomesticmanufacturerstointroducethefirstsynthesisofQuinolonere-route-piperazinyl,and3,4-difluoroanilinesynthesismethodforsynthesisofnorfloxacin,focusingontheproductionprocessofthislawanditsprocessprocess,processcalculation,themainequipmentandprocessdesignandequipmentselection,plantdesignlayout,wastehandlingandsoon.

Keywords:

norfloxaxin;synthesis;antibacterialagent

年产220吨诺氟沙星生产工艺设计

1、前言

化学制药车间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反应步骤多、工艺路线长、过程复杂因此,应使流程顺畅、布局合理。

②使用易燃易爆有机溶媒所以要考虑各专业防爆措施及溶剂回收。

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应设置有效地通风设施,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

④使用有腐蚀性物质故应充分考虑设备、管道及建筑物等防腐。

⑤操作过程中可能有高温、高压等工艺条件因此,必须考虑安全措施。

⑥车间配套公用工程条件要求较高设计建设时应考虑公用工程配套的均衡性、合理性及节能措施。

⑦对原料药精制岗位有洁净度要求因此,设计中要按现行GMP要求设置精、烘、包洁净区。

实施GMP的目的是在药品制造过程中,防止药品的混批、混杂、污染及交叉污染。

它涉及到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而空气净化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药品生产企业洁净室的头等重要任务是要控制室内浮游微粒及细菌对生产的污染,使室内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符合工艺要求。

诺氟沙星(Norfloxacin),别名氟呱酸,是氟喹诺酮类抗菌素药物的重要品种。

合成路线为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与2-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等反应后,得到7-氯-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喹啉-3-甲酸,然后与哌嗪反应得到产品。

该品国内大量生产,生产厂家近40家,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有相当数量出口,目前国内产量约3500吨/年。

诺氟沙星

(1)化学名1-乙基-6-氟-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是一个广谱抗菌药。

该产品在国内已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其生产路线不断得以改进,生产成本也不断降低,且前其价格仅为刚面市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国内现基本采用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乙氧甲叉丙二酸二乙酯(EMME)缩合后高温环合、乙基化、水解、哌嗪缩合、精制等步骤而得(如图1示)。

由于在各步反应中均有副反应产生,因而各反应步骤的工艺控制是产品质量保证的一个关键。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优秀代表之一,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及与其它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而且口服吸收快,已被广泛用于临床。

诺氟沙星的结构式:

化学名:

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英文名:

1-ethyl-6-fluor-1,4-dihydro-4-OXO-7-(1-piperazine)-3-quinolineearboxylieacid

尽管诺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已非常成熟,但为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尚需积极改进其生产工艺,以便得到一个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而收率和质量都高的产品,所以寻找一个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1.1性质

诺氟沙星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可吸湿,见光颜色渐深,分子量为319.34。

易溶于酸、碱溶液,极微溶于水和醇。

熔点218~224℃。

1.2用途

本品为日本杏林公司1978年开发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剂。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的特点。

对大肠杆菌、肺炎干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及沙雷氏菌属等遥植树菌科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感染有显著疗效。

对一些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菌株也有效。

临庆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系统、肠道、乎吸系统、外科、妇科、五官科及皮肤科等感受染性疾病。

还应用于治疗淋病、膀胱炎、肾盂炎等尿路感染。

1.3生产现状

背景资料

由于氟原子半径小,又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它所形成的C—F键键能要比C—H键键能要大的多,明显地增加了有机氟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另外含氟有机化合物还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疏水性,促进其在生物体内吸收与传递速度,使生理作用发生变化。

所以很多含氟医药在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品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我国是世界上萤石储量大国,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为我国发展有机氟工业提供非常有利的原料优势。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相继开始有机氟中间体及其精细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由于这些产品奇特的性能与超常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精细化工品研究异常活跃,发展方兴未艾。

目前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尤其是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长,2001年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能力约为6~7万吨/年,产品有一半以上出口国际市场。

生产厂家达到近百个,其中形成阜新特种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暨阳集团、江苏东方化工集团、台州市第二化工厂、浙江东阳化工二厂、横店得邦一永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射阳氟都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大型、能生产系列化品种的骨干企业。

1.4发展前景

我国开发与生产出氟苯、氟甲苯、三氟甲基苯、含氟杂环系列中间体,中间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下游含氟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如目前我国已经能够大量生产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已经大量出口,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其它药物如氟康唑、氟哌利多、氟胞嘧啶等药物也开始大量生产;另外含氟酶抑制剂、含氟消炎镇痛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抗抑郁、麻醉剂等药物也进行研究开发并有部分进行生产。

许多药物已经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精英。

目前国内外含氟药物达到数百种,有许多药物已经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主要品种,有许多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超过

10亿美元,在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等。

以下分类介绍国内外生产的主要含氟医药。

2、生产方法及生产方法的选择

2.1生产方法

生产方式的选择:

(1)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与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经环合、N-乙基化、水解,再与哌嗪缩合而得;

(2)以2-氟-5-硝基苯胺为原料,经重氮化、氯化,与哌嗪反应得3一哌嗪基-4-氟硝基苯,经还原、环合、N-乙基化、水解而得;

(3)将水解产物(1-乙基-6-氟-7-氯-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与醋酸、硼酸制成硼螯合物,再与哌嗪缩合,最后经水解而得。

方法

(1)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是各厂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缺点是收率偏低,仅为52左右;

方法

(2)原料来源困难,操作较烦琐,收率也较低;

方法(3)原料仍可使用3-氯4-氟苯胺,且前三步与最后一步完全用方法

(1)的成熟工艺,只在第三步水解反应产物(1-乙基-6-氟-7-氯-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生成后再与乙酐、醋酸形成一个硼螯合物。

实践证明,这一步的反应很充分,平均收率达98.38%,与哌嗪的缩合更容易进行,从而使总收率可达到62%以上。

诺氟沙星结构中1位和7位的C-N键是切断的首选,乙基和哌嗪基可以在成环之后引入。

按成环时是否已引入哌嗪基,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有以下两种。

张为革等将羟基甲叉基丙二酸二乙酯替代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与氟氯苯胺反应也制得中间体3-氯-4-氟苯胺基甲叉基丙二酸二乙酯,采用该合成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但副反应较多,收率仍不够理想,为51.17%。

其反应机理

将1-乙基-6-氟-7-氯-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与醋酸、硼酸制成硼螯合物,再与哌嗪缩合,最后经水解而得;此法原料仍可使用3-氯-4-氟苯胺,且前三步与最后一步完全用方法2.1.1.1(或2.1.1.2)的成熟工艺,只在第三步水解反应产物(1-乙基-6-氟-7-氯-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生成后再与乙酐、醋酸形成一个硼螯合物。

实践证明,这一步的反应很充分,平均收率达98.38%,并且与哌嗪的缩合更容易进行从而使总收率可达到62%以上。

而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酯与硼化物制成螯合物,再哌嗪化,因4-羧基氧原子的P电子向硼原子空轨道上转移,使它的负电效应增大,从而大大活化了7-位氯原子,提高了取代反应的化学区域专一性。

其反应原理

总之,在中间体1-乙基-6-氟-7-氯-1,4-氢-4-氧代喹啉-3-羧酸酯生成后制成硼螯合物,设备均不需作任何改造,即可用于生产,而收率却得到很大的提高(10%左右);硼螯合物虽然增加了硼酸和乙酐的消耗,但成本相对较小,而同时却使生成的中间体更易于粉碎,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更适合于大生产;而对于硼鳌合物新工艺,有2个问题值得注意:

(1)鳌合物的制备:

国内有采用HBF4或BF3.Et2O复合物或硼酸/酸酐与5反应,HBF4及BF3.Et2O虽然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但毒性大、腐蚀性强、生产上存在设备严重腐蚀及劳动保护问题。

硼酸/酸酐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收率高,但反应剧烈,控制不当有冲料危险;

(2)哌嗪化溶剂的选择:

不少厂家采用专利所报道的,但DMSO回收困难(bp189.0

℃),气味恶臭,价值昂贵。

而最近几年中,针对此合成路线中需大量使用的醋酐的问题,亦有相应的改进工艺。

胡国强[8]等把化合物2通过水解得到相应的化合物5,然后在催化剂聚乙二醇的作用下直接与哌嗪反应,可以高收率地得到目标化合物1。

反应过程

此外,硼螯合物的后处理过程中,用异丙醇与水的混合物代替水,其好处在于用异丙醇代替了部分水,减少了水的用量,只需浓缩去除少量的水,经冷却至1O℃以下即可回收哌嗪,节省了能源,同时减少了浓缩水过程中哌嗪的损失及管路的堵塞。

利用异丙醇与水不相混溶,经分层后可直接用于下一批的后处理。

回收所得六水哌嗪,利用其与异戊醇有共沸点的特点,经蒸馏除水后可用于下一批的反应,从而使成本降低;回收套用溶剂DMSO和无水哌嗪,在保证哌嗪化缩合反应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为:

DMSO比不套用时减少了38.5%的溶剂用量;无水哌嗪比不套用时减少了41.1%。

硼螯合物的制备

以a-(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

文献[11]记载,以a-(2,4-二氯一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作为起始原料,与原甲酸三乙酯缩合得到乙氧基取代的丙烯酸乙酯衍生物,不经分离纯化,直接与乙胺水溶液在冰盐浴冷却下反应,生成乙胺基取代的丙烯酸乙酯,两步收率73,接着在碱作用下,与DMF中于100—130℃加热,环合得到中间体5,收率73-85%。

然后,再经水解、哌嗪化得诺氟沙星1。

以3-乙氧基-2-(2,4-二氯-5-氟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为起始原料[12]该方法的反应路线

2.1.1先合成喹诺酮酸再引入哌嗪基的路线

6-氟-7-氯喹诺-4-酮-3-羧酸及其酯的合成是实现本法的关键。

1、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

(1)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diethyl2-(ethoxymethylene)malonate)反应,再经GouldJacobs反应合成喹诺酮酸酯。

此法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成本较低。

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但存在环合反应温度高,哌嗪缩合收率较低,生成氯呱酸副产物,EMME制备条件苛刻等缺点。

改进:

在哌嗪缩合时加入硼化物可使缩合收率提高到90%以上。

(2)3-氯-4-氟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

此法避免了使用EMME,但也有一些副产物,用于合成喹诺酮酸酯收率较低,品质较差。

而且环合时需要250~260℃的高温,能耗较大。

(3)3-氯-4-氟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反应,使用三乙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能耗。

(4)3-氯-4-氟苯胺与烷氧基丙烯酸乙酯反应,再经溴化、氰解和水解引入羧基。

(5)3-氯-4-氟苯胺经N-乙基化,再与烷氧基亚甲基丙二腈反应,最后引入哌嗪基得诺氟沙星。

2、以2-氨基-4-氯-5-氟苯甲酸酯为原料

3、以2,4-二氯氟苯为原料

2.1.2先合成或引入哌嗪基再合成喹诺酮酸的合成路线

1、以2-氟苯胺为原料

2、以3-氨基-4-氟硝基苯为原料

3、以2-氯-4-氨基-5-氟苯甲酸乙酯为原料

以上先引入哌嗪环的方法一般收率较低,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2.2生产方法的选择

本设计将由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反应,生成3-氯-4-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反应生成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乙酯,再反应生成1-乙基-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最后引入哌嗪基合成诺氟沙星。

此法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成本较低。

3、工艺流程

3.1工艺流程简述

以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反应,生成3-氯-4-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再反应生成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乙酯,再反应生成1-乙基-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最后引入哌嗪基合成诺氟沙星。

3.2工艺流程设计

选择以3,4-二氟苯胺为原料,与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反应,生成3,4-二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

3,4-二氟苯胺的合成

合成路线:

3.3工艺原理

混酸硝化,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

3.3.1工艺过程

将硫酸和硝酸按比例投入反应釜,降温至60℃以下,滴加邻二氯苯。

滴毕,于60℃下反应2h。

冷却,冰解。

离心分离,固体水洗至中性,干燥得黄色结晶。

mp39~41℃,收率88%,纯度>96%。

混酸中硝酸的浓度对反应影响较大,浓度低时可补加发烟硝酸。

原料中的对二氯苯可通过冷冻结晶除去,否则影响产品质量

3.3.23,4-二氟硝基苯(①)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芳香族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消除机理。

②工艺过程

将3,4-二氯硝基苯、无水氟化钾和DMSO(二甲基亚砜)加到反应釜中,回流反应,再水蒸汽蒸馏,得3,4氟硝基苯类白色结晶体。

mp41~43℃,收率82%,纯度98%。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DMSO作溶剂可使反应温度达到180℃,反应较快,1~2h可完成。

水的存在会使二氯硝基苯部分水解为硝基酚,并由此生成二苯醚衍生物。

3.3.33,4-二氟苯胺(②)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硝基的铁粉还原,涉及单电子转移过程。

②工艺过程

将铁粉、氯化铁和水按比例加到反应釜中,分批加入3-氯-4-氟硝基苯回流反应2h后水蒸汽蒸馏,冷却馏出物析出结晶,过滤干燥得3-氯-4-氟-苯胺。

mp42~44

℃,收率90%,纯度>98%。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铁粉越细反应越快,以60-100目为宜。

铁粉密度大,易沉降,应加强搅拌。

3.3.4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②工艺过程

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原甲酸三乙酯,升温蒸出低沸物,物料温度<130℃时加入丙二酸二乙酯和无水氯化锌。

搅拌下滴加乙酐,回流,逐渐蒸出乙酸乙酯,使物料达到156℃,保温反应3h后,冷却至100℃,减压回收原甲酸三乙酯。

减压精馏,收集140~160℃/1.33×10-3Pa(10mmHg)的馏分,为EMME。

收率50~65%,纯度98%。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设备应保证干燥,乙酐的用量和加入速度影响较大。

3.3.53,4-二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③)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1,4-加成,再消除(或双键上的亲核取代-加成-消除机理)

②工艺过程

在干燥的反应釜中加入3-氯-4-氟苯胺和EMME,搅拌下升温反应,蒸出乙醇,于130℃下反应1.5h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醇,放料,固化,mp>60℃。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反应体系应干燥。

3.3.67,6-二氟-4-氧喹啉-3-甲酸乙酯(④)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②工艺过程

将石蜡油预热到250℃,加入3-氯-4-氟-苯胺基亚甲基丙二酸酯,保温在250~260℃。

反应1h后,蒸出乙醇,冷却到10℃,离心,固体依次用石油醚和丙酮洗涤,干燥得产品。

mp>310℃,收率79%。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以250~260℃为宜,升温要快。

常用的热载体还有二苯乙烷和联苯醚等,但不同的热载体会影响副产物的生成。

3.3.7乙基-7,6-二氟-4-氧喹啉-3-甲酸(⑥)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②工艺过程

将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乙酯(⑤)、碳酸钾和DMF混合加热到110℃,保温反应1h后降温至30℃以下,滴加溴乙烷。

滴毕加热到90℃,回流8h。

冷却,滤除无机盐。

减压回收DMF后,加碱水解2h,加水稀释,用活性炭脱色。

过滤,滤液用乙酸调pH至6.4,析出沉淀。

过滤,水洗滤饼,真空干燥得产品。

mp>250℃,纯度>90%。

再以DMF重结晶,mp>278℃,收率56%。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溴乙烷过量太多,滴加过快,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氧烷化。

3.3.8诺氟沙星(①)的合成

①工艺原理

②工艺过程

将六水哌嗪和甲苯一起热共沸去水,直至物料温度达到115℃,馏出的甲苯透明。

降温,加入1-乙基-7-氯-6-氟-4-氧喹啉-3-甲酸和吡啶,回流8h后减压蒸馏回收吡啶,再加水减压蒸馏吡啶。

残留物用稀醋酸调pH至5.5,加入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

滤液调pH至7.0~7.2。

冷却结晶,过滤得粗品。

乙醇重结晶得精品,收率52%。

③反应条件与影响因素

反应宜无水,目前无水哌嗪已大量供应,可考虑采用。

4、工艺计算

4.1物料衡算

①投料及配比以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diethyl2-(ethoxymethylene)malonate)为基准,列出生产制备诺氟沙星所需投料及配比如下表:

②:

EMME

④:

无水碳酸钾:

溴乙烷

⑤:

盐酸:

冰醋酸

⑥:

无水哌嗪:

吡啶

1:

1

13:

25:

38

1:

25:

50

1:

4:

25.9

②年生产批数计算根据生产工艺,诺氟沙星生产周期约为20h,按1d计算,年工作日取300d,则年生产批数为300/1=300(批/年)。

每批生产的产品为220/300=0.733t

每批起始主原料投料量计算。

根据成品的年产量及每步收率(或总收率)计算起始原料的投恩料量及批投料量。

②的投料量=

EMME的投料量=

③的投料量=

④的投料量=

合成⑤时无水碳酸钾的投料量=

;溴乙烷的投料量=

;DMF溶剂的投料量=

⑤的投料量=

合成⑥时盐酸的投料量=

;冰醋酸的投料量=

⑥的投料量=

无水哌嗪的投料量=

吡啶的投料量=

4.2物料衡算如下

每批起始主原料投料量计算。

根据成品的年产量及每步收率(或总收率)计算起始原料的总投料量为29729.73kg/a,则其批投料量29729.73/150≈198.2(kg/批)。

4.3设备的选型和设计

反应釜参数

人孔

搅拌口

温度计口

视镜口

灯孔

放料口

液体进口

蒸汽进口

冷凝水出口

放气口

K5000型搪玻璃罐

300*400

125

100

125

125

125

65

50

50

G3/4"

型号

容量(

最大装载容量(%)

回转高度

筒体转速

配备功率(KW)

外形尺寸

VH-300型总混机

3

20%~30%

2750

9

3

3100*1200*2640

型号

直径

有效高度

装料限量

转速

工作容积

电机功率

分离因素

机器重量

外形尺寸

S*800型离心机

800

400

135

1200

98

5.5

645

1500

1950*1550*1100

型号

电源电压

加热功率

温度范围

控温精度

温度均匀性

工作室尺寸

ZT-9型干燥箱

380

90

室温~400

±5℃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