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694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9A文主题活动《牙齿》.docx

9A文主题活动《牙齿》

主题活动:

牙齿

【主题由来】

从大班上学期开始,我班就相继有一部分幼儿换牙了。

到了下班下学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换牙了,他们经常跑过来高兴的告诉我:

“叶老师,我掉牙了。

”我告诉他们:

“换牙代表你已经长大了。

”孩子们经常凑在一起交流换牙的秘密:

“今天我又掉了一颗牙齿。

”“我妈妈说掉了牙不能舔,要不新牙长不出来。

”“我奶奶说掉了下牙要往上扔。

”“以前我上医院拔过牙呢。

”听着他们的交谈我感到好玩之余意识到:

大部分孩子已经对换牙的现象产生兴趣,何不利用换牙的契机开展“牙齿”的主题,通过我们的牙齿之旅,使幼儿了解并探索牙齿的奥秘,懂得保护牙齿的基本知识呢?

于是,生成了我们“牙齿”的主题。

一日生活即教育,我们的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和感悟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和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才是我们开展主题的最好素材。

【预设网络图】

牙齿的功能

【预设活动总目标】

1.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害怕。

2。

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学会保护新长出的恒牙。

3.知道酸会腐蚀牙齿。

4.知道牙齿有门牙和槽牙,了解门牙和槽牙的用途。

5.了解动物牙齿的形状与它的食物密切相关,

6.知道蛀牙或是换牙时出现了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咨询、检查。

消除孩子就诊时的紧张情绪。

7.能利用绘画、讲解、念儿歌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知道的护牙常识传播给全园的小朋友及家长。

8.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

9.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活动一:

牙齿的生长

换牙大统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及同伴的换牙情况。

2.了解初步的统计方法,知道统计能给我们带来的直观效果。

【活动准备】

两张黄色卡纸、镜子、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制作“换牙统计表”

二、利用区域及自由活动时间,有换牙的孩子可以自由的在统计表上填写自己换牙的情况。

三、根据幼儿的换牙统计情况,两周评选一次“换牙大王”

【活动反思】

在主题开展的初期,我们从孩子们最关心的换牙入手。

到底有多少幼儿开始换牙呢?

我们首先做了一个“换牙大统计”。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自己和同伴的换牙现状,同时也对换牙期出现的一些生理现象产生了疑问。

部分家长也反映孩子们出现害怕拔牙,不愿配合的情绪,有的孩子换了牙齿不适应,经常会用舌头去舔牙齿,或者用脏手去摸牙齿,因此下阶段我们将组织有关“换牙卫生”活动。

换牙卫生

【活动目标】

1.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担心害怕。

2.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学会保护新长出的恒牙。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换牙卫生的光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大家张开嘴互相观察同桌小朋友的牙齿,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2.小朋友们都看到了,有的小朋友的牙齿洁白整齐,有的小朋友的牙齿黑了,有的小朋友掉牙了,这是为什么呢?

3.教师小结:

每个小朋友出生以后的第一幅牙齿叫乳牙。

乳牙小而且不坚硬。

当小朋友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逐渐长出新牙(恒牙),这种现象叫换牙,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因此,小朋友换牙时千万不要害怕。

二、让幼儿说一说换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当你发现自己的牙齿活动了怎么办?

能不能用手去晃他,让它快点掉下来?

为什么?

2.有的小朋友乳牙还没掉,新牙就在旁边长出来了,这时怎么办?

如果牙齿掉了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长出新牙,应该怎么办?

3.教师小结,帮助幼儿了解换牙知识及换牙卫生:

  

(1)当牙齿活动时,不要用手去摇它,这样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并容易引起感染发炎,要让它自己脱落。

  

(2)当新牙快长出来时,不要用舌头去舔,这样会使牙齿长得不整齐,上下牙齿不能咬合,影响美观,而且吃东西时不能将食物嚼烂,影响消化。

  (3)当乳牙还没掉,新牙就从旁边长出来,或有的小朋友的牙齿掉了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长出新牙,应该让爸爸妈妈带到医院请医生去看看。

  (4)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不多吃糖果,不挑食,多吃蛋白质和钙质的食物。

(三)学习儿歌《换牙》。

【活动延伸】

  让幼儿平时在家坚持漱口、刷牙,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换牙己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都比较零散,活动中教师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谈话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

教师通过幼儿同伴之间的谈话与讨论,唤起孩子对换牙的回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探究的欲望。

在活动过程的第二环节中主要是通过师幼的交流讨论,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下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换牙现象。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

幼儿的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同时孩子对于牙齿的生长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开展《牙齿生长的活动》

牙齿的生长

【活动目标】

1.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幅牙齿,分别叫乳牙和恒牙。

2.了解牙齿生长的顺序。

【活动准备】

收集幼儿从婴儿—幼儿期的照片、课件《牙齿的生长》

【活动过程】

一、按照时间顺序展示幼儿的照片,引导孩子观察他们的牙齿有哪些变化。

1观察从没有牙齿——开始长牙——现在——换牙的过程。

2.请幼儿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3.请换牙的孩子说说自己换牙的顺序。

二、请幼儿观看课件《牙齿的生长》。

三、教师小结幼儿牙齿生长的过程。

师:

先出下面一对正中的切牙,再出上面的正中切牙,然后是上面的紧贴中切齿的侧切牙,而后是下面的侧切牙.宝宝到一岁时一般能出这8颗乳牙.一岁之后,再出下面的第一对磨牙,紧接着是上面的一对第一乳磨牙.而后出下面的侧切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尖牙,再出上面的尖牙,最后是下面的第二对乳磨牙和上面的第一对第二乳磨牙,共20颗牙,全部出齐大约在2至2.5岁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牙齿,知道牙齿的生长是一个过程,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同时老师也和孩子们分享自己换牙时的经验,渐渐帮助他们消除了消极害怕的情绪,产生自豪感,知道换牙代表了成长,有几个换牙较慢的孩子特别的羡慕哪些已经换牙好几颗的孩子,常常有孩子主动跑过来告诉我她的牙齿开始松动或是已经开始长新牙了。

可是在讲述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并不能很清晰的告诉我们具体是换了哪颗呀,有些孩子也会问:

“这颗牙齿叫什么名字呢?

我将继续和孩子进行牙齿主题的探索,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引导孩子来认识这些牙齿的名称。

活动二:

牙齿的名称

认识牙齿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有门牙和磨牙。

2.认识门牙和磨牙的不同,人的共有几颗牙齿等或者再进行一次活动,数数我的牙齿有几颗?

【活动准备】

苹果、饼干、镜子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吃饼干,让幼儿感知牙齿将食物磨碎的过程。

1.让幼儿拿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将食物磨碎的过程。

2.请幼儿说一说牙齿是如何将饼干磨碎的

二、认识牙齿的名称。

1.知道牙齿也有自己的名字,门牙和磨牙。

2.让幼儿知道咬断食物用前面的门牙、磨碎食物用后面的磨牙。

3、门牙负责咬断食物,磨牙负责磨碎食物。

三、让幼儿吃第二块饼干进一步感知门牙与磨牙的用途

1.请幼儿再说一说:

牙齿将饼干吃进肚子的过程(门牙先将饼干咬断,磨牙再将饼干磨碎)

2.请幼儿吃一小块苹果对自己的所说进一步加以证实

【活动反思】

让幼儿拿镜子观察吃东西的过程,幼儿感觉特别的新奇,我问孩子们饼干是如何吃到肚子里去的?

孩子们一致的回答是用牙嚼碎了咽到肚子里去的。

于是我向孩子们提出“仔细观察每颗小牙是如何将饼干嚼碎的?

”由于有了教师的提示,孩子们这次吃饼干时不再笑了,而是着重观察小牙是如何嚼饼干的。

最后,孩子们得出了结论:

“用前面的牙把饼干咬下来然后再嚼烂。

”于是我告诉孩子们牙齿也有自己的名字并强调前面的牙叫门牙它是用来咬断所有的食物的,把食物嚼烂的牙叫磨牙它长在最后面又大又平可以将食物磨烂。

孩子们听后都拿镜子照了自己的牙,然后对我说“老师,我看到我的门牙和磨牙了。

”于是我让孩子们吃了苹果,进一步感知门牙与磨牙的用途。

活动三:

牙齿的功能

牙齿有什么用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功能。

2.了解牙齿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牙齿模型、牙齿挂图、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水果,激发幼儿兴趣。

1.要吃这些好吃的水果要靠身体的哪部分器官?

(牙齿)

2.请幼儿品尝水果,说说牙齿是怎么讲水果吃下去的。

(要咬、嚼)

二、讨论:

牙齿除了可以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1.幼儿自主交流。

2.请幼儿说说:

牙齿除了可以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使我们的脸部更丰满;使我们笑起来更好看;有时瓶盖打不开,可以用牙齿咬开……)

三、绘画:

牙齿可以做什么?

1.教师提出要求:

请幼儿将自己想像的牙齿的不同功能画出来。

2.幼儿绘画。

3.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评价。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牙齿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知道了食物是通过牙齿的咀嚼后才进入消化道的。

我们还通过图片很形象的帮助孩子认识了牙齿的用途,如:

门牙是用来切断食物,尖牙可以撕碎食物、磨牙可以磨碎食物等,不仅如此孩子们通过交流和想象,画出了牙齿的各种功能。

有的画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咬断食物,有的画牙齿让我们笑得更美……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到牙齿的重要性。

洁白的牙齿多漂亮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

  2.学会正确刷牙的方法,保持牙齿的清洁卫生。

  3.养成刷牙、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带壳花生一盘、故事挂图、一次性牙刷每人一把、小药箱、看牙工具、白大褂、动物头饰、牙齿模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请幼儿猜谜:

上一排,下一排,整整齐齐白又白,你要猜不着,张开嘴巴就明白。

(牙齿)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刷牙的害处。

1.引导幼儿了解牙齿的用处大。

  我们的牙齿又白有坚硬,它的用处可大了,能够咬断食物,嚼碎食物帮助消化。

  2.教师向幼儿介绍介绍不漱口的后果

(1)教师示范漱口,幼儿一起观察漱口水。

发现水很脏,激起自己漱口的愿望。

  

(2)教师小结:

如果我们吃完东西后不去漱口,那些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就把我们又白又坚硬的牙齿给腐蚀掉,就会有小虫子来吃掉我们的牙齿(出示蛀牙虫的图片)如果不信,听完下面这个故事就会明白的。

  3.讲述故事《小鲤鱼拔牙》

  

(1)幼儿听故事

(2)引导幼儿懂得保持牙齿清洁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

小鲤鱼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又不漱口,早晚不刷牙,时间长了留在牙缝里的食物就会变质,把小鲤鱼的牙齿损坏了。

  4.认识牙具,学习刷牙方法。

  

(1)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2)幼儿学习刷牙。

三、教师小结:

小朋友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晨都要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糖果和零食,这样才能有洁白漂亮的牙齿。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时,幼儿对不刷牙的害处的了解还比较粗浅,但通过教师的介绍,孩子们了解到不刷牙不仅会牙疼,而且还会蛀牙,蛀牙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身体健康和饮食。

通过听故事《小鲤鱼拔牙》,幼儿认识到保持牙齿清洁的重要性,学习刷牙时特别认真。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表示要每天早晚刷牙,爱护牙齿。

动物的牙齿与食物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由于吃的食物不一样,所以动物分食肉类动物、食素类动物和杂食类动物。

2.了解动物牙齿的形状与它的食物密切相关,并作出相关统计和记录。

3.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乐于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调查吃肉动物、吃素动物及杂食性动物都有哪些,并在幼儿用书第14页上进行记录。

2、物质准备:

教师自制大的调查表一张,内容为:

动物的牙齿与食物。

VCD光盘;动物的牙齿,水彩笔及幼儿用书第16页,胶带座及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统计

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表说一说吃肉的动物、吃素动物及杂食性动物都有哪些?

并将幼儿所说的动物图片贴到相应的格子里。

(幼儿在调查及晨间交流中已获得一些相关经验,此环节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梳理与概括)

二、探究动物牙齿形状与所吃食物的关系

1.提问:

食肉动物与食素动物的牙齿一样、不一样?

(教师的提问为下一步的活动作了铺垫,使幼儿带着问题去进行下一环节的活动)

2.观看VCD光盘:

《动物的牙齿》

(此环节中幼儿可通过电视画面直观、清晰地看到不同类动物的牙齿的形状,更易于幼儿的理解和接受)

3.提问:

食肉动物与食素动物的牙齿是什么形状的?

讨论:

这样的牙齿对它有什么帮助?

(进一步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所获得的信息)

4.小结并添画动物牙齿

动物牙齿的形状与它的食物关系非常密切,食肉类的动物牙齿尖尖的,食素类动物的牙齿平平的。

三、牙齿功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胶带座,幼儿观赏

(此工具的出示,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为下一步活动作准备)

2.讨论:

人们根据牙齿的功能设计制造了哪些工具?

3.操作幼儿用书第16页,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收集这样的工具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先让幼儿了解了肉食性动物和草食性动物有哪些,在进行两种动物牙齿的对比时很多幼儿都很快地发现两种牙齿的区别:

一种尖利,一种小而钝。

通过观看VCD,幼儿对比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食物不同掌握了规律:

食肉动物的牙齿尖利,食草动物的牙齿小而钝。

看来通过VCD等直观的多媒体教具的呈现,更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和有效的学习。

活动四:

牙齿的保健

牙齿为什么会有洞

【活动目标】

1.知道酸会腐蚀牙齿。

2.懂得饭后漱口,早晚漱口能保护牙齿。

【活动准备】

镜子若干,牙膏的广告录像,牙刷,牙模型,被醋浸泡的鸡蛋壳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看广告,说说广告中说的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二、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1.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

醋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3.教师小结:

酸能腐蚀蛋壳里的钙,所以放在醋里的蛋壳就会变黑。

三、照一照自己的牙齿,说说自己的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找一找有没有洞洞。

四、请有蛀牙的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及讨论该如何保护牙齿。

【活动延伸】

收集幼儿有关该如何不让自己的牙齿蛀掉及蛀牙后该如何补救的问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看广告和小实验的方式,使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了蛀牙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同时孩子们也提出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保护牙齿的粗浅知识。

但过程中孩子们还提出了许多更专业的问题,有些是我们老师也不能很详细回答的,于是我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到社区的牙科诊所去参观,咨询专业的医生。

参观牙科诊所

【活动目标】

1.知道蛀牙或是换牙时出现了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咨询、检查。

消除孩子就诊时的紧张情绪。

2.增强孩子保护牙齿的意识,懂得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和孩子一起给社区的牙科诊所“写信”,用绘画的方式把我们要去参观牙科诊所的信息记录下来,然后选出几个代表和老师一起到牙科诊所送信,并请诊所的医生也给孩子们写一封邀请函。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把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汇总成一张表格。

【活动过程】

一、交代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二、参观牙科诊所

1.请医生向孩子介绍牙科诊所里的一些常用设备。

2.请医生为孩子检查口腔,并根据幼儿龋齿及换牙情况,介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请医生为孩子讲解牙齿的构造及正确的刷牙方法。

4.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问题表”主动向医生咨询。

三、回园后请孩子汇总”问题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因为来源于孩子的需求,我将主动权放给了孩子,鼓励他们给诊所的医生写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消除了部分孩子对上医院的抵触心理。

而“问题表”的设计,给了孩子一个主动咨询的机会,而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使部分胆怯的孩子在集体的感召下,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问与答中展开,也弥补了课堂上老师说教的弊端。

我是“护牙宣传员”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绘画、讲解、念儿歌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知道的护牙常识传播给全园的小朋友及家长。

2.让家长了解学前儿童这个特定时期的护牙常识,纠正家长普遍存在的不利于幼儿牙齿发育的观念,取得家长对主题活动的支持与配合。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制作护牙宣传单,并能够较熟练的讲解宣传单上的内容;每人学会2-3首有关保护牙齿的儿歌。

2.物质准备:

在教室及幼儿园门口布置护牙宣传栏。

【活动过程】

一、利用晨晚接送环节,在班级和幼儿园门口,向其他班的幼儿及家长发放护牙宣传单。

并向他们介绍有关保护牙齿的相关知识。

二、利用周一升旗的时间,以儿歌、歌曲等方式向全园的幼儿宣传口腔保健知识。

三、发动家长共同制作“护牙小报”,以家庭为单位宣传自己保护牙齿的好方法。

【活动反思】

主题活动到这孩子们对牙齿的知识了解的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参与到“护牙宣传员”这一小团队里,他们不仅向自己班上的小朋友宣传护牙知识,也会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向全园小朋友宣传一些牙齿的保健知识,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这么的积极主动,老师和爸爸妈妈都特别的欣慰。

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初步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初步了解换牙期的牙齿卫生保健常识。

【活动准备】

  巧克力饼干、人手一张蛀牙记录表、护牙记录卡,蛀牙汇总表、笔、装物品的小篮子五个、多媒体课件《牙齿的秘密》、《如何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吃饼干引出课题

1.请幼儿分享点心,并请幼儿互相看看好朋友的牙齿。

2、请幼儿讲述观察好朋友牙齿的结果。

二、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1.请幼儿观看课件《牙齿的秘密》。

提问:

他是谁呀?

他在东东的牙齿上干什么呀?

东东的牙齿怎么了?

变成什么样啦?

你们在录像里还看到了什么呀?

2.幼儿自由选择一位好友,观察并记录对方蛀牙的情况。

3.汇总幼儿观察记录的结果。

4.分组讨论:

蛀牙给我们带来的坏处。

三、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1.幼儿自由讨论怎样来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2.观看课件《如何保护牙齿》。

3.教师小结保护牙齿的方法:

做到早晚刷牙,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餐后及时漱口;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吃坚硬的食物,锻炼牙齿。

4.请有换牙的孩子来谈谈“如何注意换牙期的保健?

5.教师小结:

注意乳牙是否滞留或早失或恒牙萌出是否困难,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家长,并主动就医.;牙齿有松动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拨牙;注意纠正不良习惯:

不要用舌头舔活动的乳牙,以免以后长出的恒牙形成外龇等畸形。

【活动延伸】

发放《幼儿爱牙记录卡》,引导孩子在家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幼儿爱牙记录卡

幼儿姓名:

爱牙行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刷牙

漱口

健康饮食

注:

(刷牙:

如果早上刷牙了,你就在太阳的下面打个“√”,如果晚上刷牙了,就在月亮的下面打个“√”。

漱口:

一天漱口几次就在格子里填上相应的数字。

健康饮食:

今天你吃了哪些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格子里。

【活动反思】

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也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通过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我们还知道了吃哪些食物对牙齿有好处,吃哪些食物对牙齿有害,同时我们还发放了《幼儿爱牙记录卡》让爸爸妈妈在家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

【活动总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 

牙齿主题活动是我们抓住了大班幼儿换牙这一契机开展起来的活动。

1、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十分注意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整合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渗透在孩子们一日学习活动中。

如:

孩子们想了解如何正确的刷牙歌:

“孩子们自己带来了鱼牙齿,想知道鱼和人的牙齿是一样多吗?

我们就开展了《我来记录牙齿数》;孩子们自己喜欢玩藏猫猫的游戏,喜欢同妈妈一起玩就画了《牙齿宝宝的故事》还自己给画起了名字,编了故事……

2、在活动中我们还注重运用多种途径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牙齿的知识,以便了解牙齿的重要性,提高其保护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展挥其作用参观校医院并请其做知识介绍,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直接的感受到医院牙齿的工作环境及设备仪器,听了专家做的牙齿知识讲座更深刻的了解到龋齿的危害及保护牙齿的意义,学习到的吃那些食物有利于牙齿的生长不挑食、六龄齿的重要性、牙齿刷使用小常识等;在电教室看介绍牙齿的光盘使孩子们更明确牙齿的名称及作用等;并在家教栏中告之家长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一是请家长了解孩子近期活动情况,二是帮助孩子找些相关知识资料等。

牙齿主题的成功开展,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小的收获,同时在家长、园医务室、园领导都给予了相应的工作肯定,认为是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其中《保护牙齿》的活动还作为优质课到幼师请全省专家老师观摩。

虽然这个活动还不尽完美,但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