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9728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docx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与整定计算

第1章输电线路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第2章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第3章发电机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第4章母线保护

第1章  输电线路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重点:

掌握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保护配置方法与整定计算原则。

难点:

保护的整定计算能力培养要求:

基本能对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

学时:

4学时

主保护:

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的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

后备保护:

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

为补充主保护或后备保护的不足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一、线路上的故障类型及特征:

相间短路(三相相间短路、二相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二相接地短路、三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相间短路故障产生的危害最严重;单相接地短路最常见。

相间短路的最基本特征是:

故障相流动短路电流,故障相之间的电压为零,保护安装处母线电压降低;接地短路的特征:

1、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特点是:

①全系统都出现零序电压,且零序电压全系统均相等。

②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由本线路对地电容形成,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③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由全系统非故障元件、线路对地电容形成,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

显然,当母线上出线愈多时,故障线路流过的零序电流愈大。

④故障相电压(金属性故障)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正常运行时的相间电压。

⑤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电容电流方向和大小不相同。

   因此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线路单相故障可以反应零序电压的出现构成零序电压保护;可以反应零序电流的大小构成零序电流保护;可以反应零序功率的方向构成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2、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接地时零序分量的特点:

①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处零序电压为零。

②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决定于输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而与电源的数目和位置无关。

③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如果输电线路和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数目不变,则零序阻抗和零序等效网络就是不变的。

但电力系统正序阻抗和负序阻抗要随着系统运行方式而变化,将间接影响零序分量的大小。

④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零序功率方向与正序功率方向相反,零序功率方向实际上都是由线路流向母线的。

二、保护的配置小电流接地系统(35KV及以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由于小电流接地系统没有接地点,故单相接地短路仅视为异常运行状态,一般利用母线上的绝缘监察装置发信号,由运行人员“分区”停电寻找接地设备。

对于变电站来讲,母线上出线回路数较多,也涉及供电的连续性问题,故一般采用零序电流或零序方向保护反应接地故障。

对于短线路、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可不考虑Ⅰ段保护,仅用Ⅱ段+Ⅲ段保护分别作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使用。

110KV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作为相间短路故障的保护方式,采用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接地短路的保护方式。

对极个别非常短的线路,如有必要也可以考虑采用纵差保护作为主保护。

注意:

1、在双侧电源的输电线路上,当反方向短路时,如果保护可能失去选择性的话,就应该增设方向元件,构成方向电流保护。

2、变压器——线路组接线时,将线路视为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不再单独设置保护。

3、保护的配置没有定则,只要能反应对象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故障且满足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的方案都可以,最经济的方案就是最好的。

无论那种保护,其灵敏度都应满足规程要求,否则应改换其它保护方式。

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计算原则:

躲开本条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计算公式:

式中:

Iact——继电器动作电流Kc——保护的接线系数IkBmax——最大运行方式下,保护区末端B母线处三相相间短路时,流经保护的短路电流。

K1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I1op1——保护动作电流的一次侧数值。

nTA——保护安装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灵敏系数校验:

式中:

X1——线路的单位阻抗,一般0.4Ω/KM;Xsmax——系统最大短路阻抗。

要求最小保护范围不得低于15%~20%线路全长,才允许使用。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整定计算原则:

不超出相邻下一元件的瞬时速断保护范围。

所以保护1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于保护2的瞬时速断保护动作电流,且为保证在下一元件首端短路时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保护1的动作时限应该比保护2大。

故:

式中:

KⅡrel——限时速断保护可靠系数,一般取1.1~1.2;△t——时限级差,一般取0.5S;灵敏度校验:

规程要求: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作为后备保护使用。

要求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后备以及相邻线路或元件的远后备。

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式中:

KⅢrel——可靠系数,一般取1.15~1.25;Krel——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一般取0.85~0.95;Kss——电动机自起动系数,一般取1.5~3.0;动作时间按阶梯原则递推。

灵敏度分别按近后备和远后备进行计算。

式中:

Ikmin——保护区末端短路时,流经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

即:

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相间短路电流。

要求:

作近后备使用时,Ksen≥1.3~1.5作远后备使用时,Ksen≥1.2注意:

作近后备使用时,灵敏系数校验点取本条线路最末端;作远后备使用时,灵敏系数校验点取相邻元件或线路的最末端;

4、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实例如图所示单侧电源放射状网络,AB和BC均设有三段式电流保护。

已知:

1)线路AB长20km,线路BC长30km,线路电抗每公里0.4欧姆;2)变电所B、C中变压器连接组别为Y,d11,且在变压器上装设差动保护;3)线路AB的最大传输功率为9.5MW,功率因数0.9,自起动系数取1.3;4)T1变压器归算至被保护线路电压等级的阻抗为28欧;5)系统最大电抗7.9欧,系统最小电抗4.5欧。

试对AB线路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并校验其灵敏度。

解:

(1)短路电流计算注意:

短路电流计算值要注意归算至保护安装处电压等级,否则会出现错误;双侧甚至多侧电源网络中,应取流经保护的短路电流值;在有限系统中,短路电流数值会随时间衰减,整定计算及灵敏度校验时,精确计算应取相应时间处的短路电流数值。

B母线短路三相、两相最大和最小短路电流为:

=1590(A)

  =1160(A)C母线短路电流为:

  E母线短路电流为:

   整定计算①保护1的Ⅰ段定值计算

  工程实践中,还应根据保护安装处TA变比,折算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以便于设定。

最小保护范围的校验:

=3.49KM

满足要求②保护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按躲过变压器低压侧母线短路电流整定:

与相邻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1.15×1.25×840=1210A选上述计算较大值为动作电流计算值,动作时间0.5S。

灵敏系数校验:

可见,如与相邻线路配合,将不满足要求,改为与变压器配合。

③保护1定限时过电流保护按躲过AB线路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501.8A动作时限按阶梯原则推。

此处假定BC段保护最大时限为1.5S,T1上保护动作最大时限为0.5S,则该保护的动作时限为1.5+0.5=2.0S。

灵敏度校验:

近后备时:

   远后备时:

注意:

不能作T1的远后备。

四、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相间距离保护多采用阶段式保护,三段式距离保护整定计算原则与三段式电流保护基本相同.

1、相间距离Ⅰ段保护的整定相间距离保护第Ⅰ段动作阻抗为:

可靠系数取0.8~0.85。

若被保护对象为线路变压器组,则动作阻抗为:

如果整定阻抗角与线路阻抗角相等,则保护区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

2、相间距离Ⅱ段保护的整定相间距离Ⅱ段应与相邻线路相间距离第Ⅰ段或与相邻元件速动保护配合。

①与相邻线路第Ⅰ段配合动作阻抗为:

式中:

Kbmin——最小分支系数。

KⅡrel——可靠系数,一般取0.8。

关于分支系数:

助增分支(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有电源注入,保护测量阻抗将增大)

B、汲出分支(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有负荷引出,保护测量阻抗将减小。

Znp1——引出负荷线路全长阻抗Znp2——被影响线路全长阻抗Zset——被影响线路距离Ⅰ段保护整定阻抗汲出系数是小于1的数值。

C、助增分支、汲出分支同时存在时总分支系数为助增系数与汲出系数相乘。

例题:

分支系数计算已知,线路正序阻抗0.45Ω/KM,平行线路70km、MN线路为40km,距离Ⅰ段保护可靠系数取0.85。

M侧电源最大阻抗ZsM.max=25Ω、最小等值阻抗为ZsM.min=20Ω;N侧电源最大ZsN.max=25Ω、最小等值阻抗分别为ZsN.min=15Ω,试求MN线路M侧距离保护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

解:

(1)求最大分支系数最大助增系数:

最大汲出系数:

最大汲出系数为1。

总的最大分支系数为:

(2)求最小分支系数最小助增系数:

=2.52最小汲出系数:

总分支系数:

②与相邻元件的速动保护配合灵敏度校验:

要求:

≥1.3~1.5若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可与相邻Ⅱ段配合,动作阻抗为

动作时间:

3、相间距离Ⅲ段保护的整定  整定计算原则:

按躲过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①按躲过最小负荷阻抗整定

可靠系数取1.2~1.3;全阻抗继电器返回系数取1.15~1.25。

若测量元件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

Ψlm——方向阻抗继电器灵敏角Ψld——负荷阻抗角②灵敏度校验

      近后备时:

    要求≥1.3~1.5

    远后备时:

   要求≥1.2注意:

以上动作阻抗为一次侧计算值,工程实践中还应换算成继电器的整定值:

五、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

1、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与反应相间短路故障的电流保护相似,零序电流保护只反应电流中的零序分量。

躲过被保护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

由于是保护动作速度很快,动作值还应与“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时闭合”、“非全相运行伴随振荡”等现象产生的零序电流配合,以保证选择性。

按非全相且振荡条件整定定值可能过高,灵敏度将不满足要求。

措施:

通常设置两个速断保护,灵敏Ⅰ段按条件①和②整定;不灵敏Ⅰ段按条件③整定。

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闭锁灵敏Ⅰ段。

2、限时零序电流速断保护基本原理与相间短路时阶段式电流保护相同,不再赘述。

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

可采用与相邻线路的零序Ⅱ段配合,其动作电流、动作时间均要配合。

3、零序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整定条件:

①躲过下级线路相间短路时最大不平衡电流

②零序Ⅲ段保护之间在灵敏度上要逐级配合

第2章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配置与整定计算

重点:

掌握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和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理解三绕组变压器后备保护及过负荷保护配置难点: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能力培养要求:

基本能对变压器的保护进行整定计算方法。

学时:

6学时

2.1  电力变压器保护配置的原则

一、变压器的故障类型与特征  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油箱内故障和油箱外故障两类,油箱内故障主要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接地短路,以及铁芯烧毁等。

变压器油箱内的故障十分危险,由于油箱内充满了变压器油,故障后强大的短路电流使变压器油急剧的分解气化,可能产生大量的可燃性瓦斯气体,很容易引起油箱爆炸。

油箱外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的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电力变压器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主要有外部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引起的相间过电流和零序过电流,负荷超过其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油箱漏油引起的油面降低,以及过电压、过励磁等。

二、变压器保护配置的基本原则1、瓦斯保护:

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和400KVA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用来反应变压器油箱内部的短路故障以及油面降低,其中重瓦斯保护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轻瓦斯保护动作于发出信号。

2、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

6300K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10000KVA及以上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发电厂厂用或工业企业中自用6300KVA及以上重要的变压器,应装设纵差保护。

其他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大于0.5S。

对于2000KVA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应装设纵差保护。

纵差保护用于反应电力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发生的短路故障,其保护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并发相应信号。

3、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

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用于反应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同时作为瓦斯保护和纵差保护(或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其动作时限按电流保护的阶梯形原则来整定,延时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电源侧断路器,并发相应信号。

一般采用过流保护、复合电压起动过电流保护或负序电流单相低电压保护等。

4、接地短路的零序保护: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应装设零序保护,零序保护用于反应变压器高压侧(或中压侧),以及外部元件的接地短路。

5、过负荷保护:

对于400KVA以上的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通常只装在一相,其动作时限较长,延时动作于发信号。

6、其他保护:

高压侧电压为50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对频率降低和电压升高而引起的变压器励磁电流升高,应装设变压器过励磁保护。

对变压器温度和油箱内压力升高,以及冷却系统故障,按变压器现行标准要求,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三、关于三绕组变压器后备保护配置对于三绕组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当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应断开各侧断路器,当油箱外部故障时,只应断开近故障点侧的变压器断路器,使变压器的其余两侧继续运行。

1、对于单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应设置两套后备保护,分别装于电源侧和负荷侧。

保护带两级时限,以较小的时限跳开变压器断路器QF3,以较大的时限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对于多侧电源的三绕组变压器,应在三侧都装设后备保护。

四、关于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1、对双绕组升压变压器,装于发电机电压侧。

2、对一侧无电源的三绕组升压变压器,装于发电机电压侧和无电源侧。

3、对三侧有电源的三绕组升压变压器,三侧均应装设。

4、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装于高压侧。

5、仅一侧电源的三绕组降压变压器,若三侧的容量相等,只装于电源侧;若三侧的容量不等,则装于电源侧及容量较小侧。

6、对两侧有电源的三绕组降压变压器,三侧均应装设。

装于各侧的过负荷保护,均经过同一时间继电器作用于信号。

五、关于变压器接地保护要求: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一般要求在变压器上装设接地(零序)保护,作为变压器本身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

有若干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变电站,则采用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而另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方式。

如图所示两台升压变压器并列运行,其中T1中性点接地运行,T2中性点不接地运行。

对于中性点有两种运行方式的变压器,需要装设两套相互配合的接地保护装置:

零序过电流保护─用于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零序过电压保护─用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按下列原则来构成保护:

对于分级绝缘变压器应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后切除中性点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对于全绝缘变压器应先切除中性点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后切除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

35KV变压器保护配置图

110KV变压器保护配置图

2.2变压器保护的整定计算

一、电力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容量较小的变压器,当其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大于0.5s时,可在电源侧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保护动作电流:

1、躲开变压器负荷侧母线上短路时流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

2、躲过变压器空载投入时的励磁涌流

取上述两条件较大值为整定值。

要求在保护安装处K2点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进行校验:

要求Ksen≥2

二、用DCD-2构成的差动保护整定计算

1、确定基本侧计算一次侧额定电流:

   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

  主变D侧,Kcon=1;Y侧Kcon=√3确定基本侧:

二次电流大的那一侧为基本侧。

2、确定动作电流计算值①躲开励磁涌流:

②躲开TA二次回路断线影响:

③躲开外部短路时流经保护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根据经验,可靠系数取1.3。

其中:

△Uhm——高、中压侧调压分接头调压范围的一半;Kts——两侧TA同型系数,型号相同取0.5,不同取1;fer——TA的最大误差,取10%;△fer——计算误差,初次计算取0.05;Ikmax——流经保护的最大外部短路电流;若是双绕组变压器,则:

保护动作电流计算值取上述三条件最大值。

3、确定基本侧工作绕组匝数:

其中:

AW0——DCD-2继电器额定动作磁势,取60安.匝;Kcon——基本侧TA接线系数;nTA——基本侧TA变比;选用Ww.set≤Ww.cal工作绕组匝数:

根据DCD—2差动线圈的固有数值,先选定差动线圈的匝数,则基本侧平衡线圈匝数即可得到。

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4、确定非基本侧平衡绕组三绕组变压器:

双绕组变压器:

式中:

I2b——额定情况下,基本侧TA二次侧电流;I2nb——额定情况下,非基本侧TA二次侧电流;整定:

根据计算值按四舍五入法确定平衡绕组匝数(取整数)。

5、相对误差校验

要求:

△fer≤0.05。

若条件不满足,应将计算出来的值带入公式重新确定保护动作电流。

6、灵敏度 要求≥2。

7、短路绕组位置的确定中小型变压器励磁涌流大、衰减快,对保护动作的快速性要求低,故一般选择C—C或D—D位置。

(必须保证2个抽头螺丝位于相同字母处,内部关系才成立。

)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选A—A或B—B位置。

所选位置是否恰当,应由空载投入变压器试验时差动保护不误动为准。

三、相间短路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

1、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

最大负荷电流ILmax的确定:

变压器并列运行时:

降压变压器:

动作时间按阶梯原则整定;灵敏度校验方法、要求都与线路定时限过流保护完全一致。

2、复合电压过流保护

①电流元件

灵敏度校验同过流保护。

②低压元件

低压元件灵敏度:

要求Ksen>1.2③负序电压元件

负序电压元件灵敏度

要求Ksen>1.2④时间元件动作时间的确定同过流保护。

3、负序电流和单相低电压过流保护对于大容量的发电机变压器组,由于额定电流大,电流元件往往不能满足远后备灵敏度的要求,可采用负序电流保护。

它是由反应不对称短路故障的负序电流元件和反应对称短路故障的单相式低压过电流保护组成。

负序电流保护灵敏度较高,且在接线的变压器另一侧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灵敏度不受影响,接线也较简单。

整定计算则比较复杂,主要是需要计算负序电流,请查阅相关资料。

四、过负荷保护的整定计算过负荷保护只反应一相电流的大小,由于变压器允许过负荷能力比较强,所以保护延时一般较长,至少应该比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多一个级差Δt。

五、变压器接地短路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线上的零序电流保护应与包保护侧母线引出线上配置的零序电流保护后备段进行配合。

保护的灵敏系数按后备保护范围末端接地短路校验,灵敏系数应不小于1.2。

  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比引出线零序电流后备段的最大动作时限大一个阶梯时限△t。

为了缩小接地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提高后备保护动作的快速性,通常配置为两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每段各带两级时限。

较短时限断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较长时间段开变压器断路器。

六、瓦斯保护与温度保护  瓦斯继电器动作值由变压器生产厂家在出厂前设定;1000KVA及以上容量的油浸式变压器才装设有温度信号计,一般规定正常运行时上层油温不超过85°,否则应发出信号提示值班人员。

最高不超过95°,超过则动作于跳开变压器各侧开关。

第3章  发电机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整定计算

重点:

熟悉发电机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掌握发电机保护配置的基本方法;理解发电机横差保护工作原理;100%保护范围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工作原理。

难点:

100%保护范围的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工作原理。

能力培养要求:

基本具备对中小型发电机配置保护装置的能力。

学时:

讲课3学时,现场教学2学时

3.1发电机的保护配置

一、发电机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和贵重的设备,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

1、发电机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①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相间短路会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严重损坏发电机,甚至引起火灾。

②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匝间短路会产生很大的环流,引起故障处温度升高,使绝缘老化,甚至击穿绝缘发展为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扩大发电机损坏范围。

③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是发电机易发生的一种故障。

单相接地后,其电容电流流过故障点的定子铁芯,当此电流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会使铁芯局部熔化。

④发电机转子绕组一点接地和两点接地转子绕组一点接地,对发电机没有直接危害。

两点接地则转子绕组一部分被短接,不但会烧毁转子绕组,而且由于部分绕组短接会破坏磁路的对称性,造成磁势不平衡而引起机组剧烈振动,产生严重后果。

水轮发电机组是凸极结构,机组剧烈振动后会破坏各轴承与轴瓦之间的间隙,造成“拉瓦”,排除故障需要相当长的停机时间,故绝不允许转子绕组两点接地现象出现。

⑤发电机失磁由于转子绕组断线、励磁回路故障或灭磁开关误动等原因,将造成转子失磁,失磁故障不仅对发电机造成危害,而且对电力系统安全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发电机失去励磁后,运行状态将变为电动机运行。

故不允许发电机失磁后继续运行。

2、发电机的不正常工作状态①由于外部短路、非周期合闸以及系统振荡等原因引起的过电流。

②过负荷。

③过电压。

特别是水轮发电机,因其调速系统惯性大,在突然甩负荷时,将引起过电压。

④逆功率。

当汽轮发电机主汽门突然关闭而发电机断路器未断开时,发电机将过渡到同步电动机运行状态,对汽轮发电机叶片特别是尾叶,可能过热而损坏。

二、发电机的保护配置1、纵差动保护反应发电机定子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故障,动作于瞬时跳开发电机开关、停机并灭磁。

2、横联差动保护当发电机定子绕组有2个以上的分支且连接成双星形,每个分支都有引出线时,应装设横联差动保护反应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动作结构同纵差动保护。

当不满足该条件时,取消该保护,待故障发展为相间短时,用纵差动保护反应。

3、零序保护当发电机电压回路回路的接地电容电流(未经消弧线圈补偿)大于或等于5A时,保护动作于跳闸、停机、灭磁。

;当接地电容电流小于5A时,保护应动作信号。

对单机容量为100MW及以上的发电机,应尽量装设保护范围为100%的接地保护。

4、过电流保护一般应配置低电压过流或复合电压过流保护反应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流状态,并作为发电机的后备保护。

对单机容量为50MW及以上的发电机,一般装设负序过流及单相低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

5、过负荷保护由于发电机对称过负荷引起的定子绕组过流,应装设反应一相电流的过负荷保护,延时动作于信号。

6、过电压保护反应发电机突然甩负荷引起的定子绕组过电压现象,延时动作于跳开关、停机、灭磁。

7、转子绕组一点接地保护水轮发电机组一般装设一点接地保护并动作于信号。

汽轮机发电机采用定期检测装置,大容量机组才设一点接地保护和二点接地保护。

一点接地保护动作于信号,二点接地保护动作于停机。

8、失磁保护当不允许失磁运行时,应在自动灭磁开关断开时,连跳发电机断路器。

对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或采用可控硅励磁方式时,应设专门的失磁保护。

其他还有如转子回路过负荷保护,用于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并采用可控硅励磁方式的发电机;大容量汽轮机发电机的逆功率保护等。

一般成套的可控硅励磁装置自身都设有失磁保护和转子回路过负荷保护,所以发电机上不再单独配置该保护。

3.2发电机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一、电流继电器构成的发电机纵差保护

  图中,KVI串接于三相电流互感器的中性线上,反应中性线上的电流大小,作为差动保护TA断线监视用,延时发信号。

二、保护整定计算动作电流按两个条件整定:

1、躲开TA二次侧断线影响:

 

2、躲开二次侧不平衡电流:

式中:

短路电流非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