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58419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docx

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

  

根据液氯的性质和液氯钢瓶的结构特点:

在运输、贮放和使用中,稍有失误.便会导致钢瓶破裂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的恶性灾难事故的发生。

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抓住液氯的安全灌装、安全使用、安全运输和贮存4个环节,使有关的生产操作人员。

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并正确地、精心地进行操作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钢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

为此,分别对其安全知识和要求介绍如下:

1:

液氯灌装和液氯使用的安全要求:

1.1:

液氯灌装:

液氯的灌装是在液氯生产单位进行。

我厂在液氯的灌装操作中其安全操作规程如下:

1.1.1:

认真做好对钢瓶的检查工作,避免钢瓶发生化学性爆炸。

1.1.1.1:

核实回厂钢瓶是否是液氯钢瓶;

1.1.1.2:

检查钢瓶检验期,保证钢瓶的使用在检验期内;

1.1.1.3:

检查钢瓶内压力情况以及钢瓶内余留氯气纯度分析。

为保证钢瓶的使用安全,若发现钢瓶负压和瓶内氯纯度低于95%,该钢瓶停止使用,要进行清洗、检查。

次充装首先校准地衡零点;指定专人专秤进行核重复秤工作。

1.2:

液氯使用:

1.2.1:

液氯使用的工艺安全要求:

为了避免和防止在液氯使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生产系统物料倒灌入液氯钢瓶和使液氯钢瓶内液氯完全用光造成钢瓶负压而使生产物料倒灌,造成钢瓶严重腐蚀或发生化学性爆炸事故。

1.2.2:

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化工部一再重申在液氯使用的工艺上的安全要求是:

1.2.2.1:

液氯钢瓶不能直接与反应器(反应池、反应罐、反应釜、反应槽)连接,中间必须装有缓冲器。

1.2.3.2:

液氯和干燥氯气对碳钢腐蚀性能很低,可根据生产的温度、压力要求,选用各种碳钢制造的设备。

但对金属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腐蚀性很强,针对金属钛:

干氯气与钛接触,则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甚至发生燃烧。

液氯与聚氯乙烯接触,因急剧氧化使其迅速老化而破裂。

所以在液氯系统和干氯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不能用金属钛或聚氯乙烯材料制造,可以使用碳钢。

1.2.2:

液氯使用的安全操作要求。

根据钢瓶结构特点和液氯的性能:

1.2.2.1:

钢瓶是钢质焊接薄壁压三类压力容器;

1.2.2.3:

氯是极毒气体,是强氧化剂,所以在液氯的使用操作中应遵守下列安全要求:

1.2.2.3.1:

在使用时,液氯钢瓶严禁撞击、滚动,以防钢瓶在外力的打击下瓶体和焊缝受碰而造成破裂。

1.2.2.3.2:

液氯钢瓶应远离热源,严禁用热源(明火、蒸汽、太阳、温度超45℃的热水等)烘烤和加热钢瓶,以防瓶内液氯急剧汽化,压力超高发生爆炸以及易熔合金局部受热过剧而熔化发生漏氯事故。

1.2.2.3.3:

不许使用抽真空或加热钢瓶的方法抽提钢瓶内液氯或氯气,只能靠瓶内液氯在常温下的汽化产生的压力把瓶内气氯或液氯压出。

1.2.2.3.4:

使用液态氯和有液氯汽化器的使用单位,据化工部规定,汽化器的加热热源只能使用温度小于45℃的热水作热源,严禁用明火、电加热和蒸汽等直接加热,并且要进行定期排污。

因为在生产液氯过程中,在食盐水溶液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微量的含氨物质,致使氯气与氨发生反应生成NCl3;NCl3随氯气冷凝进入液氯,含量达60g/L时,受热、滚动等便会发生分解而产生爆炸。

1.2.2.3.6: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专用的个人防毒面具,和各厂应配备有预防氯气中毒的解毒药物。

只允许放置一层(包括空瓶),车箱栏板必须坚固牢靠。

防止在运输途中掉落钢瓶的事故发生。

2.2.1:

氯气不得与氧气、氢气、液氨、乙炔(包括电石。

溶解乙炔)同车(船)运送;

2.2.2:

氯气不得与易燃品、爆炸品、油脂及沾有油脂的物品同车(船)运送。

2.2.3:

氯气运输不得使用自卸汽车、拖拉机、三轮机动车等车辆运输。

3:

液氯贮放的安全要求:

液氯是一种有毒的危险物品,并且能与多种的化工原料互相作用,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应设有专用仓库贮存液氯,不应与氧气、氢气、液氨、乙炔、油料等化工原材料同仓存放,现把液氯贮放管理上的安全要求介绍如下:

3.l:

认真检查、复核重量

对进入仓库存放的液氯,应逐个钢瓶进行检查,特别是检查有否泄漏情况,并逐个过秤复核.如发现有泄漏和超量灌装,应通知液氯生产厂进行处理,不应进入仓库内存放,对钢瓶检查泄漏方法;可用氨水进行查漏。

3.2:

阴凉通风,防止腐蚀

液氯是一种低压液化氯气,钢瓶内压力受瓶内液氯温度影响,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钢瓶是一种受压容器,瓶体的腐蚀会使瓶体壁厚减薄降低其机械强度,所以:

3.2.1:

贮放液氯的仓库要阴凉、通风良好,避免阳光曝晒和接近火源。

3.2.2:

贮放液氯的仓库地面应干燥,防止潮湿,更不能和酸、碱等物品同仓存放。

3.3:

放置牢固,防止滚滑

3.3.1:

液氯钢瓶只许卧放,且不得叠层堆放,瓶头阀门应同一方向,并用三角木垫牢固;

3.3.2:

钢瓶贮放应保持一定行距、墙距和柱距,一般要留有60~70cm的距离,以利处理意外事故。

3.4:

定期检查,限期存放。

仓存液氯要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泄漏和腐蚀,发现泄漏应及时消除,有了腐蚀马上处理,液氯贮放不应存期太长,按先进仓先使用的原则,一般仓存时间不应超过30天。

3.5:

液氯仓库保管员应熟悉和掌握液氯性质和处理钢瓶一般事故技能,仓库保管员应配备防止氯气中毒的防毒面具。

第3章:

常见故障的处理

7:

钢瓶气相管有液氯导出。

使用钢瓶上方阀门,即使用气相管如有液氯导出,使氯气管发白结霜。

7.1产生原因:

7.1.1:

钢瓶摆放位置不当,气相管口不处于钢瓶上方,气相区而被液氯浸没.因而导出液氯;

7.1.2:

气瓶导氯管上有破损穿孔液氯从穿孔中走短路而输出液氯。

7.2:

处理方法:

7.2.1:

摆正钢瓶位置,使气相管口处于瓶内气相区。

7.2.2:

使用另一导氯管。

常见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

液氯钢瓶铜针结构:

针阀是由阀体、阀杆、垫圈、压圈、填料、紧迫螺母、横封盖(保险盖)等组成。

常见故障造成故障原因如何妥善、安全处理

1、开阀阀杆2、开不动存放期过长,环境污染、内部锈蚀、紧死使用时先进仓先用

2、阀杆方头园角、歪扭曲无法开启使用工具不良,操作者操作不当修整方头,或重新开出方头,使用专用工具,保持良好性

3、阀杆方头断开、根本无法开动阀杆材质脆硬,操作用力不均匀,过紧而造成断裂通知生产单位,采用特殊工夹具安全地取出液氯

4、阀杆开启后无氯气或液氯输出a、铜针阀阀孔堵塞

b、瓶内气相管、液相管堵塞通知生产单位、采用特殊工夹具处理。

钢瓶针阀正确摆放(切勿用蒸汽、明火烘烤钢瓶)

5、阀杆开启后,无法关闭阀杆螺纹,与阀体螺纹滑牙或脱扣,失去开关作用通知生产单位,采用空瓶“过瓶”处理液氯

6、阀杆紧迫螺母泄漏氯气紧迫螺母末上紧,填料不够或磨损加够填料或更换填料,上紧紧迫螺母

7、阀杆关闭后还泄漏氯气阀杆接触面被污物卡住,接触不吻合,各有腐蚀将泄漏针阀移动在上方,迅速上紧横封盖

8、针阀阀体漏氯气阀体有砂孔,裂纹等铸造缺陷迅速减压使用连接导管放入生产系统。

通知生产单位检查处理。

9、针阀阀体管锥牙与瓶体牙座配合时泄漏氯气针阀阀体未上紧或两者螺纹配合不良(或有顶底现象),可能过量充装过秤核重,迅速连接导管放入生系统减压瓶内压力、通知生产单位检查处理。

切勿将针阀拧紧,防止阀体断开造成大跑氯事故

10、使用上针阀要用氯气时,而输出的是液体氯上针阀气相管液封部分孔穿漏出液氯采用下针阀使用,使用时把针阀向上方,变成气相。

11、钢瓶封头易熔合金六角安全塞牙座泄漏氯气六角易熔牙塞未上紧,或两者螺纹配合不良;可能过量充装过秤核重,迅速连接导管放入生产系统减低瓶内压力,

13、钢瓶封头排污塞泄漏(排污塞四方头)排污塞末上紧,可能超载超压力造成两者螺纹配合不良迅速进行减压处理,通知生产单位检查处理

14、针阀出口连接处泄漏氯气导管接头端面垫片放置安装不正迅速关闭针阀,卸压导管氯气处理后,正确安装连接

15、针阀出液螺纹牙腐蚀无法用导管连接使用由于针阀渗漏,长时间空气污染而腐蚀,安装时不正确,错牙配合,或滑牙采用特殊铁夹码连接使用

16、钢瓶瓶体焊缝泄漏氯气超载、超重、严重碰撞引起变形、裂纹过评核重迅速连接生产系统减压使用,通知生产单位检查处理

17、放氯时瓶外氯气管发热用氯管道积水或存有生产用的反应物料发现及时,迅速关闭针阀杜绝事故发生。

卸后清洗处理生产管道、待水份干后才安装使用

液氯钢瓶爆炸原因

1:

液氯质量不好(未达到99.6%以上的纯度、含水高于0.05%按规定液氯含水不得超过0.05%)。

其二钢瓶内部含三氯化氮(NCl3)含量过高时会引起爆炸。

2:

使用单位带来的事故隐:

使用单位用液氯钢瓶去充装其它化学介质,事后又不告诉充装单位,而充装单位检查不严格未能及时发现,充装后与残存化学介质发生激烈反应引起爆炸。

3:

化学介质倒灌:

使用单位在使用液氯时。

钢瓶与用氯设备之间未装有缓冲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化学介质倒灌入钢瓶而充装单位检查不严格未能发现,因此在充装液氯时与倒灌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爆炸。

(浙江温州电化厂事故典型案例)

附5:

腐蚀对液氯钢瓶的影响:

湿氯气的腐蚀性很强,干燥氯气对铁几乎不起作用,纯液氯对碳钢瓶的腐蚀性很小,虽然液氯含水量不得超过0.06%,但仍有一定的腐蚀性。

因此,钢瓶进入水后,腐蚀性大大增加,水与氯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可以分解成盐酸并放出新生态氧。

大家知道,盐酸对瓶体有很大的腐蚀性,瓶体内表面有坑、孔、隙、小针孔,很快就被腐蚀成直径达十几毫米的大孔,瓶体钢板厚度逐渐减薄,针阀也被瓶内盐酸腐蚀、安全堵也严重蚀穿等。

在过量充装或正常充装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腐蚀造成钢瓶破坏,使氯气泄漏到大气中去的危害同样是严重的。

钢瓶过量充装(超载)

过量充装就是:

钢瓶中液氯的实际装重量、超过了钢瓶的定额充装量。

比如一个1吨液

氯钢瓶装了1,050kg液氯便是过量充装5%。

过量充装会引起钢瓶内气相空间(气室)越来越少,充装之后的钢瓶温度缓慢上升至室温(充装时充装温度比室温低,一旦过量地充满,如果温度再上升,瓶内压力也迅速增加,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库房温度过热,阳光曝晒、近热源等)瓶内气体膨胀,当瓶体处于最薄弱点时,则最后导致钢瓶爆炸。

如果过量充装,液氯温度低于70-1+30C,就已充满钢瓶如前所述,随着温度上升,压力急剧增高,可能温度达不到70-1+30C时,钢瓶便已经爆炸。

而钢瓶的六角易熔合金塞起不到间接压力保护的作用。

三氯化氮(NCl3)

三氯化氮贮存在液氯贮槽,液氯气化器(蒸发器)、液化槽及液氯钢瓶里。

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油状粘稠液或斜方晶体,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

三氯化氮在冷水中不溶解,而在热水中分解。

溶于二硫化碳、三氯化磷、氯、苯、乙醚、氯仿等。

三氯化氮在气体中的体积浓度约在5~6%时有潜在的爆炸危险,在600C在振动条件下可分解爆炸;爆炸时温度达到2,1280C、压力达536.1MPa,在空气中爆炸温度约达1,7000C。

三氯化氮爆炸浓度极限:

在气相中的浓度达到4.9~5.5%时(体积)是其爆炸浓度极限,液体在加热到60~900C时会发生爆炸。

冲击、光照、超声波、松节油、黄油、橡胶等有机物均可引起三氯化氮的爆炸。

三氯化氮生成及来源:

三氯化氮是盐水中含有无机和有机铵的化合物与电解槽中氯气或次氯酸钠在PH<5的条件反应的结果。

原盐、化盐水、助沉剂、精制剂、氯气冷却洗涤水、干燥硫酸物料中含氨化合物是盐水中铵的来源。

因此氯气与氨(铵)发生反应时生成三氯化氮,当三氯化氮含量达60g/L或更高时,受热、滚动、撞击、暴晒便会发生爆炸重大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