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57701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docx

d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雨和雪教案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

科学探究: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科学态度:

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14.1 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14.2 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与前两课是并列关系,将雨、雪这两种天气现象放进一课是因为它们都是云中的水点或是冰晶降落所致,也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的天气现象。

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是一种经验层面的认知,聚焦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是对接下来探索雨雪形成的原因作铺垫。

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雨的形成,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一个主体活动,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提供直观感性认识。

第三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这是抽象概括的学习,是一种图表学习方式。

模拟实验与抽象概括的示意图两者结合,能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

第四个活动是观察雪花的形状,说说不同的降水形式的特点。

这些都是直观的图片观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

【学生分析】

学生对雨和雪已经有直观的生活感受,只是对于雨和雪的形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缺乏专业科学的认识,另外对雨和雪对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认识的不全面,学生实验动手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认识了雨和雪后,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体验形成过程,并做好对人类影响的各方面的总结。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

2.能够解释雨、雪和冰雹的成因。

3.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

科学探究:

1.能够基于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雨的成因提出有根据的猜测。

2.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科学态度:

1.能够积极交流和分享自己对雨、雪和冰雹成因的观点和思考。

2.能够大胆质疑,当与其他同学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可以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

【教学重点】

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比较雨和雪的异同

1.播放视频:

清新雨景、实拍雪景。

师:

刚刚两个视频是什么天气?

生:

下雨和下雪。

师:

雨和雪这两种天气现象与水有关,你对这两种天气了解多少?

生:

春夏秋冬都可以下雨,下雪一般是在冬天。

师:

雨和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

雨是液体,雪是固体,但雪可以化成水。

它们都是从云中降下来的。

生:

下雪时的温度很低。

师:

下雨天你有怎样的感受?

下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生:

下雨天需要带雨伞。

师:

下雪天呢?

生:

下雪天可以玩雪。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聚焦本节课的学习主题,雨和雪的不同之处有很多,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典型的降水形式,都是由云中降下的水,为下面解析雨和雪的形成原因作铺垫。

]

二、模拟雨的形成

1.师:

雨是怎样形成的?

要寻找某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相同的现象中去发现规律。

大家都经历过很多下雨的天气,想一想,下雨前的天气有什么共同特点?

(出示下雨前的图片)

生:

回忆下雨前的天气现象。

下雨时,乌云密布,天空灰沉沉的。

2.师:

同学们的回答互相补充之后,我们有共同的发现,在下雨之前天上都会出现厚厚的云层,说明雨的形成跟云有关系。

云是由什么构成的?

生:

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师:

你能推想出雨滴可能是由什么变成的吗?

生:

由云朵中的小水滴、小冰晶降下来形成的。

师:

同学们的推想很有道理,在生活中大家看见过类似下雨的现象吗?

生:

自由表达。

5.师:

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提出了有依据的推测,老师为你们点赞。

那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呢?

生:

(根据前两课的经验设计实验)表达想法。

师:

同学们设计的和教材的实验差不多。

那就让我们一起进行实验吧。

要注意安全使用酒精灯。

生:

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

6.师:

在实验中看到“降雨”现象了吗?

你们组的实验是怎样的?

生:

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小水珠。

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变大,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

7.师:

为什么培养皿底部会形成小水珠?

生:

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碰到冷的培养皿,会在培养皿底部凝结成小水珠。

8.师:

在培养皿中放冰块起什么作用?

生:

放入冰块会使培养皿的温度更低,这样可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的速度更快。

[设计意图:

这是典型的实验室模拟雨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形象直观,将大自然中难以觉察的宏观现象或缓慢过程微缩进课堂,有利于学生建构雨的形成过程的概念。

三、雨、雪形成示意图

1.师:

我们刚才观察了模拟实验中雨的形成过程,那么自然界中的雨和雪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看懂教材上的示意图吗?

生:

表达交流。

2.总结:

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从而产生降水。

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

雪也是降水的一种形式。

3.观看视频:

雨的形成过程、雪。

4.注意:

并不是在云中形成小冰晶就能形成降雪,只有低空气温较低,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融化,才会形成雪花,如果融化了就是雨或雨夹雪了。

[设计意图:

雨的形成在小学课堂比较容易模拟,但如果从原理及现象层面模拟雪的形成则很难,所以借助示意图来描述雨、雪的形成过程。

同时,雨、雪的形成是有共性且相关联的,将它们整合在一张图上便于比较认识。

四、观察雪花形状,交流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

1.师:

同学们,你知道雪花是什么形状的吗?

生:

六角形。

师:

其实雪花的形状有很多,书上就显示了几种。

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边形。

2.师:

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跟降水有关的天气。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冷凝并降落到地表的现象,比如雨和雪。

你还知道哪些降水形式?

师:

出示三张降水形式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降水形式?

生:

冰雹、雨夹雪、冻雨。

播放视频: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雨夹雪视频、人工降雨。

资料: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样,是从云里掉下来的。

它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物。

多发生在夏季或春夏之交。

雨夹雪是雨水与部分融化的雪混合并同时降落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降水现象。

这种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是比较短暂的,常处于由雨转变为雪的阶段,或者是相反的阶段。

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设计意图:

学生头脑中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但六角形雪花具体为何物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选择不同的雪花图片丰富学生的认知。

 降水包括水平降水与垂直降水。

教材里呈现的这三张图片都是垂直降水,符合小学生头脑中关于降水的认知。

列举的这些降水基本涵盖了出现在孩子们身边的降水形式。

五、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收获了什么?

一、苏科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1

1.下面是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其中正确的是()。

A.红橙黄绿蓝靛紫B.橙红黄绿靛紫蓝C.红绿橙黄靛蓝紫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光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7种颜色。

2.地球的圈层()依次是:

地核、地幔、地壳。

A.由里到外B.由外到里C.由近到远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地球的圈层由近到远依次是:

地核、地幔、地壳。

3.物体的表面越(),反射效果越好。

A.光滑B.粗糙C.大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光线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的物体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射物。

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

4.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B.变大

C.不变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

5.雨后,空中悬浮的许多小水点像()一样将阳光分成七色光,形成彩虹。

A.三棱镜B.平面镜C.凹透镜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所以雨后,空中悬浮的许多小水点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成七色光,形成彩虹。

6.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等七种颜色的光。

A.黄、绿、蓝、紫B.红、白、绿、蓝C.红、橙、黄、白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阳光是复色光,是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分解的光中没有白光。

7.阳光透过红色的玻璃纸后,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留下()。

A.黑影B.白光

C.红光D.彩虹

答案:

C

解析:

C

【详解】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

阳光透过红色的玻璃纸后,红色的玻璃纸是透明的,吸收红光,白色的墙壁反射所用颜色的光,故会在白色的墙壁上留下红光。

8.下列不属于七色光的是()。

A.红色B.黑色C.绿色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根据对太阳光组成的认识,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其中没有黑色。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色的。

A.红B.白C.绿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反射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透过的色光。

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

10.阳光可以通过什么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A.放大镜B.三棱镜C.平面镜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这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1.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色的。

A.黑B.红C.黄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反射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所透过的色光。

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暑是由面和针两部分组成的

B.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N级,指向南端的是S级

C.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少

D.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

答案:

C

解析:

C

【详解】

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夹角越小,成像越多,因为两面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结果。

A、日晷是由面和针两部分组成的,说法正确;B、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N级,指向南端的是S级,说法正确;C、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少,说法错误,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夹角越小,成像越多,因为两面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结果。

D、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说法正确。

13.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完成的。

A.伽利略B.牛顿C.托勒密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利用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的实验,最早是由牛顿完成的。

14.下列物品需要平面镜制作的是()。

A.眼镜片B.潜望镜C.望远镜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镜中的像和镜外的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平面镜还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给出的物品中利用平面镜的是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眼镜片和望远镜都是采用曲面镜来实现的,比如凸透镜、凹透镜等。

15.早晨,太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时,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这是因为()。

A.月亮所致B.太阳光的传播速度很快C.太阳已经升起,只是还被云挡着D.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

答案:

D

解析:

D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早晨,太阳还没有升到我们能看到的地平线以上是,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亮了,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在天边的云层上,形成光的反射和散射。

16.小孔成像的特点是()。

A.左右相反B.上下相反C.上下左右都相反

答案:

C

解析:

C

【详解】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17.把一根铅笔斜着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不正确。

A.铅笔向上折B.铅笔向下折C.铅笔变细了D.铅笔变长了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从侧面看铅笔向下折。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铅笔变细、变长了。

18.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A.蜡烛B.镜子C.白色塑料板D.黑色小孔板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以上小孔成像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镜子。

19.下列选项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A.太阳B.萤火虫C.拧亮的手电筒

答案:

C

解析:

C

【详解】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太阳、萤火虫都是自然界的发光体,属于自然光源。

拧亮的手电筒属于人造光源。

20.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是_______。

A.拦河筑坝B.种植庄稼C.开采矿石D.围海造田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拦河筑坝、开采矿石、围海造田都会对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坏,只有种植庄稼是人类不会改变地表的活动。

2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它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22.()不能给科学家提供地球内部的信息。

A.火山B.风C.地热D.地震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科学家不但从火山、地震、地热等地表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而且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从而正确地描述出地球的内部构造,B不能给科学家提供地球内部信息。

23.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不同的圈层,中间那一层叫做()。

A.地幔B.地壳C.地核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

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点睛】

掌握地球内部结构。

24.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探测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千米。

A.14B.20C.24

答案:

A

解析:

A

【详解】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

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

科学家早就想通过钻孔来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但目前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所以科学家的想法无法实现。

25.我们在做滤光实验的过程中,要在()做这个实验。

A.阳光下B.黑暗中C.阴天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做滤光实验时,在手电筒上罩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再用手电筒照白色物体,看到光的颜色是玻璃纸的颜色。

实验要在黑暗中进行。

26.许多科学家都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原因是()。

A.岩层被拉伸B.两大陆板块碰撞C.火山和地震

【答案】B

【详解】

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

许多科学家认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7.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B.地壳运动C.地球内部高温

【答案】B

【详解】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28.大脑表面像()一样。

A.苹果B.核桃C.草莓

【答案】B

【详解】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类的一切感觉活动(包括视觉和听觉等)、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工作。

大脑的质量大约是1400克。

大脑的形状像两只拳头握起来并拢;大脑表面像核桃表面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壑和隆起的回,这样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的硬度和豆腐差不多,颜色呈淡粉红色。

29.右大脑半球控制()的运动。

A.右侧身体B.左侧身体C.下半身

【答案】B

【详解】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即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30.左脑负责()。

A.音乐、绘画、幻想、梦想B.数学、逻辑、语言、写字C.语言、写字、幻想、梦想

【答案】B

【详解】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个交叉管理。

人类的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等,右脑倾向于音乐、艺术、绘画、情感等,所以B符合题意。

31.我们大脑的软硬程度与()差不多。

A.面包B.豆腐C.西瓜

【答案】B

【详解】

人的整个大脑看上去就像一团核桃仁,软硬像豆腐,非常柔软。

故选:

B

32.人体的神经中枢不包括()。

A.大脑B.脊髓C.神经

【答案】C

【详解】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神经不属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33.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A.头部、内脏B.躯干、四肢C.头部、四肢

【答案】B

【详解】

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

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点睛】

本题考查脊神经的分布。

34.负责“报告情况”的是()。

A.脑神经B.运动神经C.感觉神经

【答案】C

【详解】

大脑是发出各项指令,这些指令靠神经来传达。

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神经,要求学生掌握负责“报告情况”的是感觉神经。

35.()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A.脊髓B.神经C.皮肤

【答案】B

【详解】

大脑是高级的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

脑神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部和内脏;从脊髓发现的脊神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所以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故选:

B

36.下列传递过程正确的是(     )。

A.接收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接收信号→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C.接收信号→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

37.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

A.白光B.绿光C.红光

答案:

B

解析:

B

【详解】

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

但是黑色物体是吸收所有光色的。

白色物体是反射白光的。

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绿光。

38.下列不属于神经中枢的是()。

A.脊髓B.中枢神经C.大脑

【答案】B

【详解】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B不属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39.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B.地壳板块中间C.与地壳板块没关系

【答案】A

【详解】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由于板块交界处运动比较活跃,当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就会使地球的内能释放,从而形成火山和地震。

40.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形成的。

A.分离B.碰撞C.拉张

【答案】B

【详解】

地球内部运动使得地表的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很猛烈,有时表现的极其缓慢的变化。

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地表隆起,往往形成山脉、山峰。

许多科学家认为,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所以B符合题意。

41.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而形成的断裂谷。

A.两个板块碰B.两个板块拉伸C.火山和地震

【答案】B

【分析】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详解】

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4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很猛烈,可以使地球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改变,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以下属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现象是?

()

A.火山爆发B.岩石风化C.暴雨后的山体滑坡

【答案】A

【详解】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