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693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x

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新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高档牛羊肉深加工项目

1.1.2项目已建内容及规模:

项目已完成冷库、速冻库、化验室、压缩机房、配电室、厂区绿化、路面硬化、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购置2台比泽尔并联机组设备,将继续购置其余部分设备,以完成牛肉干、酱牛肉、风干牛肉生产线;真空包装生产线;速冻库40吨;冷库500吨;标准产品化验室100平方米;新建牛羊繁育圈舍3000平方米的生产规模。

1.1.3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950万元(自筹)

1.1.4项目建设单位:

新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负责人:

张顺亮(巴尔鲁克牧业公司总经理)

1.1.6项目建设地点: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肉联厂院内,牛羊繁育圈舍建在公司布尔干河养殖基地(161团14连处)

1.1.7项目建设期:

1-2年(2007-2008年)

1.2项目建设背景

塔城地区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区,不仅牛羊存栏量大,而且牛羊肉品质极佳。

拥有新疆褐牛、土种高代杂种牛、巴什拜羊、阿勒泰羊等地方优良肉牛羊品种,2006年,塔城盆地肉总产量达到14.01万吨。

但长期以来并未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适时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以牧业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发展思路。

目前,从畜牧业的竞争环境来看,畜牧业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畜产品的深加工上。

发达国家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30-40%,有的高达60-70%,世界一般水平为10-20%。

虽然我国是个肉类生产消费大国,年人均消费肉47公斤左右,但年人均消费肉制品却只有2公斤左右,加工肉制品仅占肉类总产量的4.4%。

裕民县畜产品加工比重更低,加工肉制品尚不到肉类总产量的3.0%。

总体来看,塔城地区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畜产品的销售仍以鲜活产品为主,以分割、分级、保鲜为特征的畜产品初加工拓展不够,深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量少,辐射带动力不强,畜牧产业链在加工环节非常薄弱,增加了生产风险,影响了产业的总体效益。

从畜牧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畜牧产业的发展,今后主要依赖两个方面,一是在生产上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并逐步由目前仍以一家一户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向以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方向转变;二是在加工上要快速发展,以加工来带动生产的稳步推进,减少生产费用,减缓生产风险,获取高额加工增加值,从而提高产业总体效益,并逐步推行产业化运行机制,合理调节产、加、销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

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才能促进畜产品由原始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变,并促进畜产品的有效增值,拉动地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形成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

另外,为了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农业部将全国农业区域重新划分,提出建设11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产品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一批优势畜产品,重点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主产区农民收入。

《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新疆是我国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是国家重点扶持与发展领域。

在此背景下,投资兴建肉制品加工厂不仅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政策,而且在投产后通过科学管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为塔城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当地畜牧支柱产业的形成。

通过加工业的发展,延长畜牧业的产业链,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为加强学校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和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校企走“产、学、研、科”工贸一体化进程,提高畜牧业加工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立足于国家对畜牧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以及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企业专用人才培养、新疆的特色畜牧资源开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农牧业素质和农牧业效益、支援和帮助贫困和不发达地区建设,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并增加收入而合作建立“肉牛研究示范基地”;双方的合作将在加强畜产品研究开发进程,新疆褐牛的繁育和保护,畜产品科技精深产品的加工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资源共享、产业运做、发展战略咨询、人才培养申报与承担国家项目(课题)、争取国家农牧业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学生研究实验基地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好肉好价。

1.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新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塔城地区规模较大的集科研、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肉食品加工企业,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己逐渐形成。

公司下联裕民县养殖户近千户,以每户饲喂60只羊,农牧户每出栏1只羊可获净收入100—120元,按户均出栏40只羊,户均年增收约5000元。

使农牧户在近半年的农闲时间里,通过畜牧养殖增加收入。

促进地区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地区就业率,和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

1.4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塔城地区科学技术局文件《关于征集“科技支疆”合作项目的通知》

(2)《裕民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长远规划》

(3)塔城地区2006年畜牧业统计资料

(4)《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

(5)《肉类冷库建设标准》

1.5综合评价及研究结论

1、综合评价: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改扩建项目有利于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对促进裕民县产业结构调整,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提高边疆各民族生活水平,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为裕民县畜牧业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

该项目所选用的先进设备及技术,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研究结论:

该项目建设,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评价等方面都是可行的。

1.6存在问题与建议

1.6.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问题是:

一是深加工技术落后,二是生产冷藏肉制品品种单一;三是收购牛羊肉品质控制难度较大;四是冷藏、加工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1.6.2建议

为了保证新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改扩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针对肉制品加工市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引进先进的科学加工技术;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提高肉品加工、养殖的科技和产业水平;三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加速资金筹措,做好项目建设的统筹安排。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技术合作项目有利于塔城地区农牧民增收和公司自身发展。

(1)塔城地区每年8、9月份牛羊大量出栏上市,如不及时销售,继续喂养会给草场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占用冬牧场,使冬牧场过早进入载牧期。

若继续育肥,过了最佳出栏时间就会产生消耗,牛羊增重迟缓停滞,达不到最佳育肥效果。

同时加大了育肥费用,影响农牧民收入,项目建成后可以多收购出栏牛羊,从而减少农牧民育肥喂养成本,直接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

(2)项目区距周边大型畜产品交易市场约300公里,每年8、9月份牛羊出栏,正是气温较高的时期,不适宜活畜运输。

按照新疆居民肉制品消费习惯,肉产品消费旺季于10月下旬开始,秋季增多,到过元旦、春节逐渐上升,古尔邦节、肉孜节达到高峰。

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的限制,使8至10月份牛羊收购价位较低。

公司扩建生产线及冷库,能满足突击出栏时(8月30日-10月15日,45工作日)的生产量,解决约3万只牛羊的收购量。

(3)有利于“巴尔鲁克”牌系列肉制品创建名牌产品。

“巴尔鲁克”牌系列肉制品是该公司精选24月龄以内的品种肉牛和当年小羔羊为原料,经过严格检疫、检查和先进的排酸、冷却加真空灭菌工艺生产的高品质肉品,其营养可得到更充分吸收,且味道鲜美,香气浓郁。

但由于公司目前没有冷库,远远不能满足肉制品低温冷藏要求,冷库成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瓶颈”。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公司冷藏条件,促进公司各项生产协调发展。

(4)有利于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社会生产中

公司充分利用企业的行业优势,根据自身需要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对新疆褐牛、巴什拜羊繁育、饲养技术研究和良种保护及肉的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并针对肉牛、肉羊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研究,使优质牛羊肉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2.2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塔城地区重要的肉品加工企业,集“养殖繁育+育肥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公司的发展将对塔城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

公司改扩建后,对制约巴尔鲁克牧业公司发展的瓶颈主要因素即肉制品的低温冷藏、产品品种优化问题得以解决,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有利于保证肉制品安全。

因肉制品具有保质期短的特点,如果加工后不进行速冻、冷藏、保鲜,就会影响肉制品的品质。

公司扩建后,改善了冷藏条件,增加了产品品种,使“巴尔鲁克”牌系列肉制品产品质量大大提高,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裕民县位于塔城盆地西南部,隶属塔城地区。

地理坐标东经82°15′-83°25′,北纬45°24′-46°30′。

北面与塔城市交界,南与博州毗邻,东与托里县相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50余公里。

3.1.2地形地貌

裕民县总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巴尔鲁克山山脉由东向西横卧在县城南部,贯穿全境,根据其形态、结构等地貌地物特征,自巴尔鲁克山向北可分为:

中高山区,低山丘陵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和北部冲积平原区,海拔高度在390-3252米之间,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3.1.3气候概况

(1)气温

裕民县属于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年平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41.8℃,极端最低气温-35.9℃。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6.5h,日照百分率达65%,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36.3千卡/cm3,无霜期为153天,年均风速为2.7-3.4m/s,最大风速37m/s,以西风为主。

(2)降水

项目区年均降水量为279.5毫米。

4—9月份降水量为124.55毫米,6—8月份降水量为70.86毫米,5—8月份平均相对湿度44%。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9.55mm,4-9月份作物生长期降水量为124.55mm;6-8月份降水量为70.86mm,全年降雪量68.2mm,相当于年降水量的24.4%,平均积雪深度10.8cm,稳定积雪日≥93天。

平原地区降水量有19.2-26.0%以积雪方式积存起来。

浅山丘陵和高山降水量平均有27.4-45.3%以积雪方式积存起来,其量有96.0-528.4mm,春夏又化为水注入河流或变成地下水,流到农牧区供农牧业生产之用。

(3)蒸发

项目区年均蒸发量1021毫米,为降水量的3.7倍。

多年均蒸发量为1815.3mm,为降水的4-6倍,其中6-8月份蒸发量为718.9mm,为全年月蒸发量的最高值,在作物生长季节4-9月份的蒸发量为1168.2mm,比同期降水量高9.38倍。

各海拔高度上生产季节蒸发量表

表3-1单位:

mm

海拔(m)

4

5

6

7

8

9

合计

500

115.9

175.9

209.4

216.5

184.4

116.5

1018.6

700

131.9

199.2

234.7

252.3

231.9

136.2

1168.2

1200

102.6

168.6

196.9

225.4

191.9

127.2

1012.6

(4)日照

裕民县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夏季炎热而短,秋季降温迅速。

冬季寒冷而长,属中温带温凉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6.50C,极端最高气温41.80C,极端最低气温—35.90C。

热资源较少,太阳总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光质优越。

年总辐射量达136.3千卡/cm,光合辐射总量为65.4千卡/cm,在生产季节中,作物积极生长的5-8月,各月基本上在8.0千卡/Cm2,对作物生长有利。

作物生长季节4-9月份白天时间长,平均日照8h。

6-8月平均实际日照时数10h。

这些是发展农牧业生产极为有利的条件,光合生产潜力很大。

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逐月分布表

表3-2单位:

(千卡/cm2)

月份

日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合计

日照时数

166

187

222

257

302

312

334

328

270

202

152

138

2876

日照百分率

59

60

61

64

65

67

71

75

72

60

54

52

65

(5)风速

裕民县全年以东西风为主,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年均大风日数62天,最大风速达37米/秒。

3.1.4水资源概况

裕民县地处巴尔鲁克山区,共有大小河流、沟泉二十四条,但由于地形的限制,河沟深,纵向坡度大,中间有高山阻隔,能利用的灌溉河流仅有五条,分别为哈拉布拉河(年径流量4960×104m3)、伯依布谢河(年径流量1293×104m3)、阿勒腾也木勒河(年径流量925×104m3)、江格斯河(年径流量2090×104m3)、切格尔河(年径流量1946×104m3)。

塔斯特河是裕民县最大的一条河流,年径流量为21100×104m3,为外流河,因其河床较深、纵坡大,几乎都在山间穿行,至今无法利用,全部流入哈萨克斯坦。

井灌区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0.9×108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0.54×108m3。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井灌区一线,该区地貌上属于巴尔鲁克山山脉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区。

主要底层为第四系洪积物,岩性为砂卵砾石、亚砂土、亚粘土等,具有由粗到细逐渐过渡的特性。

该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山前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中,分布规律主要受气象、水文、地形等影响。

从山前洪积平原到盆地冲积平原,地下水有单一的潜水含水层逐渐过渡为多层结构的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结构由简单到复杂,颗粒由粗到细,水位埋深由深到浅。

3.1.5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裕民县土地总面积为611212.5公顷,境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为540555.4公顷,占总面积的88.44%,未利用面积70657.1公顷,占11.56%。

在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中,农业用地为511571.5公顷,占94.64%,其中:

牧草地面积占72.4%,耕地面积占8%,林地、园地占3.29%;非农业用地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占0.79%,交通用地占0.25%;水域占土地总面积的3.7%。

土壤属灌耕棕钙土,土层较厚,棕钙土土层多在40厘米以上,疏松易耕,多为小团块或核状结构,颗粒小,以兰灰棕色和黄棕色为主,较肥沃。

各种养份平均测定含量为:

有机质1.27%,含氮0.065%,含磷0.059%,碱解氮28.48PPM,有效磷3.28PPM,速效钾141.19PPM。

3.2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裕民县有天然草场面积39万公顷,年产牧草17.55万吨,目前放牧的主要牛羊品种以巴什拜羊、新疆褐牛、本地高代杂种牛为主。

3.3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裕民县二区环城路,托裕公路南侧300米。

改扩建的冷库、速冻库、化验室等位于厂区,牛羊圈舍建在公司布尔干河养殖基地(161团14连处),建设用地使用权属巴尔鲁克牧业公司,权属无争议。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用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

3.4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2007年中央1号文件、塔城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塔城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和《裕民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文件、规划,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政策环境。

2、资源优势

(1)裕民县目前有可用草场39万公顷,牧草产量17.55万吨。

各种可用农作物秸杆达2.4万吨。

(2)裕民县现有6个巴什拜羊配种站,有巴什拜种公羊2460只,配种以人工为副、自然为主的手段。

(3)作为塔城地区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区,裕民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优势。

裕民县工业发展比较落后,工业三废污染少,水质、空气、土壤受污染程度低。

因此畜产品原料相对安全,为建成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裕民县2005年牛羊存栏量54.99万头(只)。

2006年牛羊存栏量达到54.45万头(只),为肉制品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另外,该公司拥有养殖圈舍11000平方米,耕地4700亩,天然草场8000亩,土种黄牛3000头、巴什拜羊10000只。

已建成了良种繁育和养殖基地。

利用巴什拜羊的生长发育快的特性,培育出产肉性能好,肉质优良的新品系;采用草田轮作、划区农牧的现代化畜牧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以基地良种繁育为核心,辐射周边县乡,实施“送羊还羊、滚动发展、”运作模式,建成了牛羊育肥养殖基地。

可为公司提供了优质、稳定的原料来源。

3、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通讯

该公司北临托裕公路,直通塔城和托里等地,对外有省道S221与国道G312相连,交通便利。

裕民县通讯畅通,有宽带网络系统、移动电话等通讯设施。

(2)公共设施条件

供电由裕民县热电公司供应,热电公司距离该地点约1.5公里,裕民县热电公司的总供电量约40万KW,而目前实际用电量约28万KW,均能满足公司双回路供电要求。

供水由裕民县自来水公司供应,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项目最高用水量71立方,裕民县自来水公司现有2座80立方米、35米高水塔,总供水量可满足该建筑物的需求。

该项目产生的污水为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即可排入城镇排水管网集中统一排出,其排水量约为给水量的80%,裕民县的城镇排污能力可以满项目建设的要求。

4、肉制品的包装材料供应

肉制品的包装材料主要有:

塑料包装袋、无菌包装袋、纸包装箱,上述包装物均可在当地或外地购置解决。

5、品种介绍

新疆褐牛主要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塔城地区和天山北麓西端的伊犁州直,为瑞士褐牛和含有瑞士褐牛血统的阿拉塔乌牛与当地哈萨克牛长期杂交的结果,一般杂交都在三代以上。

1935—1936年间塔城地区和伊犁州直就已引入瑞士褐牛与哈萨克牛进行杂交,1951—1956年间又从前苏联引进几批阿拉塔乌牛和少量的科斯特罗姆牛继续进行改良。

1977年和1980年又先后从德国、奥地利引入三批瑞士褐牛,这对提高新疆褐牛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3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鉴定为一个独立的乳肉兼用新品种。

其总头数在45万头以上。

新疆褐牛的体质健壮,结构匀称,骨骼结实,肌肉丰满。

头部清秀,角中等大小,向侧前上方弯曲,呈半椭圆形。

唇嘴方正,颈长短适中,颈肩结合良好。

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腰部丰满,四肢开张宽踏,蹄质结实,乳房发育良好。

毛色以褐色为主,浅褐或深褐色的较少。

多数个体有白色或黄色的四轮和背线。

眼睑、鼻镜、尾梢和蹄呈深褐色。

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

巴什拜羊是裕民县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不但具有羔羊生长快,产肉量高,净肉率高等优良的经济遗传性状,还具有成熟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遗传稳定等优势。

而且巴什拜羊具有耐寒、耐粗饲、羊羔成活率高、肉质鲜美、细嫩可口、营养丰富等优点。

尤其是巴什拜羔羊生产性状突出,羔羊屠宰率达56%,羔羊胴体重达18.6公斤,产肉高,骨肉比达到1:

4,净肉率高,适口性好,肉质鲜美是肉用型绵羊品种中的佳品。

 

第四章项目合作双方基本概况

4.1项目实施单位概况

新疆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养殖、屠宰、深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资产规模近千万元。

公司基础设施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高标准的肉类联合加工厂和布尔干河养殖基地。

肉类联加工厂年设计生产能力可达2000吨,产值5000余万元。

厂区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厂区绿化率达到30%以上。

养殖基地圈舍占地11000平方米,耕地4700亩,天然草场8000亩,规模为土种黄牛3000头、巴什拜羊10000只的养殖。

公司的牛、羊肉产品有冷鲜肉、冰鲜肉、分割肉、熟食制品4个系列30多个品种,天然野菜产品有8个品种。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

引进了牛、羊屠宰生产线和熟食制品加工生产线,加工设备和设施配套齐全,生产环境和加工技术执行国家标准,检测、检疫标准。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产经营环境,公司从各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争取建成裕民县环境一流、品质优良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公司销售部已经和江苏无锡、广东深圳的客户签订了1800吨的供货协议,与阿拉山口的一家进出口公司正在就定单的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实施名牌战略,自成立之日就把品牌经营当作第一大事来抓。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巴尔鲁克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除了在巴尔鲁克山腹地投资建成了土种黄牛、巴什拜羔羊繁育、饲养基地,还在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尽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在发展方式上公司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与养殖农户签订定向收购协议,并对农牧户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引导广大牧民积极参与走共同发展之路。

公司的4700亩耕地所产的作物秸杆、麦草作为养牛饲料,牛、羊的粪便又为耕地提供了优质的肥料,养殖基地的牛羊被公司肉联厂加工销售。

通过与广大农牧民联动发展,公司带动了1000多户农牧民发展特色养殖,吸收了300多人的就业,有力的促进了裕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

利用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工艺生产排酸型冷鲜肉、冰鲜肉投放市场,还有公司的西餐牛肉产品和熟食制品系列产品都可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高层次需要。

公司具有良好的基础,又有全新的生产、加工设施。

公司已在广州、深圳一带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

公司有能力在2—3年左右的时间收回全部投资,并取得丰厚的回报。

现在公司已在办理绿色产品的认证工作,按ISO9001标准组织产品生产。

到2006年底,于广东东进集团联营,拿到产品供港指标。

通过公司不断努力,力争把公司建成塔城地区畜牧养殖和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4.2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概况

中国农业大学。

是我国农业教学、研究最高学府,学校有一流的科研实力和科研人才,中国农业大学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10月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高等农业学府。

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有几个独立的系统:

一是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发展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二是从清华学校农科发展到清华大学农学院;三是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发展到华北大学农学院;三个系统于1949年9月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被当时的政务院确定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4年,国务院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1995年5月,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和21世纪中国农业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号召,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适应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需要,向更具综合性和内涵发展的方向转变,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和1952年10月建校的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中国农业大学。

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为中国农业大学提写校名。

中国农业大学共有教职工2737人,其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50人,有国家级、部级专家4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2人,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3个,教授235人,副教授488人。

学校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49个本科专业,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