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73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docx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

信息技术高考知识点大全

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1.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3.信息的特征:

载体依附性、传递性、共享性、相对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4.信息编码:

即将各种信息用二进制位来表示,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即机器语言)。

      5.冯·诺依曼:

“电脑之父”,提出“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即数据和程序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经典计算机系统结构。

“信息论之父”:

申农

      6.爱尼阿克:

1946年2月14,世界上第一台电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7.计算机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第五代,智能化和网络化)

代次

年份

主要采用的元器件

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7

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

1958-1964

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

1965-1977

小规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1978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8.计算机存储基本单位:

字节,简写“b”;最小单位:

位,简写“b”。

8位=1个字节

      9.18b;11024b;11024;11024。

      10.n个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1。

进位制标识:

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1.      二进制——十进制:

按权展开。

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2.      十进制——二进制:

除2取余法。

如(26)10=(11010)2

      13.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码。

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

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14.在计算机内汉字以代码形式表示,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我国采用2312-1980标准进行汉字编码。

1.      汉字输入码:

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2.      常用的输入码:

音码、形码、音形码(以字音为主)、形音码(以字型为主)    

3.      交换码:

又称为区位码,在计算机中,用第一个字节标记区码,第二个字节标记位码。

      18.模拟量:

连续、平滑变化的量称为模拟量(或模拟信息)。

容易失真受外界干扰。

      19.数字化:

将模拟量变成一系列二进制数据(或数字信息)。

如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光盘里记录的信息等。

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模拟技术。

1.      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

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转换)”,

2.      数模转换(转换):

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      采样:

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

如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即每秒钟要采样44000次。

4.      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序也越好,数据量(即储存空间)也越大。

5.      像素():

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列起来构成一幅画,这些点称为像素()

      25.视频是由连续的图像帧组成。

我国视频使用制,每秒显示25帧。

(国外,30帧)

      26.压缩可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有损压缩有:

 (静态图像的压缩格式)、3(音乐信息的压缩格式)1(压缩格式)、2(压缩格式);文件压缩是无损压缩,常用压缩软件有(扩展名是)、(扩展名是)

      27.信息技术:

,简称“”;:

个人计算机

      28.信息技术:

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包含①微电子技术、②通信技术、③计算机技术和④传感技术等方面。

      29.人类五次信息革命:

①语言的形成    ②文字的创造   ③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应用     ⑤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30.摩尔定律:

每隔18个月左右,微处理器的集成度增加一倍。

      31.虚拟现实(简称):

是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的一种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效果的现实模拟环境,可以用人体自身的技能及它进行交互,在交互过程中将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及人们在相应的实际现实中的“在场”感受相似或完全一致。

      32.虚拟现实的应用:

如波音777的整机和部件虚拟制造;建筑结构内外部漫游;外科医疗手术;飞行训练;空间遥控;哈佛望远镜的修复;立体多兵种虚拟协同作战演练等。

1.      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大众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和因特网。

2.      因特网()四个基本功能:

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万维网浏览。

3.      万维网:

,世界范围的网,简写或。

4.      保存网页内容步骤:

“文件”菜单/“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输入“文件名”及选择“类型”/保存。

保存时选择“保存类型”不同,保存的内容也不同。

如“文本文件”类型:

只能保存网页中的纯文字信息;“页,全部”类型就可以保存包括文字、图像、背景和超链接在内的整个网页的所有信息,同时产生一个同名.文件夹。

但这种形式保存的网页存储空间也要大些。

“网页,仅”类型只能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超链接。

5.      收藏夹()用来收藏网址用的。

步骤:

浏览器菜单“收藏”/“添加到收藏夹”

6.      三种常用的因特网上信息检索的方法:

7.      全文检索():

是一种从全文中检索所需信息的检索技术。

8.      运用逻辑运算符可以限定检索范围以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一般在两关键词之间用“”或空格来连接,可表示逻辑运算符“及”

9.      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a.统计评价 b. 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 c.个人推荐

1.      算机基本功能:

是计算()。

信息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2.      计算机能得到广泛应用的两个主要原因:

      1)计算机本身的特点:

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指令。

2)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1.      计算机的基本特征:

1、速度快 2、准确性高  3、存储容量大

      45.常见的文件类型及扩展名:

文本文件.;文件;  文件;文件; 网页文件;数据库文件; 画图文件;图像文件还有\\,相同的文件,格式的文件比格式和格式的文件大; 视频文件\\;声音文件:

3\\(电子管弦音乐)\(波形音乐)

      46.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

      47.一个工作薄通常由多张独立的工作表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

单元格是工作薄的最小组成单位。

      48.工作表:

由行和列组成的表。

列号用字母来标识,行号用数字来标识。

行和列的交叉称为单元格。

      49.每个单元格有唯一的单元格地址,用列号+行号来标识。

如a1,a是列号,1是行号。

      50工作表的一些操作菜单:

∙      排序:

选中整张表格/菜单“数据”/“排序”(分有标题行、无标题行);

∙      筛选:

选中整张表格(包括字段名)/菜单“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      插入图表:

选中所需数据区域/菜单“插入”/“图表”

∙      单元格格式设置(如小数点、对齐(合并居等)、字体、边框、底纹(图案或背景)):

选中要设置的单元格区域/菜单“格式”/“单元格”。

∙      函数的使用:

求平均值()\求和()\计数()\最大值()

      方法:

鼠标单击放置求值的单元格/菜单“插入”函数

      51.数据库系统概念:

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软硬件平台及用户。

      52.数据库:

指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在辅助存储器上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及应用程序能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着的数据集合。

      53.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为了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而设计的数据管理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介于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负责对数据库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所有用户或程序发出的有关数据库方面的操作命令,都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的。

如\\\2\。

      54.数据表:

是关于特定主题数据的集合;是二维表,由行和列构成。

每一行(除了标题行)是一条记录,每一列称一个字段。

每条记录中各个字段存放的数据,称为字段的值。

      55.一张数据表中各个记录的字段个数是相等的,在同一字段内的数据属性是相同的。

      56.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多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可由若干张数据表组成。

      57.数据库文件扩展名为。

1.      常用的信息表达方式有:

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几种。

      59.信息表达技术:

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有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计算机网络等,其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信息表达技术。

      60.()的中文意思是电子邮件,地址一般写成如的形式,其中@是分隔符,@前面的部分是用户名,@后面的部分是服务器名,也叫域名。

      61.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把电子邮件送到收件人的电子信箱中。

      62.电子邮局协议3:

让收件人从电子信箱中将电子邮件读到他的本地计算机。

      63.电子公告板(,简称),也叫做布告栏、论坛。

在线多人同步交流方式还有、等;电子邮件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流,而且不是同步进行

      64.超文本标记语言():

是使用一组特定的标记来描述文档结构的语言。

      65.网页即万维网上的文档,是按照超文本标记语言()规范要求表达文本、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相互链接访问,围绕相关主题的若干个网页组成一个网站,网页和网站的地址,(统一资源地址)

1.      网页的三种基本元素:

文字、图形图像和超链接。

网页还可以使用'表格'、'表单'、'音乐'和内嵌程序等构件,起到美化网页、双向交流的作用。

2.      网页中使用的图像格式,常见的静态图像格式有和两种;动态图像的格式有动态、等。

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

 .

      68.网页制作步骤:

确定任务/分工协作/制定解决方案/素材的收集及整理/制作网页。

      69.网页文件的扩展名:

.;网站的主页一般命名为:

      70.。

超文本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协议:

;远程登陆协议:

      71.病毒:

就是一种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72.病毒的五个主要特征:

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爆发性、破坏性。

      73.计算机病毒的防冶从三方面入手:

预防、检查和消毒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选修2)

      1、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1)媒体的含义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是指对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通常情况下,多媒体不仅指多媒体本身,也包括多媒体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多媒体技术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生活中的多媒体:

  3音乐、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等。

      

(2)多媒体技术的现状:

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网络传输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通信技术。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2)多媒体计算机配置标准:

 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操作系统;硬件部分至少应包括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或耳机等。

      (3)常见多媒体硬件设备:

—驱动器、音频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

      (4)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

 分为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三大部分。

      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有:

、附件中的“录音机”、、、3、、(会声会影)等;

      5、多媒体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制作多媒体作品是一个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之大成的工程。

      多媒体作品设计的一般步骤:

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脚本编写。

      需求分析包括应用需求分析(社会需求、用户需求、作品效益)和创作需求分析(主题思想、结构类型、设施需要、作品内容、发布方式)。

规划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片头、主界面、片尾)和功能模块设计。

      6、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1)、常用的多媒体数据编码和压缩的国际标准有:

标准(静止图像)、标准(动态影像)、p*64标准(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而制定的标准)。

      

(2)、数据压缩的目的:

节省存储空间

      (3)、数据能被压缩的原因:

首先是数据本身存在冗余;其次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本身允许有少量失真。

      (4)、数据的压缩分为:

有损压缩(音频压缩3、静态图像压缩、动态图像压缩等)

      无损压缩(用、等压缩软件压缩的任何类型的文件)

      常见多媒体文件格式:

无损→有损

      图像:

→ 声音:

→3  视频:

      (5)、四种冗余结构:

空间冗余(同一幅图像)、时间冗余(两幅相邻图像)、结构冗余(纹理结构)、视觉冗余(颜色灰度级)。

      7、文本素材

      多媒体作品中文本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文本方式和图形方式两种。

      文本素材的采集主要通过键盘输入、网络下载、光电输入、语音录入及手写输人等。

      8、图片素材

      

(1)图形及图像、位图和矢量图

      在计算机领域内,图片指静止的画面,它包含了图形()和图像()两种表现方式。

图形是真实物体模型化、抽象化和线条化的表现方式,而图像则真实地再现了一个物体的原形。

图像通常有位图()表示,图形通常有矢量图()表示。

区别

组成

放大后效果

获取方式

位图

像素

模糊(马赛克)

用、、画图程序绘制,数码相机拍摄、扫描仪扫描获取

矢量图

指令集合

清晰(不失真)

用、、(或其它矢量绘图软件)绘制获取

      9、1b(字节)=8位 11024b  11024   11024  11024

      位图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是:

      ★ =水平像素×垂直像素×每个像素色彩所需位数/8(单位:

字节b)

      一段未经压缩的视频文件存储量的计算:

      ★ 视频文件存储量= 一帧图像文件存储量×帧频,

      帧频:

  制式:

25帧/秒;制式:

30帧/秒。

      10.图片素材的采集方式

      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获取、因特网下载、从图片资料库中选择、从视频文件中截取。

      11.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

      

(1)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采样频率决定了声音采集的质量,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就越真实、自然。

      量化位数越大,其量化值越接近采样值,即精度越高,但存储量也越大。

      

(2)常见的文件所占磁盘的存储量计算公式为(单位:

字节):

      ★ 声音存储量=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秒)/8

      12.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

      文件适应性强、通用性好,但文件的数据量太大。

在实际使用时,可将它转换为压缩效果好、音质高的声音文件格式,如3。

      声音格式的转换软件有:

附件中的“录音机”软件或者软件

      13.计算机动画基本概念

      动画源于图像,是多幅图像沿着时间坐标轴的重新排列。

产生动画的每一幅图片称为动画的一帧。

时间轴是软件工作时制作动画最重要的区域,它主要包括了层编辑区、帧编辑区和时间线三部分。

中的一个图层就相当于一张透明的胶片,可在每一张胶片(图层)上绘制图形,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观看,从而得到动画效果。

      14.视频素材的采集及处理

      视频是由连续的画面组成动态图像的一种表示方式。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视频数据格式主要有:

、、、和等格式。

      获取视频素材的主要途径有:

(1)利用视频捕捉卡捕捉电视或摄像机拍摄的模拟视频信号;

(2)从因特网中下载视频节目;(3)素材库提供的视频资料;(4)用视频软件从光盘或其他现有的视频文件中截取;(5)用数码摄像机或摄像头直接生成的视频文件。

      15、多媒体作品创作工具

      根据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特点的不同,可将多媒体创作工具划分为4类:

      

(1)以页为基础的创作工具(、);

      

(2)以图标和流程图为基础的创作工具(、);

      (3)以时间为基础的创作工具(、);

      (4)以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创作工具(、)。

16.多媒体作品的合成

      多媒体作品合成的一般步骤是:

根据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及编写的脚本确定作品的素材构成、主交互界面及各界面的版式,并选择合成作品的软件。

 

扩展名

说明

打开该类型文件的常用软件

文本文件

纯文本文件

记事本

文档

文档

金山软件

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

记事本、、

电子图书文档

图形文件

位图,是将图像以像素的颜色值进行存取的格式

画图程序、

按标准进行静态图像数据压缩形成的格式

图形交换文件格式,最多只能支持256种颜色,占用计算机存储空间小,常被用于网页制作

图像处理软件专用格式,是以层的格式生成图像

声音文件

波形文件格式,是实际声音的采样和编码,文件的容量很大

录音机程序

 

是记录信息的标准格式,是一个由乐器数字接口指令序列组成的计算机乐谱,所占存储空间较小

(媒体播放器)

 

3

当前流行的音乐文件格式,音质可及媲美,占用磁盘空间小

(媒体播放器)

 

动画文件

用3动画制作软件创建的三维动画文件格式

3

 

目前网页中普遍使用的二维动画文件格式

 

用制作的二维动画源文件

 

用制作的二维动画文件格式

 

视频文件

是一种音频、视频信号交叉存储的格式,是的标准视频格式

(媒体播放器)

 

是按标准压缩的视频文件。

和格式相比所占磁盘空间小得多

(媒体播放器)

 

      17、数据文件格式:

      知识点复习

      18、位图的操作(简单提示)

      

(1)颜色的设置和填充

      常用工具:

吸管,油漆桶,拾色器的使用(设置参数),“编辑”菜单è“填充…”

      

(2)区域的选择及相应操作

      常用工具:

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魔术棒常用于选取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区域。

      (4)文字的添加及修改

      方法:

选择“文字”工具,在图层的恰当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文字的起始位置。

在弹出的对话框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参数,并输入文字,单击好完成文字的添加。

      常用文字工具:

主要设置字体,字号,以及文字颜色(文字修改在上面的选项卡上)

      (5)图层样式的添加及修改

      指向图层—>右键—>混合选项—>图层样式中的特效设置

      19、常用滤镜效果的设置

      方法:

选择要使用的滤镜效果的图层,执行菜单命令“滤镜”,选择需要的滤镜效果。

      1.滤镜效果多而复杂,要在平时练习时加以总结。

      2.滤镜选取秩序有技巧,扭曲,模糊、渲染(光照效果、镜头光晕),风格化优先考虑

      20、场景中图像不见了的几种可能原因:

      

(1)、图层被隐藏;

(2)、被其他图层中的图像遮档;(3)、图像实例的值为0;

      21、场景中图像及对应的图层的关系:

      图层从上往下,其对应的图像从外到内。

若场景中的图像无重叠,则交换图层不影响图像效果。

      22、图层被锁定后的操作设置

      

(1)、图层被部分锁定(即图层被锁定位置,空心锁):

只有图层对应场景中的图像不能移动,其他操作均可(对图层设置滤镜效果、设置图层样式、图层隐藏、图层位置移动、图层重命名、图层值设置、图像内容编辑修改);

      

(2)、图层被完全锁定(实心锁):

只有图层的属性(图层重命名、图层位置移动、图层隐藏)可修改,其他(图层设置滤镜效果、设置图层样式、图层值设置、图像内容编辑修改)均不能进行设置操作。

      23、合成图像时图层数量的变化

      在合成图像的操作中,若选定非空白图层粘贴时,则会在所选的图层之上自动新增加一个图层(粘贴的对象在新增加图层中),若选定空白图层粘贴(粘贴的对象在空白图层中),不会增加图层。

      24、文字图层(t)及普通图片图层特效设置

      普通图片图层中的对象可以进行滤镜和图层样式(混合选)设置特效,而文字图层(t)只能进行图层样式(混合选项)设置特效,如要对文字图层(t)进行滤镜设置,则要对该图层进行栅格化(将文字图层转换为图片图层)后,再进行设置。

      25、如图所示,利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会产生一个文字图层,而利用文字蒙版工具输入文字不会产生文字图层,而会在图像中以输入文字的形状建立选区。

      26、图层链接、图层蒙版

      31、新建文档的颜色模式

      (适应于显示模式)、灰度(黑白模式)、(适应于印刷模式,青、洋红、黄、黑四色)

      32、中“自由变换”、“图像大小”、“画布大小”三种命令的区别

      自由变换:

只对当前图层中的对象改变大小;

      图像大小:

所有图层中的对象都改变大小;

      画布大小:

对图像大小进行裁剪。

      知识点复习

      33、时间轴、帧、层、库的概念

      a.动画源于图像,是多幅图像沿着时间坐标轴的重新排列。

b.产生动画的每一幅图片称为动画的一帧,是动画制作中的最基本的单位。

c.时间轴是软件工作时制作动画最重要的区域,它主要包括了层编辑区、帧编辑区和时间线三部分。

d.图层相当于由影格连起来的透明胶片。

e.库是集中管理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