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6696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docx

高一会考复习提纲

地理高一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河外星系

1.总星系其它恒星系统

银河系其它行星系统(木卫系,土卫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因为: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并不特殊;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因为:

地球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

3.地球出现生物的原因: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B.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C.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D.地球有大气层。

E.地球上有大量的水。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由内向外):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4.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活动的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的能源。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区大致在:

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贫乏区大致在: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太阳黑子,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

5.人类宇宙探测大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上天,20XX年我国“神州五号”载人上天成功。

宇宙环境的主要资源:

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太空垃圾产生是人类发射各种航天器而产生的废物。

6.地球运动的特征

7.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夹角叫黄赤夹角,大小为23º26’。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周期是24小时。

地球自转会使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

8.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叫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北温带国家的四季划分: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为冬季。

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年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减少。

第二单元大气

1.低层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干洁空气主要为氮和氧。

①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②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④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⑤水汽和固体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二氧化碳增多使全球变暖,氟氯烃含量增加使臭氧层破坏。

密度

运动状况

温度的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很小

有逃逸现象

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有利于无线电通信

平流层

平流运动为主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对流运动显著

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0.6度/100米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其底层,关系密切,

2.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形式为:

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⑴吸收的特点:

①臭氧吸收紫外线,②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③可见光吸收很少;⑵反射的特点:

云层和尘埃反射,云越厚反射越强;⑶散射的特点:

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所以,天空呈现蔚蓝色。

3.保温效应的原理是:

地球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使大部分太阳辐射通过大气,使面增温,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大部分留在空中,并通过大气逆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4.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是: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提高了夜晚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的气温为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5.全球热量平衡是指:

地球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这使全球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近地面大气的风向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6.热力环流

DEF高空比较:

ABCDEF点的

ABC地面气压高低状况。

并能画出热

(冷却(受热)(冷却)力环流图

7.气压带、风带位置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⑴原因: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⑵移动规律是: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季风的形成原因有二:

一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如东南季风;二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如西南季风。

8.冷锋是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过境时,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锋前有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影响我国天气的封面主要为:

冷锋。

天气系统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气流运动特点

低层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使中心的空气被迫抬升升,形成上升气流

低层气流向四周流出,高层空气从上而下来补充,中心形成下沉气流

天气特点

阴雨

晴天

9.气候形成的四大因子是:

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⑴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

低纬气温>高纬气温。

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山脚气温大于山上气温;暖流经过地区气温>寒流经过地区气温。

⑵大气环流决定降水的情况①多雨地区:

赤道地区,大陆的东岸,西风控制下的大陆西岸;②少雨地区:

副热带地区,大陆的内部,极地地区,副高控制下的大陆西岸,⑶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阶段:

①地质时期、②历史时期、③19世纪末以来。

10.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危害。

⑴全球变暖 ①原因:

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造成二氧化碳增加。

②影响:

海平面上升,全球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的变化,③解决: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⑵臭氧层遭破坏 ①原因:

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②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③解决:

禁止氟氯烃的排放,使用新型的制冷系统。

⑶酸雨危害 ①原因:

人类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②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③解决:

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资源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④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酸雨。

我国的酸雨区在:

东南部;重酸雨区在:

南方。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是氧、硅、铝。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

常见的造岩矿物有: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岩石是指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岩石按成因分为: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⑴岩浆岩代表是玄武岩和花岗岩,⑵沉积岩代表是砂岩、砾岩、页岩、石灰岩,⑶变质岩代表是大理岩

2.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做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以分为: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⑴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⑵内力作用使地表变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全球岩石圈分为6大板块,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或张裂,在板块张裂地区,形成了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在板块碰撞挤压区常形成山脉(喜马拉雅山),也形成海沟(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

3.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要在地壳中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地壳运动的“足迹”,就叫做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褶皱和断层两种。

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断层是指岩体破裂并沿着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大工程要避开断层带。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作用的地貌有:

冲积扇和三角洲;风力作用的地貌有:

风蚀地貌蘑菇石,沙丘。

4.地球上水体存在的主要形式为:

海洋水。

海洋是大气的水源和主要热源。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激烈的地区。

⑴人类和海岸作用的四个阶段:

①人类很少干预、②人类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⑵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

①低纬海区>高纬海区;同一纬度,暖流流经海区>寒流流经海区,夏季>冬季。

②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⑶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

①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是3.5%。

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原因:

位于副热带,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蒸发又强烈。

③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海区,原因:

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蒸发又小。

5.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

波浪、潮汐、洋流。

⑴潮汐: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⑵洋流: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分为:

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①风海流:

在盛行风长期吹拂下,推动海水运动而形成。

如:

西风带、信风带、冬夏季风。

②密度流:

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海水的流动。

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

③补偿流:

风力和密度差异,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而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流来补充,而形成补偿流。

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

如秘鲁沿海海区形成的上升补偿流

类型

概  念

流  向

暖流

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通常由低纬流向高纬

寒流

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

通常由高纬流向低纬

洋流对渔业影响:

四大渔场地处寒暖流交汇处或盛行上升流处;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洋流对气候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作用。

6.陆地水按空间分布分为:

地表水和地下水。

⑴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

潜水和承压水。

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

⑵根据水体的更新循环的周期,水资源分为:

①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和②动态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③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⑶我国的大多数河流靠降水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水或潜水,河流水补给湖水或地下水。

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水或潜水,湖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⑷水循环的意义:

①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②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③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7.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②生物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⑴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如:

向阳的地方生长喜光植物,背阳的地方生长喜阴植物。

沙漠生长骆驼刺,水塘生长荷花。

生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如:

二氧化硫的污染指示植物是矮牵牛。

⑵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生物循环是指: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储藏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光合作用的产物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残体被微生物分解,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到环境。

⑶生物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①改变大气成分、②陆地水的成分,③形成沉积岩,④促进土壤形成,⑤使地球地貌发生根本改变。

⑷绿色植物的环境效益有:

①保持大气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8.土壤是指陆地表面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⑴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①它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场所,②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⑵土壤肥力特性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⑶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①矿物质作用:

土体的“骨骼”,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②有机质作用: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③水分和空气作用:

影响土壤的热量状况。

⑷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是:

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空气20-30%。

⑸生物在土壤的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①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②人类活动参与成土过程:

有利影响:

合理耕作经营、重视培育保护,用养结合,可促使土壤不断改良,肥力不断提高。

不利影响:

会引起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9.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⑴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弧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⑵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纬度位置热量植被

地理气候形成陆地自然带

位置海陆位置水分土壤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1.气候资源的特点是:

①普遍存在性,②数值特性,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才有价值。

③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有教大的变率。

不同地区,气候不同使种植制度不同: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四川盆地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城镇街道宜于子午线成30º—60º夹角。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方。

2.海洋资源⑴渔业资源分布:

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

⑵原因:

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这也是温带海区形成大渔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⑶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⑷海底矿产资源:

①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

②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③海上转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开采的工作基地,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工作特点。

3.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⑴海洋环境的特点是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空间开发难度很大。

⑵海洋空间利用的领域:

①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底管道等。

②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等。

③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

④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等。

⑤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等。

⑶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如:

澳门。

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人工岛是:

海上城市。

⑷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①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工业生产过程,分布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泄漏污染事件,是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的重点。

②海洋生态破坏。

4.陆地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四种。

⑴陆地资源的特点:

①有限性。

②利用潜力的无限性。

③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叫能源资源;按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⑶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②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③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5.台风、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仅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在西北太平洋叫台风,在印度洋和大西洋叫飓风。

⑴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对台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在近海时可以用雷达监视台风。

⑵暴雨形成的条件:

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亚洲是全球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⑷防洪:

①工程措施有: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②非工程措施有:

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实行防洪保险。

6.干旱的成因是: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危害是: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防御措施: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长期和短期措施相结合,发展节水农业。

寒潮的成因是: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危害是:

农作物受冻害,大风破坏建筑物和牧场,大雪使通讯和输电中断,交通运输受阻。

防御措施:

提前发布及时准确的寒潮预报。

7.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

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级以下地震称为微震。

5级以上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地震。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是:

我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8.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分为三类:

死活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指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它们的危害是:

破坏农田、建筑物、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的含义:

①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②在一次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它灾害。

③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诱发地质灾害。

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5.1.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

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差别大),

(2)季节性和周期性。

2.农业生产的投入:

(1)自然条件(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 必要投入,

(2)劳动力,(3)生产资料 投入比重逐渐增加,(4)科技 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是增产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的产出:

各种产品

3.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和混合农业。

(2)按投入多少分:

①粗放农业:

投入少、扩大土地面积,是增产的主要手段。

②密集农业:

a.提高单产量是增产主要手段。

b.现代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c.蔬菜、花卉、养猪、养禽等出现工厂化生产。

(3)按产品用途分:

①自给农业:

主要分布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

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5.2农业区位选择

1.区位含义:

①是指该事物的位置。

②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1)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等)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最大)。

(2)地形:

平原 发展耕作业:

山地  发展畜牧业。

(3)土壤:

红壤 种植茶树。

(4)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

(5)市场:

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产量。

3.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1)扩大某种农作物区位范围:

橡胶北纬22°。

 双季稻 江淮平原;小麦 海拔4000米。

(2)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

玻璃温室(温度)、梯田(地形)、灌溉(水分)、无土栽培(土壤)

4.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变化影响最为突出:

城郊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园艺业。

(2)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地域扩大:

世界大市场逐渐形成 农业区域化生产:

①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

美、加、澳、法。

②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

荷、丹、新。

③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拉美、非洲、东南亚。

5.3、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水稻种植业:

(1)分布:

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种植水稻)。

(2)特点:

劳动密集型自给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

A.优势区位条件:

①人口稠密,②水稻产出气候高温多雨地势平坦,③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压力,对粮食需求,④历史悠久,人们喜食稻米。

B.特点:

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二)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

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代表:

A.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的区位优势:

①有优良的天然草场,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B.发展牧牛业措施:

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三)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1)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2)分布:

美、加、澳、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我国东北、西北等国营农场)。

(3)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②便利的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高度发达的工业,⑤先进的科技。

(四)混合农业:

(1)目前世界上最主要方式:

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分布: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我国: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①分布:

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②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

③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4)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

A.优点:

①农业成为良性的生态系统。

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

③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适应性。

B.限制条件:

(位于雨影区、降水较少需灌溉)。

C.解决措施:

(修建水利工程、东水西调)

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世界出口羊毛最多国家——澳大利亚;世界主要的牛肉出口国——阿根廷。

5.5工业生产活动

1.投入——产出:

①投入:

自然要素(土地、能源、水源、原料)、社会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

工业企业要求得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②产出要素:

工业产品和工业三废。

2.工业分布的特点:

集中分布,就世界而言,工业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就国家而言,工业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城市。

工业发展:

①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业部门越来越多。

②科技发展使工业对劳动力数量、体力投入越来越少,劳动力知识、技术投入逐渐增加。

 ③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工业生产向中小批量订制生产方式发展

比较三次技术革命:

出现时间

主要标志

出现工业部门

第一次:

18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发明

棉纺织、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加工、汽车、飞机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

5.6工业区位选择:

1.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和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2.区位类型:

①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水产加工、水果罐头厂等 应接近原料产地。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

啤酒厂、家具、印刷就、石油加工等 应接近市场。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

炼铝(有色冶金) 应接近大电厂或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 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3.区位因素的变化: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弱,市场对工厂区位影响在加强。

②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有很大吸引力。

③信息通讯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④劳动力素质影响逐渐增强

4.社会环境对工业区位影响:

政府、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有影响(工业惯性)。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要符合保护环境要求(P23页)

5.7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1)工序联系;

(2)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

2.工业集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