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652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docx

病理学教学大纲设计54学时

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公共卫生管理、英语等专业用)

课程编号:

030003

英文名称:

Pathology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总学时数:

54学时;

理论学时:

36学时;

实验学时:

18学时;

考核性质:

闭卷考试

学分:

2.5学分;

一、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护理、药学、英语、公卫、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病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病理学知识和技能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掌握应具备的病理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组织与方法

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案例讨论与讲课相结合。

(一)理论教学:

课堂讲解应用电子课件进行图文并茂方式进行讲解。

(二)实验教学: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方式。

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选择性安排课堂作业和/或临床病理讨论。

(三)教学地点:

在病理学教研室实验室教学,承担教师由病理学教研室委派的理论课主讲教师统一负责。

(四)辅导形式:

课堂答疑、讨论、阶段复习、开放实验室等结合。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

章次

内容

总时数

讲授

实习

绪论

1

1

0

1~2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5

3.5

1.5

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5

3

1.5

4

炎症

7.5

4.5

3

5

肿瘤

9

5.5

3

6

心血管系统疾病

4

3.5

1

7

呼吸系统疾病

3

2

1

8

消化系统疾病

5

4

1

10~1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5

3

1.5

12

传染病

10.5

6

4.5

合计

54

36

18

 

Ⅱ《病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

病理学及病理变化的概念、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

熟悉:

病理学的内容、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了解: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病理学的发展。

【内容】

病理学的概述。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病理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病理学病理变化活检

2、为什么说病理学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桥梁课?

3、临床常用的病理检查方法有哪些?

哪一种最常用?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适应

【目的要求】

掌握:

肥大、增生、化生、萎缩、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变、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概念及病变特征。

坏死的病变、分类和结局。

凋亡的概念。

熟悉:

肥大、增生、化生及玻变的分类,肝脂肪变发生的机制。

凋亡的特点。

了解:

损伤的机制。

【内容】

各类适应性反应的形态特点,萎缩的概念和分类。

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细胞损伤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

变性的概念及分类,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的概念及其形态特点,肝脂肪变性的机制。

玻变的分类。

坏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分类及结局。

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凋亡的概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习课(大体标本观察),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适应萎缩(atrophy)化生变性 虎斑心坏死坏疽溃疡机化凋亡

2、问答题

(1)试述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2)试以肾盂积水为例,说明萎缩的发生常是综合性因素所致,并简述肾盂积水的病理变化。

(3)比较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的异同。

(4)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5)试从病变部位、发病原因、病变特点及全身中毒症状等方面比较干、湿性坏疽的异同。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

【目的要求】

掌握:

修复、再生、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的概念,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熟悉:

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再生的类型、创伤愈合过程

了解:

各类组织的再生过程。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内容】

再生与修复的概念。

再生的类型、各类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过程。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

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类型。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习课(大体标本观察),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再生   肉芽组织(granulationtissue) 瘢痕组织 创伤愈合 

2、问答题

(1)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与镜下特点,功能及转归。

(2)试述肉芽组织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

(3)举例说明伤口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有何区别?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淤血的概念及肝、肺淤血的病变。

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概念。

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后果。

各类型血栓的形态特征。

栓塞对机体的影响。

各类型梗死的形态特征。

熟悉:

血栓形成过程,血栓的结局;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了解:

血栓形成的机制,特殊的栓塞类型。

【内容】

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

慢性肝、肺淤血的病变。

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过程和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的概念和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

梗死的概念,梗死的原因、病变及其类型。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习课(大体标本观察),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淤血心衰细胞槟榔肝血栓形成(thrombosis)血栓栓塞(embolism)栓子梗死

2、问答题

(1)简述肺、肝淤血的病理变化。

(2)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4)简述梗死的原因、类型及其不同类型梗死的形成条件。

(5)描述梗死的病理变化。

第四章炎症

【目的要求】

掌握:

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急性炎症的结局。

急性炎症的常见类型(渗出性炎)及主要特征。

肉芽肿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熟悉:

炎症的原因、局部的临床表现、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了解:

炎症介质的来源、种类及作用,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内容】

炎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原因、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作用。

急性炎症常见类型、病变特点。

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急性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概念、类型和病变特点,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习课(大体标本观察),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炎症(inflammation)变质渗出 增生 败血症蜂窝织炎 脓肿 肉芽肿(granuloma)化脓性炎假膜性炎

2、问答题:

(1)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2)简述炎性渗出对机体的利与弊。

(3)简要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4)炎症局部可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5)临床病理讨论

男,23岁,右拇趾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热2天,曾用小刀自行切开引流。

入院当天被同事发现有高热,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9.5℃,脉搏130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0.7/6.7kPa,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率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性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多数淤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2.5×1012/L,白细胞25.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2次,局部切开引流。

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休克,病情持续恶化,于入院后第3日死亡。

尸体解剖发现:

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下淤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淤斑,从右足底向上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拇趾外侧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皮下组织出血。

双肺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普遍充血,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米粒大小的脓肿,肺切面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及小脓肿形成;支气管黏膜明显充血,管腔内充满粉红色泡沫状液体。

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

心包脏层、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

在肺及大静脉血管内均查见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请回答:

(1)死者生前患有那些疾病(病变)?

(根据病史及病理解剖资料作出诊断)

⑵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第五章肿瘤

【目的要求】

掌握:

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原则。

癌前病变(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的概念。

熟悉: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分期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化学致癌物。

了解: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肿瘤生长动力学;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内容】

肿瘤的概念。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对机体的影响。

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前病变(癌前疾病)、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概念。

肿瘤的病因及发病学。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习课(大体标本观察),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肿瘤转移异型性(atypia) 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原位癌(carcinomainsitu) 

2、问答题

(1)简述异型性、分化程度及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2)试比较肿瘤性增生与炎性或修复性增生的区别。

(3)试比较良性瘤与恶性瘤的区别。

(4)试比较癌与肉瘤的区别。

(5)简述恶性瘤对机体的影响。

(6)何谓癌前病变,请列举5种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并说明如何正确对待癌前病变。

(7)患者女,41岁,右乳腺乳头外上方皮下有肿块,你准备采取哪些方法来确定肿块的性质(包括采集病史,物理检查和病理检查)?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冠心病的类型、心肌梗死的病变及后果。

高血压各期病变及后果。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

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熟悉: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后果,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恶性高血压的特点;风湿病基本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心瓣膜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

冠心病的类型及病变,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类型、病变及后果。

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各期的病理变化及后果,恶性高血压的特点。

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心瓣膜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湿小体(Aschoffbody)绒毛心(corvillosum)

2、问答题

(1)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2)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有哪些继发病变?

(3)简述原发性高血压晚期心、脑、肾的病变特点。

(4)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5)简述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6)试比较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脏病变特点。

(7)何谓原发性高血压?

其各期病变特点是什么?

(8)病案讨论

男,63岁,心前区疼痛8+年,加重伴重度呼吸困难10小时。

入院前8+年感心前区疼痛,多于劳累、饭后发作,可自然缓解。

入院前2月,痛渐频繁,且于休息时也可发作,每次发作时均感轻度呼吸困难。

入院前10小时,睡眠中突感心前区剧痛,向左肩、臂放射,且伴有呼吸困难,咳出少许粉红色痰液,来院就医。

体格检查:

体温38.5℃,脉搏128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7/5.3kPa(80/40mmHg),慢性重病容,端坐呼吸,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湿冷,双侧肺底部可闻及湿鸣,心界向左扩大,心音弱、律齐,肝、脾(-)。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4.8×1012/L,白细胞2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85。

入院后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于入院后第26天,病人突感心前区疼痛难忍,面色苍白,抢救无效,呼吸停止,心脏停搏。

请讨论:

  

(1)死者生前患何种疾病?

死因是什么?

(2)尸检时,可发现心、肺等脏器有哪些病变?

(3)如何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变特点及因果关系。

熟悉: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容】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肺大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问答题

(1)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及主要病变特点。

(2)临床病理讨论

病员女性,5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1年,伴气紧、心累3年,下肢水肿2年,腹胀3月入院。

11年前感冒后发热、咳嗽、咳脓痰。

以后每逢冬春季常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呈脓痰,反复加重。

近3年来,在劳动或爬坡后常感心累、呼吸困难。

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双侧下肢凹陷性水肿。

3月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加重,咳脓痰,心累、气紧加剧,并出现腹胀,不能平卧,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7.4℃,脉搏9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4.7/11.3kPa(110/85mmHg)。

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唇及皮肤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呼吸动度降低,叩诊呈过清音,双肺散在干、湿鸣。

心率98次/分,心律齐,心浊音界缩小。

腹膨隆,液波震颤(+),肝在肋下7.5cm,较硬,双侧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6.7×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89,淋巴细胞0.11。

入院后病人突然抽畜,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心率增到156次/分,抢救无效死亡。

尸解主要发现:

左、右胸腔积液各200m1,腹腔积液2000ml,呈淡黄色,透明,密度1.012。

双肺各重750g,体积增大,极度充气膨胀,切面见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部分呈灰白与暗红相间,且以双肺下叶为甚;镜下:

双肺末稍肺组织过度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分断裂,灶性实变区见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中性粒细胞充填,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形成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细小动脉中膜增厚,无肌型肺动脉肌化。

心脏重300g,右心室壁厚0.3cm,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肌增粗,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

肝脏体积增大,淤血,呈心源性肝硬化。

其他脏器有变性、淤血。

请讨论:

⑴死者生前患有哪些疾病?

其诊断依据是什么?

⑵其死亡原因是什么?

⑶该死者的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发生机制是什么?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

胃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容】

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肝硬化的概念和分类。

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肝硬化 点状坏死 桥接坏死 毛玻璃样肝细胞 碎片状坏死  假小叶

2、问答题

(1)简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2)简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

(3)阐述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发生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4)试以肉眼形态特点区别胃的良、恶性溃疡。

(5)简述门脉性肝硬化时主要的侧支循环和合并症。

(6)临床病理讨论

男性,50岁。

肝区隐痛2年多,双下肢反复水肿8月,复发加重伴乏力、腹胀20天入院。

2年多前开始不明原因出现肝区疼痛,为持续隐痛、伴鼻出血及刷牙后牙龈出血。

体格检查:

颈部和面部见多个蜘蛛状血管痣。

右侧腹上区膨隆、叩痛,肝肋下未扪及,剑下4cm,质韧。

脾大,腹腔积液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入院后经保肝、利尿、支持等对症治疗。

于入院后2周突发呕血,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发现:

口、鼻腔内有血性液体,胃及空肠内约2000ml咖啡色液体,胃底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并见一破口,长约1cm。

肝:

体积小、质硬、表面为0.1cm~0.5cm不等的细小均匀的结节。

镜下见肝小叶结构破坏,代之以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间纤维结缔组织内慢性炎明显,肝细胞广泛变性、小灶性坏死。

脾:

大、重450g、暗红色,切面有较多血液流出。

腹腔:

各脏器无粘连,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1000ml。

其余各脏器除双肺胸膜广泛陈旧性粘连外,未见明显异常。

①请写出病理诊断和分析死亡原因。

②用脏器病变解释临床表现:

鼻和牙龈出血、呕血、腹腔积液。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自学)

【目的要求】

掌握:

淋巴瘤的概念,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变特点。

熟悉:

淋巴瘤的主要类型、临床病理联系。

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病变特点。

了解:

淋巴瘤的各种分类方法;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内容】

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各种分类方法。

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病变特点。

淋巴瘤和白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教学方式】

自学)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髓外造血R-S细胞(Reed-Sternbergcell) 镜影细胞 Burkitt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爆米花细胞绿色瘤 类白血病反应

2、问答题

(1)霍奇金病的组织学诊断依据主要有那些?

(2)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何不同?

(3)简述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

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各型肾炎超微病理。

【内容】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变。

超微病理。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新月体瘢痕肾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炎综合征 

2、问答题

(1)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2)简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阐述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4)试比较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的异同。

(5)临床病理讨论

患者,女,45岁。

因“间断性眼睑浮肿5年,血压持续性增高2年,多尿、夜尿1+年,尿量明显减少伴呕吐5天”入院。

自述10岁时曾患过“肾炎”,经住院治疗痊愈。

体格检查:

血压25.6/18.0kPa(192/135mmHg)。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70g/L。

尿:

密度1.008,蛋白(+++),颗粒管型(+),脓细胞(-)。

血非蛋白氮(NPN)214mmol/L。

入院后经抢救治疗,于第5天出现嗜睡及心包摩擦音,第7天出现昏迷,第8天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左肾重37g,右肾重34g;两肾体积明显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但无瘢痕;切面见肾实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肾盂粘膜稍增厚但不粗糙。

镜下见多数肾小球萎缩、纤维化、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残留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大;间质小动脉壁硬化,管腔狭小。

心重450g,心包脏层粗糙,有少数纤维蛋白附着,并有少量出血点,左室壁增厚,左右心室稍扩张。

脑重1600g,脑回增宽,脑沟变浅。

  请讨论:

 

(1)请作出本例病理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

  

(2)结合病理解剖所见解释临床表现。

(3)请讨论本例死因。

第十一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

子宫颈癌、乳腺癌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

宫颈慢性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

子宫颈癌、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容】

宫颈慢性炎,宫颈癌、乳腺癌的病变、蔓延及转移、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方式】

讲习课(病理切片、大体标本观察)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宫颈假性糜烂宫颈真性糜烂宫颈息肉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insitu)、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导管内原位癌 小叶原位癌 

2、问答题

(1)什么是CIN?

什么是原位癌及原位癌累及腺体?

它们是否一定发展为浸润癌?

第十二章传染病

【目的要求】

掌握: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化规律;肺外器官(肠、腹膜、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及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了解: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

【内容】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肺外器官(肠、腹膜、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及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病案讨论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卫星现象 噬神经细胞现象 筛状软化灶结核结节 肺原发综合征结核球 伤寒小结

2、问答题

(1)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2)试从病理学特点方面鉴别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

(3)试述继发性肺结核病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4)简述伤寒的病理特点及其常见的合并症。

(5)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及病变特点。

(6)试列举两种能引起肠道溃疡的传染病,并简述其溃疡形态特点。

(7)临床病理讨论

女性,19岁。

因头痛5小时,呕吐、昏迷0.5小时于1957年2月23日入院。

5小时前开始头痛,半小时前出现呕吐、全身酸痛、呼吸短促、昏迷。

PE:

体温39.8℃,脉搏128次/分,呼吸短促、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消失。

外周血:

白细胞43.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0.92。

临床诊断:

脑膜炎?

入院后经急救治疗无效于入院后2小时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发现:

身高156cm,发育、营养良好;双侧瞳孔散大(直径0.8cm);双侧扁桃体大;右肺500g,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