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5790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

音与字

教学目标

1.复习全册会写字和会认字的读音,通过对易错字音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字音。

2.准确掌握会写字的字形,引导学生抓住字形难点和易混生字的区别之处正确书写生字。

(重点)

3.准确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能根据不同字音组词。

(重点)

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要求,准确而灵活地运用音和字。

(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认读识字表,请家长检查,圈出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音。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大花园,一个个生字就是最娇艳的花儿。

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复习之旅,走进大花园,欣赏百花吧!

二、复习字音

1.教师为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字音卡”(卡片上是全册会认字,生字上标注字音),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自己逐一认读每个生字,圈出读不准和不会读的字音。

(2)自己借助拼音,反复认读圈出的生字。

(3)小组长整理,将小组同学普遍认读困难的字

2.教师对小组长提供的易错字音进行整理,利用电脑打出这些生字,集中出示。

预设:

翘舌音——吹纯身晨初善伸潮准追

平舌音——村再送做册怎洒嘴藏造踪所岁擦皂澡总

三拼音节——窗端挑凉粮专鞭熊遍脸现票瓢掉转甩响

易错音——夹因偏幼泡迹柔扔捧坡肉闷

整体认读音节——池翅运夜思原玉义萤元

轻声音节——呢啦呀吗吧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字音,小老师可以针对大家读不好的字音,反复领读。

4.学生开火车,认读这些生字,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反复练读。

三、巩固字形

1.教师将200个要求会写的字分别打印在5张写字卡中,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组长从5张写字卡片中任选一张,带领小组同学逐一认读生字。

(2)小组商议:

哪一个字的哪一部分容易写错,用红笔圈出来。

2.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逐一展示5张写字卡片,针对同学红笔圈画的易错之处进行交流,再做书空练习。

预设:

“冬”下面有两个点。

“金”下部是“”。

“秋”的左

部“禾”捺变成点。

“许”右部是“午”,不是“牛”。

“低”

右部最下面的点不要丢掉。

“真”里面是三横。

“网”里面有两个“”。

“采”是上下结构,“爫”和“木”是分开的。

“直”里面是三横。

“条”的下部是“”,不要写成“木”。

“爬”

的部首是“爪”,不是“瓜”。

3.学生将这些易错生字正确抄写在田字格中。

4.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四、辨析多音字

1.过渡:

语文花园里的汉字很有趣,有时,一个汉字有不同的

读音。

怎么区别它们的读音呢,需要根据它们所在的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判断。

2.课件出示全册书的多音字:

觉、只、种、乐、得、空?

?

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这些生字都有哪些读音?

怎样组词?

如果能用所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更棒了。

3.课件出示下面内容,引导学生齐读。

觉【jiào】睡觉小猫喜欢在白天睡觉。

【juã】觉得吃了蛋糕,我觉得很高兴。

只【zhī】一只树上有一只小鸟。

【zhǐ】只是我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不会做饭。

种【zhònɡ】种地农民伯伯在种地。

【zhǒnɡ】种子我把菊花的种子撒进花盆,不久就发芽了。

乐【lâ】快乐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歌。

【yuâ】音乐我喜欢听音乐。

得【de】小白兔吃得津津有味。

【dã】得到过生日时,我得到了一件礼物。

【děi】我们上学了,得遵守学校纪律。

空【kōnɡ】天空蓝蓝的天空中有一朵朵白云。

【kònɡ】空闲空闲的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讲故事。

4.完成右侧习题五。

五、作业设计

1.请家长帮忙,把识字表中读不准的生字制成字卡,每天拼读。

2.将自己容易写错的生字抄写一遍,再请家长帮助自己听写。

3.把识字表中的蓝色多音字读给家长听,并当小老师,给家长讲一讲这些多音字不同的读音,并和家长展开组词比赛,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经过上节课的复习,同学们能够准确读出生字宝宝的字音,还能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字宝宝们可高兴了!

可是,有一些字宝宝长得太像了,还有一些字宝宝连读音都一样,遇到这些字宝宝,我们该怎样辨别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语文大花园的复习之旅。

二、区别形近字

1.教师将全册字形相近的生字字卡打乱之后分发给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和小组同学分一分,将字形相近的生字放在一起。

(2)和小组同学议一议,怎样区别这些字形相近的字?

2.课件出示形近字,指生认读,并分别组词。

第一组(加笔画):

王—玉万—方

第二组(加部首):

午—许干—赶气—汽那—哪奇—椅

要—腰知—蜘义—蚁象—像专—转票—飘

第三组(字族归类):

青—蜻、清、晴、请、情、睛主—注、住也—地、他、她井—进、讲元—远、玩包—抱、泡、跑、饱、炮

第四组(换部首):

怕—拍跟—很澡—操流—梳伴—胖偏—遍看—着轻—经第五组(易混淆):

拔—拨

3.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你觉得哪组形近字辨别起来有困难?

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

教师进行辨字方法的指导。

预设:

方法一:

编歌诀。

如“手目看,羊目着”,“国王腰里藏块玉”。

方法二:

看部首。

如“洗澡用水,做操用手”,“心里害怕,用手拍打”。

方法三:

字族歌。

如“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蜻蜓大眼睛。

请你爱护小动物,和和美美好心情”。

方法四:

找不同。

如,仔细观察“拨”和“拔”,描一描不同之处。

4.小结:

我们在记忆这类字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辨别运用。

5.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巧辨同音字

1.引言:

语文大花园中,还有很多音节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它们叫同音字。

2.课件出示:

类型一:

字音相同,字形相近

(1)姓—性晴—情静—净快—块清—蜻泡—炮

珠—蛛

(2)象—像知—蜘只—织平—萍河—荷他—她

类型二:

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相—香—乡遇—玉动—冻事—士息—夕迁—牵

做—坐—座臂—碧粮—凉池—迟篮—栏喜—洗

元—原—圆戏—细脚—角身—伸言—严—颜在—再

3.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针对学生出现问题之处进行反复认读。

4.小组合作:

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别这些同音字?

和小组伙伴说一说。

5.集体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一组同音字不容易区别?

我们一起来研究好的辨析方法。

6.教师讲解:

(1)抓住偏旁来辨别——同音字的部首往往会体现这些字的含义。

如“他”“她”都读tā,“单人旁”表示男的他,“女字旁”表示女的她。

(2)抓住字义来辨别——如“在”和“再”都读zài。

“在”通常表示存在、存在于某地点、正在等,可以组词为“现在”“不在”“坐在教室里”等;“再”则有第二次出现,重复发生的意思,可以组词为“再次”“再见”“再来一次”等。

7.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8.小结:

如果我们能巧妙辨析同音字,就能够正确运用同音字。

希望大家能灵活掌握这些区别同音字的方法,并且熟记这些同音字,正确运用同音字,准确表情达意。

四、巧解多义字

1.幻灯片出示典型例题:

根据具体语境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字义。

“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最初的,开始的。

②原来,本来。

③谅解,宽容。

④宽广平坦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平原”中的“原”应该选第()种解释。

2.教师解析:

大多数汉字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汉字会具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它的含义,可以尝试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准确。

如:

“我的家乡在平原。

”读这句话时,我们知道平原是宽广平坦的地方,所以应该选择④。

3.讨论思考:

我们怎样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找出对应的字义呢?

4.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1)我们可以在预习生字的过程中查字典,了解该字有几个义项,再读一读每个义项里的词语,熟能生巧,这样就能轻松了解每一个生字的不同义项了。

(2)选择义项之前多读一读要搭配的词语。

(3)选择义项时把字放到词语或者句子中。

(4)选择义项后要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读一读,看一看语义是否通顺。

5.完成右侧习题五。

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准确认读全册书课后的重点词语。

(重点)

2.正确书写由写字表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3.盘点书中重点词语的近、反义词。

(难点)

4.能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并能根据词语意思进行分类。

2.A3.B

5.能针对重点词语进行准确搭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

6.积累ABB、ABAB、ABAC等形式的特殊词语以及重点的四字词语。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词语卡片。

(教师)

2.把本册书课后的词语读给家人听,遇到读不准的词语请家人教一教。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瞧,我们的语文大花园中,生字宝宝手拉手,组成了“词语”,它们正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二、复习重点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自己认读教材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圈出读不准或者不认识的词语。

(2)请小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自己圈出的词语,必要时可以在不认识的词语上标注拼音。

(3)自己反复练读圈出的词语。

2.教师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将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词语打在电脑屏幕上,反复练读后开火车认读。

预设:

主席战友接着趣事孤单邻居勇敢微笑严寒朝霞酷暑踪迹哪些

3.课件出示由写字表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春风雪花飞入什么国王生气左右北京太阳金秋因为招呼快乐床前故乡高兴拍打身体光亮语文已经非常草房运动远近动听

4.学生交流:

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容易写错?

一边交流一边针对易错生字书空练习。

5.教师听写这些词语,学生根据屏幕中的答案自我订正,可以将错字写两遍。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重点词语分类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读词语,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1)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

霜冻、冰雹、暴雨、微风。

(2)描写颜色的词语:

碧绿、金黄、火红。

(3)描写感觉的词语:

清凉、香甜、温暖、快乐、孤单。

(4)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

草原、高原、高山、果园、田野、平地。

(5)描写洗漱用品的词语:

毛巾、香皂、脸盆、牙刷、梳子。

(6)描写洗漱动作的词语:

擦手、洗澡、洗脸、刷牙、梳头。

(7)描写人体部位的词语:

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

(8)描写人物活动的词语:

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

2.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字音,然后全班齐声诵读词语。

3.拓展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或者选择喜欢的词语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4.完成右侧习题三。

四、词义辨析。

1.过渡:

我们不仅要会读词语,会写词语,还要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尤其是一些意思容易弄混的词语,我们可要动动脑筋想出办法区别它们哟!

2.幻灯片出示典型例题。

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非常经常

(1)我()喜欢张老师。

(2)爸爸()去打羽毛球。

3.教师解析:

“非常”表示很、特别,

(1)句是我很喜欢张老师的意思,所以用“非常”。

“经常”有时常、多次的意思,

(2)句是说爸爸时常、多次去打羽毛球,所以用“经常”。

4.完成右侧习题四。

五、复习反义词

1.课件出示,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请说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温暖——()快乐——()从前——()勇敢——()微小——()

严寒——()美丽——()

2.集体订正:

3.集体交流:

怎样准确地找出一个词语的反义词呢?

把你的好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4.教师适时点拨:

(1)将词语拆分成字,逐一找出这些字的反义字,再将这些反义字组合起来。

如:

“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字的反义字,即“前”的反义字是“后”,“进”的反义字是“退”。

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

(2)先对词语进行否定,然后找一找可以替代否定义的词语。

如:

“勇敢”,加以否定就是“不勇敢”。

表示“不勇敢”的词就是“胆小”,因此,“勇敢”的反义词是“胆小”。

(3)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找出反义词。

如:

“严寒”,是指冬天特别特别的冷,与之相反的是夏天特别特别的热,就是“酷热”,因此“严寒”的反义词就是“酷热”。

同学们在确定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组成反义词的两个词语要字数相同。

(2)词语加“不”之后不能成为原来词语的反义词。

如:

“好”与“不好”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反,但“不好”不能称作“好”的反义词。

5.齐声诵读反义词。

6.完成右侧习题五。

六、作业设计

把全册书“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大声读给家人听,还可以选择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如果家人提出意见,要认真改正。

句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知道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能分别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重点)

2.准确辨认“把”字句和“被”字句,并能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重点)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重点)

4.能将几个词语连成句子,并在句末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难点)

5.能仿照例句,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难点)

课前准备

1.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制作课件。

(教师)

2.在语文书中分别画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每种类型至少三句。

(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点对应讲解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优美的句子会使你的表达锦上添花。

那我们该如何规范、准确地运用它们呢?

这节课我们就对句子进行复习。

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句子。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

(3)它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它治病啊!

2.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3.教师讲解:

(1)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3)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4.小组活动:

课前,你在语文书中找到了哪些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

大声读给同学听,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5.课件出示全册重点句子,学生自由诵读后齐声诵读。

(1)陈述句: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疑问句:

你姓什么?

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

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呢?

(3)感叹句:

我多想去看看!

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啊,多美的夏夜啊!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古诗文与积累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准确背诵全册书中的谚语、歇后语、名句、成语等。

(重点)

2.准确背诵、默写书中重点篇章或段落。

(重点)

3.准确背诵古诗,补充诗句,理解诗意,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古诗词。

(难点)课前准备

1.准备课堂上复习时用的知识点和练习题的幻灯片。

(教师)

2.课外搜集谚语、名言警句、成语、古诗。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古诗文是语文大花园中的瑰宝。

一首古诗就像一幅优美的画,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古诗吧!

二、复习古诗

1.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分工,按单元找出本册书中的全部古诗。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朗读古诗,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音,要相互纠正。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三首古诗,组织学生自由诵读、背诵。

静夜思上小池

〔唐〕李白〔唐〕白易〔宋〕杨万里

床前明月光,小娃撑艇,泉眼无声惜细流,

疑是地上霜。

偷采白回。

树荫照水爱晴柔。

举头望明月,不解藏迹,小荷才露尖尖角,

低头思故乡。

浮萍一开。

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课件出示三首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交流。

(1)任意选择一首古诗,对照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2)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诗意,再根据同伴的建议修改诗意。

4.学生齐声背诵三首古诗。

5.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中的四首古诗,组织学生自由诵读后展开背诵比赛。

春晓赠汪伦〔唐〕孟浩然〔唐〕李白春眠不觉晓,李白乘舟将欲行,处处闻啼鸟。

忽闻岸上踏歌声。

夜来风雨声,桃花潭水深千尺,花落知多少。

不及汪伦送我情。

寻隐者不遇画鸡〔唐〕贾岛〔明〕唐寅松下问童子,头上红冠不用裁,言师采药去。

满身雪白走将来。

只在此山中,平生不敢轻言语,云深不知处。

一叫千门万户开。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三。

三、复习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

出示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引导学生逐一背诵。

复习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一段时间的复习,我们的语文大花园已经鲜花盛开,你们一定学习了许多知识吧!

这节课我们将对谚语、名句、歇后语等重点内容进行盘点和巩固。

二、复习谚语

1.课件打出“谚语”两字,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谚语。

可以举例说明。

2.小结: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口耳相传的语句。

它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有表示农业方面的,也有表示天气方面的。

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

(1)找出书中的谚语,大声朗读。

(2)小组内互读谚语,并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同背诵谚语。

4.课件出示谚语,全班齐声诵读。

(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4)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5.讨论交流:

这些谚语是什么意思?

预设:

(1)早晨有朝霞,今天会天气不好,晚上有晚霞,明天是个好天气。

(2)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预示着要下雨了;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山腰,就是晴天。

(3)如果是早上下雨当天就会转晴,如果是晚上下雨就会一直下到天亮。

(4)如果看到蚂蚁搬家或者蛇到处爬,就表示第二天有大雨。

6.拓展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谚语?

7.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复习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指名背诵后齐声背诵。

3.拓展运用: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歇后语?

4.完成右侧习题三。

四、复习名句

1.课件出示名句,指名朗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董其昌)

阅读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乐趣,不用出门也可以知道外面广阔的世界。

那么,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呢?

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复习之旅吧。

二、阅读专项讲解

(一)能联系上下文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

1.引言: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该怎样弄懂它们的意思呢?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句子。

元元非常后悔。

(《一分钟》)

3.讲解:

我们要想理解“后悔”的意思,就可以联系上文。

课文中,元元因为贪睡,晚起了一分钟,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应该贪睡那一分钟,这种感受就叫“后悔”。

4.课件出示“专题训练一”,学生自己完成。

小松鼠找花生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小松鼠问鼹鼠:

“这么多花啊!

它们是什么花呀?

”鼹鼠说:

“这是花生的花。

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

”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

“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1)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一朵朵”的意思是()。

A.一朵B.两朵C.很多朵

“等啊,等啊”的意思是()。

A.等了一天B.等了十天C.等了很长时间

(2)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

‘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在这句话中,“奇怪”是什么意思?

A.小松鼠以为到了秋天就能摘到花生,却连一个花生也没看到,觉得很意外。

()

B.小松鼠想把花生摘下来,留到冬天吃。

()

C.小松鼠看到花生开花很高兴,着急想吃到花生。

()

5.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1)联系下文,小松鼠问鼹鼠:

“这么多花啊!

它们是什么花呀?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一朵朵”是很多朵的意思。

联系上文,“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就能知道“等啊,等啊”是说小松鼠天天去看花生,等的时间很长。

(2)首先到文中找出这句话,再读一读这句话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就能知道小松鼠很想得到花生,他认为秋天一到就能摘到花生了,可是他来到花生地的时候,却一个花生也没看到,心里感觉很意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二)能借助文章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

1.过渡:

我们可以借助文章内容读懂词语的意思,也能借助文章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吃水不忘挖井人》)

3.集体交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教师相机讲解:

要想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困难,是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困难。

因此,乡亲们感谢毛主席,把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想念毛主席。

5.课件出示“专题训练二”,学生自由朗读小文章完成练习。

圆圆的东西

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公鸡遇到了猫头鹰。

它们之间发生了争论。

公鸡说:

“天上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多了!

猫头鹰说:

“谁说的!

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我的全身就冷丝丝的!

公鸡说:

“暖暖的!

猫头鹰说:

“冷冷的!

它们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什么结果。

6.讨论:

猫头鹰说:

“谁说的!

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我的全身就冷丝丝的!

”猫头鹰说的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是什么呢?

7.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解析:

为什么猫头鹰认为那圆圆的发亮的东西冷丝丝的呢?

读一读第一句话就能知道,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猫头鹰才出来活动,因此它看到的圆圆的发亮的东西是在晚上出现的,就是月亮。

(三)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

1.过渡:

读懂了词语和句子,还要读懂段落。

2.交流:

怎么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呢?

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3.小结:

确定一段话中有几句话,应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

能够表示完整一句话的标点符号通常有三种——句号、问号、感叹号。

4.小组活动:

从本册书中选择几个喜欢的段落,分别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再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小组同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三种阅读方法,大家还记得吗?

今天,老师又在“阅读锦囊”中找到了三种新的阅读方法,我们一起来一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