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9080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计算数据中心.docx

云计算数据中心

F5助力云计算数据中心

大家好,我是F5公司的李欣,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共享一下F5在云计算数据中心里面的经验。

其实我相信,经过去年和今年,云计算的不断宣传。

我相信,大家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在这儿,我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云计算就是一种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是通过网络把大量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所构成的资源池中的资源以按需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用户。

其实这个几年听起来有点绕口。

为什么这个技术称之为云计算呢?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云计算的鼻祖亚马逊给自己的云计算平台称之为弹性运,后来云计算就由此得名。

第二个,云计算确实是像天空的云一样,自由的伸缩,并不受物理的控制,所以由此称之为云计算。

云计算有自己的特点,它可以是按需服务的模式,并且它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和高度的虚拟化。

云计算基于它的部署模式和服务模式,有不同的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如果它部署在整个的互联网,为所有的公众企业和公众用户提供服务的话,称之为公用云。

如果放在企业的内网,把自己的信息做整合,作为一个技术平台,就称之为私有云,主要是给企业内部服务的。

一个企业部署了私有云之后,业务能力不够,可能会再租用和建设一些私有云,对企业来说就是混合云,既包括了私有云和公有云。

IAS(InforSuiteApplicationServer)就是基础架构服务,企业会把自己企业内部的基础的IT资源,比如说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甚至包括软件资源,它把这种资源以按需服务的形式发布出来,提供给用户使用。

那么对于使用者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纯粹的裸资源,他们可以按照这些资源区做自己的应用程序,去做自己的部署。

这个就是IAS基础架构服务。

什么是PAAS(Platform-as-a-Service:

平台即服务)呢?

就是企业对外开放的是一个接口,使用者只通过API接口,去提出自己的计算要求和存储要求,这个就是PAAS。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它对外发布的是一个纯粹的独有应用程序,对于使用者而说,就是看中了纯粹的独有应用程序,只不过是按照按需服务的形式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企业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应用要求来部署成为不同的云计算平台。

前面我们简单回顾了云计算里面的一些基础的概念,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云计算数据中心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部署的架构。

 首先,我们看一下单个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它的基础架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就是资源池、管理技术和表现层。

资源池里面包括了一些企业的基础设施。

比如说,服务器,作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或者包括数据库和移动中间件也好,都是资源池。

它们怎么发布呢,是通过管理系统,是云计算里面的核心组建,符合安全的管理,资源的分配等等。

然后还会存在一个表现层,主要负责把管理系统分配好的资源统一地展现给最终用户。

可以根据最终用户反应压力的大小,从而动态地调整从资源池里面调整资源,来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

F5就是部署在表现层里面的。

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个架构用户的访问流程。

比如说,某个企业今天想要发布某一个业务,发布到云计算平台里面,首先对管理系统发送一个请求,通知管理系统我这个发布需要多少带宽资源,软件资源,发布好之后,管理系统会从资源池里面获取资源。

然后由表现层发布出去,接下来,用户就通过表现层对资源进行访问。

这样,整个这个业务就贯通了。

其实,这个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标准服务模式,没有云计算的特点。

接下来才会体现云计算的特点。

接下来表现层需要通过最终用户的压力大小,实时地通知给管理系统。

它会告诉管理系统,然后管理系统就会动态地从资源池里面获取更多或者更少的资源来发给最终用户,从而实现整个云计算平台的弹性的扩展,灵活的伸缩。

然后企业可以基于管理系统来获取到内部资源池里面的使用效果、使用频率和用户的访问量这些信息,从而构成一个单个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接下来,我们再看多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

在这个基础架构里面,首先它需要具备另外的资源池。

但是这个资源池是由很多个已经具备了云计算模式的单个数据中心所组成的。

也就是说,这个资源池是一个数据中心级的资源池,每个数据中心已经具备了云计算的技术特点。

同时在这个资源池之上,还要具备全局表现层。

同样,F5也是在全局表现层的。

最终用户通过全局表现层,进而访问到内部的多个数据中心,这个时候,全局表现层需要能够根据用户访问压力的大小,甚至是基于用户访问的特点,能把这个访问量发布到不同的数据中心去。

比如说郭德钢的相声,可能北方人爱听,如果是这样的业务,最终用户很多都是来自于北方,全局表现层会发现这个特点,就会把这个信息通报给全球管理系统,接下来,全球管理系统就会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到北方的数据中心里面。

比如说把计算资源、网络资源等等都部署到北方的数据中心里面。

而在南方的数据中心里面就会减少数据的传输。

从而实现最快的访问。

这样,全球表现层和全球管理系统以及整个数据中心一级的资源池组成统一的调配资源的数据中心。

那么这个形式,就是多形式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架构。

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架构和特点,把自己的单个数据中心和多个数据中心部署为云计算的模式。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我们前面讲过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

我们讲一个比较落地的现实的问题,就是怎么能够把企业现有的固化的数据中心部署为云数据中心呢?

我们认为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企业需要把原有的固化数据中心改造为适合云计算的单独的数据中心,可以称之为云节点。

第二步,就是企业可以把多个云节点联系到一点,成为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只为企业内部服务。

第三步,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再去租用其他的公用云设施,这样组合成混合云的平台。

我们看一下这一步一步怎么实现。

第一步,单个数据中心。

大家知道,企业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如果把单个的企业原有的数据中心部署为云数据中心的话,遇到的问题,如何保证数据的虚拟化,二如何实现服务的可用性,三,自动化的弹性扩展。

企业内部里面,已经有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如果想要有存储的计划,F5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文件虚拟化解决方案。

就是说,我们的AIX(AIX(AdvancedInteractiveeXecutive)是IBM开发的一套UNIX操作系统)这样一个文件虚拟化设备,可以部署在所有的文件前端,我们会把后台的多个文件存储设备整合到一起。

那么对前端的所有服务器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虚拟的AIX设备,它所有的读写功能都是交给了AIX处理,然后由我们AIX分布到后面的架构。

我们可以把这些物理的易购的结构整合到一起,对外只宣布一个简单的解决结构。

这个可能要比很多基于软件的分布存储更切实可行,更加容易。

那么对于中型或者是很多大型企业来说非常方便、灵活。

解决了存储虚拟化问题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服务器的虚拟化。

对于服务器的虚拟化,现在有很多成熟的切实解决方案,F5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些虚拟服务器的前端部署我们的负载均衡设备。

我们的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把这些虚拟服务器整合到一起,保证这些虚拟服务器的群集和整合。

对于网络设备虚拟化,怎么实现呢?

同样,我们可以在这些网络设备,比如防火墙也好,APS(音频代理服务(AudioProxyServer),APS作为插件存在于NokiaS60第三版的特征升级包2(FP2)中)也好,它的前端布置负载均衡设备,这样可以把这些设备整合到一起,实现多合一的虚拟化设备,对外发布一个IP地址。

所以我们看到好像只有一台虚拟防火墙一样,实际上是我们把它发送到后面多台防火墙上面,可以实现防火墙的多向扩展,可以说有无限的扩展能力。

这样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的实现,F5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服务的可用性。

F5做负载均衡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后台节点的高虚拟性。

无论是网络设备也好,服务器设备也好,存储设备也好,任何一个节点如果出现故障了,F5就会发现到,把这个请求发送过去,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个是F5的基本功能。

第三个问题,如何实现自动化的弹性扩展。

这个就是F5在数据中心的自动化扩展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这个架构里面,是由我们的F5的负载均衡设备和VM2(VirtualManufacturing)共同构建的。

前端有一定的用户访问能力,这些VM2的虚拟机是由F5的负载均衡设备发送出去的,然后由这三台虚拟机,向下发送的时候,也是发送到虚拟服务器里面,进而访问到里面的资源。

我们可以看一下,当用户访问量增大的时候,现在这三台虚拟机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用户需求了。

F5会实时把这个状态通知给VM2自己的管理软件,叫VCENTER,它会告诉VCENTER,现在的服务器不够了,就会自动添加虚拟机。

然后会通知F5,把这些新添加的虚拟机部署到F5的服务器里面去,这样整个的服务能力就增加了,由原来的3台虚拟机变成现在的6台虚拟机,而且整个的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

接下来,当用户访问量极少的时候,同样,F5会把这个信息通知VCENTRE,VCENTER会通知F5把虚拟机关掉,就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而且整个的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不需要任何的人工操控。

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在使用这种方案了,通过这种方案,企业就可以实现云平台的弹性扩展。

解决了前面三个问题以后,企业就可以把自己原有的单个数据中心布置成为可扩展的数据中心了。

我们看一下第二步,如何把多个已经具备了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连接到一起,形式一个多中心的聚合云。

这个包括以下几点。

一,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第二个,如何实现客户的调度,第三个,如何实现多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

第一个问题,每一个数据中心的节点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怎么可以保证每个数据中心是高可用性的。

我们可以放一个GTM设备,GTM会监控每一个数据中心的运作。

当有一个数据中心出现问题了,GTM就不把信息传输到这个数据中心了。

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客户的调度。

这个问题我讲过了,如果对于北方人非常喜欢的业务的话,F5同样可以通过GTM(GraduateTextsinMathematics(GTM)是Springer-Verlag公司出版的一个数学基础系列书籍,包括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复变分析、概率论、随机过程等较高层次的优秀数学教材。

)这个解决方案,可以把更多的用户,基于它的IP地址,基于它的带宽,把这个数据输送到离它最近的数据中心去。

三问题,数据中心的瓶颈。

对于数据传输,大家也知道,对于云计算的情况下,企业的数据传输量是非常大的,那么对带宽的要求自然也就非常高。

这个时候,F5可以通过每一个负载均衡设备,在每一对负载均衡设备之间可以进行一个广域网的加速通道,也就是说,我们的负载均衡设备除了可以提供云数据中心内部的负载均衡以外,还可以同时由每一对负载均衡设备之间建立一个加速通道,所以在通道里面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加密等等技术,来保证整个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时候,它的速度可以得到几倍的提升。

通过这样的技术,就可以解决数据传输瓶颈的问题。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企业就可以把自己的多个数据中心变成一个多中心的聚合云。

第三个问题,就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模,看自己是否需要部署了私有云以后,还需要公用云。

如果部署很大的平台的话,不可能只使用一家的产品,会使用很多的产品,很多很多的云计算的技术。

那怎么把这些产品和云计算的技术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它一定需要这些云计算技术本身具备可开发的能力。

F5的技术就具备了可开发的接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跟其他任何的云计算的技术进行融合。

就像F5和VM2联合进行扩展的问题。

同样,F5可以提供从网络安全到应用安全到接入安全,一系列的安全保证,从而保证企业云平台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三步骤,企业就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原有的一个固化的数据中心改造成一个非常适合于云计算模式的多数据中心。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F5在云计算里面的案例。

这个是嘎纳公司在提供的一个魔力象限图。

这个是针对服务提供商发布的魔力象限图。

目前全球16大云计算提供商都采用了F5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BLUELOCK就使用F5和VM2的解决方案,实现整个数据中心内部的计算资源的弹性扩展。

它可以基于用户的访问量来动态调整虚拟服务器的数量。

另外,它还使用的F5文件虚拟化解决方案,来把自己内部的文件存储进行整合,对外以云存储的形式发布出去。

JOYENT公司,也是一家云计算的服务提供商。

这是它们的官方网站,从这儿可以看到,他们的加速服务、应用服务和云存储服务都是使用了F5的解决方案。

它们的CTO对F5的评价也是相当相当高的。

GOGRID,这是美国排名前三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在他们的公司,如果有用户和企业租用了他们的资源,它可以免费提供一个负载均衡设备。

这个负载均衡设备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它的官方网站,这个是F5的设备。

也就是说,每一个用户,每一个使用了GOGRID云计算服务的用户,都可以免费得到一个F5的服务能力。

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有疑问,如果每一个使用了云计算的服务,都有一个F5的服务能力,其实GOGRID只是买了大型的F5虚拟化设备,它可以把它虚拟化小的设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实现了给每个客户提供一个F5的设备,实现负载均衡的能力。

你平时买F5花很多的钱,对于这个用户来说,只需要买一个简单的LECENCE就可以使用了。

AT&T所使用的F5的设备,具备随需应变的扩展能力。

因为我们可以线性地扩展我们的处理性能和处理功能,我们可以根据所服务的服务器数量的多少,来动态地添加这种服务的板卡,通过增加板卡的方式,就可可以实现F5处理设备的处理性能和处理功能的增高。

F5还提供软件的负载均衡系统。

这个功能是非常便宜的,但是对企业来说,只是做一个小规模的部署。

因为现在我们的功能是1M,未来可能有100M的处理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为什么16家里面有14家采用F5的解决方案?

因为F5具备了随需应变的扩展能力,我们可以提供超过100G的能力,另外,我们提供了虚拟化技术,F5设备自身提供虚拟化,而且我们可以与其他的虚拟服务器互动,来优化虚拟资源。

另外,我们可以具备可管理的API接口,这样就可以使F5的设备与其他的云计算技术,或者云计算平台或者云计算的管理系统进行整合,进行互动,从而形成一个弹性扩展能力。

最后我们看到,F5在云计算里面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体的结构图做描述。

F5就像神经末梢一样,去感知各个节点,F5就像中枢神经,可以实现云件的实时调度,我们像既遂和脑干一样,可以实现云间加密通讯和优化,我们就像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实现云的应用安全,另外我们可以像DNA复制一样,实现云的按需扩展。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跨入基于云计算运营服务模式的数据中心2.0时代

前言:

传统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主要是以出售带宽及机柜空间,主机托管,提供网络连通性等面向基础架构的方式作为服务客户的主要手段。

近10多年来IT行业的飞速发展,用户业务量呈爆炸式增涨,客户已不能满足于简单的Internet接入及机柜空间的要求。

客户更加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将自己的应用快速,安全,更可靠的交付到使用者面前。

同时,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们还面临着电能不足,节约成本,如何快速丰富增值服务内容等严峻的挑战。

因此,服务提供商们急需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面向应用的,全新的服务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运营商们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将详细描述如何利用云计算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及F5公司的智能应用交付解决方案实现全新的数据中心运营服务模式。

一、 基于F5的虚拟化技术,提供统一的应用资源池并提高业务连续性

                    

利用F5提供的虚拟化技术,可将不同物理位置的数据中心,多条Internet链路,不同品牌的物理服务器或虚拟服务器,及文件存储服务器整合在一起,并对外虚拟成统一的应用资源池,供用户访问。

通过F5的统一资源调度,可将用户的请求平均的分配到资源池内的每个节点中,充分发挥了每个节点的效能,节省了大量的硬件投入。

当资源池内的某个环节出现性能瓶颈时或异常中断时,也可灵活实现故障转移,根据业务的需要自动调配资源,平滑扩展,保证业务持续有效的运行。

二、 基于F5的应用交付解决方案,提供面向应用交付的增值服务

                 

在传统数据中心的网络层及服务器之间,使用由F5提供的统一的应用交付层,即可为用户提供众多的增值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

                    

1. 高可用即服务(HighavailableasService)

利用负载均衡技术提供7*24不间断的业务访问

2. 安全即服务(SecurityasaService)

利用网络安全及七层应用安全搭建的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3. 加速即服务(AccelerationasaService):

基于应用加速技术,如:

带宽管理,SSL加/解密,流量压缩,快速缓存,连接优化等技术实现的内容快速访问。

4. 接入即服务(AccessasaService)

基于SSLVPN远程安全接入的技术,满足用户远程接入管理的需求。

5. 应用即服务(ApplicationasaService)

利用F5的应用就续解决方案,可以使F5与众多应用服务提供厂商无缝结合,为各种应用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保证。

6. 存储即服务(StorageasaService)

利用F5的文件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文件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快速搭建云存储服务平台,实现存储共享,灵活为用户分配存储容量,提供数据

移,备份等一系列服务。

三、 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客户服务自助化

                    

基于云计算运营服务的优势是显示易见的。

通常情况下,客户要发布一个网络应用,需要漫长的时间对网络架构进行部署,应用的开发,测试并最终安装运行,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

而用户通过购买运营商所提供的网络,服务器,甚至应用等服务后,即可将应用发布到网络上,其最大的精力将只需花费在个性化业务开发,市场宣传等工作上,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因此,运营商所提供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自助化服务平台,将有助于客户的快速应用部属及业务开展。

以全球知名的云服务提供商GoGrid为例,通过web控制面板调用相应的API接口与各服务器,数据库,负载均衡器等的自动调用,用户只需在其提供的自助服务平台的页面上进行简单的点选:

                        

即可实现对CPU的数量,内存的大小,存储空间的要求,操作系统的类型及是否需负载均衡等内容进行选择:

                      

一旦选择完毕后,相应的配置也会随之自动完成,用户只需再将相应的内容上传到服务器即可进行发布。

而所有这些操作只需通过几分钟的配置即可完成。

四、 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按需扩展,绿色节能

                         

在云计算环境中,F5可以实时监测用户量的变化,按照业务量的压力实现对后台服务器唤醒或休眠的操作,当业务量激增时,唤醒更多的服务器加入到业务服务当中,而当请求量减少时,可控制多余的服务器处于休眠状态,节省资源。

五、 云计算环境下的集中化管理及监控系统

                           

基于云计算运营环境中,虚拟化界面主要用于向访问者提供统一的访问路径;而计算资源池,则是将各系统进行整合后的一个集合;维护管理界面则是利用Oracleenterprisemanager,Microsoftsystemcenter

或HPinsight等应用管理软件,实现对应用的集中化监控及管理:

                       

维护管理界面可按角色分配管理资源,掌握资源池内各节点的运行状况,自动化控制各节点的资源使用,实现对节点进行统一的,可视化的管理与控制。

总结: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的产生,帮助运营商节省了成本,通过F5的统一的应用交付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同时,提供了更灵活,更易扩展,更安全,更快速,更可靠的应用交付保障。

运营商所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服务,为用户节省了投入,缩短了应用发布的时间,并得到最高级别的服务保证。

让我们共同跨入基于云计算运营服务模式的数据中心2.0时代吧!

从云计算到动态数据中心

近期云计算话题十分火爆。

但很多人对于云计算的概念还是相对模糊,不知道云计算究竟是什么,每个厂家对于云计算的概念都有不同的解释,每个厂家都在把自己往云计算上靠,就像是前段时间都在讨论虚拟化一样,好像虚拟化一流行,就什么东西都虚拟化了,云计算一流行,就啥东西都云计算了。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更加觉得云计算的遥远了。

从金融行业的业务性质来说,不可能把自己的关键数据也就是和钱相关的内容放到外部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去。

那么,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怎么去理解和使用云计算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云计算

从F5看来:

云计算不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而是进化的概念。

也就是说云计算并不是一个革命,今天一搞云计算了,现在所有的东西就废掉了,全部要推翻重来。

而更重要的,实现云计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步从现有的传统数据中心进化到云计算的架构。

今天的云计算被分为很多种类,IAAS(InfrustructureAsAService),SaaS(SoftwareAsAService),PaaS(PlatformAsAService)等,分析一下这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技术架构,不难发现云计算的核心是资源动态化、管理自动化、计算分布化。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云计算的企业数据中心和今天的数据中心有什么区别

今天在做IT建设规划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按照项目管理模式。

业务部门提出要上一个业务系统,IT部门就要开始按照项目来进行准备,根据业务所面对的客户数量,应用软件的处理性能等开始做预算。

通常是准备采用几台服务器,购买什么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是否需要采购网络设备还是利用现有的网络端口,以及负载均衡、安全、加速等各方面的设备。

每个项目都相对独立,每个项目都要通过很长的审批流程,还需要设计、立项、采购、招标等各个环节,再加上软件开发的时间,最终上线时间往往变得不可预计。

从业务的发展角度来说,这样的流程对于业务的推广非常不利。

IT的建设原本旨在为业务服务,今天企业要发展,要抢夺市场,很多时候需要业务创新,业务整合等。

如果一项新的业务推出,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产品推广到市场,可能错过市场需求高峰期,或是竞争对手在这之前就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这样,IT的建设不是在为业务服务,而是在拖后腿。

对于企业而言,私有云云计算的架构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所谓私有云,就是通过对企业现有的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和架构调整,通过云计算的自动资源调度和分配,实现一个自动部署,自动管理和自动运维的数据中心架构。

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如果要部署一个项目,通过自动化管理平台,业务部门只需要提交需要多少资源,比如几个CPU,多少内存,多少存储空间,然后在自动化管理平台上进行简单的配置,就可以迅速的准备好环境。

同时,系统的监控、备份等环境都已经全部准备好。

只需要应用软件开发完成,新的业务就可以开始使用。

当然,如果应用系统的开发也按照云计算的模式,采用SOA,WebService等模式进行,那只需要一些二次化定制就可以上线了。

就像我们今天到一个云计算服务商,比如Gogrid,Amazon去申请资源,只需要填入需要几颗CPU,多少内存、多少存储,云计算的后台平台就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准备好资源,包括机器、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如Apache、Tomcat之类,然后把自己的应用安装上去就可以投入使用。

那么,我们怎么来实现企业的私有云计算?

既然云计算有这么多的好处,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