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60401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docx

院内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

-1-

医院2014年感染知识考试复习题(护理组)

一、单选题(共70题)

1.灭菌包和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使用时做法错误的是:

A.检查灭菌包包装是否完好、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包装有无漏气

B.潮湿或有水渍视为污染;不慎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处可以立即使用

C.检查灭菌日期和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D.灭菌包应检查包外包内指示卡是否灭菌合格,可疑或不合格不可使用

2.医院消毒工作包括:

A.清洁B.清洁、消毒、灭菌C.消毒D.灭菌

3.环境温度、湿度达到标准时,使用纺织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几天?

A.7B.10C.14D.30

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护人员标准洗手的时间要求是

A.不少于5~10秒钟B.不少于10~15秒钟C.不少于15~20秒钟D.不少于20~25秒钟

5.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B.头孢拉啶C.头孢哌酮D.万古霉素

6.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如何洗手?

A.洗手盆洗手B.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C.速干手消毒剂洗

7.以下哪种空气消毒方法可以在有人的房间内使用?

A.臭氧B.紫外线灯C.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D.化学喷雾

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

A.污染区,清洁区B.清洁区,污染区C.无菌区,污染区D.污染区,无菌区

9.医疗废物在分类收集时,应存放于

A.无需存放,可露天放置B.生活垃圾袋C.医疗废物专用的包装袋、锐器盒D.纸盒E.塑料桶

10.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A.消毒方法B.灭菌方法C.清洁处理

11.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危险性分类是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C.低度危险性物品

12.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A.病理性废物B.感染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

13.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几天?

A.1天B.2天C.3天D.4天

14.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

袋中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E.以上都不可投

15.下面有关WHO提出的“手卫生五个重要指征”,正确的是

-2-

A.清洁(无菌)操作前、清洁(无菌)操作后、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B.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前、接触患者环境后

C.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D.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

E.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

16.终末消毒是指

A.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17.符合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是

A.认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可能含有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B.只需对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进行隔离

C.认定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

D.目的是预防疾病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E.目的是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

18.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

标志物检查: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19.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的次数是

A.1次B.2次C.1-2次D.3-4次

20.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

A.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

B.保持引流的密闭性,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

C.集尿袋每天更换

D.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

21.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多长时间消毒一次

A.1天B.2天C.3天D.1周

22.灭菌效果最佳的物理灭菌法是

A.紫外线照射法B.煮沸消毒法C.高压蒸气灭菌法D.日光曝晒法

23.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A.可以不戴手套B.无菌手套C.清洁手套

24.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10月5日B.10月10日C.10月15日D.10月25日

25.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

-3-

A.化学性废物B.感染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

26.下列不属于灭菌剂的是

A.2%戊二醛B.过氧乙酸C.环氧乙烷D.含氯消毒剂

27.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用

A.生理盐水B.灭菌水C.蒸馏水D.白开水

28.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照射时间不少于多少?

A.30minB.60minC.90min

2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

密。

A.4/5时B.3/4时C.2/3时D.3/5时

30.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消毒剂,涂抹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直到干燥。

B.取适量消毒剂揉搓双手,使消毒剂覆盖手部皮肤,直到手部干燥。

C.用清洁剂和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32.易引起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A.针刺B.切割C.抽血D.直接接触E.以上都对

33.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A.灭菌B.高水平消毒C.中水平消毒D.低水平消毒

34.下列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A.病人B.病人自身的常居菌C.污染的医疗器械D.病原菌携带者E.污染的血液制品

35.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属于

A.不属于医疗废物B.感染性废物C.病理性废物

3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37.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监测应是

A.每日监测B.每周监测C.每周监测二次D.每月监测

3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病床、床头柜的消毒处理原则为

A.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抹布擦,用后清洗

B.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清洗

C.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D.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39.使用后的未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去除针头)属于:

-4-

A.不属于医疗废物B.病理性废物C.感染性废物

40.手部卫生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最有效方法,严格手部卫生措施可以降低(%)的医院感染。

A.40B.30C.10

41.戊二醛属灭菌剂,常用灭菌浓度和对医疗器械浸泡灭菌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A.1%;8hB.2%;10hC.3%;5hD.0.5%;6h

42.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何种消毒水平

A.清洁B.中效消毒C.高效消毒D.灭菌

43.污染针头等利器应使用什么包装物收集?

A.污物桶套双层黄色塑料袋B.纸盒C.专用利器盒D.纸箱

4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为

A.混合放置、一起装运B.半封闭运送、分开装运C.封闭运送、分开装运D.封闭运送、一起装运

45.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何种水平。

A.灭菌B.消毒C.清洁D.擦拭

4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10月5日B.10月10日C.10月15日D.10月25日

47.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

A.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B.用防护口罩C.N95口罩

48.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热灭菌B.环氧乙烷灭菌C.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D.压力蒸汽灭菌

49.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

A.4小时;24小时B.6小时;12小时C.2小时;24小时D.1小时;12小时

50.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排放有序,上、下层分区为

A.污染区、清洁区B.清洁区、污染区C.无菌区、污染区D.污染区、无菌区

51.不耐热物品如内窥镜可选用的灭菌方法是

A.2%戊二醛浸泡10小时B.压力蒸汽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D.福尔马林熏2小时

52.医务人员被HBsAg阳性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定期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多长时间

A.3至5个月B.6至9个月C.半年至1年D.1至2年

5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分区为

A.污染区、半污染区B.半污染区、清洁区C.清洁区、污染区D.清洁区、无菌区

5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床单元进行的消毒处理是

A.预防性消毒B.终末消毒C.随时消毒D.初步消毒

55.如果手部没有明显脏物时,又要连续进行下一个操作时,应使用哪一种方式洗手:

A.杀菌或非杀菌肥皂和水对手部进行清洁B.用手快速消毒剂C.不洗手

56.关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A.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5-

B.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会阴部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C.出现尿路感染时,不应更换导尿管

D.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应使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

E.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57.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A.改善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为B.提供安全注射装置和容器C.损伤性废物管理D.以上都对

58.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几个月

A.1B.2C.6D.12

59.接触患者之前,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医务人员应:

A.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B.必须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C.先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60.下列不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的是

A.腹腔镜B.呼吸机管路C.导尿管D.穿刺针

61.病床、床头柜的消毒处理原则为

A.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抹布擦,用后清洗

B.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清洗

C.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D.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62.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该用

A.自来水B.白开水C.无菌水D.蒸馏水

63.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属于生活垃圾,不属于医疗废物B.病理性废物C.感染性废物

64.《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为

A.混合放置、一起装运B.半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C.封闭运送、分开装运D.封闭运送、一起装运

65.卫生手消毒是指

A.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的过程。

B.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C.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和暂居菌的过程。

66.下面哪项不是标准预防的措施?

A.手卫生,包括洗手及手消毒

B.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C.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D.接触到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分泌物的医疗仪器不必进行处理

-6-

E.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播媒介

67.玻璃试管、玻璃安瓿属于哪一类医疗废物

A.不属于医疗废物B.感染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

68.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E.以上都不可投

69.关于洗手不正确的描述是

A.要有充足的水洗手不必考虑是否为流动的

B.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C.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E.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手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70.《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的消毒处理原则为

A.应先清洗、后消毒,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B.应先清洗、后消毒,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一般终末消毒

C.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D.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一般终末消毒。

二、多选题(共40题)

1.手卫生包括

A.洗手B.卫生手消毒C.外科手消毒D.消毒剂泡手

2.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手术室医务人员应遵循的消毒隔离原则包括

A.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B.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C.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D.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4.以下哪些是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新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B、群体不明原因疾病C、重大食物中毒D、重大职业中毒

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原则包括

A.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B.隔离病人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C.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D.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E.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7-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营养不良者C.老年人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发生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接触后预防措施为:

A.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无关

B.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C.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者,无需处理

D.以前接种过疫苗,没有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E.抗体反应未知者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如检测结果抗体不充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

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护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加强洗手

A.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B.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

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脱手套后

9.医院感染是指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10.手卫生包括

A.洗手B.卫生手消毒C.外科手消毒D.消毒剂泡手

11.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

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科室B.医疗废物产生日期C.医疗废物类别D.医疗废物处理方法

12.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废弃的血液、血清D.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13.关于静脉炎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以下哪几项

A.局部或全身的发热B.局部红斑C.沿静脉走向触诊有压痛和发硬

D.伴有相应区域的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E.相应区域的触痛

14.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在有效期内D.包装松散

15.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几类

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

16.预防褥疮感染,在褥疮形成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局部避免受压B.及时烤灯、换药、保持干燥;

C.较深的褥疮可采用理疗、紫外线照射、局部用药、创面换药、清理伤口或手术切除植皮;

D.保持周围皮肤清洁E.适当使用抗生素

17.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措施正确的是

-8-

A.妥善固定尿管,保持通畅

B.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C.应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以预防尿路感染

D.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应经常更换导尿管

E.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18.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多重耐药菌包括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C.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D.沙门氏菌E.以上都是

19.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20.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2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护士在抗感染药物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掌握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B.掌握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

C.准确执行医嘱D.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E.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22.MRSA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A.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

B.遵循手卫生,近距离操作戴防护镜,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C.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拭后抹布应消毒

D.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解除隔离

23.标准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B.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时必须戴手套

C.可能会接触溅出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外科口罩、防护镜,穿保护衣

D.防范利器伤E.摘手套后不方便可以不洗手

24.预防肺部医院感染的注意事项包括

A.对意识不清并有呼吸道障碍的病人,应特别注意防止吸入性感染B.保持口咽部的卫生

C.严格实行呼吸道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的质量控制D.加强肺部手术患者的手术后护理。

25.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26.对医疗废物收集的要求

A.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不能混合

-9-

B.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中,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C.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D.病原体培养基、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先在产生地点消毒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7.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

A.载玻片B.玻璃安瓿C.医用针头、缝合针D.备皮刀

28.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消毒隔离

29.下列关于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有

A.对医院内肺炎高危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己定漱口或口腔冲洗

B.如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床头抬高100C、应鼓励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C.应鼓励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D.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水平

E.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

30.下列哪种情况下速干手消毒剂不能替代洗手?

A.手部有可见污染B.脱手套后下一次操作前C.测体温前后D.吸痰术后无明显可见污染E.处理污染物

品后

31.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包括

A.控制并积极治疗感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

D.积极查找病原体E.制定预防措施

32.下面有关留置导尿措施正确的是

A.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C.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D.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33.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哪些方面?

A.室内空气B.物体表面C.包装容器D.医疗废物

34.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灭菌

A.压力蒸汽灭菌B.含氯消毒剂浸泡C.环氧乙烷气体D.2%戊二醛浸泡10小时E.紫外线照射

35.防止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发生利器伤的正确做法是:

A.利器盒应放在利器使用处,保证针头等离开病人身体后立即放入

B.医生为病人进行穿刺操作后,应把针头一并包入穿刺包内,由护士来处置

C.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必须回套时应单手操作

D.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6.你是怎样理解标准预防的定义?

A.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10-

B.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

C.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D.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7.预防褥疮感染,在褥疮没有形成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经常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避免局部受压过久B.每次变换体位后,按摩受压部位

C.用气圈保护骨突出部位或卧水床及气垫床D.保持皮肤清洁

3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的处理原则是

A.处置后进行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B.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C.不得进入换药室D.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E.及时焚烧处理

39.对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的要求:

A.包装物或容器外应有警示标识B.包装物或容器外应有中文标签

C.包装物或容器盛满医疗废物后应严密封口D.放入包装物或容器的感染性废物不能取出

40.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三、判断题(共70题)

1.无菌物品开包后,有限使用期限为20小时。

2.关于消毒剂的检测规定,应取更换后、未使用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进行检测。

3.甲醛可以用于空气的消毒。

4.Ⅰ、Ⅱ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cfu/cm2。

5.锐器伤的预防: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

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6.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