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284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实习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习指导书.docx

《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指导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习指导书.docx

实习指导书

地理信息系统

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1、熟悉GIS软件——ArcGIS的体系结构,掌握ArcMap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野外采集的离散点数据集,建立DEM,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二、实习任务

(1)完成给定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建立数据库。

数据共分10层,分别为:

高程点(点:

高程)、电力线(点)、散坟(点)、桥(点)、道路(线:

类别)、陡坎(线)、地类线(多边形:

类别)、地类界(多边形:

线)、村组界(多边形:

村名)、池塘(多边形)、建筑物(多边形:

类别、拆迁指标)等

注:

地类分为:

农用地(耕地、园地、其它)、建设用地(庄台、道路)、未利用土地。

如图上绿色线所示。

地类界指的是不同植被的边界线。

(2)统计图幅内,各类用地面积,各村组内各类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

(3)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4)以卫星遥感影像地图为纹理,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地图,并以楼层为高度构建虚拟村组。

三、实习内容

1、shp文件的创建

2、图像配准及矢量化

3、空间查询

4、缓冲区分析

5、地图渲染

6、制图输出

7、构建TIN

8、在TIN的基础上,粘贴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建立三维可视化地图。

四、实习时间

2011.12.26——2012.1.6

编号

时间

内容

1

12.26

动员、熟悉ArcGIS各功能模块

2

12.27

图像配准、建立要素层

3

12.28—12.31

矢量化

4

1.4

查询、叠加、统计分析等

5

1.5

地图渲染、制图输出、三维建模

6

1.6

验收,交实验报告

五、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渭水校区实验楼

六、实习要求

(1)纪律要求

Ø按时参加各项实习工作,请病假要有医生证明,一般不批准请事假的情况。

特殊情况请假者1天以内(含1天)必须实习队批准,2天以内(含2天)必须系主任批准,3天以内(含3天)必须学院批准,缺勤累计超过3天(不含3天)者没有实习成绩。

Ø严禁在实习机房上网,打游戏。

(2)工作量要求

每人各自完成一份。

(3)成果要求

Ø在自己的文件夹(用自己的名字)下完成指定内容、规定要求的实习科目;

Ø提交最终实习成果与实习报告。

七、成绩评定

平时考核30%;

操作考试40%;

成果与实习报告30%。

注意事项:

1、各图层坐标系严格一致,均为Gauss-Kruger,Beijing-1954-3-Degree-GK-CM-108E;

2、拆迁标准:

楼房:

1000元/m2;简易房500元/m2;棚房200元/m2;廊房200元/m2;

3、每加一图层,最好至少矢量化一个要素,否则很难保证在一个视窗范围内显示;

一、ArcGIS体系结构

ArcCatalog是以数据为核心,用于定位、浏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模块,是用户规划数据库表,用于定制和利用元数据的环境。

利用ArcCatalog可以组织、发现和使用GIS数据,使用标准化的元数据对数据进行说明,创建和管理用户所有的GIS信息。

ArcMap是ArcGISDesktop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的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包含一个复杂的专业制图和编辑系统。

二、创建shp文件

(1)打开ArcCatalog,选择要保存文件的路径,点击右键New->shapefile,如下图所示,创建

shp文件。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要创建shp文件的名称、类型及坐标系等特征。

(3)为shp文件添加属性字段。

右击要添加属性字段的shp文件,选择Properties中的Fields选项卡,在FieldsName中添加所需字段名,在DataType中选择相应的类型。

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第1步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1)打开ArcMap:

…/ArcGIS/ArcMap,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Anewemptymap,进入ArcMap界面。

(2)添加影像配准工具栏:

在菜单栏选择View->Toolbars->Georeferencing,将影像配准工具栏加入。

(3)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xxx.tif添加到ArcMap中:

在工具栏上右击AddData,选择影像所在路径添加,此时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第2步输入控制点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此处选择公里网格的交点。

(1)首先务必Georeferncing工具条中Georeferncing菜单下AutoAdjust处于不选中状态。

(2)在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上,点击AddControlPoints

,后在影像上找到精确控制点(即公里网格的交点),用鼠标点击交点处,并点击右键,选择PutXandY,输入该点的实际坐标值。

(3)用同样的方法,在影像上添加多个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ceing工具栏上点击ViewLinkTable

,可查看影像坐标及其对应的实际坐标值,数据的最后一列表示残差。

对于残差很大的项,可以选中并删除。

(4)完成后,在Georeferenceing工具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UpdateDisplay,进行更新显示,此时影像坐标与实际坐标值一致。

第3步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1)更新显示后,执行菜单命令View->DataFrameProperties,打开数据框属性对话框。

(2)在General选项卡中,将地图显示坐标Display设置为对应类型,此处设置为Meters。

(3)在CoordinateSyatem选项卡中,将数据框的坐标系统设置为“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

第4步矫正并重采样生成新的栅格文件

执行Georeferencing工具栏下拉菜单中的Recif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配准的影像根据设定的方式进行重采样,提供有NearestNeighborhood-最近邻域内插法、BilinearInterpolation-双线性内插法和CubicConvolution-三次卷积内插法三种采样方法,并可设定影像文件的保存路径、文件名及文件类型等。

至此,影像配准工作完成。

第5步分层矢量化

(1)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图层。

打开ArcCatalog,在指定目录下,点击右键,选择New->Shapefil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该要素类的名称及类型、坐标系等特征。

例如,首先建立“河流”要素,即Name为“河流”;FeaturesType为Polyline;在Edit中,选择Select->ProjectedCoordinateSystem->GaussKruger->Xian1980->Xian19803DegreeGKCM102E.prj(同于前面设置的数据框的坐标系统)->确定->OK,此时,已建立一个名为“河流”的线要素类的文件。

(2)从已配准的影像中,提取河流要素。

切换至ArcMap,将新建的“河流”加载至已配准的地图数据框中,双击“河流”下的线符号,或者右击“河流”->Properties->Symbology,设置河流的线型及宽度、颜色等。

(3)添加Editor工具栏:

在菜单栏选择View->Toolbars->Editor,将编辑工具栏加入;点击Editor工具栏下拉菜单中的StartEditing,Editor工具栏被激活,此时可以根据影像图提取河流要素。

(4)重复上述步骤,将影像中所需地物全部提取,可自己按照需要进行图层的分类等,便于以后的修改与使用。

第6步为矢量化要素输入属性

方法1、选择要输入属性的图层,右击选择OpenAttributeTable,对其中的对应项进行属性的添加及修改。

方法2、在Editor工具栏上,选择

,然后在图面上点击需要添加或修改属性的要素,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对应项,进行修改即可。

四、空间查询

利用sql语句进行查询

(1)单击Selection菜单,并单击SelectByAttribute。

(2)单击Layer下拉箭头,点击需要选择的要素所在的图层;单击Method下拉箭头,并单击一种选择方式;双击一个字段,将字段名添加到表达式框中;单击一个运算符,将其添加到表达式中;单击GetUniqueValues来查看选中的字段的值,双击某个值,将其添加到表达式中。

(3)要检查语法是否正确或者输入的条件是否会选中要素,单击Verify按钮;单击Apply。

ArcMap窗口底部的状态栏会显示总共有多少要素被选中。

根据位置信息进行查询

(1)单击Selection菜单,然后单击SelectByLocation。

(2)在“Iwantto”下单击下拉箭头,并选定某一选择要素方式,此处选择selectfeaturesfrom;“thefollowinglayers”,选中需要选择的要素所在的图层;“that”,是选择要素方式(3中给出详细介绍);“thefeaturesinthislayer”,选择用来搜索的要素所在的图层;选中“Applyabuffertothefeaturesin”<图层>,可以为搜索要素创建缓冲区。

单击Apply。

ArcMap就选中了符合要求的要素。

(3)“that”选择要素的方式,主要有intersect(相交)、arewithinadistanceof(在…距离范围内)、contain(包含)、completelycontain(完全包含)、arewithin(在…内)、arecompletelywithin(完全在…内)、areidenticalto(与…等同)、touchtheboundaryof(与…接触)、sharealinesegmentwith(与…有公共线段)、arecrossedbytheoutlineof(被…跨界)、havetheircentroidin(中心在…里)等。

五、缓冲区分析

在ArcMap中加载要建立缓冲区的数据,可以是点、线或者面。

(1)加载缓冲区工具:

打开Tools菜单下的Customize命令,选择Command标签,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左边的Catagorie框中选择Tools,在右边的Commands框中选择BufferWizard,将其拖动到工具栏的空白处,显示为

(2)利用选择工具

,选择要建立缓冲区的要素;然后点击BufferWizard

图标,弹出建立缓冲区的对话框,选择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文件,有选择要素和未选择要素时,在Useonlytheselectedfeature复选框前打勾,单击“下一步”。

(3)之后打开的是缓冲区分析形式对话框,其中有三种方式来进行缓冲区的创建:

Ataspecifieddistance,以一个给定的距离建立缓冲区(普通缓冲区);Basedonadistancefromanattribute,以分析对象的属性值作为权值建立缓冲区(属性权值缓冲区);Anmultiplebufferrings,建立一个给定环个数和间距的分级缓冲区(分级缓冲区)。

选择一种缓冲区建立方式,如选择普通缓冲区,给定缓冲范围,在对话框下面选择合适的单位,单击“下一步”。

(4)在之后的对话框中,Dissolvebarriersbetween中,选择是否将相交的缓冲区融合在一起;Createbufferssotheyare中,选择对多边形进行内缓冲或者外缓冲(此项仅限于面文件);Whenyouwantthebufferstobesaved,生成文件的选择,生成图形文件、在原文件上进行添加或者生成新的文件,选择最后一个需要给定其存放路径和文件名。

(5)单击完成,完成缓冲区的建立。

 

六、图层渲染(专题图的制作)

1、用单一值绘制图层

用单一值绘制图层,是通过某一属性值对要素进行分类,该属性值相同的要素用同一种符号样式来表示。

例如,某一地块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用地等),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来表达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1)在ArcMap图层列表,选择要进行单一值表示的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Symbology。

(2)在左边show中,选择Categories->UniqueValue(单一值);在ValueField中选择分类的属性字段;AddAllValues,并且点掉;ColorRamp可以选择颜色条;如果想修改某一类别的符号样式或标注,直接双击该类的Symbol或Label即可。

(3)单击确定,完成单一值的渲染。

2、分级渲染图层

分级渲染图层,是根据某一属性的数值进行分级,可以选择使用颜色、符号大小等来表示不同等级。

(1)在ArcMap图层列表,选择要进行渲染的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Symbology。

(2)在左边show中,可以选择Quantities下的Graduatedcolors(渐变色)、Graduatedsymbols(渐变符号)、Proportionalsymbols(按比例符号)、Dotdensity(点密度)等项,此处以渐变色为例,说明该用法。

(3)Fields->Values下选择所要分类的属性字段,Normalization(正规化)下选none;Classification下,Classes可以选择分类数,点击Classify,可以选择分类方式(4中给出详细介绍);同样可以直接点击Symbol、Range或Label来修改相应项。

(4)Manual(手工)、EqualInterval(等间隔)、DefinedInterval(定义分类间隔)、Quantile(分位数)、NaturalBreaks(自然间断)、GeometricalInterval(几何分类间隔)、StandardDeviation(标准差);自然间断是基于数值的自然分组分类。

ArcMap通过寻找数据中内在的分组和分类,确认间断点。

要素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其边界在数值相对大的地方跳跃。

分位数分类,每种类型中包含相同数目的要素,相近的数据可能会被分在两个相邻的类型内,而差别大的数据也有可能被置于统一类型中,这可以通过增加类型的数目来减小误差。

等间距分类,这种方法按照相等范围大小来划分数据。

自定义间距分类,对属性值的范围按用户定义特定的间距值分类。

标准差分类,根据数据的平均值大小来划分类型,通过平均值中添加或减去标准差来产生类型间距。

(5)

3、图表地图

图表地图可以在一幅地图上表现多个属性以及不同属性间的关系,用直方图和饼图来表示要素的结构。

饼图表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适合表现比率和比例关系;直方图用以比较相关值间的数量,比较适合显示趋势变化;堆栈直方图可以显示数据间的相关关系并可以进行绝对比较。

(1)在ArcMap图层列表,选择要进行渲染的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Symbology。

(2)在左边show中,可以选择Charts下的Pie(饼图)、Bar/Column(柱状图)、Stacked(堆栈)等项,此处以直方图为例,说明该用法。

(3)在FieldSelection下选择要相应字段,选择颜色条或者自己定义颜色;点击Size出现对话框,可以调整直方图的大小及其他属性,以使图面显示更加协调美观。

七、添加制图元素及输出

切换视图到版面制图,即LayoutView,可以在菜单栏View下选择LayoutView,也可以点击图形窗口左下角处的

按钮。

(1)插入标题。

执行菜单命令:

Insert>>Title,输入图名;在图名上点右键Properties,可以设置合适的字号、字体、图名位置等属性。

(2)插入图例。

执行菜单命令:

Insert>>Legend,使用图例向导,设置图例各参数。

这样生成的图例是一个整体,如果想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修改,则在图例上点右键UnGroup。

(3)插入比例尺。

比例尺有两种:

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执行菜单命令:

Insert>>ScaleBar/ScaleText,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类型。

(4)插入指北针。

执行菜单命令:

Insert>>NorthArrow,选择合适的样式并设定其大小。

(5)此外,还可以向版面中插入图片、数据表、图表等。

(6)在图面内容完成后,在图面空白处右键Properties>>Frame,对数据框架进行设置,可以添加地图边界线、背景。

阴影等效果。

(7)制作好的地图可以导出为多种文件格式:

比如JPG,PDF等。

执行菜单命令:

File>>ExportMap…

八、长度和面积的计算

1、线目标长度的计算

用鼠标右键打开待计算图层的属性表,如道路(点击快捷菜单中的OpenAttributeTable选项),在“Attributeof道路”属性表窗口的右下侧选用按钮Options/AddField…,在随后的Field

definition对话框中定义所增加的字段:

Name:

Length(字段名)

Type:

Double(双精度浮点类型)

Precision:

8(字段宽度)

Scale:

1(保留小数点位数)

按OK键返回。

属性表增加了以Length命名的字段,用鼠标右键点击字段名Length,在快

捷菜单中选择CalculateGeometry,系统提示:

Youareabouttodoacalculateoutsideofaneditsession.thismethodisfasterthancalculating

inaneditsession,butthereisnowaytoundoyourresultsoncethecalculationbegins.Doyouwish

tocontinue?

选择“是(Y)”应答,出现对话框

在Property:

下拉式对话框中选Length,点击ok,可以观察到属性表中字段Length的取值为每条路段的长度,关闭属性表窗口。

2、面要素周长与面积的计算

用鼠标右键打开待计算图层的属性表,如地类界(点击快捷菜单中的OpenAttributeTable选项),在“Attributeof地类界”属性表窗口的右下侧选用按钮Options/AddField…,在随后的Fielddefinition分别增加周长和面积的字段,方式与增加线的长度字段一致。

按OK键返回。

属性表增加了以周长和面积命名的字段,用鼠标右键点击字段名周长,在快捷菜单中选择CalculateGeometry,系统提示:

Youareabouttodoacalculateoutsideofaneditsession.thismethodisfasterthancalculating

inaneditsession,butthereisnowaytoundoyourresultsoncethecalculationbegins.Doyouwish

tocontinue?

选择“是(Y)”应答,出现对话框

在Property:

下拉式对话框中选Perimeter,点击ok,可以观察到属性表中字段周长的取值为每条路段的长度,关闭属性表窗口。

若计算面积,在下拉式对话框中选Area,其余操作类似。

九、按村组界统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1、将村组界与地类线叠加

点击ArcToolbox\AnalysisTools\Overlay\Union,打开叠加窗口,

点击

,添加需要叠加的两图层,并录入叠加后的图层名与路径,点击ok。

2、增加面积字段

右键点击新生成的图层,打开其属性表,单击options,弹出相应菜单,点击AddField,添加面积字段,并进行面积计算。

3、归类统计不同村组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ArcToolbox\DataManagementTools\Generalization\Dissolve)

3、村组界表加建设用地、农用地等字段,并将归类合成表中的值录入到村组界表中,按饼图输出方式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