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597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docx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vt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2.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D)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3.19世纪60年代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以救亡图存

4.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B)。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5.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是(C)

A、梁启超B、张东荪C、胡适D、黄凌霜

6.中国近代史上在中国上海设立了第一块租界,设立国是(A)。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7.19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C),后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获永久居住权。

A.香港岛

B.九龙半岛

C.澳门半岛

D.广州湾

8.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9.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音,这主要说明(B)。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B.鸦片战争激化国内矛盾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苏醒而奋起反抗

D.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

10.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11.德国元帅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D)。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

B.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2.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的著作是(C)。

A.《地理大全》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筹海篇》

13.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其成员是(D)。

A.毛泽东、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邓小平

C.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D.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14.表明蒋介石彻底叛变革命的是(B)

A.中山舰事件B.“四—二”反革命政变

C.“整理党务案”D.“七—五”反革命政变

1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B)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6.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上述材料(D)

A.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17.据中共六大时的的不完全统计: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D)万人.

A.15B.20

C.30D.31

18.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

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C

A.陆海军大元帅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9.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B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直接的反对日本侵华的群众运动是B

A.护国运动五四运动B.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C.五卅运动省港罢工D.五四运动省港罢工

21.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22.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C

2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B集中制C民主集中制D党团制

答案C

24.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

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答案(A)

25.三大战役的胜利,最主要的战略意义在于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解放了北平

C.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D.使华北、华东、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答案A

26.抗日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C)万人。

A1500B2500C3500D4500

27.1945年4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C)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123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瓦窑堡会议上决定将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A)

A人民共和国B民主共和国

C新民主主义共和国D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28.全面内战爆发后,宣称“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整个解决”共产党军队的是

A.陈诚B.顾祝同C.卫立煌D.白崇禧

答案A

29.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最高国务会议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席会议

答案B

3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答案D

31.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A)。

A.临近港澳

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就

32.1992年初,邓小平在谈话时强调(C)是硬道理。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稳定

33.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十五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B)国家,阐述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A.和谐

B.创新型

C.法制

D.发展

34.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35.毛泽东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C)。

A.《矛盾论》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7.“文革”后期江青等人借“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A)。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林彪

D.刘少奇

38.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D)。

A.综合发展

B.平衡发展

C.重点发展重工业

D.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9.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是(B)

A.资本主义经济

B.官僚垄断经济

C.封建经济

D.半封建经济

40.“一二·九”与“五四”运动的相似点是(A)

A.在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B.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C.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中共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41.日本制定了“把满州从中国本土分裂出去,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以图将来”的侵略方针,表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C)

A.让东北三省独立出去,建立新的国家

B.更好地帮助东三省发展

C.侵占满州,进而侵占全中国

D.实现东三省自治

42.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B)

A.京师大学堂

B.广方言馆

C.时务学堂

D.广州万木草堂

43.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A)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

B.200万

C.100万

D.250万

44.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的是(D)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答案】

45.五卅惨案后,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市民罢市斗争的组织是(D)

A.上海总商会

B.上海总工会

C.上海学生联合会

D.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46.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B.要不要实行共和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

【答案】C

47.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答案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D.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48.中国共产党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

【答案】C

49.1947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答案】D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B.和平、民主、团结C.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50.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重大战役是(D)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51.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B)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52.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D)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3.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交通运输业

5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B)

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

C.平江起义D.广州起义

55.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阐述了(C)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56.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B)

A.君主立宪制

B.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议会民主制

D.代表大会制

二、多项选择题

57.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哪些方面(ABCD)。

A.兴办近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58.下列事件与康有为有关的是(BCE)

A.早期维新思想家之一

B.举办了万木草堂

C.写下《孔子改制考》

D.担任过《时务报》的主笔

E.是保国会的发起人

×.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个

59.在近代,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这些条约包括(ABCD)。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60.近代列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主要表现在(ABCD)。

A.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C.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D.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61.中国民族觉醒意识的口号是(BC)。

A.扶清灭洋

B.救亡图存

C.振兴中华

D.自强求富

62.下列选项中属于洪秀全宗教理论来源的是(ABC)。

A.西方基督教教义

B.儒家大同思想

C.农民平均主义

D.道家无为思想

63.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有(ABCD)。

A.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B.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C.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D.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64.近代帝国主义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文化渗透,有的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

比如:

(ABCD)。

A.德国传教士郭士立

B.法国传教士孟振生

C.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D.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65.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有ABD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66.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BC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

67.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进行的工作有ABD

A.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

B.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D.进行有关建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68.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有AB

A。

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B。

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C。

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D。

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69.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确定的革命的总方针是(BD)

A建立革命根据地

B武装反抗国民党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开展土地革命

70.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产生的共同原因是(ABC)

A.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B.中国共产党不够成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

C.主观主义

D.对革命急于求成

71.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是指(AB)。

A.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发展集体经济

C.解决温饱

D.达到小康

72.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BCD)。

A.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B.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73.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ABCD)。

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

74.1998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BCD)问题。

A.农民工

B.农业

C.农民

D.农村

75.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等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是(ABCD)。

A.中共犯严重错误时,党的性质和宗旨没有改变

B.中共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C.中共犯错误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很多重要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76.《论十大关系》论述的政治关系有(ABCDE)。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B.党和非党的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D.是非关系

E.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77.中共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AB)。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78.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

B.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

C.国民党执行内战政策

D.国统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答案】ABCD

79.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国统区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主要有()

A.一二.一血案

B.较场口血案

C.五二O血案

D.下关惨案

【答案】ABCD

80.1947年五二○惨案发生后,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斗争口号是()

A.反腐败B.反饥饿C.反内战D.反迫害

【答案】BCD

81.18.鸦片战争前,中国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但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下列对中国当时经济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A.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发展。

B.政治上,清王朝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已腐败不堪。

军事上,清王朝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C.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的反抗意识。

D.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ABCD

82.洋务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

A.《日本变政考》

B.《俄彼得变政记》

C.《波兰分灭记》

D.《欧游心影录》

【答案】ABC

三、判断题

83.康有为的大同思想继承儒家“仁”的思想(大同思想),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84.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ⅹ)

85.19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半岛。

(√)

86.中国的工人阶级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

(√)

87.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是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

88.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89.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

90.中国共产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领导者。

91.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

92.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9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段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94.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95.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96.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9月12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C)A.平津战役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

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

东北野

战军主力70万人在林彪、罗荣桓领导下,共歼敌47.2万人。

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领导下,共歼敌55.5万人。

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入关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华北解放军主力与地方武装共100万人,在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97.2007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

98.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指建设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

99.中国收回香港的时间是(A)A.1997年7月1日B.1999年12月31日C.1999年1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解析: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100.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