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59901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地点:

项目主管部门:

项目责任单位:

项目负责人:

建设性质:

改扩建

建设年限:

10年

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216.2公顷;总投资规模46,715万元

建设容:

德昂山文化体验区、太阳湖休闲养生区、棒少山佛都朝觐区、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资金筹措:

自筹20%;政府渠道资金10%;融资70%

项目现状:

公园占地面积198.9公顷;公园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公园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

二、项目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省、州的“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通过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使旅游业成为促进畹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并以此为龙头拉动畹町经济综合发展。

同时也为开发商、投资商带来经济回报。

在畹町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遵循《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发建设。

旅游开发以生态保育和文化保护为前提,兼顾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突出“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三种文化形态,把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一个生产型旅游景区。

2、指导原则

1生态性和原真性开发原则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生态型景区,这决定了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旅游区的开发应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保护式开发模式导向,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过度地影响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比如,畹町森林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太阳湖水库的环保式开发。

另一方面,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地方,要注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保持文化形态的原真性是景区得以成功开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关键。

②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原则

畹町是一个历史沉淀深厚、边境商业发达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

因此,畹町国家森林公园要注重吸纳并集成畹町商、旅、文三方面的优势。

旅游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文化则有利于丰富旅游的涵、提升旅游的品质、增强旅游的吸引力。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要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相融,使珍贵的二战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神圣的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在公园的旅游开发中实现其价值。

此外,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要善于把边贸商务人员转化为游客,大力发展商务旅游,例如,把太阳湖区域建设成为小区域的休闲会备中心。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是1988年国家林业部(林造字[1988]262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的省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紧邻畹町城北侧,与缅甸边界的直线距离为425米。

公园群山叠翠,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底,拥有全国最大的珍稀木材柚木林,还有石斛、树蕨、铁力木、酸梓木、高山小叶榕、树花生等珍稀植物。

整体上看,畹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交相辉映,依山顺势,公园可以俯瞰“一城两国”的边境奇观。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与畹町城形成“森林在城中”和“城在森林中”的天然格局,占尽天时地利,是旅游者养生、休闲和度假的乐园。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可以概括为绿(优良的生态环境)、边(边关、边境、边贸)、情(中缅胞波情、民族风情)、史(二战历史)。

其中最有开发前景和独特吸引力的是边、情、史旅游资源。

1、绿——珍稀植物汇集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园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本底,绿色是其基调色。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分布着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林地等多种地带性植物,而且拥有“活化”之称的桫椤,桫椤树为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还有大片的柚木林,柚木为世界公认的名贵树种,被誉为“万木之王”,在缅甸、印尼被称为“国宝”,观赏价值较高。

此外,还有石斛、树蕨、铁力木、酸梓木、高山小叶榕、树花生等珍稀植物。

2、边——多元的边地文化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地理环境派生出多样的边地文化。

其中,以“一城两国”景观为标志的边关文化是独特的边境奇观。

而以万佛寺为代表的佛教朝觐区是中缅信徒心中的向往。

3、情——多样的民族风情

以德昂山德昂族部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的外来旅游者,旅游区的德昂部落建筑、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以及傣族、景颇族和缅族文化展示将广受外来旅游者的青睐。

4、史——辉煌的二战历史

公园保留有滇缅公路的遗迹,并且留下了二战时期抗战的军营和碉堡,似及以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为代表的抗战文化。

滇西抗战的历史同样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广大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滇西抗战的历程经过。

总体而言,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观赏游憩价值很高、完整性好、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较高、珍稀或奇特程度较高、规模与丰度较好、知名度一般。

同时由于地形、气候、历史原因等条件制约,资源相对比较脆弱。

因此,科学规划是旅游区保护与开发的前提和保障。

二、项目必要性

1、畹町是名镇,具有旅游开发的基础。

畹町是一座抗战名镇、外交名镇、商贸名镇和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历届党委、政府坚持“巩固、提高、开发、完善、创新”方针,以打造“边关名镇”品牌为载体,做好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推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抗战文化、外交文化、民族文化开发为重点,不断完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实施特色旅游,做强做大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

2、开发潜力大,具有旅游业发展的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加大畹町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整合资源,挖掘潜力,从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入手,着力发展旅游事业。

经过不懈努力,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涵及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景区已逐步建立完善。

畹町桥、德昂山综合区、森林公园、生态园、90号界桩公园、回环傣族村竹林、红蛇码头漂江游、柚木林场、边关名镇广场、南洋华侨机工抗战纪念碑公园及中缅友好纪念馆等景点景区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畹町开发区共接待旅游人数4507人次,旅游总收入201.22万元。

其中:

国旅游收入176.78万元;外汇收入4.92万美元。

随着“畹町旅游小镇”规划实施和文化基础设施及众多景点景区项目建设的推进,畹町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边关风貌和婀娜多姿的亚热带风光,将把畹町打造成为德宏州乃至省旅游的新亮点。

3、公园续建与开发是振兴畹町旅游业的关键。

然而,时至今日,畹町仍没有构筑起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主要表现为旅游人气不旺、旅客停留时间短、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等现象。

作为畹町旅游业发展重要支撑的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尚未发挥“龙头”作用,其旅游开发远远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究其主要根源是产品并发中对边关文化、抗战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缺乏精品意识和时尚感,导致旅游产品不成体系、不上档次、不能够迎合现代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于1989年,旅游区现有各主要景点的游路初步明确,并具备基础设施雏形。

目前,该公园基本上处于“旅游废墟”状态,经营管理活动完全停止,偶尔有周边或外地人员来登山或康体锻炼。

具体而言,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对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深层次研究与评价,其主体资源、标志性资源尚未明确定位,有一定知名度的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尚未给旅游者形成鲜明的旅游感知形象。

二是旅游开发处于“四低状态”,即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低效益。

旅游区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主题形象不明显,体验性、参与性项目和旅游商品为空白。

三是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不健全,功能性差,缺乏规化管理,服务质量仍停留在较低层面,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四是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宣传与促销资金投入较少,严重制约着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旅游区缺乏规的基础性资料,给规划编制、管理决策及开发经营带来困难。

所以,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既是畹町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畹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4、有助于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省以成为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次区域五国相通的“桥头堡”。

畹町与缅甸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优势,真正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家级金色口岸。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正是以此为契机,结合公园自身的实际,通过扩建和续建以适应建立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需要,为中国与各东盟国家的交往创造有利条件,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贸易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

它将对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它也是省德宏州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一、客源市场现状

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问,畹町开发区共接待旅游数4507人次,旅游总收入201.22万元。

据此数据,按照经验规律推断,畹町2009年的全年旅游人数为2.7万人次,同年旅游总收入为1207万元。

二、旅游市场环境

1、省旅游市场

根据中共省委、省政府旅游“二次创业”、“提质增效”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结合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可对未来旅游发展作出以下预测:

具体的预测数据为,到2010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300万人次,国游客1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国旅游收入7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800亿元。

到2015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43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国游客1.3亿人次,国旅游收入1000亿元;旅游总收入1200亿元,预计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9.3%,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0%。

再到20200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55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0亿美元;接待国游客1.5亿人次,国旅游收入1360亿元;旅游总收入1600亿元,预计超过当年全省GDP的20%,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2%。

位于中缅边境的畹町,只要开发得当,一定可以从旅游市场中崛起。

2、德宏州旅游市场

2008年全年德宏州接待国外游客361.97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8.2%。

其中:

海外游客7.03万人次,增长12.7%;国游客354.94万人次,增长8.2%;口岸入境一日游人数101万人次,同比增长25.7%。

旅游业总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长10.4%。

2009年上半年德宏接待旅游总人数183.2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2%。

德宏提出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州加快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从2009年起,每年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争取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使全州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力争到2015年使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德宏重要的支柱产业。

发展至今,德宏州共有星级宾馆酒店44家,社会旅馆招待所近400家,总床位达24200多个,基本能满足旅游者需要。

旅游经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金州共有旅行社21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国旅行社18家,在册导游人员227人,能够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瑞丽市旅游市场

2009年,国庆期间瑞丽口岸安全迎送出入境旅客逾16.5万,据此推断瑞丽市全年旅游人次规模将达到100万左右。

全市共有旅行社11家(其中国际社一家),宾馆饭店200余家(其中星级饭店16家,最高星级为4星级,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家),总床位18000多个。

在景区景点建设上的投入累计达6000多万元;宾馆饭店建设投入5亿多元。

全行业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0000余人,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接待和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已基本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三、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1、与周动热点景区的竞争

畹町位于滇西中缅边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屏蔽区域。

即便与瑞丽市相比,其知名度也相距甚远。

近距离的德宏州瑞大盈江风景区、中缅友谊街、德宏户撒皇阁寺、允燕佛塔、瑞丽莫里热带雨林景区、大等喊农村公园等景区因其已有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会与畹町国家森林公园争夺近、中程旅游客源市场。

为此,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突出特色,提高旅游知名度是当务之急。

2、与省国家森林公园的竞争

作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目的地,在全国来看,北京、、等多个省份亦已有比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省也已经有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西双版纳国家森林公园等多个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因此,作为同质性旅游景区,畹町国家森林公园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唯有采取差异性策略,才能争取到中远程的旅游客源市场。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规划提升与项目建设,将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瑞丽市的城镇休闲公园和德宏州标志性的生态旅游区,成为省知名的以“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多元文化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示点,并打造成中国旅游特色文化景观旅游区(AAAA级旅游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禁毒教育基地。

2、阶段目标

①近期(2009—2010年):

基础投资建设期

在本阶段,主要建成旅游道路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和高效的管理机制。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吸引游人和投资,形成良好的旅游开发和旅游发展态势,成为畹町经济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旅游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39%,到2010年,游客总量达到3.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42.00万元。

②中期(2011—2015年):

旅游体系开发建设期

在本阶段,旅游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区重要旅游资源基本得到较好开发,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旅游设施基本完备,基础设施合理配套,生态环境良好,旅游目的地系统建成。

旅游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39%,到2015年,游客总量达到13.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79.77万元。

③远期(2016-2020年):

旅游品牌建设期

通过本阶段的建设,使旅游区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旅游精品项目出现、旅游服务一流、生态环境健全、旅游品牌凸现的省及滇西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旅游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38%,到2020年,游客总量达到47.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4801.54万元。

二、旅游区性质和形象定位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性质定位为:

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是一个以森林生态为本底,以“二战文化、边地文化和民族文化”为涵,集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休闲养生、餐饮娱乐、爱国教育、林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型旅游区。

依据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性质,结合畹町旅游小镇形象定位,建议以边关名镇和山水休闲为背景,彰显其历史沉淀与多元文化,把畹町森林公园旅游区的形象定位为:

边陲铭园,养生人居。

三、总体布局

按照综合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管理需求,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发展的布局原则为“四集”原则,即产品集聚、人气集聚、功能集聚和土地集约的布局原则;以及“长远考虑,优先开发,预留空间”的梯级布局原则。

根据畹町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旅游区总体布局原则,其总体布局为“一个游客中心、一条主游道、五个功能区、五大旅游产品、五大精品旅游项目”,具体分述如下:

1、一个游客中心

在边关名镇广场附近畹町森林公园入口处新建一个综合性的游客中心。

2、一条主游道

建设横贯畹町森林公园东西方向的主游道。

3、五个功能区

德昂山文化体验区、太阳湖养生度假区、棒少山佛教朝觐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4、五大旅游产品

多元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二战文化体验、边地文化体验、民族文化体验、宗教文化体验、养生文化体验等);休闲养生旅游产品(负氧养生、旅游养生、运动养生、山水养生、佛教养生、美食养生、茶疗养生、民族药养生、现代科技养生等);林业生产经营旅游产品(苗圃和亚热带果园观赏、苗圃亚热带果园生产线体验、苗圃和亚热带果园交易等);森林生态游憩旅游产品(软式探险露营、森林生态系统科考、森林徒步穿越、拓展训练等);会展旅游产品(特色婚宴、地方节庆、主题演出、民族竞技、边贸商品展览、各级各类会议等)。

5、五大精品旅游项目

太阳湖养生度假中心、德昂部落、二战铭园、侨心湖山庄、活蘑佛园。

四、功能分区

根据畹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区的景观地域格局、开发建设和经营现状,结合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按照总体策划和资源的分布情况,整个旅游区由五大功能区组成,即德昂山多元文化体验区、太阳湖休闲养生区、棒少山佛教朝觐区、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和森林生态游憩区。

通过五个功能区的划分和整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旅游主题容和服务功能,并通过有效的游线路组织,整合为有机相连的景观空间和景观结构。

1、德昂山文化体验区

区域围:

以德昂山为核心向外延展42.0公顷。

资源依托:

德昂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二战历史事件、南洋华侨机工纪念碑、多元文化等。

主体功能:

多元文化体验,主要包括二战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养生文化等。

建设规划:

德昂部落、二战铭园(滇缅公路、二战碉堡、二战营地、二战越野游道、二战战事模拟战场、二战纪念馆、二战研究会等)。

2、太阳湖养生度假区

区域围:

以太阳湖为核心向外延展33.4公顷。

资源依托:

太阳湖水库、森林生态景观、缅甸风情等。

主体功能:

养生、度假、会展。

建设规划:

度假别墅群、迷你高尔夫球场、养生会所、会展场馆和度假配套设施。

3、棒少山佛教朝觐区

区域围:

以棒少山为核心向周边延展36.9公顷。

资源依托:

棒少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山脉风水、佛教文化等。

主体功能:

佛教文化体验、佛教朝觐、佛事活动。

建设规划:

玉佛寺(南传佛教)、崩巴寺(藏传佛教)、万佛寺扩建(汉传佛教)。

4、侨心湖林业生产经营区

区域围:

以侨心湖为核心向外延展50.1公顷。

资源依托:

峦广别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芒撒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峦帕良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亚热带特色树种、华侨文化等。

主体功能:

华侨归乡体验、休闲度假、苗圃和亚热带果园生产经营。

建设规划:

特色苗圃园、热带水果博览园、侨心湖山庄等。

5、森林生态游憩区

区域围:

以柚木林为核心向外延展53.8公顷。

资源依托:

峦帕良山(森林生态景观和地形地貌)。

主体功能:

休闲、素质拓展。

建设规划:

森林旅馆、露营地、拓展训练基地等。

五、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

整合型经营模式。

以贵宾会员制带动经营及对外宣传为基础;以与旅行社合作消费为渠道;以主干客源消费为支撑;以区域工作站经营旅游产品及旅游品牌宣传为手段。

市场运营体系:

公园开发公司——区域办事处——店铺

公园开发公司职责:

整体运营

区域办事处职责:

负责区域围的运营,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

店铺职责:

负责本区域的宣传、咨询、接待、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配合办事处做好当地工作。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主要污染源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源有:

建设施工中产生的废料和噪音。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源有:

游客所制造的废弃物以及日常垃圾和污水;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及废料。

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植被和水资源的影响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造成轻微的负面影响。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旅游服务设施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体废弃物,将经过严格处理后输出,不会造成对周围水体和植被污染输出问题。

2、对空气的影响

对空气的污染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会对空气有影响,首先是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水泥等含有大量的粉尘,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其次是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便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经施工车辆多次碾压后,路面泥土变成粉末状,也会造成扬尘,对周围空气造成污染。

3、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对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

首先是施工现场的运输机械、筑路机械和其他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影响;其次是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由发动机噪声、风扇噪声、进气噪声组成,会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第六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46,71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品牌建设投资6600万元,占14.13%;旅游项目投资40,225万元,占总投资的85.87%,投资估算详见下表

项目投资估算一览表

功能区

项目名称

数量、规模

投资(万元)

德昂山文化

体验区

二战铭园

2OOOO㎡

3000

德昂部落

65000㎡

2000

游客中心、服务站、停车场

2200㎡

1OOO

太阳湖休闲养生区

太阳湖

30000㎡

500

缅甸风情别墅群

50000㎡

15000

休闲养生会所

2000㎡

1200

会议展览中心

3000㎡

3000

迷你高尔夫球场

8000㎡

1000

服务站、停车场

5600㎡

300

森林生态游憩区

侨心湖

12000㎡

400

华侨之家别墅群

80000㎡

6000

特色苗圃园

12000㎡

100

热带水果博览园

35000㎡

200

服务站、停车场

5600㎡

300

软式探险营地

5000㎡

2

森林生态系统科考基地

10000㎡

3

拓展训练基地

10000㎡

300

森林旅馆

2000㎡

10

服务站

1000㎡

100

棒少山佛都

朝觐区

万佛寺

10000㎡

500

玉佛寺

6000㎡

4000

崩巴寺

4000㎡

1000

服务站、停车场

1000㎡

200

基础

设施

道路拓宽与新建

2km

1500

水电扩建与新建工程

-

1100

环卫工程

-

800

通讯工程

-

400

绿化工程

-

300

品牌建设

市场营销

-

800

人才培养

-

400

科技引进

-

800

品牌推广

-

500

合计

-

46,715

二、资金筹措

畹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具有依托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投资额度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决定了开发建设旅游项目一定的投资风险。

除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一般旅游项目应以企业法人为项目责任主体,即由企业法人对项目的筹划、融资、建设、经营以及还贷、资产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承担所有的投资风险。

由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巨大,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遵循.“分期建设、滚动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同时,必须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引进资金的优惠政策,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坚持本地化原则,适当引进外部资金参加旅游项目的投资建设。

1、提高自筹资金比例

政府积极筹措旅游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自有资本的比例占20%以上,同时吸纳拥有较雄厚的民间资本,力争吸引本土的民间资金进入,使得旅游产业开发本土化。

2、申请各级财政资金

搞好重点项目的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积极争取省、州、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旅游景区的旅游门票收入作为收费质押权,争取国家贷款;积极争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民族地区补助等国家专项资金的使用,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3、多渠道融资

可采用申请抵押贷款、募集风险资本投入;出售景区节庆活动的组织经营权;利用资本金滚动发展的办法进行融资;以“二战研究会”、“公园开发公司”等不同名义向社会各界争取赞助和捐款;向合作者转租个别或部分项目;由合作者出资开发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