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5526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docx

版高考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高考第二轮复习资料(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写、改写)

——语言表达运用之二

选用句式——语言的造型选择

一、考点

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选用句式与语言表达连贯(衔接)有交叉关系,其主要通过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该题型2011-2013年考得较少。

保持句子的语言连贯(即选用句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话题一致(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相互有紧密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一个场景或某一思想观点,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连贯统一,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话题转换出了故障,语言就会出现紊乱。

例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06年高考全国卷Ⅱ)

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

,,。

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双双与张昊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围绕张丹、张昊来展开的,而就这两个人物而言,其中心点又是张丹。

从话题统一性的角度来考虑,①和⑥句引出了新的主语“所有人”和“其他高难度动作”,属于节外生枝,故应该排除。

④句首先出现的是“张昊”,这与横线前面的主语不能保持一致,所以也应该排除。

故答案选择C项。

2、陈述一致从一个句子的陈述对象(主语)来说,要保持该句子的前后连贯,只有两种结构形式可以做到:

(1)整个句子围绕一个对象进行陈述,即所有分句的主语是相同的(A…,A…);

(2)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前一个分句的宾语(A…B,B…C)。

例3、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00年春考)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解析】在一个句子中,要围绕一个对象进行陈述(即保持陈述主语的一致性),从这一原则出发,排除A、B、C三项,选出D项。

例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95年高考)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

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答案D。

③句虽前后句子都是以“他们”作为陈述主语,但不简洁,句子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有必要省略一个。

④句前后的主语不同,但是“这些活”复指前句宾语“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构成了顶真式的衔接,所以④句要比③句衔接。

例5、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08年湖南高考)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答案B。

通读整段话,不难看出,整个文段的陈述对象应该是“龙”,所以排除A、D两项。

比较B项和C项,B项的后半句是“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与整个语段保持一致,从而排除C项。

3、结构一致(前后照应)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

例6、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畅的一句是()(92年成人高考)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

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解析】在这个例子中,语境给我们暗示了“二厂和三厂”的答题顺序,及应陈述各自的长处而不是短处。

根据这两点选出答案为A项。

例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06年天津高考)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今天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而且还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解析】此题将语言的衔接连贯与词语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b项仅与“爱情”有联系,而不能体现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而a项“春蚕”两句,既能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也可以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与下文能够全面照应。

故应选择a项。

例8、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1998年高考8题)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A.①a②aB.①a②bC.①b②aD.①b②b

【解析】答案D。

因为括号前的短语“身体魁伟”是主谓短语,括号后的短语“两颊微微陷下去”也是主谓短语;而a是偏正短语,b是主谓短语。

另外,“高山”对“深谷”,“草原”对“森林”,“溪流”对“湖泊”。

4、情境一致(色彩、情调、意境)

例9、。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88年全国高考)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象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答案B。

题中“坟地”“残碑”“枯水”,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气氛。

A项“五彩”“夕阳”“烘炙”渲染的是一种热烈的氛围;D项“透明”格调清新,也与原文不谐,故A、D项要排除。

C项虽也有“枯草”“落叶”之凄凉感,但既然“崖壁在江对岸”,那“字迹模糊”就显得不合清理了,不能做答案。

只有B项,“冷”“萎落”“瘦削‘含凄凉感,与原文气氛一致。

例10、(a、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巍峨挺秀的秦岭消没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解析】答案a。

因为语境中的意境是暗淡的、丑陋而灰黄的,因此选项中就不能是色彩鲜艳的、明亮的,感情基调就不能是昂扬乐观的。

例11、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06年江苏高考)

①先生们,女士们:

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

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

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

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

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

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解析】此题将语言的衔接连贯放在修改病文中进行考查。

语段中的⑤⑥⑦句虽然都是写景,但在语言的衔接连贯上还存在毛病。

比较而言,“苍松翠柏”与“青山绿水”之间无论是色调还是内容,联系得都甚为紧密,而“霞光丽日”与它们的色调有着明显的差异,放在二者中间显得生硬、突兀,只有将⑦与⑥对调,或⑥与⑤对调,整幅画面才会流露出整体的美感,洋溢出浓郁的诗意。

5、音韵一致(音节、押韵)

例1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01年全国高考)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答案D。

因为在第1句中,“置身山顶俯瞰”是个散句形式的话头,它的下文将“槐榆丹枫”独立出来,成为一个4音节的音句,与后面的3个音句构成一个由4个音句组成的整句,十分平稳;如果按照①的表述,与下文的音节就不协调了。

④的表述是为了同第2句后面的音句押韵:

“远眺群山环抱,层林叠翠,白云缭绕;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前后两个大的音句中,“翠”与“绿”押韵,“绕”与“茂”押韵。

因为押韵,所以读来顺口。

二、精练

练1、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1年北京高考)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

 ① ,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

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

 ② ,上面镌刻者“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①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B.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C.①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建着古城

②远远地就能看出那拱形城门的别具一格

D.②古城建在一块庞大独立的蘑菇状岩石上

②远远地就能望见那别具一格的拱形城门

练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06年浙江高考)

    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经验。

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附:

压缩语段练习答案

1、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

2、

(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提现了不同的观念。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

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

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3、答案:

全球化视野  追求卓越的意识  宽松环境  平和的心态

4、示例:

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5、39、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6、

(1)伦敦书展:

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

【解析】答题要求:

所拟标题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

“伦敦书展”“中国”。

所拟标题必须紧扣事实主要信息作简明扼要的陈述,概括、突出地提示整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对所拟标题理由的阐述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2)伦敦书展×××(所选消息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展示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扩大了中国书籍在世界的影响,为中西文化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解析】答题要求:

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

所写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所作的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

答题角度:

考生答题可从如下角度切入:

①“展示”的角度;②“交流”的角度;③“平台”的角度;④“影响”的角度;⑤“推动”的角度。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重视规范答题,注意观点鲜明、答题简洁。

7、【答案示例】经济发展影响到人口的流动流动人口的增加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内在联系。

从上则新闻看来,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城镇人口比重与2000年比也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大量吸往城市,流动人口主要就是农民工进城的现象反映。

材料中还提到,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应该与这些省份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入城有很大关系。

所以说,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答案角度提示】①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角度:

“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②人口现状面临挑战方面的角度: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③上述两个方面的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④整体的角度:

对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作整体评价;⑤其他角度:

如“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的角度,“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结合的角度,“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相结合的角度等。

8、【答案】示例一:

数字时代,要重视纸笔书写。

纸笔书写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方式,手稿具有私人意义,留存许多记忆;纸笔书写动作是下意识的,有助于思维连贯,写作过程会比较美好。

坚持纸笔书写习惯,可以增进对汉字的喜爱;追求纸笔书写之美,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示例二:

电脑输入,总体效率更高。

经验告诉我们,初成的文稿一般还要反复进行文字修改和段落调整,如果是在纸上,修改和调整既不方便,还会浪费纸张。

如果写作还需要参考或引述网上的电子文本,与纸笔书写相比,电脑输入的优势更明显。

在网络实时通讯方面,电脑输入可以大显身手,纸笔书写则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解析】此类题要求考生能够联系时代,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

纸笔书写和电脑输入各有优劣,围绕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不求观点深刻独到,但求分析全面完整,表述清晰,简明、连贯。

9、【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

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

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

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

那种一味迫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

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

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

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0、示例:

坟墓像馒头的比喻,把贫与富、死与生的尖锐对立揭示得多么深刻、多么意味深长啊!

附:

选用句式练习答案

1、答案:

D(陈述一致)

2、答案为A【解析】上面这段文字陈述了两个对象,一是“情趣”,一是“意象”。

就“情趣”而言,既然前文说“情趣是感受来的”,是“起于自我的”,那么它就应该属于“基层的生活经验”,当然也应该“如自我容貌”。

这是由对象性质的一致性决定的。

对“意象”的理解思路亦是如此。

故答案为A。

仿用句式(仿写)——语言的模仿秀

一、考点

仿用句式,指根据所提供例句的句式结构、修辞特点和思想内容等另造一个或多个相似的句子。

根据这几年高考关于此能力点出题的特点,句式仿用一般不是只就句式的特点设题,而是与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等联合起来考查,而且有逐渐加难的趋势。

就高考得分情况来看,一般是得分容易,得高分难,得满分更难。

二、步骤

(1)审题做该题时,很多学生是拿到题,稍微一看就开始动笔,这是造成失分甚至不得分的主要原因。

审清题意,尽量找全仿写点,是避免失分的重要方法。

题干的要求,我们要看清是仿写一句还是几句,是仿写单一的句子还是在一个语段中仿写其中的某一部分或画线句等。

(2)析句(句子意义、句子结构、句式、修辞特点和感情倾向等)如果是仿写单一的句子,要对句子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分析它的结构、句式、修辞等特点;如果是仿写语段中的某一部分,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上面保持一致,还要与上下文及整个语段协调一致。

另外,对于例句本身的特点也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是疑问句还是感叹句等),修辞手法(用了几种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最好把例句的这些特点(即仿写点),列成条款,使其清晰、条理化,尽量减少失分。

(3)仿句它包括仿用句意、仿用句式、仿用修辞和仿用情感四个方面。

三、题型

1、同话题仿写

(1)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例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

要求:

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4分)(09年重庆高考)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例2、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

(6分)(08年四川高考)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

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

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答案】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课文和课外阅读知识积累,主要考查仿写句子的内容。

还要注意句式的一致。

四个例子分为前后两组,每组3分。

每组中,写出一个内容和句式都符合要求的句子,给1分;写出两个,给3分。

(2)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例3、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01年全国高考)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答案】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解析】首先,明确例句的格式。

第一句例句是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属于“什么是什么”的格式,像个判断句,实为暗喻。

把抽象的“希望”比作可以“看得见”的“地平线”,使要表达的意思更为晓畅。

其次,要注意句间关系。

例句“就算……也”是两个具有让步关系的分句,这也属于“句式”问题。

例4、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

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

要求:

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

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4分)(09年湖北高考)

示例: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

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

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

我的幸福就是。

【答案】

(1)(玛蒂尔德说:

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

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例5、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5分)(10年安徽高考)

甲同学说:

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乙同学说:

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丙同学说:

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

【答案】

(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例6、欣赏漫画《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方式)。

请仿照画面二、三的文字,补写其余两处。

要求:

①紧扣画面内容;②写两个5字句;③句末押韵。

(4分)(10年湖北高考)

食物少煎烤住房环保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清蒸油烟少节能灯照明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一)衣衫自己洗,小件不劳你。

(四)急事你出马,平日你休假。

示例二:

(一)洗衣不用电,手洗身体健。

(四)拒绝小汽车,绿色自行车。

2、异话题仿写

(1)命题式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例7、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溪流》格式,写一组句子。

(6分)(05年江苏高考)

溪 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示例】          沙砾

没有长城如虹的气势,

也没有泰山巍峨的崇高,

但大地上的每一处,

是你坚守的岗位。

蜡烛

没有太阳耀眼的光芒,

也没有月亮柔和的银辉,

但黑夜里的不屈的跳动,

是你升华的生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

仿写时,形式上要符合例句的格式,内容上要选择恰当的比较对象,找准二者的比较点。

例8、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10年高考全国卷Ⅱ)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

【答案】博大是海纳百川的大度,博大是壁立千仞的胆魄,博大是汪洋浩博的豪放。

博大是学富五车的丰厚,博大是胸怀坦荡的宽广,博大是大气磅礴的雄伟。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博大是一种纵横捭阖的无畏;博大是一种驰骋四海的包容。

(2)开放式

例9、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04年湖北高考)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答:

,;,。

【答案】西部是一座书库,青藏高原是书库里最厚重的一本书;西藏是一页纸,布达拉宫是纸上最神奇的文字

【解析】本题第一句的比喻领起下面三句的比喻,构成递降关系。

四个比喻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比喻合理贴切。

这对考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必须兼顾几方面的要求或者说是限制。

例1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10年辽宁高考)

情谊就想一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