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72859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docx

井陉之战学案带答案

井陉之战(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谒、亡、益、绝、疾、师、壁、购、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学会遇事能够灵活创新。

3.了解本文按照人物生平阶段精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丰富自己的写作手法。

【课前预习】

一、了解韩信

韩信,汉初大将。

淮阴人。

初属项羽,继投刘邦,因萧何荐为大将。

楚汉战争中,刘邦用其策定关中。

刘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时,他领军袭魏攻赵,以数千人背水列阵,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破赵军20万。

遂后率军东进,攻打齐国,大败齐楚联军,自立为齐王。

汉高祖元年,与刘邦合围项羽,设下十面埋伏,高唱楚歌,迫使项羽自杀于垓下。

汉兴,改封楚王。

人告其谋反,贬为淮阴侯。

后又被告谋反,为吕后所杀。

善将兵,著有《兵法》三篇。

二、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本文主要记述了韩信的几次战斗?

重点记述了哪次?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战斗的过程。

(字数不超过50字)

战斗:

内容概括:

 

三、落实基础,自我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

井陉()翟()王木罂缻()荥()阳分爨()

(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乃虏魏王,禽夏说()

2.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3.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

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5.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6.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7.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8.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9.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10.诣荥阳以距楚()

11.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

2.至国,即绝河关反汉()

3.信乃益为疑兵()

4.魏王豹惊,引兵迎信()

5.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

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7.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8.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9.诸将效首虏()

10.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11.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温馨提示:

你是否有疑问呢?

请在题目序号前做好标记吧!

其他的疑问请写在下面。

1、文言知识方面

2、内容理解方面

【课堂巩固】

文言知识梳理

温馨提示:

通读课文,独立思考“我的疑问”中的问题,然后与同学交流,也可向老师求助!

然后,请独立闭卷完成下列题目。

全部完成以后,再对照课文或和同学讨论解决不会做的题目;最后请当堂巩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注意用法。

1.引兵东,北击赵、代()

2.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3.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

4.水上军开入之()

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6.陷之死地而后生()

7.足下深沟高垒()

8.绝

(1)即,竟绝去

(2)从间道绝其辎重()

(3)至国,即绝河关反汉()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8)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二)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区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

(1)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

(2)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4)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5)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6)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禽夏说阏与。

()

2.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

3.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

4.广武君策不用。

()

5.成安君,儒者也。

()

6.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2.吾闻兵法:

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深入探究】

1.井陉之战韩信取胜的关键是什么?

 

2.赵军为何失败?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请写在下面,并让我们一起研讨吧!

 

【读写结合】

1.井陉之战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2、结合韩信的其他事迹和遭遇,你如何看待韩信其人?

韩信的材料可以运用于哪些话题的作文中?

 

【考试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飱曰:

“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诺。

”谓军吏曰: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

欲还归壁。

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

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水上,禽赵王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使人间视间:

暗中

B.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舍:

设营驻扎

C.鼓行出井陉口鼓:

击鼓

D.赵军已不胜胜:

忍受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诺。

”B.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C.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

D.斩成安君水上,禽赵王歇。

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1)信乃使万人先行/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2)兵遂乱,遁走/赵军望见而大笑

A.“乃”与“逐”相同,“且”与“而”不同。

B.“乃”与“逐”不同,“且”与“而”相同。

C.“乃”与“逐”相同,“且”与“而”也相同。

D.“乃”与“逐”不同,“且”与“而”也不同。

4.下列对“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翻译正确的是()。

A.从小路进入山中隐蔽着观察赵军情况

B.从小路进入山中隐蔽着等赵军到来

C.从小路躲过山头向赵军营垒偷袭

D.顺山路悄悄地从山上直奔赵军而来

5.对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①若疾入赵壁②不能得信

A.①像疾风一样冲入赵军营垒②得不到音信

B.①你们就迅速地冲进赵军营中②不能活捉韩信

C.①你们就迅速地冲进赵军营中②得不到音信

D.①像疾风一样冲入赵军营垒②不能活捉韩信

6.下列最能解释“军皆殊死战”理由的一项是()。

A.今日破赵会食B.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C.赵军望见而大笑D.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韩信得知赵军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策,心中非常高兴,于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制定了破敌良计。

B.汉军地理位置处于劣势且兵力不多,要战胜赵军很困难。

所以一开始,汉军将领们对韩信破敌举措没有充足的信心。

C.为了打败赵军,韩信运用了各种迷惑敌人的战术。

如鼓行出击,佯装败北,换旗易帜等。

D.陉口之战中,汉军只分两路夹击,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终于大破赵军。

其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韩信能把握战机并运用了有效的战术。

【参考答案】

【自我检测】

(一)xíngzháifoǔxíngcuàn

(二)1.“禽”通“擒”,擒获,擒住2.“戏”通“麾”,军队中帅旗3.“罢”通“疲”,疲劳,劳累4.“萆”通“蔽”,隐藏5.“陈”通“阵”,阵势,在这里做动词用,列阵6.“详”通“佯”,假装7.“详”通“佯”,假装8.“乡”通“向”,面向9.“倍”通“背”,背靠10.“距”通“拒”,抵抗,抵挡(14)“拊”通“抚”,抚爱

(三)1.逃亡,逃跑2.切断,断绝3.增设4.迎击,迎战5.将要6.给予,借7.动词,住宿,宿营8.购,重金收买9.奉献,献出10.最终11.只,不过

【课堂巩固】

(一)1.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军;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

2.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

3.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前

4.使动用法,使……入

5.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对待老师那样

6.名词活用作状语,尔后

7.名词活用作动词,挖沟;垒墙8.离开/断绝/断绝,切断/渡过/停止,消失/(与世)隔绝/断绝/极,非常

(二)将要/况且/将要/暂且/而且/尚且/将,将要

(三)1.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译:

在阏与活捉夏说

2.省略句,译:

您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他们交战。

3.被动句,译:

如果不这样,您一定会被这两个人活捉。

4.被动句,译:

广武君的计策没有被采纳。

5.判断句,译:

成安者,是一个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

6.宾语前置句,译:

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用什么对付呢?

(四)1.我出奇兵断绝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账下。

2.我听说兵书上讲:

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

能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也已经疲惫不堪了。

【深入探究】1.提示: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计划的制造和利用赵军的错误,巧妙的掌握士兵的心理状态,奇正并用,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

2.提示:

主帅迂腐而傲慢,拒绝采纳谋士的正确作战方案,不能了解汉军的作战意图,最终丧失了优势和主动地位。

【读写结合】1.提示:

井陉之战最宝贵的启示:

兵法的运用贵在灵活创新,切忌死板教条。

今天干事创业更需灵活创新,事业才有生机。

2.提示:

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灵活作战。

有时又不识时务,埋下祸根,惨遭灭门。

【考试模拟】1.D(从上下文“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不能得信”,可知“胜”应取“胜利”的义项。

2.C(A项“详”通“佯”,“假装”之意;B项“陈”通“阵”,“摆阵”之意;D项“禽”通“擒”,“捉住”之意。

3.A(“乃”与“遂”都是副词,相当于“就”。

“且”是副词,况且;“而”是连词,表示先后承接的关系。

4.A(本题考查的关键字是“间”“望”。

“间”是“抄小路”之意;“望”是“观察”“看”之意,也可以是“等候”之意。

结合全文可知,韩信破赵之计是引赵军“出壁”,藏于山中的奇兵再潜入“赵壁”,然后“拔帜”,因此BCD各项“等着赵军到来”“偷袭”“直奔赵军而来”都不恰当。

5.B(本题考查的关键字是“若”“疾”“信”。

句①是韩信对他所选的二千轻骑布置任务,“若”应是“你们”之意;“疾”即是“快”之意;句②的上句是“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所以“信”是“韩信”。

6.B(韩信有意背水布阵,使汉军败无退路,故汉军皆殊死战。

CD项的内容的确可以激励汉军斗志,但都不如“背水一战”刺激斗志;A项是最不能激发斗志的,因为汉军皆不信韩信的话,而“详应”。

7.D(比较4个选项,可以发现B项与D项在对同一问题上观点矛盾,B项“地理位置处于劣势”,D项“占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可知B项与D项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再参看原文,“赵军已先据便地为壁”,可知汉军并无地利。

【拓展阅读】

韩信

五月,汉王至荥阳……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则绝河津,反为楚。

诸侯皆背汉,复与楚。

塞王欣、翟王翳亡降楚。

……

秋,八月,汉王如荥阳,命萧何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事有不及奏决者,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计关中户口,转漕、调兵以给军,未尝乏绝。

汉王使郦食其往说魏王豹,且召之。

豹不听,曰:

“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吾不忍复见也。

”于是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俱击魏。

汉王问食其:

“魏大将谁也?

”对曰:

“柏直。

”王曰:

“是口尚乳臭,安能当韩信!

骑将谁也?

”曰:

“冯敬。

”曰:

“是秦将冯无择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

”“步卒将谁也?

”曰:

“项佗。

”曰:

“不能当曹参。

吾无患矣!

”韩信亦问郦生:

“魏得无用周叔为大将乎?

”郦生曰:

“柏直也。

”信曰:

“竖子耳。

”遂进兵。

魏王盛兵蒲坂以塞临晋。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流军,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

九月,信击虏豹,传诣荥阳;悉定魏地,置河东、上党、太原郡。

汉之败于彭城而西也,陈馀亦觉张耳不死,即背汉。

韩信既定魏,使人请兵三万人,愿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

汉王许之,乃遣张耳与俱,引兵东,北击赵、代。

后九月,信破代兵,禽夏说于阏与。

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

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

“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擒矣。

”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

“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餐,曰:

“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诺。

”信曰: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诸将效首虏,毕贺,因问信曰:

“兵法: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信曰: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诸将皆服,曰:

“善!

非臣所及也。

(选自《资治通鉴》)

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魏亦皆反,与楚和。

汉王使郦生往说魏王豹,豹不听,乃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信问郦生:

“魏得毋用周叔为大将乎?

”曰:

“栢直也。

”信曰:

“竖子耳!

”遂进兵击魏。

魏盛兵蒲坂,塞临晋。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度军,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

信遂虏豹,定河东,使人请权王:

“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汉王与兵三万人,遣张耳与俱,进击赵、代。

破代,禽夏说于阏与。

信之下魏、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信、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

“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

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以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野无所掠卤,不至十日,两将之头可致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必不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儒者,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谓曰:

“吾闻兵法‘什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能,千里袭我,亦以罢矣。

今如此避弗击,后有大者,何以距之?

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不听广武君策。

信使间人窥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拔赵帜,立汉帜。

”令其裨将传餐,曰:

“今日破赵会食。

”诸将皆呒然,详应曰:

“诺。

”信谓军吏曰: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阻险而还。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

赵兵望见大笑。

平旦,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于是信、张耳弃鼓旗,走水上军,复疾战。

赵空壁争汉鼓旗,逐信、耳。

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者,候赵空壁逐利,即驰入赵壁,皆拔赵旗帜,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能得信、耳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破赵王将矣,遂乱,遁走。

赵将虽斩之,弗能禁。

于是汉兵夹击,破虏赵军,斩成安君于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毋斩广武君,有生得之者,购千金。

顷之,有缚至戏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而师事之。

诸校效首虏休,皆贺,因问信曰:

“兵法有‘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信曰:

“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其势非置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

”诸将皆服曰:

“非所及也。

(选自《汉书》)

比较《史记》、《资治通鉴》、《汉书》三书有关“井陉”之战在叙述上的异同,分析汉军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因素。

狡兔死走狗烹

——韩信一世英名死于妇人之手

刘邦和韩信素不相识,仅凭萧何一句话,就拜韩信为大将军,把军事大权交给了他。

韩信和刘邦有过一次极为重要的谈话,对时势的出色分析,着实表现了韩信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

从此,韩信如鱼得水,如龙入海。

那么,韩信能不能够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呢?

他是怎样建功立业的?

他建立了哪些功勋,又犯了什么错误,从而使自己成为功过皆有、毁誉参半的人物呢?

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以后,很快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军事天才,他率领汉军定三秦,击魏破赵,平定齐地。

我们知道,汉当时是在西边,赵就在河北邯郸这一带地方,刘邦平定三秦、魏这样一些地方以后,就命令韩信出兵去攻打赵国。

出兵走什么地方呢?

当时走太行山,从太行山的一个关隘出兵,这个关口叫作井陉口,非常险要,路很窄。

当时赵国的国王叫赵歇,他的统兵大帅叫作陈馀,陈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手下叫李左车——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军事家。

韩信打这一仗风险是非常大的:

第一,赵国是主场,韩信是客队,就像咱们打球一样,你在哪个地方赛球,当地的球队总是要占点儿便宜的;第二,赵国当时的军队号称20万,韩信的军队只有1万多点,明显是敌众我寡;第三,赵国是在自己的国家迎战,韩信是千里奔袭,这个叫作敌逸我劳。

这些情况对于韩信来说应该是非常不妙的。

尽管如此,李左车还是很谨慎,他跟陈馀说,这场战争明摆着是对韩信不利的,他居然还敢来打,其千里奔袭必定有所准备,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

请元帅给我两万精兵,抄小路绕到韩信军队的后方,断其粮草;汉军来我赵地以后,请元帅坚壁勿战,就是不跟他打——我那边把粮草断掉,你这边不跟他打,他就会不战而败。

可是赵国元帅陈馀是个书呆子,书生气十足,他怎么说呢?

他说:

“哎,我已经弄清楚了,韩信的军队号称1万,也不过数千,那现在我们就是数十倍于汉军。

他能有什么了不起?

何况我们堂堂正义之师,怎么可以用你那种阴谋诡计,什么断其粮草呀,什么抄其后路呀。

哎呀,这样做太不光明正大了。

我们既然要打就要摆开阵势,堂堂正正打一仗,让天下人从此再也不敢小看我赵国!

就这样,他不听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他有情报人员啊,一听说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喜出望外——这太好了!

发令,出兵,过井陉口,只管走,走到赵国边境,安营扎寨。

半夜时分,韩信传令,说各部队给将士们发些小点心,垫一垫肚子,等明天早上我们灭了赵国大家再来会餐。

大家一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们千里奔袭,人家人多势众,能不能打这一仗都是个问题,你还说我们明天早上把它灭了以后来吃早饭,还大会餐?

这不是吹牛吗?

但是韩信是大将军,是元帅呀,大家也不敢顶嘴,都说“诺”,然后回去准备。

天亮的时候韩信下令出发,部队就向前进,开始布阵。

当时战场上有一条河,河对岸是赵军的军营,韩信就把军队调过河来布阵——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阵法。

所以韩信这个阵一布过去,赵军看了后是大笑,哎呀,汉军来了一个傻子,背水布阵,等着看他的热闹吧。

这边汉军也是提心吊胆的,说这个事情是怎么弄的?

韩信说传令——举大将军旗,擂鼓,进军。

什么意思?

就是说要把他“汉大将军韩”的旗帜打出来,然后敲着鼓,大吹大擂地进军了。

韩信一进军,赵军一看,这不是送死来了吗?

就拿着武器从军营冲出来了。

两军交战,打了好长一阵子,韩信下令:

撤!

把大将军的旗子、中将军的旗子、小将军的旗子都给我扔地上;把那个鼓啊锣啊的都给我扔地上;甚至把武器也都扔地上……咱们跑吧,调头跑,走水上军——水上面还有一个军营——往后撤,全部撤到水上的军营里面去。

水上的军营马上把门打开,把后撤的汉军放进来,然后准备再次战斗。

军士们一看,自己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不好好作战的话,必然会被赵军俘虏的,所以个个奋勇作战,大败赵军,杀了赵军的主

帅陈馀,活捉了赵王歇。

这就是韩信的策略:

让军士们置之死地而后生。

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

项羽一死,刘邦便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

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

韩信被抓时,仰天长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但刘邦此时并没有杀掉韩信,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

那么韩信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被杀的呢?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在汉十一年,就是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了皇帝的第六年——这个时候西汉王朝也不过刚刚建立——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豨的人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代国之王。

代在什么地方呢?

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

陈豨当时有很多军队和人马,而且他是个养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陈豨这个人是很厉害的,走到哪儿随从他的车辆都有上千辆,很多人拥护他。

听到陈豨反了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豨。

这期间,韩信与陈豨有书信来往。

韩信写信给陈豨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

而且他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当时留守京城的人是吕后,就说把吕后抓起来杀了。

这个事情被人告发了。

告发的起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头。

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

就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

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通信是不发达、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萧何那么一说,韩信就相信了。

但是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